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酷愛《左傳》的全能王

第十四章 酷愛《左傳》的全能王

上一篇中我們提到,羊祜去世之前,向武帝推薦讓杜預接替他的位置,主持伐吳大業。應該說,這樣託付,體現的羊祜的知人之明。杜預沒有辜負他和武帝的信任,他在都督荊州期間,興修水利,奇襲西陵,三陳平吳,並且在最後的滅吳戰爭中擔任西線指揮,智取江陵,招降交、廣,為西晉的統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這一篇里,我們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位滅吳過程中的傑出人物。

杜預字元凱,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他出身顯貴,生在魏國的高級官僚家庭。他爺爺杜畿曾有大功於曹操,先後出任護羌校尉、河東太守、司隸校尉和尚書僕射等職,後來受封為豐樂亭侯。他老子杜恕也不含糊,官至幽州刺史,並以建武將軍領護烏丸校尉的職務。儘管從小吃穿不愁,杜預卻不是那種只知享樂的紈絝子弟。他從小就博覽群書,勤於著述,對經濟、政治、曆法、法律、數學、史學和工程等學科都有研究。當時的人曾給他起了個「杜武庫」的綽號,意思是稱讚他博學多通,什麼都懂,就象武器庫一樣,無所不有。除了博學之外,杜預還有一個過人之處,那就是大局觀好。他看事情或者做文章,特別能夠做到統攬全局,立意高遠。他年紀輕輕的,就經常跟人說「德不可以企及,立功立言可庶幾也」這樣的話,那意思是說,「三不朽」中,立德太難,立功和立言倒是可以去努力一下。也就是說,他認為只有在不斷地追求「立功」和「立言」的過程中,才會有希望達到「立德」的境界。在他那樣的年齡,大部分人估計還在那兒討論誰的彈弓做的精製,哪片林子鳥兒多,或者哪家窯子服務比較正點呢。我一直覺得,一個人最後能不能出息,這一半是天生的,另一半則是靠後天的教育和鍛煉。天生的呢,那叫天賦,後天的呢,那叫修持。杜預他先天和後天都齊了,註定是要做出一番事業來的,

不過有學問,有能力,人生道路未必就會順利。不但在古代是這樣,就是我們現在,情況往往也是這樣的。按說憑藉著他的聰明和才華,杜預應該早早就得意於官場了,可是實際上,他正式出來做官時,已經是三十歲以後的事了。而造成這種情況,主要還是因為杜預他老子的緣故。杜恕這個人呢,為人忠義、正直,跟當時朝廷中的許多權臣關係都不太好。太和三年,杜恕因為彈劾大將軍曹真的弟弟曹?而與曹氏集團產生矛盾,被派到外地去任職,隨後他稱病辭官,一直在宜陽的一處泉塢隱居。後來朝中有許多人為他上書申訴,另外,杜恕與當時執政的司馬懿也有姻親關係,因此他得以再次出來任職,擔任的官職,正是他父親杜畿當年就職的河東太守。後來大將軍曹爽受命執政,這下杜恕可就倒霉了。那個曾遭杜恕彈劾的曹?,他就曹爽的叔叔。曹爽一掌權,就利用杜恕性子直,跟他的上司經常矛盾這一點來設計陷害他,並最終治了他的死罪。幸運的是,死刑還沒來得及實行,司馬懿就在嘉平元年動政變,廢黜了曹爽,杜恕也因此而免死配。在這段時間裡,杜預就因為他父親與朝中的皇親國戚以及權貴們的矛盾而長期得不到任用。

後來,到了司馬昭執政期間,司馬氏已經成為曹魏政權最大的政治集團。司馬昭為了鞏固、擴大統治基礎,在任用賢良的前提下,也任用了許多宗族和親戚,杜預因為是優秀的人才,所以也和羊祜、山濤等人一起得到司馬昭的重用。後來,杜預娶了司馬昭的妹妹高6公主,這下他跟司馬氏的關係更近了,他擔任了司馬昭相府的重要幕僚,在平定蜀國的戰爭中,他和司馬昭的主簿師纂都被司馬昭派去前線,分別擔任兩路最重要部隊統帥的關鍵幕僚。師纂被派去擔任鄧艾的司馬,杜預則被派到鍾會的軍中。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五月,魏軍兵分三路,大舉伐蜀。杜預被委任為主力軍統帥鍾會的鎮西將軍府長史。這場戰役進行得很順利,魏軍迅地攻進成都,蜀漢遂告滅亡。可是戰爭剛剛取得勝利,鍾會就聯合蜀將姜維謀反,他先是陷害同是伐蜀主帥之一的鄧艾,誣陷他意圖謀反,把他關了起來,然後又準備殺害同來的其他魏軍將領,最後達到割據益州的目的。鍾會的算盤打得不錯,可是就在次年正月,鍾會剛要把計劃付助實施時,就中了監軍衛?的計策,被亂兵殺死了。這次事變的始末,堪稱驚心動魄,我們會在寫到衛?時給大家詳細介紹。在這場變亂中,鍾會的許多僚屬都丟掉了性命,而杜預卻憑藉智慧幸免於難。

杜預的才華是多方面,他不僅善於處理政事,在立法方面也曾做出過突出的貢獻。咸熙元年(公元264年)七月,司馬昭委託荀勖、賈充、裴秀、鄭沖等參與新法典的制定,這部法典歷時四年,終於得以完成,這就是於晉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頒布的《晉律》。它上承漢律,下啟唐律,對後世的封建法律有很大的影響。這次修律,名義上的主持人是司馬昭的親信賈充,而實際上呢,是杜預擔負了最繁重的勞動,一部《基律》,全部的註解都是由他來親手完成的。杜預在《律序》中指出:「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這是我國法律史上明確區分律(刑法制度)、令(規章制度)最早的定義。《晉律》的制定,依據的正是這一原則,這使得《晉律》跟漢魏的舊律比較起來,界限更加分明、體系更加完備。杜預還提出來說,法律是官吏用來量刑的,而不是跟人講道理的,所以法律的條目應該省減、文字應該簡明通俗,以使百姓容易理解,不致觸犯。《晉律》以前的漢律,其特點是刑罰苛碎、條目繁密,一部厚厚的法典,共計七百七十餘萬字,二萬六千餘條,內容重複,不好記憶,為官吏提供了徇私舞弊的機會。雖然後來曹魏政府曾經對它作過改革,但變動非常有限。到了修訂《晉律》的時候,大家依據杜預的主張,對漢魏舊律大刀闊斧地進行剪裁,最後刪減到只有二千九百餘條,十二萬六千餘字,所以唐人稱讚它「實曰輕平,稱為簡易」,這裡頭杜預是有著很大的功勞的。

除了立法,在執法方面,杜預也是剛正敢言。晉武帝司馬炎代魏稱帝后,對那些世家大族普遍實行放縱的政策。因此社會上異常黑暗**,各級官吏蠅營狗苟,互相包庇。針對這種情況,杜預於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向晉武帝建議實行考課制度,建議按照官吏的實際情況評定優劣,然後對他們區別對待,或遷或黜。但是杜預的這一正確建議沒有得到朝廷的接受。

泰始六年(公元27o年)年初,晉武帝啟用杜預出鎮邊關,他先為安西軍司,後任秦州刺史領東羌校尉、輕車將軍。杜預在朝中有個冤家對頭,這人就是石鑒。俗話說冤家路窄啊,這不,杜預剛剛在秦州就任,石鑒就也來到這裡。當時石鑒以安西將軍的職務都督秦州諸軍事,乃是杜預的頂頭上司。當時,杜預所在的隴右地區很不安定,鮮卑人禿樹機能起兵造反,勢力很大,晉武帝派去鎮壓的將領,不是戰敗,就是被殺。石鑒這人心胸狹窄,他官報私仇,命令手下只有三百士兵,百匹坐騎的杜預去攻擊樹機能。杜預很清楚石鑒在想什麼,他哪裡肯去乖乖地送死啊。他於是頂撞石鑒道:「胡人連勝數場,又正是馬肥的時節,他們的心氣兒正盛著呢。反觀我們這邊呢,兵困馬乏,深入敵境,糧草供應又不及時,聰明的話,我們應該深溝高壘,營建糧道,等到來年開春,準備齊當以後再跟敵人開干。」光說還不過癮,他還把自己的這些意見寫成文章,大談一番「五不可、四不須」的道理。石鑒是個粗人,也沒那耐心把文章看完,而是找個罪名,將杜預逮了起來,送交給廷尉治罪。關鍵時刻,多虧杜預與皇室有婚姻關係,在「八議」的赦免範圍,這才算是保住了性命。不久之後,石鑒冒險出兵,在一場遭遇戰中被禿樹機能打得慘敗,這下大家都看明白了,杜預的意見是非常正確的。相比之下,石鑒的毛躁與狹隘就顯而易見了。

被石鑒陷害以後不久,杜預就迎來了復出的機會。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十一月,居住在山西地區的匈奴人在酋帥劉猛的帶領下武裝暴動。由於杜預明於籌略,善於規劃,武帝重新讓他參謀軍國大謀。很快,杜預被任命為度支尚書,掌管政府的經濟財政事宜。此後一直到咸寧四年(278),杜預總共擔任過七年的度支尚書。在任期間,杜預共向晉武帝提出過五十多項治國治軍的建議,其中包括常平倉的興建、谷價的調整、鹽運的管理、課調的制定和邊防的建置等等。為了解決洛陽的交通問題,他力排眾議,主持修建了富平津大橋。在建橋過程中,從設計到施工,杜預都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從立法到造橋,杜預簡直沒有不能幹的事兒。這還沒完呢,杜預還現當時通行的曆法不合晷度,於是經過計算,他糾正了其中的差舛,最後修訂出《二元乾度歷》。此歷經過驗證,終於取代當時使用的前朝曆法,通行於世。

咸寧四年秋,兗、豫等州郡連降暴雨,西晉統治區域內生了大面積的澇災,晉武帝心中焦急,下詔向群臣和天下的才識之士求計。面對這種情況,杜預曾前後兩次上書陳述救災計劃。這兩篇奏章都被收在《晉書•食貨志》中,它們是後人研究晉代社會經濟狀況的重要文獻材料。杜預是個實幹家,他對當時的災情作過非常詳細的調查研究,所以他對災情原因的分析和所提出的救災辦法都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這些辦法涉及的方面包括災情的控制,災民的處理,甚至賑災官員作風的整頓,內容是非常詳盡周贍的。

在軍事和政治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的成就之後,杜預迎來了表現自己更大的舞台。前面的文章中提到,武帝早有滅吳的打算,他派羊祜在荊州經營多年,為的就是滅吳那一天的到來,可是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呢,這個計劃一直沒能實現。這些原因當中,朝中群臣的反對就是很重要的一個。其實自始至終堅決主張滅吳的,就只有羊祜、杜預、張華、王?這麼幾個人而已。因為杜預跟他有著同樣的志願,而且確實是個將帥之才,羊祜在病中時,就向武帝推薦讓杜預來接替自己,幫助朝廷完成統一大業。羊祜親口推薦的人,武帝自然是不會懷疑的。另外晉武帝本人對待伐吳這件事情,態度也是比較堅決的。因此羊祜死後,武帝於咸寧四年拜杜預為鎮南大將軍,讓他都督荊州諸軍事。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過,當時西晉和孫吳各有一個荊州,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杜預所負責鎮守的荊州,府在襄陽,而他的要任務,就是以襄陽為據點,經營軍政,最終奪取孫吳的荊州。

杜預上任之後不久,就用一場漂亮的勝利告慰了九泉之下的羊祜。他經過短暫的準備之後,挑選精銳之士,突然兵,偷襲吳國的西陵。西陵(今湖北省宜昌市東南)是孫吳的西部邊鎮,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只要晉軍能突破西陵,益州的水師就可以順流而下,馳騁荊州。對於西陵的重要性,孫吳也早有注意。很早以前,大將6遜就曾指出,西陵是孫吳的西大門,丟掉西陵的話,則整個荊州都會不保。所以,從6遜到他的兒子6抗,他們從沒有放鬆過對西陵的控制。但是杜預上任以後,現自6抗死後,吳主孫皓逐漸削減了這裡的兵力,這無疑給西晉提供了可乘之機。只是駐守在這裡的總督呢,乃是孫吳的名將張政,不除掉張政的話,西陵很可能會成為未來戰爭中晉軍前進的巨大障礙。因此杜預這回出兵,並沒指望直接把張政打敗,而是打算玩把陰的,把張政從西陵都督的位置上趕下去。當時張政聽說晉國換了荊州都督,心想這位新帥上任以後怎麼也得先適應適應、整頓整頓吧,可他壓根就沒料到,這群晉兵會凶神惡煞地突然殺將出來,於是吃了敗仗。張政身經百戰,盛名在外,這一次卻因為一時疏忽而遭到失敗,總感覺敗得窩窩囊囊的,他怕丟臉,於是就沒把實際的損失告訴吳主孫?。杜預了解,孫皓這個人生性多疑,對臣下一向不夠信任,同時也料到張政不會把敗報告知孫皓,於是他故意把在西陵抓到的俘虜送到孫吳的都建鄴去。這一招果然奏效,孫皓氣急敗壞地召回張政,隨後任命武昌監劉憲接替他的職務。我們知道,臨陣易帥,勢必造成軍心動蕩,這一系列的變動,可就為晉軍的勝利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啦。

咸寧五年(公元279年)八月,杜預認為準備已經就緒,於是上書晉武帝,請求開戰。可是這時,駐守在揚州前線的晉軍主帥王渾上表,聲稱孫吳要傾國之兵攻打晉朝,那些滅吳的反對派乘機也說三道四的,弄得晉武帝對杜預的請戰遲疑不決,最後竟然同意將滅吳的計劃推遲到下一年。杜預得知晉武帝變卦的消息后,非常著急。他再一次上書,陳述自己的見解。在奏表中他說,孫吳的兵力相當緊張,他們只能集中力量保住夏口以東,面對西線所受到的威脅,他們根本無力派兵增援。此外,杜預還婉轉地批評了晉武帝聽信謠言,放棄滅吳大計的行為,指出這實際上是縱敵養患,給敵人喘息的機會。他認為滅吳戰爭勝券穩操,即使沒有成功,也不會損失什麼。這封奏表措辭非常懇切,觀點也非常正確,可是對於杜預的上書,晉武帝仍然遲遲不置可否。杜預又急又氣,第三次上書請求立即開戰。他憤怒地批評那些反對派不顧國家利益,卻又怕別人立功的陰暗心理和可恥行徑。在這份奏表中,杜預還向晉武帝指出,由於我們要攻打東吳的消息已經泄露,東吳勢必要採取對策,如果給他們時間來從容準備的話,那必將給我們滅亡東吳的戰爭帶來許多新的困難。杜預的這次上書被人送到晉武帝那裡的時候,主戰派大臣張華正在陪晉武帝下棋。武帝看了奏表后還在猶豫,這時候張華一把推開棋盤,勸武帝不要再優柔寡斷,懇求他採納杜預的建議。至此,杜預懇切的言辭和張華堅決的態度終於讓武帝拿定主意,他終於下達了對吳國的總攻令。

咸寧五年十一月,晉武帝調集大軍二十多萬,兵分六路,水6齊進,大舉進攻東吳。當年司馬昭派兵滅蜀時,也不過是三路大軍,而今武帝伐吳,一下變成六路,正體現出國力的強盛和對這件事的重視。就憑杜預的能力和地位,按說他怎麼也該擔任這六路中一路的統帥吧?可是實際上呢,他哪路統帥也不是,晉武帝只是任命他為西線指揮,具體任務是取江陵、占荊州,並且命他在荊州地區負責調遣益州刺史王?的水師,這主要還是因為武帝了解杜預,知道他大局觀好,善於統籌調度的緣故。

咸寧六年(公元28o年)正月,杜預命令他的軍隊包圍江陵。江陵城防堅固,易守難攻。杜預不想在這裡消耗時間和兵力,對它圍而不殲。在切斷了江陵和外部的聯繫之後,他立即調動一部分兵力向西進攻,奪取沿江的一些城池。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杜預派樊顯、尹林、鄧圭、周奇等人循江西上,這支先頭部隊一鼓作氣,銳意輕進,沒過幾天,就攻下了吳國的許多城邑。杜預隨後又派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襲擊樂鄉。這些人一上岸,就把小旗插得到處都是,然後又四處放火,一時間烈焰熊熊,把半個天空都映紅了,吳國都督孫歆看見了,嚇得不行,在寫給孫皓的信中說道,「北來諸軍,乃飛渡江也。」一個「飛」字,點出了杜預用兵的出人意表。與此同時,先一步從益州出的王?的水軍也已經深入吳境。孫歆派兵出城去抵禦王?的軍隊,結果根本不是對手,吳國的士兵狼狽逃竄,紛紛向本營跑去。跑到半路,有些眼神好點的吳兵就現問題了:怎麼人越跑越多呢?原來啊,這是杜預實現安排周旨等人,率兵埋伏在樂鄉城外,他們早就穿好了吳軍的衣服,藏在樹叢中,這時看到吳軍兵敗回營,就偷偷地混了進去。當時吳軍士心渙散,就是現有什麼不對,也沒心思詳加查點了,於是這群人一窩蜂似地都跑到吳軍大營里去。孫歆得到敗報,正在他那營帳里寫言稿,準備過會兒鼓勵逃回來的士兵們不要氣餒,再接再厲呢,但見帳簾一晃,人影一閃,幾條彪形大漢來到他身邊,然後孫歆就騰雲駕霧般地被扛到晉營里去了。這條計策是杜預事先就定好了的,而事情的展,就跟演電影似的,一切都在他這位導演的掌握之中。活捉孫歆后,杜預軍中的將士無不拜服,大家齊聲唱歌,來歌頌杜預的睿智,他們唱道:「以計代戰一當萬。」

在掃清外圍之後,杜預很快拿下江陵,佔據了荊州。接著杜預繼續揮師東進,配合其他地區各路晉軍攻打孫吳的都城建鄴。這時候,有人對連續進軍產生了畏難情緒,他們在一次軍事會議上提出:天氣轉熱,雨水增多,北方士兵不服水土,容易感染疾疫,是不是應該等到冬天再繼續進軍。杜預對此不以為然,他分析整個戰爭形勢,對他們說道:「現在我們接連取勝,士氣大振,正需要一鼓作氣。打仗吧,就好比劈竹子,只要劈開幾節,底下的就會迎刃而解了。」最後,杜預的意見終於被大家所接受,而以後戰爭的形勢,也正象杜預所預言的那樣展著。

在向東進軍的同時,杜預還分兵南下,攻佔了交州、廣州地區,也就是現在廣西、廣東一帶。對這些地方的降臣降將,杜預都是一一加以綏撫。整個滅吳一役,杜預功勛卓著,事後統計一下,被杜預斬殺及俘虜的吳軍都督、監軍共計十四人,牙門、郡守等官則有一百二十餘人。杜預把一部分吳國的百姓遷到江北,讓他們在那邊充實農墾,剩下的則讓他們安居鄉土。對那些歸降西晉的吳國州郡,他都委派了新的長官加以管理,而且嚴厲叮囑他們,不許侵擾當地百姓。於是「荊土肅然,士庶附心」,吳人前來投奔就像回到家一樣。

太康元年(公元28o年)三月,王?攻下吳都建鄴,立國至此共計五十二年的孫吳政權遂宣告滅亡。西晉滅吳的戰爭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重要的戰爭。它結束了漢末、三國以來分裂割據的狀態,使中國重歸一統。同時,這也是魏晉南北朝四百年間唯一成功的一次統一戰爭。繼承羊祜遺志的杜預,在這次戰爭中顯示了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功績是非常突出的。

可是有趣的是,儘管有著這樣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成績,杜預本人卻幾乎沒有什麼武藝。據說《晉書•杜預傳》里講,他連騎馬都不會,射箭的技術也是非常糟糕,實在不像能夠帶兵打仗的樣子。可是也奇怪了,每次一有軍事活動,朝廷都要召他參謀規劃,這樣看來,項羽小時候跟他老子所說的「一人敵」和「萬人敵」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行軍打仗,真正的大境界不是斗勇,而是鬥智。杜預最大的特點,就是知彼知己,尤其善於同敵人鬥智。在滅吳戰爭中,吳人最恨的晉將就是杜預,這主要是因為他善於用兵,常常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傳說杜預有大脖子病,東吳人因此常常在狗脖子上掛個水瓢,用來侮辱杜預。有時他們看見長包的樹,就在上頭寫下「杜預頸」三個字,然後揮起斧子把它砍斷,藉以泄對杜預的仇恨,可是這也更加反襯出杜預打仗的厲害。

在滅吳過程中,除了戰功卓著,杜預還有一處特別為人稱道的,就是他心胸的寬闊。我們在前文中已經提到,杜遇這個人大局觀好,遇事能夠顧全大局,這在跟王?的接觸中尤其能夠體現出來。益州刺史王?是位七十多歲的老將,多年以來,他一直在益州建造戰船,培訓水軍,為伐吳的戰爭做著準備。戰爭開始以後,他統率著樓船艦隊沿江而下,所向披靡。按照武帝的安排,到達荊州界內后,王?需受接受杜預的指揮和調遣。但是,杜預對王?十分尊重,沒有利用自己的職務給他製造任何困難。不但如此,杜預還向王?表示,他的水軍可以根據戰爭的展,自行指揮,並且建議他盡量減少耽擱,直下建鄴,以建立曠世之功。可以說,王?的益州水軍能夠率先攻佔建鄴,跟杜預的態度是有著重要的關係的。相比之下,王?的艦隊行進到長江下游后的遭遇,就跟他在荊州時截然不同啦。在那裡,指揮調遣水軍的王渾怕王?奪得頭功,對他百般刁難。就在王?排除種種干擾,佔領建鄴,俘獲吳主孫皓之後,王渾還在編排罪名,攻擊和陷害著王?。這個王渾呢,就是我們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的那位太原王家的王渾,跟竹林七賢之一王戎他老子王渾不是一個人;而這件事情的始末,我們也會在《王?樓船》中給大家作詳細的介紹,在此就不再詳述了。總之,同是跟王?相處,兩相比照之下,更加能夠顯出杜預心胸的寬廣和做人的大度,他因此而受到了人們格外的推崇。

滅吳成功之後,滿朝文武以為天下太平,終於可以高枕無憂了,而杜預卻堅持認為,「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於是他繼續注重操練軍隊。除此之外,他還重視教育的作用,命令在各州縣興辦學校。《晉書》里盛讚他的功績,用了「江漢懷德,化被萬里」這樣的句子。滅吳以後,杜預還派人打敗了南方的少數民族「山夷」,隨後派人把守要害的所在,以防他們再反。另外他還命人疏浚河道,興修水利,灌溉田頃,勸課農桑,使老百姓和官家皆因此而獲利。一系列舉措使杜預得到了大家更大的信賴,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杜父」。舊時,從沔水、漢水到江陵,只能走那綿延一千多里的水道,往北根本就沒有通路。這條水路上的巴丘湖,是沅水和湘水交匯之處,山借水形,水枕山勢,地表複雜,險固異常,南方的許多少數民族敢跟西晉叫板,憑的就是這種地形的優勢。杜預命人鑿穿楊口,連通了夏水與巴陵之間長達千餘里的距離,這樣一來,既分流了長江之水,將生洪災的可能性減到最低;又連通了往零陵、桂陽等地的漕運,乃是功德無量的兩贏之舉。南方百姓感念他的豐功偉績,編了歌來讚頌他道:「後世無叛由杜翁,孰識智名與勇功。」這些事情都很好地證明,杜預確實是治國的一把好手。從朝廷到地方,從軍事到政事,無論大小,無論難易,他是無所不知,知無不為,而且做事之前,他總要先權衡考慮,度察終始,等到籌劃完備,胸有成竹時才著手去做,所以很少有失敗的時候。聯繫到我們前文中提到的他參與立法,創新科技,興修水利,編製曆法的事迹,不由得人不出一聲慨嘆:這個杜預啊,真是個全能王,天底下的事情,幾乎沒有他不會幹、干不好的。

可是相比他所取得的成績,杜預更加令人感到難能可貴的,是他的作風。杜預出門,不到不得以的時候,從不乘馬。他的衣著也總是以簡樸為尚。可是每到衝鋒殺敵的時候,儘管不會什麼武功,他卻又總是跟手下的將帥們一同進退,從不畏縮。他接人待物的時候,總是恭而有禮,遇到有人向他請教時,也從來都是「問無所隱,誨人不倦」,《晉書》中甚至用了論語中的原句來形容他的為人,叫做「敏於事而慎於言」。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杜預還有個突出的特點,更確切的說應該是種嗜好,那就是愛讀《左傳》。杜預博覽群書,跟羊祜一樣,屬於典型的「儒將」,可是諸書之中,他獨愛《左傳》,而且不是一般地愛。愛到什麼程度呢?杜預吃飯時,走路時,打仗時,甚至出恭時,手裡一定得拿本書,而那本書一定是《左傳》。當時朝中有幾個人因為他們的嗜好而出名的,比如王濟特別喜歡相馬,和嶠特別喜歡斂錢,於是杜預常對人說,「王濟有馬癖,和嶠有錢癖」,武帝聽到這話后,就問他,「卿有何癖?」杜預老老實實回答說,「臣有《左傳》癖。」我們都知道,《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乃是春秋時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本是為《春秋》作傳的。《春秋》記史事,無非就是簡單地記錄一下時間、地點和事件的結果,雖然具有比較重要的史學價值,卻幾乎毫無文學性可言,趣味性很差。而《左傳》呢,它絕非是《春秋》的簡單註釋,而是記錄了許多可以與《春秋》互為補充的史事,更重要的是,它在敘述歷史事件的時候,開始注意了對矛盾衝突的強調、對氣氛的渲染和對細節的描述,很多史事因此而具備了故事性和文學性,在有些篇章中,《左傳》甚至塑造出一些頗為豐滿的人物形象,因此後世的文人當中,有許多人都喜讀《左傳》。可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左傳》的語言,相比於先前的《春秋》、《尚書》等,雖然形象得多,可是中國古代的散文,隨著朝代的更迭,越來越向注重形式美的方向展。到了晉代,這種追求形式美的趨向已經非常明顯。當時的文人士子們,要麼崇尚《戰國策》和漢賦的鋪排,要麼偏愛東漢小賦、駢賦的清麗,很少有人還去推崇《左傳》以質樸厚重為主要特色的行文風格。然而,天生性格沉靜,做事穩妥,不喜雕飾,務求本色的杜預,卻正好跟這種質樸的文風產生了極大的共鳴,因此他的「嗜《左》成癖」,也就可以理解了。因為酷愛《左傳》,他還被人送了一個外號,叫做「左傳將軍」。杜預把《左傳》讀得滾瓜爛熟,他對《左傳》的理解,也因此而大大地越於前人之上。《左傳》是為《春秋》作注的,那麼,誰來給《左傳》作注呢?只聽杜預大喊一聲,「我來作!」確實,除了他,還有誰是更適合去完成這項工作的呢?杜預的註釋,文字精省,簡明易懂,而且頗有見地,儘管後來還有多家學者為《左傳》作注的,杜預卻仍是其中貢獻最大的一位。我們現在讀那些加了詳細地註釋,有的甚至是附了白話譯文的《左傳》的本子,就可以現,那些註釋中,有許多都是杜預所作的呢。我想,在杜預那些出奇致勝的戰役中,一定也蘊涵著很多從《左傳》中得來的啟示與智慧吧?「左傳將軍」確實名非虛與。

杜預死時年六十三歲。像羊祜一樣,他的去世令武帝甚為嗟悼,他被追贈為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號為「成」。這個「成」字選得很好。杜預完成了羊祜的遺願,他夙興夜寐,砥礪奮進,最終幫助晉武帝實現了滅吳大業,幫助西晉王朝實現了天下的一統,使中華大地結束了近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可以說,其歷史作用是非常深遠的。這位時刻不忘捧著一卷《左傳》,在落日晚霞中一邊吟哦,一邊眺望著遠方吳國營壘的左傳將軍,同那位高風亮節,美髯飄飄的羊公一起,構成這一時期兩道麗彩絕殊,卻又互為映襯的風景,千載之下,仍被人津津樂道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漫說兩晉南北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漫說兩晉南北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四章 酷愛《左傳》的全能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