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該出手時就出手

四、該出手時就出手

佩特森在6月9日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仍然是會議是否有權制憲。

佩特森是5月25日到會的,以後一直參加會議,直到7月23日才離會,9月17日前又趕回來在憲法草案上簽字。也就是說,當南卡羅來納的科茲沃斯·平克尼將軍5月30日提出,各邦的授權是否允許我們撇開《邦聯條例》另立體制時,佩特森是在場的,卻沒有回應。因此,9天以後他才重提舊話,必有原因。

原因就在於小邦的存在受到了威脅。

前面說過,所謂「美利堅合眾國」,是由13個具有「半國家」性質的邦聯合而成的。這些邦來歷不同,性質各異,互不相屬,本無瓜葛。只是由於共同的利益(當時主要是為了從英國獨立出來),這才走到一起,組成一個鬆散的聯盟,即「美利堅邦聯」。這一點,在《邦聯條例》中講得十分清楚,在倫道夫的方案和發言中也得到了重申──聯合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共同防務,保障公民自由,提供普遍福利」。其中,所謂「普遍福利」,又包括兩個方面,即各邦相互之間的利益和所有邦共同的利益。也就是說,利益,是聯合的基礎。

因此,當弗吉尼亞提出進一步聯合(或者說全面聯合)的倡議時,各邦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有的積極響應(如賓夕法尼亞),有的審慎歡迎(這個較多),有的勉強同意(如紐約),有的堅決抵制(如羅德島)。即便參加會議,也各自心懷鬼胎。大家都想從聯合中得到更多的好處,卻又擔心自己的利益或權益遭受損失。這些利益和權益是並不一樣的。比如馬里蘭堅持「小國寡民」的國家模式,新罕布希爾關心共和政體的道德問題,南卡羅來納則希望保護和延續奴隸制度。這三個邦,一個在北(新罕布希爾),一個在南(南卡羅來納),一個位於中部的戰略要地(馬里蘭),各自在政治文化上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卻都以這些獨有的特點而自豪,擔心其獨特的政治實踐可能會因所謂「全面聯合」而喪失殆盡。

其他邦也都有各自的擔憂和疑慮,整個會議上空可謂疑雲重重。甚至就連始作俑者弗吉尼亞,其實也有擔心。長期以來,弗吉尼亞一直以南部聯盟的領袖自居,因此最擔心北方借新的全國最高政府損害南方的利益。比方說,應北方保護貿易論者的要求,提高南方貨物的運費,使弗吉尼亞的經濟利益被北方的商業邦所吞噬;或北方小邦在參議院聯合起來通過條約損害南方,尤其是限制密西西比河的自由航行權,等等。

不過,弗吉尼亞人並不打算坐以待斃。他們的辦法是先發制人,不但倡議召開制憲會議,而且提出了自己蓄謀已久的方案,試圖造成先聲奪人先入為主的態勢。弗吉尼亞方案的用心是十分明顯的,就是要控制立法權,確保自己的領袖地位。所以他們主張,第一,全國議會實行兩院制。第二,兩院議席都按人口比例產生。而且,最好是第一院(眾議院)議員由選民直選,第二院(參議院)議員由第一院議員選舉。

18世紀末,美國人建造自己的三帆快速戰艦

這個方案顯然有利於弗吉尼亞,因為弗吉尼亞是人口最多的一個邦(土地面積則排名第二)。按照這種選舉辦法,自然是弗吉尼亞選出的議員最多。賓夕法尼亞問題也不大,因為她的人口第二(土地面積第五)。北卡羅來納人口和土地都位居第三,也沒什麼意見。意見最大的是那些小邦。首先是特拉華,次為新澤西,再次為康涅狄格和南卡羅來納。為了讓讀者看得更清楚,我們不妨來為這13個邦做一個排行榜:

弗吉尼亞,人口最多,土地面積第二;

賓夕法尼亞,人口第二,土地面積第五;

北卡羅來納,人口第三,土地面積第三;

馬薩諸塞,人口第四,土地面積第九;

馬里蘭,人口第五,土地面積第七;

紐約,人口第六,土地面積第四;

南卡羅來納,人口第七,土地面積第六;

康涅狄格,人口第八,土地面積第十一;

新澤西,人口第九,土地面積第十;

新罕布希爾,人口第十,土地面積第八;

喬治亞,人口第十一,土地面積第一;

羅德島,人口第十二,土地面積第十三;

特拉華,人口第十三,土地面積第十二。

從這個排行榜不難看出,大邦大約有4個。它們從大到小依次是:弗吉尼亞、賓夕法尼亞、北卡羅來納和馬薩諸塞。這4個邦的人口加起來有140多萬。小邦大約有5個。它們從小到大則依次是:特拉華、羅德島、喬治亞、新罕布希爾和新澤西。這5個邦的人口加起來也不到40萬。不到40萬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是說,這5個邦的人口加起來也抵不過弗吉尼亞。因為弗吉尼亞的人口在1787年至少也有54萬(1780年53.8萬,1790年74.8萬)。這樣算,還是因為加上了新澤西這個並不太小的邦。如果小邦也算4個,它們的總人口就只有24萬,還不到弗吉尼亞的一半,只比4個大邦總人口的1/5多一點。

最小的兩個邦是特拉華和羅德島。它們兩個,一個(特拉華)人口倒數第一,土地倒數第二;一個(羅德島)土地倒數第一,人口倒數第二。根據1780年的粗略統計,特拉華人口4.5萬,羅德島人口5.3萬,都不到弗吉尼亞(53.8萬)的1/10。所以這兩個邦疑心最重,警惕性最高。羅德島乾脆不派代表參加會議(批准憲法也最晚),特拉華則一開始就把醜話說在前頭:如果一定要改變每邦1票的表決制度,兄弟我就不奉陪了!

特拉華的這種態度引起了強烈的不滿。好幾位代表都說,特拉華這樣做有點過分,居然要撤走代表,還自認為有理。難道連把方案交給全體委員會和大會討論一下都不行?特拉華代表團沒有辦法,因為會議剛剛開始時他們是比較孤立的。羅德島不與會,新罕布希爾來不了,喬治亞不吱聲,新澤西在等待,他們也只好暫時留下來繼續參加討論。

但是,到6月8日,特拉華代表剛寧·貝德福德終於忍無可忍,拍案而起,憤而抗言,指名道姓痛斥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興妖作怪」。原因是《弗吉尼亞方案》中有這樣的條款:全國議會有權否定各邦議會的立法,如果他們認為這種立法違背了《聯邦條例》(即討論中的《聯邦憲法》)或對外條約的話。對此,南卡羅來納的查爾斯·平克尼、弗吉尼亞的麥迪遜和賓夕法尼亞的威爾遜表示贊成,北卡羅來納的威廉森、馬薩諸塞的格里和特拉華的迪金森反對。迪金森發言以後,貝德福德發難了。

貝德福德動情地說,說起這種否決權給各邦帶來的危險,他不由得想起自己的邦是多麼地弱小,別人只要高興就可以隨意損害,毫不留情。他說他發現,所有這一切的意圖,就是要剝奪小邦的平等表決權。按照現在說的這種辦法,特拉華在全國議會裡只能佔到1/99的席位,賓夕法尼亞和弗吉尼亞加起來則擁有全部議席的1/3。這裡面難道沒有利益的驅使和商業的競爭?因此,他憤怒地說:看來,賓夕法尼亞和弗吉尼亞就是希望創造這樣一種體制──在這個體制中,這兩個邦具有「巨大的、妖怪般的影響力」!

麥迪遜當然不能接受這樣的指責。他反問自己在新澤西學院時的同學和室友貝德福德,你說不能按照人口比例分配席位,請問還有什麼更有效的體制可以實行呢?如果不能更正現存制度的弊病,建立一個有效的全國政府,邦聯就會解體。邦聯一旦瓦解,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到那個時候,小邦會嘗到什麼樣的後果?在全國局面失控的前提下,與大邦為鄰的小邦難道會感到更加安全?

這就帶點恐嚇的意思了。這種事,在6月5日的會議上威爾遜和平克尼已經干過一回。威爾遜說,希望全體委員會接受他的以下觀點:多數邦按照更佳方案重新結盟的事業,不要被少數邦不替別人著想的自私行為拖累搞垮!可以建立這樣一個原則:承認這是一個志願者的聯盟,然後開放門戶,接納一切同意新條例的邦。也就是說,誰不同意新條例,誰可以退出聯邦。我們就要這樣結盟,你們小邦愛來不來!

這種話,連麥迪遜私下裡都認為是嚇唬那些小邦的,只不過當時特拉華和新澤西都沒有理睬而已。現在麥迪遜又來一次,佩特森就覺得不能不說話了。認真說來,新澤西人口有14萬,不算很小。但它仍自認為是小邦(人口第九,土地面積第十),而且有意無意地以「第三世界領袖」自居。何況新澤西與特拉華比鄰相依,都傍著大邦賓夕法尼亞,有一種唇亡齒寒的感情。為了這種感情,為了所有的小邦,也為了新澤西自己,佩特森必須「揚眉劍出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費城風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費城風雲
上一章下一章

四、該出手時就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