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船過黃河,皇上臨窗而立,聽著河水汩汩而流,道:「朕初次南巡,兩岸人煙樹木一一在望。朕第二次南巡,坐在船上僅看見兩邊河岸。朕這次南巡,望見兩岸河堤越發高了。」
太子胤礽說:「皇阿瑪,這說明治河得法,河道越來越深了。這都是皇阿瑪運籌得好。」
皇上笑道:「朕不想掠人之美,張鵬翮功不可沒!」
張鵬翮忙跪下道:「臣謝皇上褒獎!」
這時,索額圖朝胤礽暗遞眼色。胤礽會意,慢慢退下來。兩人溜到船艙外頭,索額圖悄聲兒道:「太子,這是陳廷敬飛馬送達的密奏!」
胤礽躲到一邊,偷看了密奏。高士奇無意間瞟見胤礽偷看密奏,心中大驚。
胤礽回到艙內,奏道:「皇阿瑪,兒臣有要事奏聞,請皇阿瑪屏退左右。」
臣工們都出去了,胤礽道:「皇阿瑪,陳廷敬飛馬送來密奏。」
皇上並不在意,說:「你看看吧,再說給朕聽。」
胤礽支吾不敢看,皇上說:「朕讓你看的,怕什麼?」
胤礽便打開密奏,假模假樣看了一遍,然後說:「回皇阿瑪,陳廷敬密報,暫未發現地方借端科派之事,但浙江總督阿山興師動眾,大搞迎駕工程。江浙兩省道路重新修過,道路兩旁預備了黃沙;河道本已暢行無阻,卻命民夫再行挖深;還在杭州建造行宮。」
皇上怒道:「這個阿山,膽子也太大了。誰叫他建行宮的?」
胤礽道:「皇阿瑪,兒臣以為,應傳令阿山速速將行宮停建。」
皇上並不答話,倒是教訓起胤礽來,說:「朕知道你同阿山過從甚密。」
胤礽低頭道:「兒臣同阿山並無交往。」
皇上聲色俱厲,說:「胤礽,你還要朕面前抵賴!你身為太子,一言一行都要小心!結交大臣,會出麻煩的!」
胤礽再不敢辯白,只跪下認罪:「兒臣知罪。」
皇上擺擺手道:「這件事情你不要管了,朕自會處置。」
夜裡,皇上獨自呆了好久,寫了道密旨,囑咐天亮之後著人飛送阿山。
索額圖在艙外密囑胤礽:「太子,您得給阿山寫封信,囑咐他接駕之事不得怠慢。皇上說是這麼說,真讓他老人家不舒坦了,仍是要怪罪的!」
胤礽猶豫道:「皇阿瑪嚴責阿山接駕鋪張,我如今又寫信如此說,只怕不妥啊!」
索額圖道:「太子可要記住了,您在大臣中如果沒有一幫心腹,是難成大事的!阿山今後可為大用,太子要倚重他。這回阿山接駕,我們就得幫著點,必須讓皇上滿意!」
胤礽聽了,只道有理,回頭寫了密信,差人專程送往杭州。
餘杭縣后衙,百姓們夾道而跪,學著迎駕,齊聲高呼萬歲。一個百姓把頭叩得梆梆響,煞有介事地喊道:「皇上聖明,天下太平呀!」還有個百姓做出端酒的樣子,喊道:「皇上,這是我們自家釀的米酒,嘗一口吧!」
師爺從夾道迎駕的百姓中間緩緩走過,左右顧盼。張鄉甫抬著頭,冷冷地望著師爺。師爺喝道:「張鄉甫,不準抬頭!接駕不恭,可是大罪!」
張鄉甫冷笑道:「這會兒哪來的皇上?未必你是皇上了?」
師爺正要發作,一個衙役跑了過來,說知縣大人讓張鄉甫去二堂說話。
張鄉甫到了二堂,李啟龍站起來,笑呵呵地說:「鄉甫,這些日子真是難為你了。接駕嘛,大事,我也是沒辦法。今兒起,你不要成日在衙門裡學著喊萬歲了。坐吧,坐吧。」
張鄉甫聽這了話,並不想知道緣由,只拱手道:「那麼,這就告辭!」
李啟龍把手一抬,說:「別性急嘛。皇上功高五嶽,德被四海,為當今聖人。你是讀書人,應該寫詩頌揚聖德才是啊!」
張鄉甫說:「這種阿諛皇上的詩,我寫不出來!知縣大人也是讀書人,您不妨自己寫嘛!」
李啟龍賠笑道:「我自是要寫的,但百姓也要自己爭著寫,皇上才會高興嘛!」
張鄉甫也笑了起來,說:「知縣大人出去問問,看哪個百姓願意爭著寫,就讓他寫好了。」
李啟龍忍著心頭火氣,說:「鄉甫說這話就是不明事理了,有幾個百姓認得字?還是要請你這讀書人!」
張鄉甫道:「反正我是不會寫的,知縣大人要是沒別的事情,我先走了。」
李啟龍終於發火了,說:「張鄉甫,你別給臉不要臉。我向制台大人推薦你給皇上獻詩,是給你面子。」
張鄉甫冷笑道:「這個面子,你自己留著吧。」
李啟龍拍了茶几,道:「你傲氣什麼?本老爺在你這個年紀,早就是舉人了!」
張鄉甫也拍了茶几,道:「舉人?不就是寫幾篇狗屁八股文章嗎?本公子瞧不上眼!」
李啟龍吼了起來說:「老爺我把話說到這裡,這頌揚聖德的詩,你寫也得寫,不寫也得寫。到時候皇上來了,我會把你推到皇上面前進詩,看你如何交待。沒詩可交,小心你的腦袋!」
張鄉甫低頭想了又想,長嘆一聲,說:「好吧,我回去寫詩。」
李啟龍拂袖進了籤押房,低聲罵道:「給臉不要臉!」
李啟龍還在籤押房裡生著氣,總督衙門傳話來了,說阿山大人請他過去說話。李啟龍不敢怠慢,拔腿出了縣衙。趕到總督衙門,見阿山正在二堂急得團團轉,忙問道:「制台大人,您召卑職有何吩咐?」
阿山很是著急,說:「奉接上諭,嚴令下官不得把接駕排場搞大。可太子又派人送來密信,命下官小心接駕,務必讓皇上滿意。兄弟十分為難哪!有些事情兄弟我只能交你辦理,別人我信不過。」
阿山說完,小心地把太子密信放在硯池弄糊了,再丟進字紙簍里。
李啟龍見阿山大人如此謹慎,知道事情重大,問道:「制台大人有什麼主意?」
阿山說:「兄弟請你來,就是同你商量。別人兄弟我不相信,有些事情又不能託付別人去辦。」
李啟龍拱手低頭,道:「感謝制台大人信任!您想讓卑職怎麼做,吩咐就是!」
阿山說:「太子信里說了,皇上確實簡樸,但弄得皇上不舒坦,也是要獲罪的。」
李啟龍想了想,道:「我說呀,上頭說歸說,我們做歸做。官樣文章,從來如此。皇上,他也是人嘛!」
阿山聽了哈哈大笑,道:「兄弟就知道你李啟龍會辦事。」
李啟龍忙謙恭地搖搖頭,道:「多謝制台大人誇獎。」
阿山環顧左右,壓低了嗓子說:「先頭著你預備一百二十個妙齡女子,此事不得出半點兒差錯。另外,這裡還有個單子,這些王爺、阿哥、大臣們想買些美女帶回京城去。」
李啟龍接過單子,輕聲念了起來:「太子胤礽八個,要個會唱曲兒的,誠親王三個,禮親王兩個,索額圖四個……」
阿山忙搖手道:「好了好了,別念了。你把這個單子記進肚子里就行了!太子特意囑咐要個會唱曲兒,你要格外盡心,可得才貌雙全,能彈會唱。」
李啟龍道:「有個叫梅可君的女子,杭州頭牌花魁,送給太子最合適了。」
阿山道:「都由你去辦了,我管不了那麼細。」
李啟龍道:「卑職明白,卑職記住了。制台大人,只是這買女子的銀子哪裡出?」
李啟龍說著,又仔細看了看單子,暗中記牢,也學阿山的樣,把單子放進硯池裡讓墨水弄糊了,丟進字紙簍里。
阿山道:「銀子嘛,餘杭縣衙先墊著。」
李啟龍有些為難,說:「制台大人,皇上前幾次南巡,敝縣也是墊了銀子的,都還沒補上呀!我來餘杭上任,接手的賬本就有厚厚八卷,裡頭都是欠著銀子的。」
阿山瞟了眼李啟龍,道:「你糊塗了不是?」
李啟龍囁嚅道:「制台大人,另外一百二十個女子好說,只是陪大人們玩玩,蘇杭青樓里一抓一大把,也花不了多少銀子。可要把良家女子生生兒買走,就得花大價錢啊!」
阿山道:「你又糊塗了不是?千萬不能說是青樓女子。」
李啟龍忙說:「這個卑職會交待妥帖,只是銀子實在有些難。」
阿山道:「銀子你只管墊,反正不會從你自己口袋裡掏。」
李啟龍知道說也白說,便閉嘴不言了。阿山望著李啟龍半日,忽然又道:「還要兩個女子,單子上沒有開,卻是最要緊的。」
李啟龍見阿山如此神秘,悄聲問道:「還要兩個?誰要?」
阿山說:「本不該同你說,你只管預備著就是。」
聽阿山這麼說,李啟龍張嘴瞪眼不敢再問。阿山豎起一個指頭,朝天指了指。
李啟龍大驚,不由得打了個寒顫,問:「啊?皇上?」
阿山瞪了一眼,搖搖頭道:「李啟龍,萬萬說不得啊。你日後前程,就看這回接駕了!」
李啟龍撲地跪了下來,道:「多謝制台大人提攜!卑職拼著性命也要把這回的差事辦好!」
阿山甚是滿意,點點頭,又說:「啟龍啊,凡事你都得暗中去辦。太子信中暗示,皇上早派人過來了。太子不便明說,此事萬分機密。」
李啟龍聽著大驚,道:「制台大人不提起,卑職不敢報告,怕顯得卑職疑神疑鬼。這位欽差興許同我餘杭縣衙的人打過交道了。」
阿山一聽,驚得兩眼發黑,忙問怎麼回事。李啟龍便把衙役去清河坊滿堂春拿人的事說了。阿山怕只怕那欽差就是誠親王,餘杭縣衙要是得罪了誠親王的人,麻煩就大了。畢竟要靠李啟龍做事,阿山就把誠親王已到杭州的話說了。李啟龍嚇得冷汗直流,連道如何得了!著急了半日,李啟龍又搖頭道:「制台大人,我們去拿人只是為著催稅,誰也抓不住把柄。卑職正是多了個心眼,怕萬一打鬼打著了正神啊!再說了,誠親王自己不也是要買人的嗎?不如明兒我就找幾個漂亮女子送到壽寧館去,王爺自然高興,有事也沒事了。」
阿山使勁兒搖手,道:「不行不行,你真是糊塗了!誰說誠親王讓你買女子了?誠親王召我去見面,人家可是半個字都沒提起!我們只能按著條子把女子送上去!」
這日,陳廷敬左右打聽,找到了張鄉甫的家。劉景上前敲門,一老者探出頭來張望,陳廷敬問道:「敢問這是張鄉甫先生家嗎?」
老者答道:「正是,有事嗎?」
陳廷敬道:「我是外鄉人,路過此地。慕鄉甫先生大名,特來拜望。」
老者搖頭道:「我家公子這幾日甚是煩悶,不想見客。」
陳廷敬說:「我不會過多打擾,只想見個面,說幾句話就走。」
老者猶豫片刻,請他們進了院子。陳廷敬讓隨去的人呆在外頭,獨自進去了。進門一看,小院極是清雅,令人神清氣爽。張鄉甫聽得來了客人,半天才懶懶散散地迎了出來,道:「小門小戶,實在寒傖。敢問先生有何見教?」
陳廷敬道:「老朽姓陳名敬,外鄉人,遊走四方,也讀過幾句書,附庸風雅,喜歡交結天下名士。」
張鄉甫沒精打採的樣子笑道:「我算什麼名士!守著些祖業,讀幾句閑書,潦倒度日!」
陳廷敬笑道:「我看您過得很自在嘛!」
張鄉甫本無意留客,卻礙著面子請客人進屋喝茶。見客堂牆上掛滿了古字畫,陳廷敬心中暗自驚嘆,問道:「鄉甫先生,可否讓我飽飽眼福?」
張鄉甫道:「先生請便。」
陳廷敬上前細細觀賞,感嘆不已:「真跡,這麼多名家真跡,真是難得啊!有道是盛世藏古玩,亂世收黃金啊!」
張鄉甫聽了這話,心裡卻不高興,道:「我這都是祖上傳下來的東西,跟什麼盛世、亂世沒關係。杭州最近亂翻了天,還盛世!」
陳廷敬回頭問道:「杭州最近怎麼了?」
張鄉甫說:「餘杭縣衙里預備了上百美女,說是預備著接駕。百姓聽說皇上還要在杭州選秀,家裡女兒長得有些模樣的,都爭著許人成婚哩!」
陳廷敬故意問道:「真有這種事?難怪街上成日是花轎來來往往!」
張鄉甫又道:「衙門裡還逼我寫詩頌揚聖德,不寫就得問罪!您想想,我耳聞目睹的是皇上南巡弄得百姓家無寧日,我寫得出嗎?」
陳廷敬搖頭說:「我想事情都是被下面弄歪了!」
張鄉甫望望陳廷敬,沒好氣地說:「天下人都是這個毛病!總說皇上原本是好的,都是下面貪官污吏們壞事。可是,這些貪官污吏都是皇上任用的呀!難道他們在下面胡作非為,皇上真不知道?倘若真不知道,那就是昏君了,還有什麼聖德值得我寫詩頌揚呢?」
陳廷敬笑道:「我倒是聽說,當今皇上還真是聖明。」
張鄉甫嘆息不已,不停地搖頭。
陳廷敬道:「鄉甫先生,老夫以為,詩您不想寫就不寫,不會因了這個獲罪的。」
張鄉甫嘆道:「詩寫不寫自然由我。我傷心的是有件家傳寶貝,讓餘杭縣衙搶走了!」
原來,衙門裡又說為著接駕,凡家裡藏有珍寶的,不管古字畫、稀奇山石、珍珠翡翠,都要獻一件進呈皇上。張鄉甫家有幅米芾的《春山瑞松圖》,祖傳的鎮家之寶,也叫餘杭縣衙拿走了。
陳廷敬聽張鄉甫道了詳細,便說:「鄉甫先生不必難過,皇上不會要您的寶貝,最多把玩幾日,原樣還您。」
張鄉甫哪裡肯信,只是搖頭。陳廷敬笑道:「我願同鄉甫先生打賭,保管您的寶貝完璧歸趙。」
張鄉甫雖是不信陳廷敬的話,卻見這位先生也還不俗,便要留他小酌幾盅。陳廷敬正想多探聽些餘杭縣衙裡頭的事兒,客氣幾句就隨了主人的意。
今日劉相年也被誠親王的人悄悄兒找了去,也是沒說幾句要緊話就把他打發走了。宮裡的規矩劉相年並不熟悉,見了誠親王也只是叩頭而已。他出了客棧,只記得那三條狗甚是嚇人,並沒看清誠親王的模樣兒。他當初中了進士,在翰林院呆了三年,散館就放了知縣。他後來做了知府,都是陳廷敬舉薦的。近日杭州都風傳皇上派了欽差下來密訪,難道說的就是這誠親王?
夜裡,劉相年正苦思苦想那誠親王召他到底深意何在,有位操北方口音的人進了知府衙門。這人怎麼也不肯報上名姓,只道是京城裡來的,要見知府大人。門上傳了進去,劉相年怕又是誠親王的人,便讓那人進了后衙。
那人見了劉相年,並不說自己是誰的人,只道:「劉大人,你們制台大人阿山已經把您參了。皇上看了密奏,十分震怒!」
劉相年問道:「他參我什麼?」
那人道:「還不是接駕不恭?」
劉相年一笑,說:「阿山整人倒是雷厲風行啊!」
那人說:「劉大人也不必太擔心。徐乾學大人囑我捎口信給大人您,一則先讓您心裡有個底,想好應對之策,二則徐大人讓我告訴您,他會從中斡旋,保您平安無事。」
徐乾學的大名劉相年自然是知道的,正是當今刑部尚書,內閣學士。劉相年便說:「感謝徐大人了。請回去一定轉告徐大人,卑府日後有能夠儘力之處,一定報答!」
那人笑道:「劉大人,徐大人自會全力以赴,幫你化解此難,可他還得疏通其他同僚方才能說服皇上。徐大人的清廉您也是知道的,他可不能保管別人不要錢啊!」
劉相年疑惑地望著來人,問:「您的意思,卑府還得出些銀子?」
那人低頭喝茶,說:「這個話我就不好說了,您自己看著辦吧。」
劉相年問道:「卑府不懂行情,您給個數吧。」
那人仍是低著頭說:「十萬兩銀子。」
劉相年哈哈大笑,站了起來說:「兄弟,我劉某人就算把這知府衙門賣掉,也值不了十萬兩銀子啊!」
那人終於抬起頭來,說:「劉大人,我只是傳話,徐大人是真心要幫您,"奇"書"網-Q'i's'u'u'.'C'o'm"您自己掂量掂量!」
劉相年又是哈哈大笑,說:「我掂量了,我劉某人的烏紗帽比這知府衙門還值錢呀!」
那人冷冷問道:「劉大人,您別只顧打哈哈,您一句話,出銀子還是不出銀子?」
劉相年微笑道:「請轉告徐大人,劉某謝過了!劉某的烏紗帽值不了那麼多銀子。」
那人臉色一變,拂袖而起,說:「劉大人,您可別後悔啊!」
劉相年也拉下了臉,拱手道:「恕不遠送!」
那人出了知府衙門,沒頭沒腦撞上一個人,差點兒跌倒,低聲罵了一句,上馬離去。來的人卻是張鄉甫,他跟知府大人是有私交的,同門房打個招呼就進來了。原來張鄉甫送走陳廷敬,想著最近碰著的事情實在窩氣,就上知府衙門來了。劉相年沒想到張鄉甫夜裡來訪,忙迎入書齋說話。
張鄉甫沒好氣,問道:「劉大人,這杭州府的地盤上,到底是您大還是李啟龍大?」
劉相年並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只問:「鄉甫,您劈頭蓋腦就問這話,您這是怎麼了?」
張鄉甫說:「我張鄉甫在杭州雖說無錢無勢,也還算是個有面子的人。他李啟龍也知道我同劉大人您是有交情的,可他硬是爬到我頭上拉屎來了!」
劉相年問:「您告訴我,李啟龍把您怎麼了?」
張鄉甫說:「他把我拉到縣衙學作揖叩頭弄了整整三日,又逼我寫詩頌揚聖德,還搶走了我祖傳的古畫,說要進呈皇上!」
劉相年忍不住罵道:「李啟龍真是個混蛋!」
張鄉甫問:「您就不能管管他?」
劉相年嘆道:「他背後站的是阿山!」
張鄉甫本是討公道來的,見劉相年也沒轍,便道:「李啟龍背後站著阿山,阿山背後站的是皇上。這下好了,我們百姓都不要活了。」
劉相年忙搖著手說:「鄉甫,您這話可說不得啊!當今皇上的確是聖明的。」
張鄉甫笑笑,說:「哼,又是這個腔!你們都只知道講皇上是好的,就是下面這些貪官污吏壞事!今兒有位老先生,說是專門雲遊四海,跑到我家裡敘話,也同你一個腔調!」
劉相年好言勸慰半日,又想起張鄉甫剛說的什麼老先生,便問:「鄉甫剛才說什麼人來著?」
張鄉甫道:「一個外鄉人,六十上下,自稱姓陳名敬。」
劉相年再細細問了會兒,頓時兩眼一亮,道:「陳敬?陳廷敬!正是他!」
張鄉甫見劉相年這般吃驚,實在奇怪,問道:「陳廷敬是誰?」
劉相年說:「他可是當今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陳中堂原來單名一個敬字,中進士的時候蒙先皇賜了個廷字。」劉相年原想風傳的欽差可能就是誠親王,這會兒又冒出個陳中堂,這事倒是越來越叫人摸不著頭腦了。
張鄉甫這下也吃了驚,道:「原來那老頭兒是個宰相?」
劉相年點頭道:「他可是我的恩公啊!十多年前,皇上恩准四品以上大臣推舉廉吏,陳中堂同我素不相識,只知道我為官清廉,就保舉了我,我便從知縣破格當上了知府。我總算沒辜負陳大人的信任,做官起碼得守住一個廉字。也正因我認了這個死理,我這知府便從蘇州做到揚州,從揚州做到杭州,總被上司打壓!這回只怕連知府都做不成了。」
張鄉甫說:「既然是陳大人,您何不快去拜望?他告訴我他住在煙雨樓。」
劉相年搖頭道:「鄉甫,既然陳中堂不露真身,肯定自有道理,您也不要同任何人說啊!」
劉相年話是這麼說,他送走張鄉甫,自己卻又悄悄兒拜見陳廷敬去了。他心想今兒是什麼日子?先是被誠親王稀里糊塗召了去,夜裡來了徐乾學的人,這會兒又聽說陳廷敬來了。劉相年進了煙雨樓打聽,大順出來見了他。他便道是杭州知府劉相年,要拜見陳中堂。大順平日聽老爺說過這個人,就報了進去。陳廷敬也覺得蹊蹺,叫大順請劉相年進屋去。陳廷敬忙站了起來,劉相年卻行了大禮,道:「杭州知府劉相年拜見恩公陳中堂!」
陳廷敬定眼望望,道:「哦,您就是劉相年呀?快快請坐。」
劉相年坐下,說:「杭州都在風傳,說皇上南巡,先派了欽差大臣下來,原來確有其事呀!」
陳廷敬笑道:「相年呀,我算是讓您撞上了。皇上囑我先下來看看,並不准我同地方官員接觸。皇上不讓下面借口接駕,向百姓攤派,不準下面太鋪張。可我覺得你們杭州有些怪啊!」
劉相年說:「中堂大人,我反對阿山向百姓攤派,反對建行宮,阿山已向皇上上了密奏把我參了!」
陳廷敬一下吃驚不小,心想劉相年怎麼會知道密奏的呢?劉相年明白陳廷敬的心思,便道:「按理說,密奏之事我是不會知道的。我也本不敢說,我想自己的腦袋反正在脖子上扛不了幾日了,又是對您陳中堂,就什麼都說了吧。徐乾學派人找上門來,把阿山上密奏的事告訴我,讓我出十萬兩銀子消災。」
陳廷敬更是大驚,只因說到了徐乾學,他不便隨意說話。心裡卻想徐乾學越來越喜歡弄權,為人偽善貪墨,得尋著時機參了他才是。陳廷敬心下暗自想著,又聽得劉相年說:「我頂回去了,一兩銀子也不出。」
陳廷敬想劉相年果然是位清官,他卻不便評說徐乾學,只道:「相年,這些話就說到這裡為止,我心裡有數了。」
劉相年卻忍不住又說:「如此明明昭昭的派人上門要銀子,他就不怕人家告發了?」
陳廷敬道:「早已成風,司空見怪,只是您相年耿直,聽著新鮮。人家知道您給不給銀子,都不會告發的。此事不要再說,相年,我知道就行了。」
劉相年拱手謝過,又聽陳廷敬把來杭州的見聞一一說了。兩人談天說地一會兒,陳廷敬忽又問道:「相年,我沿路所見,大抵上都沒有向百姓攤派,可下面又都在大張旗鼓搞接駕工程,銀子哪裡來?」
劉相年說:「現在不攤派,不等於說今後不攤派。只等聖駕離去,還是要攤派下去的。到時候用多少攤多少,就算做得仁慈了,怕只怕各地還要借口皇上南巡消耗,多多的攤派下去!」
陳廷敬道:「哦,我料想也是如此。可皇上明明說了一切從簡,下面怎麼就不聽呢?」
劉相年說:「大家雖說知道皇上下有嚴旨,不準鋪張接駕,可誰也不敢潦草從事。何況,皇上身邊還有人密令下面務必好好接駕呢。」
陳廷敬問道:「相年這話是什麼意思?好好接駕,這話並沒有錯呀?」
劉相年說:「卑府在總督衙門裡也有朋友,聽他們說,阿山一面收到皇上密旨,嚴責阿山建行宮,鋪張浪費;一面又收到太子密信,令他好好接駕,不得疏忽。阿山領會太子的意思,就是要大搞排場。」
陳廷敬聽了這話,忙說:「事涉太子,非同小可。相年,話就到此為止,事關重大,不可再說了。」
劉相年點頭無語,憂心忡忡。陳廷敬說:「你反對建行宮,這正是皇上的意思,你不必為此擔心。好好接駕,並不一定要建行宮。」
劉相年長舒一口氣,似乎放下心來。他又想起聖諭講堂一事,便道:「杭州知府衙門沒有聖諭講堂,我原想這裡府縣同城,沒有必要建兩個講堂。可阿山前些日子拿這個說事,雖說沒有在密奏上提及,但他萬一面奏皇上,卑府真不知凶吉如何。」
陳廷敬道:「聖諭講堂之事,我真不好替您做主。按說各府各縣都要建,你如今沒有建,沒人提起倒罷了,有人提起只怕又是個事!可您要趕在皇上來時建起來,又太遲了。我只能說,萬一皇上知道了,盡量替您說話吧。」
劉相年猶豫著該不該把誠親王到杭州的事說了,因那誠親王說是微服私訪,特意囑他不許在外頭說起。陳廷敬見他似乎還有話說,就叫大順暫避。劉相年心想這事同陳廷敬說了也不會有麻煩,這才低聲說道:「陳中堂,誠親王到杭州了,今兒召我見了面。王爺說是密訪,住在壽寧館,不讓我在外頭說。」
陳廷敬又暗自吃驚,臉色大變,心想皇上著他沿路密訪,為何又另外著了誠親王出來?陳廷敬知道皇上行事甚密,便囑咐道:「既然誠親王叫您不要在外頭說,您就不該說的。這事我只當不知道,您不可再同外人說起。」
劉相年悔不該提起這事,心裡竟有些羞愧。時候已經不早,他謝過陳廷敬,起身告辭。劉相年剛走到門口,陳廷敬又問道:「誠親王同您說了什麼?」
劉相年停下腳步,回頭道:「誠親王也沒說什麼,只道你劉相年官聲很好,我來杭州看了幾日,也是眼見為實了。他說有回皇上坐在金鑾殿上,說到好幾位清官,就說到你劉相年。」
陳廷敬心念一動,忙問道:「金鑾殿?他是說哪個宮,還是哪個殿?」
劉相年道:「王爺只說金鑾殿。」
陳廷敬又問道:「王爺帶著多少人?」
劉相年回道:「總有二三十個吧,有架鷹的,有牽狗的,那狗很是兇猛。」
陳廷敬想了想,又問:「按規矩您應送上儀禮孝敬王爺,您送了嗎?」
劉相年道:「我也知道是要送的,可如今又是疏河道,又是建行宮,還得修路架橋,拿得出的銀子不足萬兩,哪好出手?」
陳廷敬道:「相年,奉送儀禮雖是陋規,可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王爺不再找您也就罷了,再差人找您,您先到我這裡跑一趟,我替您想想辦法。」
劉相年拱手謝過,出了客棧。夜已深了,劉相年騎馬慢慢走在街上,覺著露重濕肩,微有寒意。
劉相年想皇上這次南巡,密派的欽差就有兩撥,天知道會有什麼事捅到皇上那裡去。阿山參他接駕不恭,他心裡倒是不怕,自己凡事都是按皇上諭示辦理的。只是杭州沒有聖諭講堂,倘若真叫皇上知道了,保不定就吃了罪。劉相年想著這事兒,怎麼也睡不好。第二日,他早早的起了床,坐上轎子滿杭州城轉悠,想尋間現成的房子做講堂。直把杭州城轉幾遍,都尋不著合適的地方。
眼看著就天黑了。城裡房子都是有家有主的,哪來現成空著的?跟班的便笑道:「只怕現在杭州城裡空著的房子就只有妓院了!」
不曾想劉相年眼睛一亮,便讓人抬著去清河坊。隨從們急了,問老爺這是怎麼了。劉相年只說你們別管,去清河坊便是了。
到了清河坊,只見街上燈籠稀落,很多店家門樓都黑著。遠遠的看見滿堂春樓前還掛著燈,劉相年記得陳中堂說起過這家青樓,便上前敲門。李三娘在裡頭罵道:「這麼晚了,是誰呀?裡頭沒一個姑娘了,敲你個死啊!」
開門一看,見是穿官服的,嚇得張嘴半日才說出話來:「啊,怎麼又是衙門裡的人?你們要的人都帶走了,還要什麼?」
劉相年進了屋,沒有答話,左右上下打量這房子。
李三娘又說:「頭牌花魁讓你們衙門弄去了,稍微有些模樣兒的也帶到衙門去了,還不知道哪日回得來哩!剩下的幾個沒生意,我讓她們回家呆著去了。衙門要姑娘,有了頭回,保不定沒有二回三回,這生意誰還敢做?我是不想做了。」
劉相年回頭問道:「你真不想做了?」
李三娘說:「真不做了。」
劉相年道:「你真不做了,知府衙門就把你這樓盤下來。」
李三娘眼睛瞪得要掉下來了,道:「真是天大的怪事了!衙門要妓女就很新鮮了,連妓院也要?敢情知府衙門要開妓院了?您開玩笑吧?」
劉相年臉上不見半絲笑容,只道:「誰同你開玩笑?明兒我叫人過來同你談價錢,銀子不會少你的。」
李三娘本是胡亂說的,哪知衙門裡真要盤下她的妓院。她知道同衙門打交道沒好果子吃,便死也不肯做這樁生意。
劉相年不由分說,扔下一句話:「你說了就不許反悔,明兒一早衙門就來人算賬!」
回到知府衙門,門房正急得說話舌頭都打結,半天才道出昨日兩個架鷹牽狗的人又來了,罵老爺您不懂規矩,要您快快去見什麼王爺。門房說他叫人滿大街找老爺,只差沒去清河坊了。
劉相年飛馬去了煙雨樓,陳廷敬見他急匆匆的樣子,就猜著是怎麼回事了,問道:「誠親王又召您了?」
劉相年說:「陳中堂您想必是料到了,果然又召我了。」
陳廷敬說:「相年,您把那日誠親王說的話,一字一句,再說給我聽聽。」
劉相年不明白陳廷敬的用意,又把誠親王怎麼說的,他怎麼答的,一五一十說了一遍。陳廷敬聽完,忽然說道:「這個誠親王是假的!」
劉相年好比耳聞炸雷,張嘴半日,說:「假的?」
原來陳廷敬昨日聽劉相年說,誠親王講皇阿瑪在金鑾殿上如何如何,心裡就起了疑心。宮裡頭哪有誰說金鑾殿的?那是民間戲檯子上的說法。又想那架鷹之俗應在關外,沒有誰在江南放鷹的道理。陳廷敬早年在上書房給阿哥們講過書,阿哥們他都是認得的。說起陳廷敬跟誠親王,更有一段佳話。二十五年秋月,有日陳廷敬在內閣直舍忙完公事,正同人在窗下對弈,皇上領著三阿哥來了。陳廷敬才要起身請安,皇上笑道:「你們難得清閑,仍對局吧。」當時三阿哥只有十二三歲,已封了貝勒。皇上便坐下來觀棋,直贊陳廷敬棋道頗精。三阿哥卻說:「皇阿瑪,我想跟師傅學棋!」三阿哥說的師傅就是陳廷敬。皇上欣然應允,恩准每逢陳廷敬在上書房講書完畢,三阿哥可同陳廷敬對局一個時辰。自那以後,三阿哥跟陳廷敬學棋長達兩年。
陳廷敬雖猜准杭州這個誠親王是假的,可此事畢竟重大,萬一弄錯了就吃罪不起,又問:「相年,你看到的這個誠親王多大年紀?可曾留須?」
劉相年說:「我哪敢正眼望他?誠親王這等人物又是看不出年紀的,估計二十歲上下吧。」
陳廷敬說:「誠親王與犬子壯履同歲,虛齡應是三十四歲。」陳廷敬想了想,心中忽有一計,「相年,您快去見他,只道陳廷敬約您下棋去了,下邊人沒找著您,看他如何說。不管他如何罵您,您只管請罪,再回來告訴我。」
劉相年得計,速速去了壽寧館。門口照例站著四個人,見了劉相年就低聲罵道:「不識好歹的東西!」
劉相年笑臉相賠,低頭進去。又是昨日那個人攔住了他,罵道:「誠親王微服私訪,本不想見你的,念著皇上老在金鑾殿上說起你,這才見了你[奇書網www.Qisuu.Com]。你可是半點兒規矩都不懂。」
劉相年笑道:「卑府特意來向王爺請罪!」
那人橫著臉,上下打量了劉相年,說:「王爺才不會再見你哩!你滾吧!」
劉相年道:「這位爺,您好歹讓我見見誠親王,王爺好不容易到了杭州,我自然是要孝敬的。杭州黃金美女遍地都是,卑府想知道王爺想要什麼。」
那人斜眼瞟著劉相年,道:「你當王爺稀罕這些?進去吧!」
劉相年跟著那人,七拐八彎走進一間大屋子。裡頭燭照如晝,誠親王端坐在椅子上,身後站著兩個宮女模樣的人打著扇子。劉相年跪下,道:「臣向王爺請罪!陳廷敬約臣下棋去了,下邊的人沒找著我。」
誠親王問道:「你說的是哪個陳廷敬?」
劉相年暗自吃驚,略略遲疑,問道:「敢問王爺問的是哪個陳廷敬?」
誠親王道:「我只知道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名叫陳廷敬,他還在上書房給我們阿哥講過書哩。他跑到杭州來幹什麼?」
劉相年心想壞了,眼前這位王爺肯定是真的,便道:「正是陳中堂,臣只知道他是欽差,不知道他來杭州做什麼。」
誠親王問:「你沒跟他說我在杭州嗎?」
劉相年道:「王爺您是微服私訪,囑咐臣不同外人說,臣哪敢說。」
誠親王點點頭,說:「沒說就好。我也沒什麼多說的,明日就要走了。你官聲雖好,但也要仔細。若讓我知道你有什麼不好,仍是要稟告皇上的。你回去吧。」
劉相年叩了頭,退了出來。走到門口,剛才領他進來的人說:「劉相年,你得聰明些。王爺領著我們出來,一路開銷自是很大。難道還要王爺開金口不成?」
劉相年低頭道:「卑府知道,卑府知道。」
劉相年出了壽寧館,飛快地跑到煙雨樓,道:「陳中堂,這誠親王不是假的。」劉相年便把誠親王的話學給陳廷敬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