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1
美是騷動不安的,藝術家卻要使它靜止。美是稍縱即逝的,藝術家卻要使它永存。藝術家負有悲劇性的使命: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
2
藝術家最易受美的誘惑,有最強烈的佔有美的慾望。但美是佔有不了的,因為佔有就意味著美感的喪失。藝術家被這種無法滿足的慾望逼到絕路,才走向藝術,以象徵的方式來佔有美。他是被逼上象牙塔的。
3
美的力量是可以致人死命的。美那樣脆弱,那樣稍縱即逝,可是它卻能令人迷亂癲狂,赴湯蹈火,輕拋生命。在美面前,誰不想縱身一跳,與它合為一體,淹死在其中!天知道人的這種不可理喻的天性是從何而來的!
我想起了Lorelei的傳說,真是深得美之三昧。
然而,做一個藝術家,卻不能丟魂失魄地做美的奴隸,當然也不能無動於衷地對美旁觀,他要駕馭美,賦予美以形式,形式是他的牛軛,他藉此成為美的主人。
4
儘管美感的根源深植於性慾之中,可是當少年人的性慾剛剛來潮之時,他又會驚慌地預感到這股失去控制的獸性力量破壞了美感,因而出現性亢奮與性反感交錯的心理。對性慾的某種程度的壓抑不僅是倫理的需要,也是審美的需要。美感產生於性與性壓抑之間的平衡。
5
審美與功利的對立是一個經驗的事實。凡是審美力銳利的人,對功利比較糊塗,而利欲熏心的人則對美不甚留意。有藝術氣質的人在社會閱歷方面大多處在不成熟的童稚狀態。硬要挖掘審美與功利的歷史淵源關係是說明不了什麼的。在太初混沌狀態,在人類起源時代,何止審美,一切的一切都渾為一體。勞動創造了人,於是也創造了人的一切,於是用勞動來說明一切,這種邏輯固然徹底,卻未免太簡單了一些。
6
從宇宙的角度看,美和道德都是沒有根據的。宇宙既不愛惜美,也不講求道德。美是人的心靈的一個幻影,道德是人的生存的一個工具。人是註定要靠藥物來維持生命的一種生物,而美就是興奮劑,道德就是鎮靜劑。
道德不僅為社會所需要,而且為人生所需要。如果人要為自己的生活尋找一個穩固的支點,就決不能寄希望於美。美是一片浮雲,道德卻在實踐上提供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穩定的依賴關係.在心理上提供了一種安全感和自信心。
可是,某些人的天性註定他們是逃不脫美的陷阱的,對美的迷戀乃是他們先天的不治之症。
7
我喜歡奧尼爾的劇本《天邊外》。它使你感到,一方面,幻想毫無價值,美毫無價值,一個幻想家總是實際生活的失敗者,一個美的追求者總是處處碰壁的倒霉鬼;另一方面,對天邊外的秘密的幻想,對美的幢憬,仍然是人生的最高價值,那種在實際生活中即使一敗塗地還始終如一地保持幻想和懂憬的人,才是真正的幸運兒。
8
在孩子眼裡,世界充滿著謎語。可是,成人常常用千篇一律的謎底殺死了許多美麗的謎語。
這個世界被孩子的好奇的眼光照耀得色彩絢麗,卻在成人洞察一切的眼睛注視下蒼白失色了。唉,孩子的目光,這看世界的第一瞥,當我們擁有它時,我們不知這是幸福,當我們悟到這是幸福時,我們已經永遠失去它了。
9
一個漂亮女人能夠引起我的讚賞,卻不能使我迷戀。使我迷戀的是那種有靈性的美,那種與一切美的事物發生內在感應的美。在具有這種美的特質的女人身上,你不僅感受到她本身的美,而且通過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藝術的美,生活的美。因為這一切美都被她心領神會,並且在她的氣質、神態、言語、動作中奇妙地表現出來了。她以她自身的存在增加了你眼中那個世界的美,同時又以她的體驗強化了你對你眼中那個世界的美的體驗。不,這麼說還有點不夠。事實上,當你那樣微妙地對美髮生共鳴時,你從她的神采中看到的恰恰是你對美的全部體驗,而你本來是看不到、甚至把握不住你的體驗的。這是多麼激動人心呵,無意識的、因為難以捕捉和無法表達而令人苦惱的美感,她不是用語言,而是用她有靈性的肉體,用眼睛、表情、動作等等(這一切你都看得見)替你表達出來了。這就是魅力的秘密。
10
罌粟花,邪惡的光澤。惡賦予美以魅力,光澤賦予色彩以魅力。相形之下,只有色彩沒有光澤的牡丹顯得多麼平庸。
11
在人的本能中,既有愛美、佔有美的衝動,又有褻瀆美、毀壞美的衝動。后一種衝動,也許是因為美無法真正佔有而產生的一種絕望,也許是因為美使人喪失理智而產生的一種怨恨。
12
不純凈的美使人迷亂,純凈的美使人寧靜。
女人身上兼有這兩種美。所以,男人在女人懷裡癲狂,又在女人懷裡得到安息。女人作為母親,最接近大自然。大自然的美總是純凈的。
13
一個愛美的民族總是有希望的,它不會長久忍受醜陋的現實。最可悲的是整個民族對美和丑麻木不仁,置身於這樣民族中的個別愛美的靈魂豈能不被絕望所折磨?
14
許多哲人都預言會有一個審美的時代。我也盼望這樣的時代到來,但又想:也許,美永遠屬於少數人,時代永遠屬於公眾,在任何時代,多數人總是講究實際的。
15
有不同的丑。有的丑是生命力的衰竭,有的丑是生命力的扭曲。前者令人厭惡,後者卻能引起一種病態的美感。現代藝術所表現的丑多屬後者。
16
「奈此良夜何!」——不但良夜,一切太美的事物都會使人感到無奈:這麼美,叫人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