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中科系”

構築“中科系”

中科創業是K先生於1999年7月在北京創辦的,註冊資金3000萬元,這都是他在康達爾的炒作中賺來的。長期在北京廝混的K先生很迷信「中」字頭的企業名號,它聽上去很有點國家級企業的味道。之所以叫「中科」,是因為他聘用的董事長,是一位時任科技部直屬事業單位的高科技研究發展中心的副主任。有了這層關係,他便常常吹噓說中科創業「有科技部的背景」。在康達爾一戰中大獲全勝的K先生此刻雄心萬丈,他決意打造出一個由多家上市公司組成的「中科系」。民國時期的軍閥好用「系」來稱呼,如奉系、皖系、滇系,代表一個互有利害關聯、生死與共的利益集團。通曉歷史的K先生將之創造性地用於股市,自帶著一股雄霸一方的氣勢。

K先生入主上市公司,並不像朱大戶當年那樣從二級市場的股民手中一點一點地吸取,而是瞄準了公司的國有資產主管機構,從它們手中收購法人股,這樣的交易成本自然較低,而且不會受到任何部門的監管。在某種意義上,正是中國股市獨一無二的股權結構給了像K先生這樣的投機客以周旋、倒騰的空間。

2000年3月和7月,他分兩次受讓了浦東星火開發區聯合公司所持有的中西藥業的法人股,成為了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6月,他購買了君安證券公司所持有的勝利股份900萬股轉配股,成為該公司的第四大股東;同月,他又收購了歲寶熱電的一部分流通股,成為其第四大股東。

僅僅在4個月左右的時間裡,K先生頻頻出手,赫然完成了構築「中科系」的工程。這些公司都有跟康達爾類似的特點:流通盤小,是股市上的小盤股,經營業績多年不佳,國有資產管理當局對之喪失興趣,產業特徵明晰,有題材炒作的想象空間。

K先生收購這些公司及從事股價操縱自然需要大筆的資金,這時候的他和中科創業在證券圈內已是威名赫赫,頗似一個能夠點石成金的傳奇大師。此時,小丁為他找資金已經一點也不費力,中科創業可謂門庭若市。小丁日後在法庭上也承認:「送錢的人排成長隊,以致1000萬元以下的投資者被拒之門外」。他先後與國內20多個省市的120家證券營業部建立了融資關係,後者為了搶奪讓人眼饞的交易量和中介代理費用,為中科創業四處找錢,融資額超過了驚人的54億元。就這樣,圍繞著「中科系」形成了一條充滿罪惡氣質的、非常罕見的龐大利益鏈。K先生的這種融資方式,非常類似於國際上的私募基金,可是這種行為在中國是觸犯有關法律的,連K先生自己都承認,「那些融資協議如果拿出來,連見證並簽了字的律師都是要蹲監獄的」。可是,幾乎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決意鋌而走險,視法律為無物。這些人都學識淵博,精通法律條文,個個都是這個商業社會中的頂級精英人士,可是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所有人都突破了自己的職業道德底線。在這個意義上,「中科系」的成形與K先生之得逞,可以說是中國證券業的一大恥辱。

當股權到手、資金到位、共犯結構形成之後,K先生和小丁開始了他們的莊家運作。其手法與康達爾時期幾乎如出一轍:不斷發布資產重組的利好消息,大規模地對倒推高股價。而其重組方式之一,便是他控制的系內公司之間的排列組合。

2000年7月,在他剛剛得手中西藥業之後,便急匆匆地宣布:中科創業與中西藥業等公司成立全資公司,著手先進癌症治療儀器——中子后裝治療機(簡稱中子刀)的生產與銷售,其後又宣布兩家公司將共建「中國電子商務聯合網」,組成18家不同所有制企業的大聯合,創建一個跨區域、跨國界的大型網路平台,修建一座「極具創新意識的超級電子商務大廈」。此外,他還宣稱中科創業將與一家名叫海南中網的公司——它自然也是K先生自己註冊成立的系內公司,組建「中國飼料業電子商務投資有限公司」;將在西北地區投入巨額資金用於具有防止流沙和藥物開發雙重效益的苜蓿項目的開發。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上述言之鑿鑿的閃著金光的重大工程,除了苜蓿項目曾投入100萬元之外,其餘均是空中樓閣,無一曾經被實施過。

可是,這一波接一波滾滾而來的利好重組,對不知真情的普通股民來說,卻好比是一帖接一帖的興奮劑,於是中科創業及相關公司的股價扶搖直上。連在股市中已浸淫多年的朱大戶也不得不對K先生的操縱術欽佩不已,在整個過程中只是負責「鎖倉」和二級市場買賣的他發現,「幾乎不用拉抬,股票自己就會往上走,壓都壓不住,這是從來沒有遇見過的」。這一現象表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股民衝進了中科創業,一年半前的那隻「瘟雞股票」竟真的飛上枝頭成了光芒逼人的俏鳳凰。

後來,小丁在法庭上講述了他們的操作技巧:「股票市值翻番后,我們就用中科創業作質押,買進萊鋼股份、馬鋼股份、歲寶熱電,從而將這些股票拉升,提高市值賣掉掙錢之後,再通過倒倉、對敲進一步炒作中科創業的股票。因萊鋼股份、歲寶熱電等股票價位低,呂梁希望用它們掙錢還融資利息,希望慢慢置換出中科創業的『融資』,最終將中科創業據為己有。按呂梁的指示,我們利用重組手段為萊鋼、馬鋼、歲寶熱電發布利好,從二級市場掙錢。呂梁再去策劃、鼓動大的機構如北國投、雲南紅塔、山東電力收購這幾個上市公司。」

在K先生大肆操作股價的時候,證券類媒體和所謂的金融研究機構成了他最重要的同盟軍。中科創業連續26個月被《中國證券報》列為投資風險最小的10隻股票之一,並且很長時間是排名第一,它被選為指數樣板,被道·瓊斯選入中國指數樣本,被《證券周刊》列為可以放心長期持倉的大牛股。於是,K先生聲名遠揚,無數企業和地方政府請他做投資顧問;他每天奔波在各個城市,經常上午出現在上海,下午在北京,晚上又回到了深圳。他對自己具有的莊家天賦得意非常,在一次訪談中他如此作自我評價:「因為它已持續上漲,其間幾乎從來沒有一天下跌,因此也沒有一個人在這上面虧過錢,這個庄成了善庄的典型代表,極為市場專業人士推崇。」在這一時期,K先生和「中科系」幾乎成了股票上漲的代名詞,只要他多看了哪只股票兩眼,立刻就會在股市上出現反應。他動手收購歲寶熱電的流通股,購買的價格約22.35元,當這一消息一曝光,股價就一路上躥,最高時升到38元。而「中科系」的收購成本為8000萬元左右,靠這一輪股價上漲的獲利就達5000萬元。還有一段時間,他看上了萊鋼股份,認為其H型鋼生產線有長遠的增長潛力,其實他從未去過萊鋼,也未與公司管理層有過直接接觸。結果,他的評論一見報,萊鋼股份就連吃了幾個漲停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敗局2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傳記紀實 大敗局2
上一章下一章

構築“中科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