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油”若鶩
2002年,華盛頓在沒有得到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支持的情況下,準備發動對巴格達的軍事進攻,這違反了聯合國憲章,除了英國的布萊爾、葡萄牙、西班牙、波蘭以及其他幾個國家,美國沒有得到大多數主要同盟國的支持。俄羅斯、中國、法國甚至德國都公開反對美國準備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俄羅斯外交部長伊戈爾·伊萬諾夫發表官方聲明,莫斯科反對美國針對伊拉克的任何軍事行動。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以及其他兩個國有公司曾經簽訂了一個長達23年的開發伊拉克西部古爾奈油田的合同。中國也反對戰爭。中石油在伊拉克西部地區簽訂了一個具有巨大潛力的石油合同。法國在薩達姆政權下也有開發伊拉克石油的權力。三國都明白,美國單方面發動戰爭將永久地結束她們的伊拉克石油之夢。
那時,中國正逐步取代日本成為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以現在的增長速度,十年之內,它將輕易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中國國內找不到足夠的石油儲備。中國明白,可靠的石油供就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保障。現在最大的石油資源將被美國的軍事力量牢牢控制。對北京來說,這個消息是明白無誤和令人深感憂慮的。
儘管世界各地都呼籲反對伊拉克戰爭,布希發動的伊拉克戰爭還是進入了倒計時階段,這對世界上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問號——為什麼?為什麼美國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用武力來追求「和平與穩定」,難道這就是他所謂的「軟實力」?為什麼她不顧風險在整個石油產地製造不穩定,甚至可能引起新的石油價格衝擊以及全球經濟衰退,難道就僅僅是為了打擊伊拉克?來自華盛頓的官方回答是薩達姆·海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且他還與基地組織恐怖分子有聯繫。難道這就是喬治·布希、迪克·切尼、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保羅·沃爾福威茨以及華盛頓的其他人發動新的伊拉克戰爭的充足理由嗎?這不能令人信服。在13萬美國軍隊永久駐紮在伊拉克后,他們的懷疑得到了證實。
進攻伊拉克的軍事行動,恰如預計的一樣,在幾周內結束,毫無懸念。官方宣稱戰爭於2003年5月結束。那裡只有象徵性的抵抗,伊拉克也沒有使用恐怖武器。也許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這樣的小國遭受過如此毀滅性的打擊。人們可以通過CNN以及魯珀特·默多克的福克斯新聞網看到戰爭的清晰畫面。美國也背負著國際輿論的壓力。美國的主張確如布希說過的那樣,「你要麼支持我們,要麼反對我們」。
華盛頓曾再三強調它們有正當理由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這理由就是伊拉克擁有威脅美國的化學武器、生物武器甚至核武器,必須予以消除。而當聯合國檢查員並沒有發現這些時,他們轉變了借口,辯稱真正的原因是薩達姆·海珊曾與奧薩馬·本·拉登以及神秘的基地恐怖組織結成了聯盟。隨後,理由又變了,即用一個民主政權取代獨裁政權是值得的。戰後,布希為美國關於中東地區的政策制定了一個以民主為主題的「推進自由戰略」。在2004年1月的國情咨文報告中,為了發展「中東地區的自由選舉、自由市場、自由言論以及工會」,布希要求將給國家民主捐贈基金會的預算撥款增加一倍,以便促進這些國家的民主政治建設。就如同對南斯拉夫和東歐一樣,很明顯,為了改變現狀,華盛頓計劃削弱現存的政權。它的用意極其深遠。
一旦美國軍隊控制了這個國家,所有關於戰爭的借口,比如武器、恐怖分子,全都煙消雲散了。有消息顯示托尼·布萊爾將他政治前途的賭注押在欺詐事件之上。事情看起來好像是布萊爾的華盛頓同盟把他當作了替罪羔羊。在美國佔領巴格達和伊拉克油田后不久,華盛頓的各色官員們開始承認理由並不是像他們先前所說的那樣。
最厚顏無恥的是國防部副部長保羅·沃爾福威茨,他倡導預防性戰爭,是1992年白皮書的作者,也是2000年9月美國新世紀計劃報告的合著者,鷹派的領導人。2003年3月,在布希正式宣布伊拉克戰爭結束后不到一個月,沃爾福威茨對前去參加新加坡安全會議的代表說:「簡單地說,朝鮮和伊拉克之間最重要的區別是經濟上的考慮,對伊拉克,我們別無選擇。伊拉克整個泡在石油的海洋里。」朝鮮承認研製核彈頭和導彈的事實並沒有讓沃爾福威茨以及五角大樓中的人們上心。伊拉克才是他們的目標。
2003年12月底,華盛頓悄悄地撤回了400人的特遣部隊,這支特遣部隊花費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在伊拉克尋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想得到任何蛛絲馬跡,結果一無所獲。到2004年1月,科林·鮑威爾被迫承認美國沒有證據證明伊拉克與基地組織之間有聯繫,但還是蒼白地堅持這些聯繫可能存在,並認為這就夠了。鮑威爾辯稱布希發動戰爭是因為「他認為那個地區處於危險之中,美國處於危險之中」。一個備受尊重的華盛頓智囊團,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譴責了關於所謂的伊拉克武器威脅論的「系統誤傳」。對於鮑威爾的解釋,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華盛頓要冒這麼大的風險,對付這捕風捉影的威脅?
五角大樓控制著戰後重建事務,而不是常規地由國務院控制。五角大樓的沃爾福威茨明確地表示,只有政府的好朋友才可以得到關於伊拉克石油工業的利潤巨大的合同。切尼的哈利伯頓公司位於首位,還有柏克德公司,以及美國和英國的其他石油公司。華盛頓變本加厲地要求它在歐洲、俄羅斯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同盟國免除伊拉克的債務。華盛頓沒有付出什麼,它又贏了。在拒絕聯合國的維和事務的同時,它又要求外國軍隊承擔這個擔子。總之,華盛頓的態度看起來更像是帝王而不是民主。喬治·布希曾經虔誠地說過他的阿拉伯夢想,這夢想就是把民主帶到伊拉克以及其他的專制的阿拉伯世界。無疑,拴在美國主戰坦克油桶上的民主不是大多數伊拉克人的夢想。
布萊爾的前內閣大臣米切爾·米徹在6月份戰爭剛結束時辭職,他曾對倫敦《衛報》說,「不管薩達姆·海珊是否當權,布希內閣都打算以武力控制海灣地區」。米徹繼續指出,「反恐戰爭是一層虛掩的面紗,它被美國用來遮掩它的真實意圖,就是實現更廣泛的戰略上的政治目標」。切尼的美國新世紀計劃以及貝克研究所的能源報告,被米徹看作是華盛頓的政治藍圖。米徹認為,關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伊拉克與基地組織之間的聯繫,不過是一顆煙幕彈。
他還發現了另一個可能的解釋,那就是「美國和英國可靠的碳氫化合物能源正消耗殆盡……英國到2005年將面臨嚴重的天然氣短缺」。前內閣大臣指出,英國,特別是英國主要的石油公司如英國石油和皇家殼牌,決不甘心自己被排斥在搶奪世界上剩餘石油資源的行列之外。米徹回憶到,「英國石油的首席執行官布朗爵士曾經警告華盛頓,不要在戰後為自己的那些公司把伊拉克瓜分殆盡」。米徹曾經是英國的環境大臣,他也許知道那份不同尋常的備忘錄的內容,就是在9月11日之前幾天提交給布萊爾內閣政府的那份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