被湮沒的明末烈士和遺民

被湮沒的明末烈士和遺民

第二章被湮沒的明末烈士和遺民

作杜車別

一、從詩文言辭來看明末烈士遺民的壯烈決絕

魯迅曾說「我覺得許多烈士的血都被人們踏滅了,然而又不是故意的」。他說的是推翻滿清時的烈士,然而我覺得明末抗清的烈士的血更屬於被踏滅之列,一起被踏滅的還有明朝的遺民。

在中國歷史上,明朝的烈士與遺民數量最多,事迹也最壯烈,但被刻意埋沒與遺忘的程度最深。現在的人但知宋亡的崖山,但又怎知明亡時類似崖山的壯烈數不勝數!

我曾經閱讀過明亡時反清烈士的言辭詩歌,悲憤亢烈,讓人毛悚然;我曾經看見過明亡后遺民心懷故國的浩嘆,哀痛幽抑,讓人心靈震顫,

翻閱那一段歷史,慷慨悲歌,血淚嗚咽,無窮怨憤,一層層,一疊疊,巨濤大浪般打過來。撕裂的痛苦,精神煎熬的痛苦,心靈粉碎的痛苦,凝聚絞合在一起,即便穿越幾百年的時間間隔,仍舊可以感受其刺心的尖銳。

明末清初是天崩地裂的時代,山河瓦解的時代,血流成河的時代,頭顱堆山的時代,怒火滔天,悲淚覆地的時代,禽獸橫行,無辜慘死的時代,這個時代給最高尚正直的人,和最卑劣兇殘的人都提供了最淋漓盡致展現自己的舞台

曆數抗清中死掉的卓越人物:

十四歲舉義,十六歲犧牲的夏完淳[1];

七十一歲高齡起兵,八十四歲在廣東文村的黃公輔;

以典吏微職率領江陰全城抵抗清軍八十日的閻應元;

性格狂放不羈,卻出任南明官職,廣州城破后抱琴而死的鄺露;

在廣東舉義,延緩清軍進攻桂林的南明「三忠」陳邦彥、張家玉、陳子壯;

「錦心繡口」「秀眉明目」,巷戰犧牲的的嶺南才子黎遂球;

無守城之責而與瞿式耜同死桂林,面斥漢奸的張同敞;

從事長達二十年艱苦卓絕的抗清鬥爭,最後慷慨就義,被歷史學家顧誠譽為「幾乎無可挑剔的完人」的張煌言;

領導嘉定抗清,城破被殺的侯峒曾父子三人以及自縊的黃淳耀兄弟二人;

在大陸上堅持明朝正朔時間最長,在永曆帝被殺以後,依然頑強不屈抗清,最後一直到康熙三年,在茅麓山重重被圍,兵疲糧盡的情況下,而死的李來亨。

通俗小說「三言」的編寫馮夢龍,在清兵南下時,還以七十高齡,奔走反清,他除了積極進行宣傳,刊行《中興偉略》諸書之外,應該也直接參与了抗清鬥爭。在清順治三年(1646)春憂憤而死,也有說他是清軍所殺。而當時的另一位通俗小說家「二拍」的作凌濛初已經在1644年淮安抵抗李自成軍隊的戰鬥中壯烈殉國,死的時候也已經是六十多歲,如果他多活兩年,顯然也同樣會義無返顧的投入抗清鬥爭中。

此外如絕食而死的大儒劉宗周,泣血而死的李定國,服毒殉國的宋應升(宋應星的哥哥),投水自盡的陳子龍、夏允彝、祁彪佳等等,數不勝數。這些還是我們可以說出名字的,還有成千上萬名字都已經湮沒的人物。

時志明著的《山魂水魄——明末清初節烈詩人山水詩論》中說:「明末的士子學人,忠臣英烈,遠甚前朝各代,縱然南宋之遺臣烈士在形態上亦非其比」。[2]

又說「無論時世之艱迫,陣容之強盛,氣節之凜然,任何一個時代的節烈之士都不能與明清易代相比」

「明末清初,激於大義振臂而起的英烈之士,何止萬計,在二十四橋之地頓成焦土,六朝繁華皆為人間地獄,千里鶯啼的江南頃刻成罪惡淵藪的危殆之際,從朝堂到草野,凡具忠義之心,受天地正氣熏染的志士仁人,他們不管是伏處民間的布衣,還是世受國恩的廷臣,都欲奮力做飛蛾一撲,以期用鮮血和生命與兇殘驕悍的民族入侵做殊死搏鬥,最終存中華民族一線正統之脈」

《明遺民錄》作寫的《異史氏與諸同志書》中說「又思宋明以來,宗國淪亡,孑遺余民,寄其枕戈泣血之志,隱忍苟活,終身窮惡以死,殉為國殤,以明為尤烈」[3]

還有人說「對後世的影響而言,明清之際遺民是大大超過了宋元之際的。朱明德《廣宋遺民錄》羅列了四百餘人,孫靜庵《明遺民錄》雖達八百餘人,『而其所遺漏,尚汗漫而不可紀極也。』有些是思想家、如黃宗羲、王夫之、方以智、顧炎武、傅山、李二曲等;有些是學有專長的學,如史學方面的張岱、查繼佐、屈大均等;有些是抗清義士但有詩文留傳於世的,如瞿式耜、張煌言、吳鍾巒、錢肅樂等;而數量眾多的則為士大夫,如顏元的好友刁包、王余佑,黃宗羲的好友謝時符、汪魏美等」[4]

明烈士與遺民的肝膽作為,可歌可泣,足以彪炳千秋;胸臆所,痛激惻怛,足以摧人肺腑。

夏完淳被清兵所抓,過江寧,望見鐘山的時候,大笑說「我得歸骨於高皇帝(朱元璋)孝陵,千載無恨!」,

他寫的《南仙呂.傍妝台.自敘》

「我本是西笑狂人。想那日束從軍,想那日霜角轅門,想那日挾劍驚風,想那日橫槊凌雲。」

「盼殺我當日風雲,盼殺我故國人民,盼殺我西笑狂夫,盼殺我東海孤臣。月輪空,風力緊。夜如年,花似雨,英雄雙鬢。」

《別雲間》「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精衛》「北風盪天地,有鳥鳴空林。……辛苦徒自力,慷慨誰為心

《獄中上母書》中說「惡夢十七年,報仇在來世。神遊天地間,可以無愧矣。」

臨死前他寫的絕命詩「今生已矣,來世為期;萬歲千秋,不銷義魄;九天八表,永曆英魂。」

其實當時象他這樣的少年抗清不乏其人,比如屈士煌生於1630年,也是在只有十六七歲的時候,就往來諸軍,投身抗清鬥爭;還有如張家玉的弟弟張家珍生於1632年,在十六歲的時候,就「從家玉起兵」,「別率所部千人為騎兵,轉斗數勝,號小飛將」。但他們得以多活了十幾年或幾十年,沒有夏完淳這般壯烈而已。

黃公輔,別人有詩寫他「一疏驚天彈巨璫,一疏伏地辭驕王。」「夏肆三藩魚在釜,殷頑幾個螳揮斧?……同鄉陳子壯,同榜洪承疇。一死一生不自由,那容去做東陵侯?」[5]

他自己的詩「世界無情惡浪渾,瞻天愁緒不堪論」「年華八十春,死亦何足惜?」「艱難世事幾時降」「忠魂料得氣吞胡」[6]

「南明三忠」中的張家玉[7]的詩「撒手已無兒女意,回頭寧有室家謀」,「從拼俠骨齊生死,終哭奴顏拜犬羊」,「年來枯盡英雄血,獨有吞胡志不磨」,「真同喪狗生無愧,縱比流螢死有光」「雲崩日落豺狼嘯,地黑天昏傀儡強」,「死去不妨蠅作客,生還何必爵封侯?年來努沖如戟,憤處猶堪刺虜頭」

被清軍「寸磔於市」的陳邦彥的詩「難將憂憤填滄海,剩有悲歌貫白虹」

張煌言「予生則中華兮死則大明,寸丹為重兮七尺為輕.,予之浩氣兮化為雷霆,予之精神兮變為日星」

曾祖父為萬曆名相張居正的張同敞「亡家骨肉皆怨鬼,多難師生共哭聲。想見刀頭空一切,長宵盼不到天明」「白刃臨頭唯一笑,青天在上任人狂」「破碎山河休葬骨」「魂兮懶指歸鄉路,直往諸陵拜舊碑」

和張同敞同死的瞿式耜「四大久拼成泡影,英魂到底護皇明」「二祖江山人盡擲」「坐看神州已陸沉」「舉世滔滔狂不醒,孤臣矯矯行偏危。無逃大義昭千古,敢望文山節並垂」「日月晦朦天不霽,河山破碎地偏寒。俘囚血熱魂常在,炯炯雙眸死後看」「詩篇留血淚,千載有人知」「三百年來恩澤久,頭絲猶帶滿天香」

與侯峒曾一起領導嘉定抗清的黃淳耀臨死前血書於牆上

「大明進士黃淳耀,以弘光元年七月四日自裁於僧舍,讀書寡益,學道無成,耿耿不寐此心而已……異日夷氛復靖,中華士庶再見天日,論其事尚知予心!」

領導江陰抗清的閻應元「八十日帶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李定國在「吳三桂縊死朱由樃噩耗傳來」的時候,「『號慟祈死』,曰:『負國負民,使中原沉淪何以對天下?何以對祖宗』」「兩眼惟流血珠,號哭自擲地百許,三日不食,自表上帝以祈死,終於憤郁致病,七日而死」。「有說李定國墓在景線,景線為舊普洱府管景線宣撫司,其墓『至今寸草不生,蠻人過路,必稽頓拜,大呼李將軍三聲而後去」[8]

李定國臨死前留下的遺言告誡兒子「寧死荒徼,無降也!」,他一生戰功赫赫,但因為各種原因牽掣,壯志難酬,被已故歷史學家顧誠評價為「在明清之際各方面的人物當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顆巨星,其他任何人都無從望其項背。」

雖有同室操戈罪過的紹武帝朱聿鐭,被清兵抓捕后,拒絕飲食,說「吾若飲汝一勺水,何以見先帝於地下」自縊而死。

還有大量普通人乃至婦女都表現出可歌可泣的氣節,這裡僅舉三例。

清軍南下「崑山城陷,死難四萬餘人,顧炎武的生母何氏被清兵砍去右臂,兩個弟弟遭殺害,好友吳其沆也被捕蒙難。顧炎武奉嗣母王氏避兵於常熟,王氏聞城陷,絕食十五天死節,臨終時給顧炎武留下遺言:『我雖婦人,身受國恩,與國俱亡,義也。汝無為異國臣子,無負世世國恩,無忘先祖遺訓,則吾可以瞑於地下。』」

清人筆記中有一則這樣的記載「本朝開國時,江陰城最後降,……時城中積屍滿岸,穢不可聞,女子嚙指血題詩『寄語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9]

永曆皇帝死於昆明的時候「城中士民『皆垂淚,有慟哭失聲』,時逼死坡腳有法華庵,庵內十八尼姑聞朱由樃殉國,即庵內.吳承爵妻有一女一子,其令兒女先自縊,有人勸之曰:『何乃如此』吳妻曰:『國亡種奴,此等小孩,我死誰見憐,與其留之,謂賊作父,莫若與之俱死耳。』於是自縊死」[10]

烈士慷慨赴死,遺民們則無日不生於痛苦。

屈大均[11]「師仇兮未復,與國恥兮孳孳。早佯狂兮不仕,矢漆身兮報之」

「文章總為先朝作,涕淚私從舊內揮。」「萬古遺民此恨長,中華無地作邊牆」「慷慨干戈里,文章任殺身」「血淚長江瀉,愁心日月懸。千秋蘭麝土,萬里虎狼天」。

他在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寫的《翁山屈子生壙自志》更把他在滿清黑暗統治下的痛憤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六十六年中,無日不蒙乎患難,無時不處乎困窮。險阻艱難,備嘗其苦,亦何嘗有生之所耶?所受於父母,而已毀傷。所秉於天地,而已戕賊。無罪而為城旦之髡,無辜而有裸國之逐,亦何嘗一日而得為人也耶?則一日之生,非即一日之死耶」[12]

陳恭尹[13]詩「一二孤臣山嶺間,泣盡蒼穹還繼血。只期不負方寸心,寧知姓氏千秋列?……身膏草野幾何人?毅魄英魂總英傑。……表往所以勤方將,大書特書吾所望,其副寄我山中藏」

他在《先友集序》中說「更變以來,其間斃於行楊,仆於草野,逃於浮屠方士相繼,……想見其淋漓杯酒,掀髯唱酬,奮袂激昂之日。嗟夫!彼何時也?今一二存,大抵困卧窮山,愊惻日暮。有所欲言,咀嚼喉舌間,周視四座之人而後敢。……」

明末清初雲南的抗清義士陳佐才,不顧滿清的留不留頭之令,蓄明志「巍巍仍漢官威儀」,出入蒙舍山中,身騎毛驢,以示不踩清朝之地,頭戴斗笠,以示不頂清朝之天,唯飲雨水度日,以示不飲清朝之水,晚年更鑿石為棺,以示死不入清朝之土。他憤極之時,亦揮臂大呼「摘句尋章學腐儒,觸機掩卷又狂呼。眼前多少不平事,昔贈莫邪還在無?」

七十歲死,在亭柱上寫著一聯「其生明臣其死明鬼,不葬清土不戴清天」。

家人把他埋葬在石棺之中,並在石棺上刻上他的自輓詩「明末孤臣,死不改節;埋在石中,日煉精魄;雨泣風號,常為弔客。」[14]

王夫之1672年得聞方以智殉難的消息[15],作《聞極丸翁凶訊,不禁狂哭,痛定輒吟二章》,摘錄兩句「長夜悠悠二十年,流螢死焰燭高天。春浮夢裡半歸鶴,敗葉雲中哭杜鵑。」

他以前投奔南明永曆而不得時有一詩「天涯天涯,吾將何之?頸血如泉欲迸出,紅潮湧上光陸離。漣水東流資水北,精衛欲填填不得。」

在康熙二十八年(1690)其自題墓石中說

「有明遺臣行人王夫之……自為銘曰:抱劉越石之孤憤而命無從致,希張橫渠之正學而力不能企,幸全歸於茲丘,固銜恤以永世。戊申紀元後三百年十有年月日」

他特別告誡兒子「墓石可不作,徇汝兄弟為之,止此不可增損一字。行狀原為請志銘而設,既有銘,不可贅作。若汝兄弟能老而好學,可不以譽我毀我,數十年後,略紀以示後人可耳,勿庸問世也。背此自昧其心。己巳九月朔書授攽」

墓志銘中說的「戊申紀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元年,即明朝開國的時間。王夫之特彆強調「墓石可不作」,但如果作,則「不可增損一字」,「背此自昧其心」,其心跡可見。這和陳佐才「其生明臣其死明鬼」是同一用意。

1680年,顧炎武夫人死於於崑山,他身在北方,於妻子的靈位前痛哭祭拜,作詩說「貞姑馬鬣在江村,送汝黃泉六歲孫。地下相逢告父姥,遺民猶有一人存。」

他另一詩:「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是把推翻清朝統治比作精衛平東海,這一事業只要一天不實現,他就一天不甘心。

王邦畿《耳鳴集》自序:「十年以前不復存,十年以後不敢存,其或托微辭以自見,亦自聽之,人不得已而聽之也,故曰耳鳴雲」,有詩云「已知世界全無地,遂令波濤盡拍天」[16]

《戊子歌》(揭露清軍罪惡)「鳩居雀巢,主人鼠竄。不能鼠竄,朝夕供餐。雖則供餐,猶怒不繁。束刀入市,奪民之食。駕言行邁,擄民供役,千里不犯,中道絕息。嫦娥妝,羅列成行。幾微失意,飲劍以亡。或撻未死,逐出路旁。見飲泣,不敢匿藏。……民之憔悴,莫甚於此。」

《癸巳歲》「天地已如此,人民豈復論?賣田供賦稅,得米鬻兒孫。辛苦將誰告?憂思只自存。念予還有姐,飢餓在南村」

《水陸道場寄幽歌》「昔時鬼少今鬼多,昔時鬼子多白頭,今時鬼子多缺頭。缺頭持頭來,持頭續頭去。老僧面向鬼子陳,眼前黑面是仁人」

岑徵的詩邊作邊毀。留下的只是一些感情比較收斂的殘餘,何絳跋其詩云「……擊缺唾壺,引滿燈下,亦必見之吟詠以寫其悲憤。惟與二三知己,放聲朗誦數十過,或仰天大笑而繼之以泣,泣已復碎其稿,投諸狂瀾烈炭之中,故其詩不與俗人見十常」

王隼「聆陰風兮木葉下,望故國兮霜露零。曲不成兮心已碎,書不盡兮淚先零」「長夜漫漫何時旦」「龍泉罷舞燈光裂」「致書當路少,入夢故人多。暗淚已如此,明燈無奈何」「竟夕醒雙眼,微吟只自呈」

何鞏道「諸老丹心付流水,孤臣血淚灑南風」「血盡眼中飛作淚,愁纏筆底寫成詩」「夢中人事最分明」「十年買酒醒還醉」

廖衷赤《悲今夕》「挽弓向蝸國,牽牛祭豺虎。夜鬼哭黃昏,戰血流江渚」「棲棲無所事,歲月已蹉跎。世事尚如此,吾身將若何?」

郭之奇「萬卷詩書隨一炬,千秋霜管俟他年」

李成憲,「歌已而哭,哭已復歌」,「所為詩多刻厲凄婉之音,詩成,時時其稿」

函可「地上反奄奄,地下多生氣」「一朝日月墜,大地共倉皇」

「一讀一斷絕,雙眼血橫披。公詩化作血,予血化作詩。不知詩與血?萬古濕淋漓」(《讀杜詩》)

「便從今日死,已是舊朝人」(《生日》)

「高冥展青素,浩浩寫心胸。心胸亦何有?浮雲日夜撞。傾血三百斛,奔流瀉石缸。化作大海濤,一盪天地蒙」

易宏「予也風云為骨,月露為懷,每寄心於有恨之人,而興哀於無情之地。時于山巔水涯,叢林破冢,荒墟古廟,殘城廢苑,戰爭之場,歌舞之地,吊遺香於月夜,哭舊壘於秋風,輒徘徊不能去,輒詩以記之。……仆本恨人,時逢幻遇。茫茫千古,悵往事之何窮。脈脈寸心,問他年而誰解」

「縱成精衛河猶塞,便化啼鵑血未乾」

「嘯崑崙之峰,孤立滄溟之外,……吾生也當於夕陽流水而俱馳,吾沒也當與月露風雲而長在」

江浩在明亡后「酒酣輒奔往黃山絕頂,呼天問之。因舉聲長號,響振林谷,山中禽獸聞之,迴翔躑躅,悲不能止,浩居山中四年,晨夕游息,哀至輒歌,歌已輒哭」[17]

周思南明亡后飲酒嘔血而死,「前太常博士王玉書哭之書曰:『思南之倔然狂放於麴櫱間,幾不知身外有何天地,是何世界,舍此且不知置吾身於何地。昔人詩云:『酒無通夜力,事滿五更心』,德林蓋期於無復醒時以自全也」

林時對在明亡后,一日「湖上演劇,遠望場間有冕旒而前,或曰:此流賊破京師也,因狂號,自欄輿撞身下,踣地暈絕,流血滿面,伶人亦共流涕,為之罷劇。嗣是不復出」

張蓋在明亡后,「自閉土室中,飲酒獨酌,醉輒痛哭,雖妻子不得見,……其為詩哀憤過情,恆自毀其稿,或作狂草累百過,至不可辯識乃已」

還有如當時只有16歲,後來成為天文歷算學家的王錫闡,在1644年,得知崇禎死訊,滿清入京的消息后,「自縊,投河,絕食,三度以死殉國」[18],沒有死成,明亡以後,基本上一生都是在痛苦憤懣中度過,「……誓不仕清,加入明遺民圈子,曾與呂留良,張履祥等在江蘇講授廉洛之學」。在著名科學史家席澤宗院士的文章中對他有過介紹,「他們精通數學、天文,學貫中西。尤其是王錫闡,在美國吉利斯皮(G.G.主編的《科學家傳記辭典》中,還請席文(N.先生為他寫了一篇長達10頁的傳記。而在這部書中,中國科學家被列傳的僅有9人。」[19]

透過歷史煙雲,我們可以看到層層白骨,累累血污。這一場大浩劫,把中華最優秀的人物幾乎掃蕩略盡,把中國人脊梁骨也徹底打斷,從此奴才氣,瞞與騙,做戲的虛無黨,精神勝利法成為了中國人的民族性。這一場浩劫。彷彿做了一個歷史的大篩子,把骨頭最硬,品格最高潔,才華最特出的人物幾乎通過這個篩子消滅乾淨,餘下的除了少數隱姓埋名,深居不出,壯志未酬,忍辱負重的遺民,就只剩下助紂為虐的,苟且偷生的,懦弱無能的。中國從此成為奴才之邦,禽獸之邦。

縱觀烈士與遺民的詩詞,他們的痛苦、憤怒、悲哀如此深遠,如此廣大,籠罩了天地,籠罩了心靈。「血淚長江瀉」「泣盡蒼穹還繼血」,「血盡眼中飛作淚」。他們字裡行間,充斥的是對明朝的眷戀與至死不渝的歸屬,痛恨的是清軍如豺狼橫行的兇殘暴虐,憤懣的是即便長歌當哭也要「周視四座之人而後敢」,即便作詩以抒悲憤,也要「碎其稿,投諸狂瀾烈炭」的黑暗壓抑;他們把自己比成精衛,自嘲為喪狗、流螢、螳臂,即便是做著決絕無望的努力,也依然不改其志;他們痛苦於長夜漫漫,看不到盡頭,「長宵盼不到天明」「長夜漫漫何時旦」「長夜悠悠二十年」;他們把自己靈魂置於煉獄火焰中灼烤,「一日之生,非即一日之死耶」

1]素有神童之譽,「五歲知五經,九歲善詞賦古文」,他的《大哀賦》,得到「一代之大文,誰謂古今人不相及也」的評價,當時的大詩人吳梅村見到后,為之「愧敬交加,痛哭三日」。

2]時志明著《山魂水魄——明末清初節烈詩人山水詩論》,鳳凰出版社,2006年7月

3]孫靜庵《明遺民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第1頁

4]朱義祿《論黃宗羲與全祖望的「遺民」觀——兼論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寧波黨校學報》2006年第5期

5]直到八十高齡仍舊直接參与抗清軍事鬥爭,這在起義的人也是相當少見的。漢奸尚可喜想作書招降他,被他嚴詞拒絕,和王興一家於同日而死。

6]黃公輔及以下張家玉、陳邦彥、張同敞、瞿式耜諸人的詩都引自黃海章著的《明末廣東抗清詩人評傳》,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第一版,為免煩瑣,不一一註釋

7]是崇禎進士,北京城破,他逃到南京;南京被陷,他又到福建參與抗清;接著又回到家鄉廣東組織抗清,可以算得上萬里奔波,家族被屠戮殆盡,而矢志抗清,毫無動搖,最後在增城被圍,矢盡炮裂,投水而死。

引自朱凈宇《清風明月走雲南:明末清初滇迤舊事》,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

9]轉引自時志明著《山魂水魄——明末清初節烈詩人山水詩論》,鳳凰出版社,2006年7月

10]朱凈宇《清風明月走雲南:明末清初滇迤舊事》,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

11]屈大均生於1630年,就比夏完淳大一歲,是殉難烈士陳邦彥的學生。他是大詩人大學,同時也是反清志士,明亡后,他遊歷大江南北,結交各地豪傑,其中就有顧炎武等人,希圖恢復,但歷盡艱難,終歸沒有成功。他的著作被清統治痛恨,被毀書刳墓。他的詩氣魄雄放「如萬壑奔濤,一瀉千里」,即便當時一些腆顏事清的文人,也不得不承認其文學成就高山仰止

12]屈大均和以下陳恭尹的詩文都引自黃海章著的《明末廣東抗清詩人評傳》,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第一版,第9-25頁

13]他是抗清烈士陳邦彥的兒子

14]朱凈宇《清風明月走雲南:明末清初滇迤舊事》,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

15]根據余英時考證,方以智是被清廷抓捕后,在文天祥詩中的惶恐灘自盡而死)

16]以下從王邦畿到易宏的諸人詩文以及事迹都引自黃海章著的《明末廣東抗清詩人評傳》,為免煩瑣不一一註釋

17]以下從江浩到張蓋等四人的事迹引自孫靜庵所著《明遺民錄》

18]尚智叢《明末清初(1582——1687)的格物窮理之學:中國科學展的前近代形態》,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98頁

19]席澤宗《論康熙科學政策的失誤》,《自然科學史研究》,2000年第1期

二、明末烈士遺民為何要把自己置於如此痛苦的境地?

不是說明朝統治黑暗,不亡沒有天理,清朝才是順天應人,大得民心么?不是說滿清進行的是統一中國,民族融合的偉業么?

是這些烈士與遺民們忠君的思想太濃厚?太過迂腐保守么?可是王夫之明明說,可禪可繼可革,還痛批唐朝韓愈的謬論「韓退之惟不知道,故其《擬文王操》有雲『臣罪當誅兮,天王聖明』,現出他沒本領,假鋪排勾當,又何曾夢見文王心事來?朱子從而稱之,亦未免為其佞舌所欺……則欺天欺人,欺君欺己,以塗飾罔昧冥行於人倫之際,而可以為誠乎!」」

顧炎武說「保國,其君其臣,肉食謀之」,更不必說那些原先農民起義軍成員,最後卻成了打著明朝旗幟抗清最堅決最頑強,持續時間最長的力量,他們原先以反明起家,更不存在忠君不忠君的問題

是這些烈士遺民們太過排外么?太過狹隘么?可是許多遺民恰恰表現出很開放的胸襟,比如朱舜水說「世人必謂中國勝於外國,古人勝於今人,此乃眼界逼窄,怍此三家村語」,比如方以智對拼音文字的研究,希望「古今中外,千萬里之外,皆可對翻」,比如王夫之的文明起源論,認為在中國還沒有產生文明的時候,世界其他地方就已經可能產生了燦爛的文明,而當中國文明衰落的時候,世界其他地方還有可能保留著燦爛的文明。這樣開放的胸襟和意識,即便是現在的許多人都不具備的。

其實只要看看明朝的這些烈士與遺民的名單,這裡面有天才神童夏完淳,啟蒙思想家方以智、王夫之、呂留良,顧炎武,淵博學劉宗周、黃宗羲、傅山、朱舜水;科技人才王錫闡、宋應星,通俗小說編輯馮夢龍、凌濛初,大詩人同時也是大學陳子龍、屈大均,畫家石濤、八大山人,小品文作家張岱。

甚至有些曾經屈膝在清廷出任官職的人如錢謙益,吳梅村,以及後來出山遊歷周旋的人如李漁等等,他們從內心骨子裡仍舊充斥對明朝故國刻骨銘心的眷戀,錢謙益更是在暗地裡直接參与反清軍事行動策劃與聯絡[1]。

這些人不僅從橫向來說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人物,從縱向來說,他們也是整個中國歷史第一流的學、藝術家、思想家、科學家,和歷史上的同領域內卓越人物相比毫不遜色。只要看過他們的傳記,略微了解他們著作,他們當中每一個人都可以稱之為巨匠大師,每一個名字拿出來都足以光耀千秋。

如果說這些人是那個時代頭腦最敏銳,思想最深刻,觀念最開放,胸襟最博大的人,是一個民族精華中的精華,精英中的精英,鹽中之鹽,應該是沒有錯的。

既然他們的思想絕不僵化,他們的觀念絕不保守,他們的胸襟絕不狹隘,那為什麼他們會對那個被現在的一些人醜化污衊的體無完膚,潑盡髒水的明朝有如此深沉的眷戀,為什麼他們對滿清的厭惡憎恨如此決絕與亢烈?

究竟是什麼讓這些整個民族中最傑出最優秀的人都投入到反抗清朝的鬥爭,都心甘情願的當明朝遺民而陷入自我折磨的痛苦中呢?

1、樸素的民族感情

這其中樸素的民族情感是基礎,這種民族情感不是建立壓迫與欺凌其他民族的行為之上,而是建立在反抗壓迫,反抗欺凌的基礎之上;不是建立在抽象的理論說教上,而是建立在最直觀的感受上。尤其當民族壓迫以剃易服,留不留頭這樣一種最直接最殘酷最具體的方式呈現出來的時候,那麼反抗也就必然成為有血性有骨氣,不願屈服在屠刀淫威下的人的選擇。而這種反抗外來侵略壓迫的社會本能,本身也是人類社會在歷史長河演化過程中經過自然選擇的重重磨礪而形成的。在頭腦越是敏銳,精神越是健全,品格越是高尚的人那裡,這種社會本能體現的越是充分。

同時這種民族情感也與維護個人尊嚴,人格獨立,保持高度的統一,反抗滿清兇殘統治,從廣義上說已經不僅僅是為民族而戰,也是為保護個人尊嚴而戰。當人們連選擇自己的服裝型權力都被剝奪的時候,連自己民族的文化都要被閹割的時候,還不反抗,那什麼時候反抗?

2、理性的深刻洞察

而另一方面這不僅僅是感情的需要,同樣也是理性的抉擇。看一些明代遺民的論述,就可以知道他們已經把這個問題上升到文明進化的高度和宏觀視野來看了

比如王夫之就論述過少數野蠻民族的侵略和壓迫,導致的結果勢必是文明的倒退和劣化。「夷狄之與華夏不可亂,亂則人極毀,華夏之生民亦受其吞噬而憔悴」,滿清所謂尊崇漢文化不過是「沐猴之冠,優俳之戲」「亦幸虜欺人之術」,「父驢母馬,其生為騾,騾則生絕」。

或許有些人會把這樣的言論看成是偏激之辭,但其實這裡面卻包含了最深刻的理論洞察力。在王夫之看來「中國之文,乍明乍滅,他日必且陵蔑以至於無文,而人之返乎軒轅以前,蔑不夷矣。」應該說歷史的展完全證實了他的預言,在滿清統治下的三百年的時間,中國確實從明朝這樣一個被世界公認為先進文明的國家墮落成滿清時期被世界公認為野蠻落後的國度。

反過來說,也正是因為有這種理性上冷靜和清醒的思考判斷,以王夫之為代表的大批明朝遺民才始終堅決地站在反對滿清統治的立場上,終生沒有動搖。

3、經歷的前後對照

當然除了上述兩點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烈士與遺民們自身經歷前後對照的結果。有許多東西,擁有的時候並不覺得寶貴,失去了才覺得寶貴。對從明朝而進入清朝統治的烈士與遺民來說更是如此。

在明代,如果哪個軍隊有搶奪民間財物的現象,立刻成為大書特書的惡行,成為群起攻之的對象,甚至勤王的部隊,因為領不到足夠軍餉導致搶劫的行為,其帶領官員都要受到嚴厲懲辦,崇禎二年山西總兵張鴻功、山西巡撫耿如杞遵照兵部的檄調帶領八千多人勤王,因為部隊領不到軍餉,士兵挨餓,不得不搶劫,結果張鴻功,耿如杞因為不能約束軍隊制止搶劫,被下獄論罪。就算到了明亡前夜,政府已經失去對軍隊實際控制能力的時候,那些搶劫的明軍也總是成為輿論痛斥的對象,搶劫起來還是顯得名不正言不順。

而到了滿清,軍隊搶劫殺人成為了理所當然,天經地義,打到一個地方,就搶劫到一個地方,甚至以搶劫作為激勵士氣的手段,不單是統治穩固之前搶劫,統治穩固之後,依然搶掠屠殺,無惡不作。滿清軍隊的暴行是這些明亡時的烈士與遺民所親眼目睹,親身經歷的。對這樣一個率獸食人的政權,他們只要還保有基本的良心和正義感,是不可能在內心承認其合法性的。

在明代,民間百姓暢快議論,以及結社聚會,遊行抗議都是司空見慣,即便在最黑暗魏忠賢時期的短短三年內,也無法控制民間的輿論,還有民間力量敢於出來挑戰,所以才有張溥《五人墓碑記》中描繪的情形生。而在其他時候,民間的輿論抗議更是足以影響朝廷的政策走向,官員的去留。明代的士大夫也好,百姓也好,對此都以為是天經地義的,

但在清朝則如何?如果類似明朝萬曆和天啟年間反抗礦稅以及閹黨的那種帶有暴動性質的集會抗議,恐怕緊隨而來的便是屠城,江陰大屠殺和嘉定三屠其端都是完全出於民間自的反抗。即便是一般性質的抗議,結果也是悲慘無比,比如清初的哭廟案,江南吳縣士子一百多人,到文廟孔子牌位前痛哭抗糧,論其本意,不過是希望滿清的橫徵暴斂能稍微收斂一下,並無推翻清朝統治之意,更無實際的暴力行為,不料結果是清廷大怒,,擬「罪大惡極」「不可逭」之罪名三條,逮捕多人,最後十八名參與被砍頭。其中一個是有名的金聖嘆。他在臨死前寫給家人的信里說「殺頭至痛也,籍沒至慘也,而聖嘆以無意得之,不亦異乎?」魯迅曾經因此批評他是「化屠夫的兇殘為一笑」,但其實金聖嘆的說法更可以看成是一種強烈的諷刺。

我們不妨拿金聖嘆的同時代人,明末思想家陳確在明還未亡時的同類事情作一下對比。崇禎十五年的時候,陳確(字乾初)聯合海寧諸生,起了一場反對地方官員的運動,最後的結果是迫使當地官員下台。陳翼《乾初府君行略》中說「壬午秋比,先君子以命中之技,值貪尹煽虐,輟所業攻之;當事庇貪尹,欲罪事,文移褫革,學憲執不許。雪濤劉公力薦科試,亦不聽。是歲竟不與鄉闈試,先君子夷然不以為意,謂:「捐吾生以救一縣之民,亦何所惜;一鄉薦,何足道哉?」諸與貪尹比,百方恐嚇,先君子屹不為動;邑眾庠生,感先君子義,群聚不散,當事心惕,卒解其事。未幾,風聞輦轂,當事與貪尹竟中考功去,先君子亦不以此自喜。」[2]

類似的事情,在明朝眾多生員,「群聚不散」進行抗議的結果是,「當事心惕,卒解其事」,也即當地的官員心裡害怕了,不得不態度軟弱下來,而且最後因為輿論傳播到中央政府,結果是「當事與貪尹竟中考功去」,也即便縣令和更高級別負責的地方官員被免職了。

那些參與哭廟案的吳縣士子可能受明朝普遍風氣的影響,按照心理慣性以為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沒有想到最後居然變成足以招來殺頭的大罪,這個「無意得之」,其包含的諷刺與慘痛的意味是需要體會一下的。(當然也有人考證說其實金聖嘆其實沒有參加哭廟,是別人硬把他牽扯進去的,但這不影響對滿清這個案件中表現的兇殘暴虐的抨擊)

明代時候人們享有這些自由,習以為常,並不覺得有多可貴,可是在滿清統治下,失去了這些自由,這不能不讓他們撫今追昔,勢必對清朝政權更加厭惡和憎恨。

在明代,政府徵收賦稅的多少,常常是被輿論關注的一個焦點,政府任何多征賦稅的行為,都會招來輿論的攻擊。皇帝想要多收賦稅,往往是顧慮重重,難下決斷。而最後即便真的下了增加賦稅的決定,也是名不副實,各處拖欠是家常便飯,而且所有人還叫苦連天,抱怨不休,讓明朝的皇帝為應對國家危機而不得不徵收的賦稅,都似乎成了犯罪。

而在清代除了軍隊明火執仗的搶劫掠奪之外,所謂賦稅,若是拖欠一丁半點,屠刀就架在脖子上了。有名的奏銷案就是一個例子。順治十八年(1661),清廷將上年拖欠錢糧的江南蘇州、松江、常州、鎮江四府並溧陽一縣的官紳士子全部黜革,史稱奏銷案。

民國史學家孟森對奏銷案寫過專論進行考證[3]「奏銷案,辛丑江南奏銷案也。蘇、松、常、鎮四屬官紳士子,革黜至萬數千人,並多刑責逮捕之事。案亦巨矣,而東華錄絕無記載。二百餘年,人人能言有此案,而無人能詳舉其事,以張石州之博雅,所撰亭林年譜中,不能定奏銷案之在何年,可見清世於此案之因諱而久湮之矣。」「奏銷案既不見於官書,私家紀載自亦不敢於犯時忌,致涉怨謗。今所尚可考見,則多傳狀碑誌中旁見側出之文,而亦間有具體紀載之處,蓋為文網所未及,僅見於清初士大夫之筆記,今當披沙而得寶也。」

「明江南田賦雖重。但常拖欠,而清奏銷案。悉列江南紳衿一萬三千餘人,號曰抗糧,既而盡行褫革,本處枷責,鞭撲紛紛,衣冠掃地。如某探花(葉方藹)欠一錢,亦被黜,民間有『探花不值一文錢』之謠」

明遺民王宋曾有詩揭露滿清這一暴行「奏銷令下暴如雷,書囊徒為浩劫灰」。[4]

另一位明遺民陸世儀也有一詩記述了滿清淫威下江南百姓困苦之程度「近日民生殊逼仄,弱肉盡為強所食。……三吳之民爾何苦,脂膏強半供豺狼」,……半年有歌爾自許,石壕夜呼將奈何,吳民吳民乃若何」「萬口叫天天徹,仰頭空對蒼天泣」[5]

在明代,那些災荒而起來造反的農民軍,常常是被政府軍圍困的走投無路,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了,於是提出投降,而明朝政府方面則是覺得他們本來都是良民,因為飢餓而造反,也情有可原,於是同意他們投降,結果農民軍獲得生路之後,因為覺得造反生活更舒服更自由,又重新反叛,這樣一而再再二三,大家折騰來折騰去,最後把明朝政府折騰垮了。而到了滿清統治下,農民軍現這回他們的敵人是不但反抗他們的要殺,就算沒有反抗,僅僅是相關地區的平民,清軍照樣要殺,而且常常是滅絕性的屠殺。

類似這樣的對比,還有許多。總之可以這麼說,在明朝,大家都是自己人,皇帝是自己人,大臣官員是自己人,一切都好說話,都容易商量。有什麼不滿意的現象可以咒罵批評,有什麼不同意的政策可以抵制,有什麼為難的地方可以從長計議,而在滿清統治下,則完全成了奴隸和主子的關係,只要稍有不如意,就會招來殺身之禍。明朝是雖然有種種缺點弊病,國家的機器運轉也存在眾多問題,但卻是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社會,而到了滿清統治之下,雖然國家機器的運轉更加流暢,但整個社會都陷入死氣沉沉中。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親身經歷的對照,所以明朝遺民中最傑出,最睿智,品德最高尚的人即便在滿清統治下生活了幾十年,也沒有動搖對滿清統治的厭惡和憎恨;儘管對明朝存在的缺點提出了種種嚴厲的批評,但也沒有改變他們對故國的懷念與眷戀。甚至原先那些明朝時期的造反農民起義軍,最後卻成了最頑強,堅持時間最長久地用明朝旗號來武力反抗滿清統治的群體。

綜合上面所說的這三點:樸素的民族感情、深刻的理性思考,以及自身經歷的對照比較,才使得這些烈士與遺民,這些當時的中國人中最為傑出,最為優秀的人寧可把自己置於極端痛苦的境地之下,倍受的折磨與心靈的煎熬,也決不願意屈膝與滿清統治合作,也不放棄對明朝故國的懷念與眷戀。

正因為他們的選擇不是出於迂腐的觀念,不是出於狹隘的排外,而是出於最誠摯的感情,最深刻的思考,最切身的體會,所以即便站在現在的立場來評價,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宏觀的視野上來評判,他們的作為也是值得高度肯定和讚揚的。

正如我過去一段話所說的那樣:「明末的反清並不僅僅是民族鬥爭,不是什麼捍衛一姓私利的鬥爭,而是文明與野蠻的鬥爭,進步與落後的鬥爭,是關係到中國後來幾百年命運的一場鬥爭。在這場鬥爭中那些堅定反抗滿清侵略,為此流盡最後一滴鮮血的英雄,他們的每個人的名字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在心,他們不僅是中國的英雄,同樣也是世界的英雄,他們捍衛的不僅是中國的利益,同樣也是整個世界文明進步的利益,他們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是如果因此相信滿清的謊言來污衊他們,那隻能說是喪盡天良的行為。而那些投靠滿清,甘為鷹犬的人,則只配受到最黑暗的詛咒,他們只配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永遠受到唾棄。」[6]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聖徒1645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明聖徒1645
上一章下一章

被湮沒的明末烈士和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