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只有香如故

第二十四章 只有香如故

建寧坐在鏡台前,妝匣打開著,紅袖已經將她一頭又黑又厚的秀髮梳得光滑如緞,挽成流雲的形狀,並一件件地為她的雲髻『插』上簪飾,翡翠珠花,茉莉別針,碧玉搔頭……映得原本豐厚的頭髮更加流光溢彩了。"綠鬢如雲",指頭就是這個意思吧?

忽然,房門被猛地推開,綠腰也不通報,也不敲門,慌慌張張地闖進來說:"格格,不好了,不好了。李柱兒死了。"建寧一愣,顧不得教訓她的莽撞無禮,本能地問:"誰是李柱兒?"紅袖也吃了一驚,緊跟著問:"怎麼死的?什麼時候的事?"

而紅袖的緊張,也使得建寧更加驚奇了,偏偏綠腰發著抖,枉負了平日伶牙俐齒,這會兒卻是上下牙捉對兒打架,越急越說不明白。還是紅袖幫忙解釋:"李柱兒是咱們院里的武師,平時管二門上守夜的,綠姨娘說額駙可能在外頭有人,所以就派了他悄悄跟著,看額駙去哪兒了,見過什麼人。誰知李柱兒自己倒不見了,這有好幾天沒回來,原來竟是死了。"

建寧這才想起來前些日子綠腰建議自己找人跟蹤額駙的事,自己隨口答了句讓她和紅袖看著辦,後來進宮和平湖談了一場,心境放寬許多,覺得只要自己是一心一意愛著丈夫,而吳應熊也還疼愛自己,其餘的就都不重要,便把這件事忘了。沒想到綠腰真的找人跟蹤了額駙,而那人竟死了,他是怎麼死的?他的死,和跟蹤額駙這件事有關嗎?倘若有關,又是何人所為?想到這裡,她忍不住問了句和紅袖同樣的問題:"那人是怎麼死的?是意外嗎?"

"是,是被人捅死的。"綠腰舌頭打結,顛三倒四地說,"有人看見他的屍首漂在河裡,撈起來,後背上有把刀,是被人從後面捅死扔進河裡的,都死了好幾天了。"

那便不是意外了。是有人殺了他,還把屍首扔進河裡去。一個小小的護院家人,什麼人這樣恨他?會不會,是他的跟蹤『露』了形跡,於是,被殺人滅口?是誰呢?額駙?還是與額駙會面的人?

建寧心煩意『亂』,隱隱覺得丈夫瞞住自己的事遠比府外藏嬌更加嚴重,那就像埋在深井裡的秘密,知道比不知道更危險。而從紅袖和綠腰的神態中知道,她們的心裡,也和自己有著同樣的猜測,卻誰也不敢將心中的懷疑說出口。

主僕三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還是紅袖先開口,哆哆嗦嗦地問:"格格,要不要報官哪?"

建寧略微沉『吟』,問道:"那個武師家裡,還有什麼人?"

綠腰一邊發抖,一邊努力回想,艱難地回答:"只有個老娘在鄉下,京城再沒有親人了。"

建寧點點頭:"多一事不如省一事。不必報官,說給吳管家,把李柱兒好好葬了,多給點撫恤,讓人把骨灰送到鄉下給他老娘,就說是得急症死的。"停了一停,又說,"還有,傳我的命,馬上備車,我要進宮去。"她必須馬上見到平湖。只有平湖才能安撫她心中的不安,替她看清楚所有發生在額駙府外面的事情——即使看不清,也會告訴她該如何面對這宗意外,尤其是,在意外發生后,該如何面對她的丈夫。

然而來至景仁宮,建寧還來不及說明來意,就聽外邊高聲稟報"皇上駕到"。平湖還沒怎的,建寧已經先喜得迎出來道:"皇帝哥哥來了,可是知道我在這裡,特地來看我的嗎?"順治已經大踏步地進來了,看見建寧,微笑說:"十四妹,你來了。"

"原來不是沖我來的。"建寧笑,"皇帝哥哥,可是找平湖有話說,我要不要迴避呀?"

順治恍若未聞,臉上帶上一種古怪的笑容,顧自在茶案旁坐下,親自尋了一隻汝窯青花九龍杯出來,卻又並不遞給宮女,只握在手中把玩,獃獃地出神。平湖忙命宮女換茶。順治道:"不必另沏了,我聞著這茶就很好,何必又沏?"這才放下杯子,平湖親自把壺,斟了一杯。順治啜了一口,點頭贊道:"好茶!"建寧笑道:"不過是龍井,又不是沒喝過,何至於此?皇帝哥哥今天的心情似乎很好啊,已經許久不見你笑了,終於想通了?"

順治仍然帶著那種古怪的神情,笑嘻嘻地道:"恰恰相反,是因為朕怎麼都想不通,非但想不通,而且看不透。朕活了二十幾年,自以為博覽群書,通今博古,卻到今天才知道,朕連自己身邊的人都不認識,不明白,古人云:名利如浮塵,情愛如雲煙。朕卻是連浮塵與雲煙也不能分得清楚。"

建寧聽這話說得雲里一句,霧裡一句,『摸』不著頭腦,平湖卻是從順治進門來,就一眼看出他表面上從容平靜,眼神里卻有一種難言的哀戚,失魂落魄一般,聽他言語,更充滿幻滅之意,便有不祥之感,含糊勸道:"名利情愛,皆無止境,人生至難得的,便是"糊塗"二字。皇上又何須太明白?"

順治轉向平湖,微笑地問道:"我既然自名"行痴",本來就是個糊塗人,何曾有一時半事明白過?倒是這一兩天里,想起了許多往事,卻更加糊塗起來,佟妃娘娘,你真箇是姓佟佳,是佟圖賴將軍的千金么?你真箇是佟佳平湖嗎?你可還記得,同朕的第一次見面,是在哪裡?在什麼時候?"

建寧與平湖聽了這話,面面相覷,俱各慌張,平湖更是忙斂衽跪下道:"臣妾不知道皇上聽到了些什麼,又想起了些什麼,然而臣妾乃是皇上嬪妃,這便是真的。余者何為真,何為假,何處來,何處去,原不必掛慮。"

"沒有所謂,沒有所謂。"順治恍恍惚惚地重複著,微笑著,眼中卻已經有了淚意,『逼』近了平湖問道,"你曾問朕什麼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朕不能回答。朕連自己是誰也不知道,根本是"不知我",又何謂"有我"呢?你是朕的妃子,可是你知道朕是誰嗎?"

平湖莊重回答:"您是皇上,是九五至尊,天帝之子。"

"天子?"順治忽然哈哈大笑起來,眼角的淚終於隨著笑聲震落,"好一個天子!連朕自己都不知道,朕到底是誰的兒子?朕的父親是誰?朕的帝位從何而來?又將託付於誰?朕的這個帝位,又是否坐得安心?朕是天子,朕的一切,就只有天知道罷了。"

建寧早已看得呆了,訥訥地問:"皇帝哥哥,你這是怎麼了?你是喝了酒,還是撞了什麼?怎麼說起這些話來?"

順治笑道:"實話告訴你吧,我不是真命天子,皇貴妃也不是真的董鄂妃,就連這位佟妃娘娘也不是佟將軍的女兒,這個皇宮裡,到處都是幻象,沒有一樣是真的。朕做了十八年的皇上,一直跟南明作戰,稱永曆帝朱由榔是偽帝,可是朕又是什麼?朕才是真正的偽有皇帝,大清朝里沒一樣是真的,從頭到尾都是假話,是一場夢。而朕,就好比莊周夢裡的蝴蝶,看到的一切都不是真的,連自己也不是真的。只有你,十四妹,只有你是真的,你一直把朕當成親哥哥,那麼真心實意,從小到大,你的喜怒哀樂,親疏遠近,表現得都那麼真實,毫無矯飾。十四妹,你知道我為什麼那麼喜歡你,一心一意想對你好一點嗎?就是因為你夠真,只有你是真心對我好,不管我是不是皇上,你都會把我當成親哥哥,對我從來無所求,你是這皇宮裡惟一最真實的,惟一的。"

建寧更加驚惶,忍不住哭起來,她不知道該如何勸慰哥哥,只得求助平湖,拉著她的手說:"平湖,皇帝哥哥這是怎麼了?你幫我勸勸皇帝哥哥啊。"

然而順治什麼都聽不見了,他沉浸在自己的驚詫與彷徨里,喃喃自語:"我看到了她,洪妍,她拿著一柄劍,而不是詩書,可是我仍然一眼便認出了她。隔了十多年,她長高了許多,模樣兒也變了,但我依然認得她。此前我認錯過,我把董鄂當作她,從沒有懷疑過。可是,現在她本人出現在我面前,就那麼突然地出現。我看見她,便知道,從前竟是錯的。我以為自己終於找到了她,把我所有的感情和珍惜都交給她,盡我所能使她快樂。董鄂妃去后,雖然得到了又失去比從來沒有得到過更加痛苦,可是我並不後悔,我以為自己至少還擁有回憶。但是到現在才知道,原來都是假的,是錯的,我什麼都沒得到過,卻枉自歡喜地付出了許多年。洪妍,洪妍,她才是洪妍,她指著我,用劍指著我,她想殺我,可她最終沒有動手。她長得那麼美,可是眼神卻那麼冷,這樣的女人,從頭至尾就只有她一個。董鄂妃也很美,可董鄂妃不是她,當我看到她的時候,我就知道了,董鄂妃不是的,她才是……"

建寧早已哭成了一個淚人兒,她從來沒有看到哥哥這樣的軟弱狀,也從來沒有聽過哥哥如此感『性』的話。皇上是真龍天子,他的高貴的心深藏在雲層的後面,喜怒哀樂都如黃金般珍貴,不許凡人偷窺。然而此時的順治全無以往的威嚴鎮定,更像是一個『迷』了路的孩子,在他囈語般的陳述里,有著怎樣驚心動魄的真實哦。

平湖也一直流著淚,她滿臉滿眼都是傷痛。她知道,在順治深深的破滅和『迷』『亂』中,她也是令他幻滅的原因之一,因為,她也是謊言的一部分。順治的身世之謎,平湖的真實來歷,董鄂妃的冒名頂替……包圍著順治的諸多謊言中,哪怕任何一個被戳破,都足以使人崩潰,更何況是這麼多的謊言同時破滅。

順治看到了平湖的眼淚,忽然伸出手去輕輕觸了一觸,甚至放到唇邊嘗了一嘗,奇怪地笑著說:"愛妃,你在哭嗎?我倒真想知道,你的眼淚會流多久?等我死後,你也會流淚嗎?一個欺騙了我那麼久的人,會為我流淚嗎?她流的眼淚,是真的嗎?董鄂妃對我的愛,是真的嗎?董鄂妃,到底是誰?你,又是誰?"

平湖泣不可仰,卻沒有一句話辯白。她覺得辭窮。這還是第一次,平湖發現自己無言以對,長平公主曾經預言順治有十年帝運,而今年,正是順治親政的第十年。平湖悲哀地想,也許,順治的皇位坐不久了。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夜,子時,宮中白燈高懸,喪鐘長鳴,順治帝駕崩了。享年二十四歲,在位十八年。

整個紫禁城都在哭泣,養心殿的每一層樓台,每一根樑柱,每一道門檻,甚至每一扇窗欞,每一盞燈籠,每一塊磚瓦,都在哭泣,哀傷而壓抑,若隱若現,卻無止無休。珠簾在哭,檐鈴在哭,雕花在哭,玉璽在哭,花在哭,風在哭,井也在哭。

只有太后不會哭,雖然她的心比誰都痛,比誰都絕望,然而她只有把淚往肚子里流,因為她還有更加重要的事要做——就是替皇上立遺詔。那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罪己詔",詔書中以皇帝的口吻,羅列了十四條罪過痛責自己重用漢官、疏遠滿臣之過,而最重的罪孽莫過於"永違膝下",不能盡孝於太后,並遺命立三阿哥玄燁為皇太子,嗣皇帝位,以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輔政。

噩耗傳出,群臣哭臨,心中莫不深以為罕。寧妃尤其號啕大哭,不顧一切地往慈寧宮去謁見太后,質問道:"古有立嫡立長之說,如何福銓比玄燁年長,卻反而棄福銓而立玄燁?"

太后並不責怪,只淡淡地說:"這是皇上遺詔,此前皇上病重時曾與眾大臣商議,群臣也都以為三阿哥玄燁更合適。"湯若望也做證說,皇上曾徵詢過他的意思,他認為天花這種不治之症是宮中大患,玄燁曾經患痘而邀天之倖得以痊癒,可知此生永無此憂;福銓卻從沒有出過痘,若立福銓為嗣,則時時都要擔心這種危險,是為不智。

寧妃無奈,只得哭啼離去。太后復道:"此事已定,無需再議,嬪妃干政,原是宮中大忌,我念在皇帝新喪,爾等傷心過度,遂加寬柔。然則下不為例,若有再犯,定罰不赦。"遂壓服口聲,宮中朝上再無異議。

初九日,年僅八歲的皇太子玄燁即皇帝位,頒詔大赦,以明年為康熙元年,奉親母佟佳平湖為康章皇后。十四日,諸王以下及大臣官員齊集正大光明殿,設誓於皇天上帝及清世祖靈前,誓曰:"沖主踐祚,臣等若不竭忠效力,萌起逆心,妄作非為,互相結黨,及『亂』政之人知而不舉,私自藏匿,挾化誣陷,徇庇親族者,皇天明鑒,奪算加誅。"

玄燁,終於登上了大清皇帝的金鑾寶座。大清歷史,就此掀開了新的一頁。寧妃痛哭叫屈的不和諧音,很快被湮沒在群臣百姓山呼萬歲的朝賀聲中了。

然而後宮裡還有另一個不和諧的聲音,來自大清廢后博爾濟吉特慧敏。

在嬪妃們為順治跪靈的後殿,慧敏也來了,她和眾人一樣地念著經,然而唇邊始終有一抹不合時宜的若有若無的微笑,就好像正在從事一件饒有興趣的事情一樣。太后大玉兒看見了那絲微笑,新后如嫣也看見了,還有寧妃,遠山貴人,以及許許多多的嬪妃都看見了,那笑容就像一根刺般『插』在她們的眼睛里,扎在她們的心上,讓她們極不舒服,可是在這樣的地方,這樣的時刻里,卻誰都不好說什麼。她們一心一意地念著經,用念經的聲音蓋住自己的心猿意馬,悲痛與茫然。冗長反覆的誦經聲就像催眠曲一樣,令得眾人昏昏欲睡,念一句漏一句地濫竽充數。然而慧敏的一句話忽然把所有人的瞌睡蟲都驚走了。

一身重孝的慧敏側著頭,用一種嘮家常的口吻對身邊的子佩很平淡地說:"看,我說過的吧,我就知道他這個皇上做不長,我的命,可比他的帝位要久。我到底是活著看見他的結果了。"

她的聲音並不大,而且是一種隨隨便便的無所謂的語氣,就好像說"燕子回來了,花要開了"或者"昨天晚上天黑得早,我一直睡不著覺"一樣,她說得這麼自然而然,理直氣壯,完全不理會周圍所有的人就好像聽到某種號令般,刷一下抬起頭望過來,那瞠目結舌的震動彷彿聽見了巨雷霹靂——就是晴天霹靂也不能使她們這樣震動。

這一切慧敏完全看不見,也許看見了但並不在意,又或者,她正在享受著這種注視和震動,然而她並不回顧她們,說完這句話,就又低下頭,繼續那若有若無的微笑和有口無心的誦經了。

大玉兒要驚愣片刻才會清醒過來,然後就被撲天蓋地的憤怒湮沒了,大喝一聲:"來人,給我捆起來!掌嘴!用力掌她的嘴!"

博爾濟吉特慧敏畢竟是曾經的皇后,是科爾沁草原上最尊貴的格格,侍衛、太監、宮女齊刷刷地跪了一地,卻沒有一個人敢動,太后的震怒和慧敏的平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他們竟說不清那震怒和平靜哪一種更具有威懾力,使他們被過度的驚愕給定了格,既不能說話也不能行動。

慧敏的侍女子佩第一個醒過來,主子的話一出口,她就嚇得肝膽俱裂了,恨不得立刻把那句話變成有形有質的任何東西——哪怕是毒『葯』也好,一把搶過來藏起來咽下去,讓所有的人都不要聽見。然而來不及了,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都跟她一樣震驚得瞠目結舌。是太后的一聲斷喝震醒了她,讓她知道:大難臨頭了。她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和機靈,猛地撲翻在地,一路趴到太后的腳下,不住地磕起頭來,哭著求告:"求求太后,奴婢願替主子掌嘴,就打死也無怨的。求太后饒恕主子吧。主子不是不敬,是因為傷心過度,才說錯話的。"她哭著,頭磕得沁出血來,卻仍然不敢停。似乎只要太后不發話寬恕她的主子,她就會這樣一直地磕下去。

大玉兒看著她,也看著慧敏,卻一直不說話。別的人自然更不敢輕舉妄動。於是大堂之上,就只有婢女子佩不間斷的叩頭聲一下一下,響在所有人的心坎上,而那悲苦的求告,更是將殿堂里的悲劇氣氛推到了頂點。所有人都在注視著這幕鬧劇如何收場,都想看清楚慧敏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來,太後會怎樣處置她的親侄女。子佩的叩頭聲一刻不停,她們心裡的那桿秤就會弔上去一直放不下來,那連血帶肉的叩頭聲就像一把銼子,一下下挫磨著她們的同情心與罪惡感,挫得血肉飛濺;又像一把不稱手的榔頭,一下下悶重地砸著,將那些肉屑砸得更加夯實。她們自己也無法分辨,是希望這件事儘快結束還是期待一個更加隆重的激烈的高『潮』的到來。

子佩哭著,求著,一下一下地磕著頭,直到將自己磕得暈死過去。所有人到這時候不約而同地鬆了一口氣,於是一齊替廢后慧敏求起情來。她們彷彿忽然發現原來自己也是有同情心的——本來嘛,對一個已經沉了船的廢后,又何必窮追猛打呢,她也還不值得她們落井下石。於是正可以表演一下後宮里難得一見的善良和大度。

大玉兒接受了這求情,不再堅持掌慧敏的嘴,卻仍命人將她捆起來,塞進柴房反省三日,並且不許人給她送飯送水。

三天後,柴房的門重新打開時,慧敏已經死了。

也許早在離開位育宮那天起,她就已經宣判了自己的死刑,失去了活下去的意義。然而她的尊嚴和固執『逼』著她堅持下來,堅持一定要看到順治的結果,才肯含笑瞑目。

博爾濟吉特慧敏,科爾沁草原上的美麗鳳凰,大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任皇后,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死在了柴房裡,輕巧而夷然地走完了她的一生。

太后大玉兒給了她一個體面的葬禮,那畢竟是她的親侄女,是她欽點的初任皇后,不論在她生前曾給自己帶來多少麻煩與不痛快,然而現在她已經死了,死亡帶走了所有的不快,她們終於又變成相親相愛的親姑侄了。

慧敏死得並不孤單,侍女子佩心甘情願地為主子殉葬;慧敏也死得並不凄慘,她的唇邊甚至還掛著一絲微笑,神情異常平靜——沒有人知道,她的那絲笑容,究竟是為了什麼而發。

廢后慧敏死了,新皇后如嫣忽然就升格變成了太后,而寧妃、遠山等也都變成太妃,永遠地輸給了平湖,並且再也沒有得勝的機會。所有的嬪、妃、貴人、甚至宮女就此沒了指望,全都跟當年的慧敏一樣,等於是打入冷宮了,從此將永遠活在孤獨和黑暗中。整個後宮里惟一得到好處的,似乎只有容嬪佟佳平湖一個人,因為她現在成了皇后,康章皇后。

長平仙姑的預言到底實現了,女兒做了皇后,孫子成了皇帝,玄燁終於做了紫禁城的主人。康熙元年正月初一,這是改國號的第一天的大日子,對於平湖而言,這一天意味著天下終於又回到了自己人的手中。她的母親長平公主,她自己,為這一天付出了多麼巨大的代價,走過了何等艱深的道路。然而在這個揚眉吐氣的日子裡,她的心中卻沒有任何喜悅之情。

這一年裡,朝野上下發生了許多大事。幼主登基,四大臣共同輔政,也就等於太皇太后大玉兒再次垂簾聽政。然而與當年福臨做傀儡皇帝時不同的是,如今再沒有了攝政王多爾袞,因此大玉兒的地位也就更加重要、顯固、說一不二。她著令四大臣擬諭,以太監干政之名處斬內務府總管吳良輔,革去十三衙門,凡事皆遵太祖、太守時舊制,削減漢官定製,卻添設六科滿洲官員,又大興"文字獄",荼毒中原才子,僅"明史"一案即牽連數百人,一時腥風血雨,草木皆驚。

至此,順治帝時期的親漢政策完全被推翻了,朝廷大力扶持滿清官員,又敦促平西王吳三桂入緬甸剿滅南明。大學士洪承疇因已休致在家,故無所礙,仍察例加恩,給予三等阿達哈哈番世職。然而其他的漢臣卻被處處掣肘,失去了實權。此前鄭成功進兵江南時,沿江諸城邑官紳曾經納款助軍。事後朝廷追查,廣為羅織,江寧府按以金壇、、無為、鎮江等地官紳降鄭成功一事上報,然而順治帝在董鄂妃的勸說下,卻只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他們只是怕死罷了,不為大過,算了。"便就此輕輕揭過不提。

如今順治帝既逝,這些案子又被重新翻騰出來,且變本加厲,加上大乘、園果諸教案及吳縣諸生哭廟案等,合稱"江南十案",處凌遲者二十八人,斬八十九人,絞四人,流徒者更多。因為牽連者眾,以至於處刑時不能在同一刑場執行,要分五地處斬,血流遍地,見者無不酸鼻。甚至江南按察使姚延著因為處治金壇獄時於心不忍,也以"疏縱"之罪被處絞。就刑之日,江寧為之罷市,士民哭踴,數百里祭奠不絕。

而這一切,平湖只能默默地看著,把眼淚往肚子里流。皇太后不是順治帝,不要說勸她對南明懷柔了,就是對政局多議論兩句也是大忌;玄燁雖然是自己的親生兒子,然而他現在還小,手無實權。眼看著南明局勢危如累卵,平湖能做的,卻只有忍耐和等待,等待自己的兒子早日親政,管理天下。到那時,也許就有漢臣的出頭之日、漢人的半壁江山了。

就好像今天,太皇太后大玉兒的心情似乎特別好,在正式的宮廷宴慶后,又留下兩宮皇太后如嫣、平湖,兩位嫡皇孫玄燁、福銓,以及幾個向來得寵的嬪妃,一同圍爐閑話。她一反後宮不談朝政的規矩,主動聊起南明永曆帝被擒的事,平湖聽得心如刀絞,卻不能表現出半點難過之情來。

說到吳三桂面見永曆的一幕時,大玉兒講得繪聲繪『色』,就好像親眼看見了一般,得意地說:"平西王舉兵圍緬,那緬甸小國寡民,哪肯為了一個前明餘孽的偽皇帝得罪咱們大清軍隊,立刻就擒了朱由榔獻給吳三桂。聽說那永曆也還有幾分氣勢,進了軍營,自顧自南面而坐,就跟上朝似的。諸官兵見了,竟然不由自主,一齊跪下來行叩拜禮,連吳三桂也跟著跪了下來,口稱"萬歲"。朱由榔痛罵了吳三桂幾句后,長嘆了一聲說:"朕本是北方人,如今只有一個心愿,就是回歸都中,謁見十二陵而後再死,你能滿足我這個願望嗎?"吳三桂磕頭如搗蒜地連連稱是。那朱由榔揮了揮手,命他出去。然而吳三桂伏在地上,腿都軟了,半日不能起身,左右隨從將他扶出來,聽說面如死灰,汗流浹背,就跟見了鬼似的,幾乎大病一場。從這天之後,說什麼也不肯再見朱由榔,竟是嚇破膽了。這個吳三桂,以往我看他還好,允文允武,人高馬大的,原來膽子竟這麼小。"說著呵呵地笑起來。

眾嬪妃聽太后說得好笑,也都跟著笑起來,湊趣地說些"咱們大清鐵騎天兵神將,所向披縻"的吉利話兒,又問:"不知道那個偽帝罵了吳三桂一些什麼話?怎麼就會把他嚇成這個模樣兒呢?"

大玉兒笑道:"那倒不清楚,不過猜也猜得出,無非是說他忘恩負義,賣主求榮,也就是他信上的那些話罷了。"說著拿出一沓紙來遞給玄燁說,"這是書記官抄錄的,說是吳三桂駐兵緬甸的時候,朱由榔寫給他的求情信。文采很不錯的呢。你看看,這封信的意思都讀得懂嗎?有沒有不認識的字?念給大家聽聽。"她說話的語氣,就像並不是在討論國家大事,朝廷秘報,而只是在查問玄燁功課。

然而平湖知道,太后決不是在借著讓玄燁讀信給後宮增添談資,而必定有著更為深沉的目的。是什麼呢?炫耀自己掌控前朝的權力?趁機觀察眾嬪妃尤其是漢人妃子的反應?考察玄燁的政治取向?或者還有什麼別的更可怕的用意?

自從玄燁登基,翻天覆地的大權又回到了大玉兒的手中,她再度成了全天下最有權力的女人,而從她大興殺戮的手段來看,她非常在意這權力,享受這權力。一個被權力欲沖昏了頭腦的女人是可怕的,她隨時都有可能為了進一步展現自己的權勢,而任意將幼主罷免。

唐皇后武則天先是協助皇上參與政事,接著越俎代皰,等到皇上駕崩、兒子繼位時,她已經不習慣權力旁落了,於是竟視皇位如兒戲,一而再再而三地將兒子從金鑾寶座上拉下來,幾度易主,最後終於不耐煩,乾脆取而代之,自己坐上龍椅,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

武則天是第一個,敢保大玉兒不想做第二個嗎?如果玄燁的言行不合她的意,她會不會就像武則天那樣,隨意黜了幼主的皇帝位?

平湖的心都提了起來。然而她連一個眼『色』也不敢遞給兒子,因為自己的一言一行必然處於嚴密的監視中。皇宮裡到處都是耳目,她不知道太后在哪裡布了眼線,是窗欞上,門帘后,還是天花板,但是,一定會有的。她也不知道太後會不會還在懷疑自己,借著永曆的信在觀察自己。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該表現出什麼樣的態度來才是正確——故作漠然嗎?佟佳平湖從來就不是一個沒有頭腦的女子,大玉兒根本不會相信她身為皇后而不關心朝政,她這樣做只會愈蓋彌彰;然而表明意見呢,她該站在什麼樣的立場?讓她助紂為虐贊成吳三桂弒主嗎?她說不出口;勸大玉兒放過朱由榔?那等於不打自招,承認自己和南明有瓜葛。

她能夠做的,只是低著頭剝花生,一粒一粒將它們碼在太后的座前,再回頭給玄燁剝一隻桔子,並細心地剔去絲筋,就像一個孝順的媳『婦』、一個慈愛的母親應該做的那樣。她將她的頭垂得很低,連一個眼神都不讓人捕捉了去。然而她每一根髮絲、每一個細胞都是耳目,在替兒子擔心著,祈禱著。

玄燁很認真地將那封信讀了一遍,向大玉兒請教了幾個較為艱深的字眼,又從頭再看一遍,這才大聲讀起來:

"將軍新朝之勛臣,舊朝之重鎮也。世膺爵秩,藩封外疆,烈皇帝之於將軍,可謂甚厚。詎意國遭不造,闖賊肆惡,突入我京城,殄滅我社稷,『逼』死我先帝,殺戮我人民。將軍志興楚國,飲泣秦廷,縞素誓師,提兵問罪,當日之本衷,原未泯也。奈何憑藉大國,狐假虎威,外施復仇之虛名,陰作新朝之佐命,逆賊授首之後,而南方一帶土宇,非復先朝有也。"

剛讀到這裡,大玉兒打斷道:"玄燁,你看朱由榔這信寫得多好呀。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啊?他是在稱讚吳三桂還是在罵他啊?"

玄燁想了一下,說:"永曆不敢非議咱們大清,所以只是數落李闖『亂』國的罪跡,說平西王"志興楚國","縞素誓師",本衷是要為前朝復仇,也就表示雙方是友非敵。他在信中稱李自成是"闖賊"、"逆賊",卻稱咱們是"新朝"、"大國",態度很恭敬,措詞很小心。"

大玉兒笑道:"所以說這些漢人最會的就是玩字眼了。你看他表面上態度謙恭,可是又說吳三桂"狐假虎威",那可不是把咱們一起罵了嗎?你再往下讀來聽聽。"玄燁遂又讀道:

"南方諸臣不忍宗社之顛覆,迎立南陽。何圖枕席未安,干戈猝至,弘光殄祀,隆武就誅,仆於此時,幾不欲生,猶暇為宗社計乎?諸臣強之再三,謬承先緒。自是以來,一戰而楚地失,再戰而東粵亡,流離驚竄,不可勝數。幸李定國迎仆於貴州,接仆於南安,自謂與人無患,與世無爭矣。"

大玉兒復又打斷道:"這朱由榔訴起苦來,說得也是夠可憐的;這李定國倒也是個人物,可惜不如孫可望識相,咱們大清幾次去書招降,他不肯棄暗投明,死心塌地地為了個偽皇帝賣命,可見也是個沒腦子的。這下邊全是朱由榔哭哭啼啼訴委屈的話,不念也罷,直接念那最後一段吧。"玄燁翻至最後一頁,讀道:

"不知大清何恩何德於將軍,仆又何仇何怨於將軍也。將軍自以為智而適成其愚,自以為厚而反覺其薄,史有傳,書有載,當以將軍為何如人也!仆今者兵衰力弱,煢煢孑立,區區之命,懸於將軍之手也。如必欲仆首領,則雖粉身碎骨,血濺草萊,所不敢辭。若其轉禍為福,或以遐方寸土,仍存三恪,更非敢望。倘得與太平草木,同沾雨『露』於聖朝,仆縱有億萬之眾,亦付於將軍,惟將軍是命。將軍臣事大清,亦可謂不忘故主之血食,不負先帝之大德也。惟冀裁之。"

玄燁讀完,仍將信紙摺疊如舊,奉還大玉兒。大玉兒滿面笑容地接過來,又問:"你看這朱由榔多周到,先說你要殺我,我不敢不同意;又說你要是肯讓我保留自己的地盤,我也不敢奢望;最後說你只要留下我的命,就算是不忘本了。以退為進,又以進為退,一波三折,翻來覆去,其實說的不過是四個字:饒了我吧!"

眾嬪妃多半聽不懂這信上究竟說了些什麼,然而見太后笑了,便也都跟著湊趣地笑起來,說:"這皇帝老兒有些意思,怎麼求饒的時候,跟小孩子一樣?"大玉兒卻忽然沉下臉來,喝道:"你們說的什麼話?朱由榔哪裡好算是皇帝了?咱們大清王朝,只有一個皇帝,就是康熙帝。如今可是康熙元年,你們把誰叫皇帝老兒?"

這罪名太大了,等同欺君。眾嬪妃大驚失『色』,忙跪下來叩求太后恕罪,平湖雖然沒說過話,卻也只好一起跪下,連玄燁也跟著跪下來,說:"請太皇太后息怒。"大玉兒拉起玄燁說:"起來,起來,大年過節的,幹什麼又跪又求的。"又向眾嬪妃道,"你們呀,如今玄燁做了皇上,你們也都是太后了,怎麼說話還是這麼不知輕重,連個小孩子也不如!"將玄燁拉在自己身邊坐下,又笑問道:"皇帝,你如今說說看,咱們該拿這個朱由榔怎麼辦呢?"

平湖心中暗暗嘆息,此時已經確知眼前是一個被權力欲膨脹至喜怒無常的女人,在她面前,稍微說錯一句話,甚至既便沒有任何錯,只要她願意,就可以讓成千上萬的人頭落地。她要殺要罰,或許不是因為被得罪了,甚至不是因為不高興,而僅僅是要告訴世人:她有這個權力。在這樣的太皇太后眼前,兒子的帝位可以坐得穩嗎?

只聽玄燁回答:"朱由榔已經勢微,不足為敵,況且究竟是前明皇室。我大清治國宗旨是滿漢一家,皇阿瑪在世時也一直推行懷柔之策,即在臨去前也曾數次拜謁崇禎陵,又善待明朝宗室,對南明也網開一面,以為窮寇莫追。孫兒以為,如今永曆既被平西王所擒,大勢已去,就算留他『性』命,也不可能再有力量翻雲覆雨,不如接來京中贍養,也可向天下顯示我大清的胸襟。"

平湖在心裡為了兒子的這番話暗暗擊節,但又深深擔心這不是大玉兒願意聽到的。果然,太后的臉『色』陰沉下來,雖然語氣還是很和悅,神情卻十分嚴肅,篤定地說:"玄燁,你要記住,對敵人一定不可以心軟,剪草必須除根,否則貽害無窮。這朱由榔說得可憐,可是他自稱"有億萬之眾",分明是恐嚇,留著他的『性』命,難道還讓他給那億萬之眾做皇帝,好領導他們反清復明嗎?所以我說,應該告訴吳三桂,就連押回北京獻捷亦不必,免得夜長夢多,徒生意外。且不說長途押解勞民傷財,如果那些殘明餘孽在途中劫囚車怎麼辦?他不是想還見十二陵嗎?我們偏不讓他如意。就把他留在雲南府,放餌釣魚,守株待兔,讓那些殘明餘孽自投羅網,好就便一網打盡,豈非一勞永逸?"

玄燁聽了不忍,猶疑道:"讓平西王親手弒主,會不會有干天和?"

大玉兒搖頭道:"怎麼能這麼說呢?平西王面見朱由榔時竟然下跪,可見在他心中,永曆還是皇上。平西王的心裡,始終是漢人。他曾經背叛前明歸順李自成,後來又叛了李闖投降咱們大清,這個人出爾反爾,不足為信。這次他擒獲朱由榔,正是『逼』他表明心意的一個好機會,如果讓他親手殺了朱由榔,也就可以『逼』得他沒有退路了,從今往後,只有一心一意忠於咱們大清。"

玄燁道:"那不就成了《水滸傳》里的"投名狀"?"大玉兒愣了一下說:"什麼投名狀?"玄燁笑道:"那是書里的故事,說北宋末年,災荒四起,民不聊生,『逼』得各路英雄揭竿起義,反上梁山。梁山首領怕他們心不誠,就要起義的人在上山前殺一個人,犯下彌天大罪,斷了自己的後路,以此表明落草為寇的決心。這個,就是投名狀了。"

大玉兒仍然笑著,可是笑容已經很難看,淡淡地說:"你如今是皇上了,又要讀書,又要上朝,又要學著批閱奏章,又要和大臣們議論朝政,怎麼還有閑情看這些雜書呢?漢人的書最容易移情易『性』的,不如以後別再看了吧。"玄燁諾諾答應。大玉兒便不再說,仍然閑話家常。

一時席散,大玉兒命眾人跪安,卻特地留下平湖,嘆道:"玄燁好像看了許多漢人的閑書,他有很多時間嗎?你這個做額娘的,怎麼也不留意一下?"

平湖明知太后之怒並不在於玄燁看閑書這樣的小事上,況且玄燁的作息也全不由自己做主,卻仍小心翼翼地道:"是臣妾疏忽,今後會留心提醒的。請太后恕罪。"

大玉兒恍若未聞,長嘆了一口氣,彷彿自言自語地說:"我就是怕你不知分寸,提醒得太過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玄燁的身體里有一半漢人血統的緣故,所以才這麼親近漢人,護著漢人。這天下是大清的江山,是大清列祖列宗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很多年前有個人告訴我,說大清朝不完全是滿人的,也不全是我們蒙古人的,還有一半是漢人的。如果我不能順應天命,福臨就只有十年的帝運;而如果我肯還朝於漢人,就會保住大清王朝三百年昌盛。我本來不信這些話,福臨登基的第十年,我曾經擔心過,還催著福臨大婚,以防萬一;直到那年太太平平地過去,我才放下心上這塊大石。可是我沒想到,這帝運十年,指的不是登基,而是親政。從福臨親政到駕崩,可不真的就只有十年,叫我不信也不行。就是因為這樣,我才明知道你是漢人,也答應立玄燁做皇上。一個漢人女子生的兒子做了皇帝,也就等於我還了一半的江山給漢人了吧?不過,這已經是我的底線。我最多就能做到這裡。我可以讓有漢人血統的皇帝坐鎮我大清的江山,可是我不能讓大清王朝改天換日,大清的列祖列宗在天上看著我呢。如果玄燁一直記著他是漢人,我寧可和老天爺再賭一次,也不能讓大清江山葬送在他手上。"

大清江山,改天換日,這番話說得何其嚴重!平湖只覺心驚膽寒,忙跪下道:"太後過慮了。玄燁自小在太後身邊長大,由太后教導成人,他要走的路,早就由太后指引規正,又怎麼可能違逆太后之意呢?"

大玉兒呵呵笑道:"你一口一個"太后",說得我好不高興。可是俗話說得好,"天大地大,沒有爺娘大;爺親祖親,沒有親娘親。"我說十句話,哪有你這個親額娘說一句話入耳貼心呢?只怕我就算耗費再大的心力,也教不好玄燁,他始終還是你的兒子,是漢人的皇帝。唉,我這個老太婆可真是為難啊,不如你來告訴我,怎麼做,才能讓玄燁忘記他身體里的那一半漢人血『液』呢?"

平湖只覺得自己的身子一點點冰冷起來,就彷彿在一個無底的冰窟里越沉越深。她明白了,原來大玉兒是在『逼』自己給她一個絕對可以信得過的答案,讓她相信,她才是玄燁惟一的親人,而自己對玄燁沒有任何的影響力。然而,除了死人,誰能給出這樣的保證?

太皇太後分明是在同自己做交易。這已經是她們之間的第幾次交易?

從前,太后大玉兒曾向身為容嬪的佟妃要求過董鄂皇貴妃的『性』命,而此時,太皇太后的大玉兒則是在向已經成為康章皇太后的平湖要求她本人的『性』命。而兩次的籌碼,都是玄燁。於是,註定了大玉兒是永遠的贏家!

平湖在瞬間做出了決定,為了玄燁的帝位,為了漢人的江山,她除去犧牲,別無選擇。更何況,順治死了,永曆也死了。他們一個失蹤,一個被擒,幾乎同時交出了權力。就好像冥冥中有一隻無形的大手,將他們同時拉下了本不該屬於他們的王位,而將明清兩股力量合二為一,把天下交付在身兼滿漢血脈的康熙帝玄燁手上。這是天意!玄燁,才是真正的天子!

只要能解除太后的疑慮,只要玄燁仍然可以稱帝,只要天下江山至少有一半能回到漢人手中,有什麼是平湖不能付出的呢?生又何歡,死又何懼?生命,對她而言早就不是屬於自己的了。

平湖恭順地低著頭,似乎答非所問地說:"臣妾這些日子因為觸犯痼疾,身子越來越差,只怕有負太后寵愛,命不久長了。以後,教導愛護玄燁的職責,就全拜託太后費心了。"

大玉兒聽了,故作驚訝地問:"你身子不舒服嗎?什麼時候的事?怎麼不見召太醫?"

平湖苦苦一笑,卻仍然溫婉地道:"太后不是說我精通歧黃嗎?人家常說的:能醫者不自醫。我自知這病只是捱日子罷了,也不知是十天,也不知是半月,就再沒福氣領受太后的恩寵了。"

這番話,等於是在向太后應承,自己情願一死,但不知還可以延捱多少天活命?大玉兒見平湖如此痛快決斷,倒也訝然,半晌方嘆道:"這真是讓我心痛啊。然而你既得了這樣的病,也只得認命了。我明兒叫傅太醫來好好替你醫醫脈,總要儘力診治。這個月,你想吃什麼,想做什麼,千萬別委屈了自己,知道嗎?不過你身子這樣弱,只怕過了病氣給玄燁,況且他又要天天上朝,政務繁忙,大概不能常來看你了。"

平湖在心裡輕輕嘆了一聲。那就是說,太后只給了她一個月時間,一個月之後,她就必須自我結果了。而就連這一個月,太后也不願意讓她見到玄燁。看來,之所以肯延緩她一個月的壽命,並不是想讓她死得無憾,而只是要做到"無虞"罷了。太后是要她用醫術使自己一天天憔悴,"正常自然"地死去,免得眾人疑心。平湖在心裡淌滿了淚,卻仍然只能滿懷感恩地說:"太后想得周到。臣妾叩謝太后恩寵。"

玄燁讀到的信,吳應熊也讀過了。他再次有了那種生不如死的恥辱感。

自從結識明紅顏、可以身體力行地為南明朝廷獻力以來,他努力地『逼』自己忘掉身為天下第一大漢『奸』之子的悲哀,父親是父親,自己是自己,雖然父親叛明投清,他卻是忠於前朝的,可以無愧於天地。然而此刻,在永曆帝的乞命書前,他不得不再次面對自己身為叛臣之子的事實,不得不為了愛莫能助而絕望,而悲痛,而慚恨。

信是洪大學士帶給他看的。洪承疇說,這封信他自己看了很多遍,幾乎已經會背了,開篇第一句即云:"將軍新朝之勛臣,舊朝之重鎮也。"這句話,不止是說吳三桂,也是說他洪承疇,真令他羞祚莫名,汗流浹背。而後邊永曆帝自敘這些年顛沛流離的慘痛經歷,更讓他既痛且哀:

"幸李定國迎仆於貴州,接仆於南安,自謂與人無患,與世無爭矣。而將軍忘君父之大德,圖開創之豐功,督師入滇,覆我巢『穴』。仆由是渡沙漠,聊借緬人以固吾圉。山遙水遠,言笑誰歡?只益悲矣。既失世守之河山,苟全微命於蠻服,亦自幸矣。乃將軍不避艱險,請命遠來,提數十萬之眾,窮追逆旅之身,何視天下之不廣哉?豈天覆地載之中,獨不容仆一人乎?抑封王錫爵之後,猶欲殲仆以邀功乎?

第思高皇帝櫛風沐雨之天下,猶不能貽留片地,以為將軍建功之所,將軍既毀我室,又欲取我子,讀鴟鵠之章,能不慘然心惻乎?將軍猶是世祿之裔,即不為仆憐,獨不念先帝乎?即不念先帝,獨不念二祖列宗乎?即不念二祖列宗,獨不念己之祖父乎?不知大清何恩何德於將軍,仆又何仇何怨於將軍也。將軍自以為智而適成其愚,自以為厚而反覺其薄,史有傳,書有載,當以將軍為何如人也!"

當真一字一淚,椎心瀝血。"史有傳,書有載,當以將軍為何如人也!"又當以自己為何人呢?洪承疇被問得愧不能答,吳應熊被問得啞口無言,難道平西王吳三桂就毫無所動嗎?

最重要的是,永曆帝既已被擒,明紅顏此時何在?倘若緬甸人擒獻永曆帝時紅顏也在旁邊,必會殊死一戰;而如果當時紅顏不在,事後也必會設法營救。而不論是哪種情況,紅顏此時的處境都一定很危險!吳應熊真是一分鐘也不能等,只想立刻飛撲至紅顏身邊去保護她,安慰她。

而吳應熊想到的,洪承疇也想到了,且特地預先寫好一封信,請他交轉吳三桂,又告誡吳應熊,身為朝廷命官,說走就走,且是奔赴前線是非之地,罪名匪輕。倘若弄巧成拙,非但救不了紅顏,反而引火燒身,不如循常規向朝廷乞假探親,自己再活動禮部的舊同事代為美言,大抵太后是不會阻攔的。

果然吳應熊遞上假條沒幾日,禮部便合議下旨說,平西王吳三桂擒永曆、滅南明,建功至偉,遂加恩派了吳應熊一個美差,著他公私兩便,往雲南頒旨賞賜。

臨行前夜,建寧特地在後院戲園設宴為丈夫餞行。吳應熊的心此時早已飛去了雲南,原本無心飲宴,然而自從順治駕崩,建寧一直鬱鬱寡歡,難得她今天有興緻,他又怎麼忍心不振作起來、陪她盡興呢。況且,此次遠赴雲南,世事難料,誰知道還會不會再回來?倘或有變,今晚就是同建寧的最後一聚了。吳應熊打定主意,今晚一定要好好陪建寧看戲、喝酒、說一夜的話,她想做什麼,他都會陪她去做,只要她高興就好。

這一年中,建寧變得越來越古怪,沒人時便對著那盒泥偶說話,把《長生殿》的唐明皇叫皇帝哥哥,把《趙氏孤兒》的庄姬公主叫長平仙姑,把《倩女離魂》的張小姐叫香浮小公主,哭一陣笑一陣,說一陣又唱一陣。府里很多人都說格格是不是瘋了,吳應熊覺得心痛,卻無能為力。建寧的心就好像對現實世界封閉了一樣,只要她不願意,別人說什麼她也聽不進,做什麼她也不在意。

新皇登基已經整整一年,連年號也改作了"康熙"。然而建寧還是完全不能接受哥哥的死,也不許家中舉行任何祭奠儀式,似乎那樣做了,就會坐實哥哥的死。

自從去年正月,哥哥在景仁宮裡對她和平湖說了那番奇奇怪怪的話后,第二天宮中就傳出了皇帝得痘的消息,但又不許任何人探視,同時命令城門緊閉,重兵把守,對每一個進出的人嚴加審查。又過了兩日,初七夜,忽然召群臣入宮,一進來就讓人去戶部領帛,接著來至太和殿西閣門前,宣布皇帝駕崩的噩訊,又以天花傳染為名,不許百官瞻仰遺體,裝裹后直接封棺,停靈於景山壽皇殿。而吳良輔等近侍太監,也都賜死殉主。於是,關於皇帝哥哥死前的情形,便沒有一個人看見,或者看見了也都無法說出來。

建寧不相信哥哥會死,奉召入宮后,她一不往慈寧宮叩問太后,二不去太和殿拈香化紙,卻直奔停靈的壽皇殿,堅持要見哥哥最後一面,嚷著說:"你們不讓我親眼看見,我怎麼都不會相信哥哥死了。宮裡到底有什麼陰謀?為什麼不許群臣朝拜皇上?你們開棺!開棺讓我看了我才相信!"最後,是皇太后聞訊趕來,命令侍衛不顧死活地將她拖出去,綁了手腳塞進轎子里送回額駙府的。

太后且諭令吳應熊,要好好看著公主,沒事不要讓她出門。換言之,就是再一次對建寧下了禁足令,而這一次與往常不同的是,從前只是不許她進宮,現在則乾脆不許她出府了;另一面,又以格格神智不清為名,派了一位太醫住進額駙府專為建寧調理,名為診病,實為監視,建寧等於是被軟禁了。然而建寧已經不在乎。她不再像從前那麼一心喜歡往府外頭跑了,呆在屋子裡,綉繡花,看看書,一天很容易過去。她惟一覺得遺憾的,只是不能見到平湖,不能與平湖討論哥哥的事。哥哥同自己說完那些奇奇怪怪的話后就再沒有上過朝,『露』過面,對外聲稱是患痘,卻又不見召太醫,只是湯若望、蘇克薩哈這些人早早晚晚地出入頻繁,行蹤奇怪。而哥哥的死訊一傳出來,遺詔也跟著出來,說是學士麻勒吉、王熙此前已經奉旨擬詔,就好像哥哥早知道自己必死一樣。況且那個遺詔羅列了十四條罪狀,幾乎完全否定了順治一生勤政治世的功績,哥哥又怎麼會同意擬寫這樣的一份遺詔呢?

建寧堅信哥哥不會忍心這樣丟下她一走了之,他只是學佛學得走火入魔,於是離宮出走,借死逃遁,去某個深山尋找得道高僧講談佛法去了。總有一天,他會回來找她,告訴她,他還好好地活在某個地方,比如深山古寺,抑或泛舟江湖。她很想去看看平湖,和她談談哥哥的事,可是這次太皇太后真的很生氣,已經整整一年了,都不肯取消對她的禁足令。吳應熊每天上朝回來,偶爾會帶來平湖的消息,說她已被封為康章皇后,接著又晉陞為太后,與博爾濟吉特如嫣合稱兩宮皇太后。似乎都是好消息。然而建寧相信,平湖不會在意這些虛名浮利,皇帝哥哥走了,平湖一定比誰都傷心,再多的利益再高的榮譽堆在她面前,她也不會覺得開心的。

不能見到平湖,建寧所有的心事就只有向丈夫吳應熊傾訴了。但是吳應熊為人謹慎慣了,即使是在自己家中,也輕易不肯議論朝政。沒有人知道,倘若他可以開誠布公地和建寧多談談,交換心裡的懷疑和想法,會不會讓建寧好過些,不會變得那麼抑鬱,消沉。然而建寧自從大鬧壽皇殿後就有些痴痴獃呆的,吳應熊擔心,如果讓她知道自己對於順治離奇暴斃這件事其實也有很多疑慮,會不會更加胡思『亂』想,惹出更多意想不到的麻煩。於是,對於建寧所有的疑問與猜測,他就只有抱以不置可否的一笑,或是空洞地勸她放寬心,別想得太多了。

漸漸地,建寧也就不再對他徒廢口舌了。建寧不對任何人徒廢口舌,在太皇太後下令對她的行動關了禁閉之後,她也同時給自己的心關了禁閉。

但是今晚,建寧好像很開心也很清醒,不住地催著吳應熊說笑話,又同吳青兩個比著出謎語猜謎語,猜對了就小孩子般拍手笑著,賭輸了就乖乖地喝酒,喝了一杯又一杯。吳應熊不得不勸她:"酒這東西,微醺為佳,過則傷身,不如喝碗湯壓一壓,吃幾口熱菜吧。"綠腰在旁笑道:"駙馬爺真是體貼,格格要是不領情,倒辜負了爺的一片心。"說著親手舀了一碗湯放在建寧面前。吳應熊暗暗稱奇,隱隱覺得不對勁,卻又說不上是什麼地方不對。

到散席時,建寧已經醉得站都站不穩了,吳應熊親自扶她回房,命紅袖好好伏侍,正欲告退,建寧卻忽然叫住說:"我有一句話問你,說了再走不遲。"又命紅袖自去歇息,不見呼喚不要進來。紅袖會錯了意,向著吳應熊一笑,拽了門出去。

連吳應熊也誤會了,不禁有些意外,自從綠腰母子進府後,建寧很少這麼主動過,遂笑問:"公主酒勁未過,要不要再喝點茶水?"

建寧恍若未聞,卻定定地望著吳應熊,輕輕問:"你走了,還會回來嗎?"

"當然會。"吳應熊有些心虛地說,"我奉朝廷之命去雲南頒旨,辦完公事就回來,格格怎麼這樣問?"

建寧嘆道:"如果那位洪姑娘不讓你回來呢?你會不會跟她走?"

吳應熊一驚,本能地反問:"什麼洪姑娘?"

建寧的臉上忽然浮起一絲微笑,是神智不清的人特有的那種痴笑,然而眼中卻有了淚意,慢慢地說:"你不用瞞我了。上次洪經略來府里找你,綠腰躲在屏風后已經什麼都聽見了,她同我說,你跟洪承疇商議著,要趕去昆明救一位洪姑娘。皇帝哥哥臨死前,曾經同我說過一些奇奇怪怪的話,一直念著"紅顏"、"紅顏"。我本來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以為只是說"紅顏知己"或者"紅顏禍水",但是那天我才明白,原來紅顏是一個人的名字,是洪經略女兒的名字。而這個人,對你很重要,可以讓你一聽到她的名字,就會拋棄京城的一切,什麼也不顧地奔去雲南救她。甚至,都沒打算告訴我,你還會不會回來?"

吳應熊又是驚訝又是震『盪』,他知道,只要建寧一句話,自己明天就可能走不成,甚至,自己和洪承疇都活不成。然而事到如今,只有豁出去,建寧放過他最好,如果不能,他強沖也要衝出去。遂推誠布公地說:"是我不好,不該一直瞞著你。但我可以對天發誓,我和洪姑娘是清白的。她自幼離開洪大學士,寧可與『奶』『奶』乞討為生,也不肯棄國投降。我很敬佩她的剛烈,所以一直在暗中幫助她。不過,她並不知道我的真實身份,不知道我是平西王的兒子,也不知道……"說到這裡,他忽然有些語塞。他說他和洪妍是清白的,可是,在心裡呢?他在心裡是坦『盪』的嗎?

"也不知道你是大清的十四額駙是嗎?"建寧替他接下去,"那好,我陪你一起去雲南,當面告訴她你是誰。如果你們兩情相悅,我就像當年接綠腰進府一樣把她接過來做你的第二房妾侍,你看好不好?"

"洪妍不是這樣的人。"吳應熊連忙道,"她是一個純潔、驕傲、自愛、高貴的俠女,決不會答應與人做妾的。事實上,如果她知道了我是誰,只怕連見也不願意再見到我呢。我這次去雲南,只是為了救她,並沒有其他的非份之想。她是恩師公的女兒,我又怎麼配得上她呢?"

建寧的心一層層地沉下去。從她聽綠腰轉述了那些話,知道了有洪妍這樣一個人存在的時候,就已經很受傷了;但是她告訴自己,要忍耐,要寬容,要像漢人賢女傳里那些三從四德的賢妻一樣,不但要善待丈夫,還要善待丈夫喜歡的女子,真誠地接受她們;她決定哪怕有一把刀『插』向自己的胸膛,也要忍著痛來接受;然而她沒有想到的是,吳應熊還要當胸刺她第二刀、第三刀,而且每一刀都刺得那樣准、那樣狠!

他當著她的面,那樣真誠、生動地表白自己對另一個女人的熱愛。他說她配不上她,在那個"純潔、驕傲、自愛、高貴"的女人面前,他連非份之想也不敢有,連自己已有妻室也不敢承認。在他心目中,什麼額駙,什麼格格,根本不值一文,他願意犧牲一切只為了見那女子一面,而自己在他心目中,從來就沒有過這樣的地位。她嘆息一般地問:"你說你去雲南,只是為了救她,沒有非份之想;你說如果她知道了你是誰,可能會不願意再理睬你;那如果她肯理你,如果她不在意你是誰,如果她願意跟你在一起,你是不是就打算跟她遠走高飛,再也不回京城,再也不回這個家了呢?"

"我……"吳應熊結舌了。這個問題,他早已問過自己,而答案是肯定的:只要能和紅顏在一起,他願意捨棄世間所有的一切。家庭、功名、建寧、吳青、甚至『性』命,他通通都可以不要。可是這句話,當著建寧的面,卻是再也說不出口。

然而建寧已經明白了。平湖說過,做不成惟一,做第一也好;做不成第一,做其中之一也好。但是在吳應熊的心裡,滿滿的就只有洪妍一個人,只有洪妍才是第一,也是惟一,還是全部。自己與他的過往,從頭至尾只是一場夢,風一吹就散了,不會留下任何痕迹。她連其中之一都算不上。她根本在他的心裡就沒有存在過,生動過。他連騙她也不肯!她張開口,連自己也聽不清自己說的話:"你走吧。"

吳應熊呆了一呆,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不禁問:"格格,你說什麼?"

建寧悲哀地看著他,就好像第一次看見他,又好像這是最後一面,一定要努力把他看清楚。她看得這樣專註,這樣深沉,彷彿一直看到他的心裡去,清冷而明白地說:"你走吧。既然你從來沒有喜歡過我,既然那個洪姑娘在你心裡這樣重要,你就去找她吧。平湖同我說,愛一個人,是自己的事情。能夠一世相守,或者隔河相望,都是緣份。我和你沒有相守的福份,也沒有相望的情份,但是,我遇到你,愛上你,又和你做了這些年的夫妻,總算這一生沒有白過。雖然我知道你心裡沒有我,卻也不想做讓你不高興的事,如果你要走,就走吧。"

建寧每說一句,吳應熊就覺得更羞愧一分,這是他的結髮妻子,是他曾經捧在手心裡呵護寵愛著的小小格格,他知道她愛他,卻從來沒有想過她的愛可以如此博大、艱忍,他怎能辜負如此深沉的愛,怎能忍心傷害她,使她心痛、流淚?他走上前,抱住建寧說:"誰說我的心裡沒有你?誰說我不喜歡你?你是我的妻子,是我最親近的人。你相信我,我去雲南,只是為了救人,替洪師公送信。救了洪姑娘后馬上回來。你等我,我一定會回來的。"

隨著這句話,建寧的臉忽然光亮起來,就好像有一股生命之泉注入了她的身體,剛才還白如月光的面龐驀地升起一團紅暈,她看著丈夫,重重地點頭:"我相信你,你說會回來,就一定會。我會等你的,會一直等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清公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大清公主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只有香如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