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 各領風騷 謀求變化——明中期青花
明朝中葉是由成化、弘治、正德三個皇帝統治的,這三個皇帝個人能力都非常有限,在政治上沒有什麼大出息,他們短暫的一生都被后妃、母親、宦官或大臣控制。三個皇帝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在成年之前登基,就是不足18歲登基,不到40歲就死了。但由於皇權位置的至高無上,這三個皇帝對藝術品依然有很強的影響力。
成化畸戀
成化皇帝17歲即位,差三個月不到40歲時就死了。他是成、弘、正這三朝里活得最長的皇帝。成化青花以淡雅著稱。相對於以濃烈著稱的永宣青花,成化為什麼改變風格呢?這要從他的身世說起。
成化皇帝幼年時,經歷了兩次大的事變,第一次就是土木堡之變,他爹正統被瓦剌俘虜了;第二次就是奪門之變,他爹又複位做了皇帝。這樣,他就經歷了由太子廢為親王,又復立為太子這麼一個過程。一會兒說你是接班人,一會兒說你不是,一會兒又說你是,來回折騰。他是在劍拔弩張中度過的童年,隨時都面臨著生命危險。因此,成化小時候心理就有疾患,俗稱嚇破了膽,比如說他有嚴重的口吃,反應也比較遲鈍。據說他父親在立太子這個問題上就非常猶豫,不知道該不該讓他接這個班。成化身邊有一個很重要的人,影響了他的一生,她就是宮女萬氏。這個宮女在19歲那年開始伺候成化,抱著他,陪伴他,安慰他,等於是他的貼身保姆和監護人。那時候他跟母親的接觸都沒有跟萬氏這麼近,也就是說保姆跟他最近。由於屢經重大事故,成化的童年非常缺少安全感,非常需要依賴萬氏,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問題。
成化17歲時登基,立刻娶了比自己大19歲(一說17歲)的萬氏做了貴妃。顯然,成化是一個有戀母情結的人。《明史·萬貴妃傳》中記載:"帝每游幸,妃戎服前驅。"九個字,透露了什麼信息呢?一、皇帝每次出行,萬貴妃都跟著,表明皇帝的依賴性。二、萬貴妃無微不至,走在前面,顯示她的身份。三、戎服,就是軍裝,表明萬貴妃剛強的個性。史書上記載萬貴妃是一個很歹毒的人,但同時也是一個意志力非常堅定的人,要不然她不能保護幼年時的皇帝。成化從小到登基,這十幾年是萬貴妃給了他全面的保護,所以他依賴萬貴妃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當萬貴妃有權力后,她就開始勾結宦官,戕害每一個可能懷上皇帝的兒子的嬪妃。只要懷上孩子,她就要戕害,不能讓孩子生出來。成化皇帝的第一個皇后吳氏,結婚32天,就被萬貴妃趕下台了。她是貴妃,人家是皇后,皇后地位比她高啊。但是只32天皇后就被廢了,可見萬貴妃權勢之大。萬貴妃生沒生過孩子呢?生過。她曾經生了一個兒子,1歲左右就死了。在後來長達10年的時間裡,她都沒有再生。你想,她比皇帝大19歲,從生理角度上講,她是劣勢。但是,她成功地控制了整個宮廷的局面,任何嬪妃跟皇帝都不能生孩子,懷孕后不是流產就是連母親都一起身亡。
在執政十年的時間裡,成化已沒有一個執政者的鬥志。朝廷大臣們對皇帝長時間沒有子嗣也深感擔憂。王朝要延續,皇帝一定要生孩子,沒有兒子是頭等大事。於是,京師和各地官員紛紛上疏,要求皇帝遠離萬氏,爭取跟其他嬪妃接觸,生孩子。成化這時候還很有意思,他回答得很現代,他說"此乃朕之私事",這是我的私事,跟國家沒有關係,你們不能管我,我娶個比我大19的女人那是我願意。這樣,大家也就沒轍了,頂多下面傳些八卦。
父子相認
成化皇帝長時間沒兒子,他自己也難過,總想這件事。成化十一年的時候,一個宦官給他梳頭。成化照著鏡子,看自己有白髮了,就嘆氣,說自己都變老了,可是還沒兒子呢。這個宦官叫張敏,立刻給他跪下了,說:"陛下有子。"皇上十分驚訝,忙問原由,張敏就告訴皇帝:"您在6年前曾經臨幸過一個妃子,她把兒子生下來了,現在藏在後宮,皇上願不願意見一面?"那皇帝能不願意嗎?馬上變成國家頭等大事。當時通知就下來了,皇上立馬要到妃子這邊來。
這個懷孕的妃子姓紀,瑤族人。關於這一段,史書上有非常精彩的描述。《明史·紀太後傳》:"妃抱皇子泣曰:"兒去,吾不得生,兒見黃袍有須者,即兒父也。"衣以小緋袍,乘小輿,擁至階下,發披地,走投帝懷。帝置之膝,撫視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類我。""這段說得非常生動,我們用今天的大白話解釋一下。紀妃當時接到通知后,她抱著兒子哭了:"兒啊,你要走了我就活不了了。你見到那個穿黃袍的,有鬍子的,就是你爸爸。"這個皇子就是後來的弘治皇帝,當時是個小孩兒,穿一身小紅袍,乘著一頂小轎,被大家簇擁著來到階下。由於他出生后沒理過發,頭髮是拖地的。成化皇帝一看到他,激動了,馬上把他抱起來,擱在膝蓋上,又摸又看,然後悲喜交加,哭著說:"這是我兒子,像我啊。"這段足以構成一部電視劇,電視劇都拍不了這麼精彩。
成化父子相認以後,萬貴妃氣得要命。一個月後,紀氏就被毒死了。5個月後,成化立這個兒子為太子。還忘了說一句,那個宦官一個月後也自殺了,因為他通報的消息,迫於萬貴妃的壓力,只有選擇自殺。這個宦官叫張敏,義薄雲天。
從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成化皇帝是一個非常柔弱的人。而永宣時期,從人物到事物,從形式到內容,都是強烈狀態。所謂物極必反,到了成化皇帝時,他對強烈的東西就不感興趣了,反而對疏淡、柔弱的東西感興趣。這一點也影響到瓷器。
成化青花小罐
我早年去逛天津瀋陽道,有一次碰到一熟人,他抱著一個小罐沖我跑過來:"馬先生,你給我瞧瞧,這東西我實在鬧不明白,是什麼啊?"我一看,腦袋"嗡"就大了,是個成化的青花小罐,畫得非常淡,草畫得弱弱的。我心說:我怎麼沒早一步抓住這罐子呢?我說:"這是個成化的小罐。"他說:"是真的嗎?"我說:"肯定是真的。"他說:"這怎會是成化的呢?成化的官窯怎麼畫得這麼淡?"我說:"這就是它一個特徵。"今天說起來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但在20年前說這事,很多時候理解不了。後來我問:"這東西多少錢?"他說:"挺貴的,花了300塊呢。"我說:"要不加點兒錢,你賣給我?"他說:"那不行,那不行。"他就把東西拿走了。
這件事過去了很久,10年後我又碰到他了。我問:"你那小罐還在嗎?"他問:"哪個小罐?"我說:"你那成化的小罐。"他說:"哎呀,讓我貪圖小利給賣了。""你賣了多少錢啊?""我賣了30萬。"今天看,他就是貪圖小利。如果那個小罐子擱到今天,大概能值2000萬元。
成化人物紋
成化瓷器的人物紋非常有特點,過去有一種說法叫"成化一件衣",就是成化瓷器上畫的人物,就光著脊樑穿一件衣服。不像後來的人物,畫的衣服還有層次感。光著脊樑穿衣服,北方人叫"耍筒子"。過去北方人管騎馬不擱鞍子,叫"驏(音產)騎";光著膀子穿衣服,叫"驏穿"。"成化一件衣"過去是個絕招,你一看就知道是成化的。問題是今天這絕招地球人都知道了,那就麻煩了,作偽的人也知道就畫一件衣。
成化瓷器中出現大量嬰戲紋碗,尤其到了成化後期。這種嬰戲紋碗實際是宣德時期首創,但宣德不作為主要產品。到了成化時期,嬰戲紋的碗變成一個非常主要的產品,顯然跟成化求子心切有很大關係。成化自從認下弘治,立完太子以後,他又生了17個兒女,可見前面的控制有多嚴,10年一個不生。後來萬貴妃為什麼允許他生孩子了呢?估計她這麼想:反正木已成舟,索性讓他多生,讓他們自己掐去。
鑒寶
有一年,我替一個拍賣行檢視拍品,有一批他們認為不夠上拍資格,要退掉的東西,讓我幫忙看一下。我看了一天,最後剩下幾個盒,有一個盒一打開我就愣了,問他們:"這個碗為什麼要退掉?"他們說:"這個東西是康熙仿成化的,要價太高,4萬塊,估計拍不出去。"我說:"這東西是成化本朝的,我拿腦袋擔保。"我為什麼一眼就看出來了呢?因為我看得太多。成化瓷器表面有一種很膩的感覺,有點兒像人臉上的油擦多了。這種感覺對於我來說是熟能生巧。很多東西經過你千錘百鍊式的鍛煉之後,剩下的事情都是一下子。我當時一打開蓋,真是在一瞬間,就知道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東西。後來這個成化碗拍了好幾百萬。
鑒定中要找到一個本質上的感覺,這種感覺需要在收藏當中慢慢地體會,我無法傳達給你。成化瓷器有很膩的感覺,有一種臉上多塗了油的感覺,這是我在說;而你要自己感覺什麼叫多塗了油,那油一定是塗上去的,不是自己分泌的,要準確找到這種感覺。
弘治青花
弘治皇帝跟他父親是同齡即位,17歲,但他只活到35歲。成化與弘治在心理、體質上都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都比較弱。弘治是一個天生非常膽小的人,他長著明亮的眼睛和稀疏的鬍鬚,這是有圖為證的。剛才說了,弘治的母親紀氏是少數民族,瑤族人。我們看明代皇帝的畫像,到了弘治和正德,就是變成一種瘦小形,跟前後的皇帝都不一樣,因為他們有少數民族的血緣。
西方人認為,這兩個皇帝更像南方人,確實有道理,紀氏是從廣西來的。這兩朝皇帝因為血統關係,他們的性格特點也暗暗相傳。比如一個彪悍的民族,他的子孫後代也會很彪悍;一個柔弱的民族,他的子孫後代也比較柔弱。這點大多數人改變不了。
與他父親正相反,弘治在登基前就娶了太太,張氏。他一登基就宣布立張氏為皇后,並在以後的生活中深受皇后的影響。他十分寵愛張皇后,兩人一生中生下兩男三女。弘治一生沒有納妾,除了皇后,沒有再跟任何女人發生過關係。按正史記載,這是中華帝國史上惟一一夫一妻的皇帝。
弘治心理也有問題。他見到他父親的時候是5歲,已經記事了,記得非常清楚。一個月後,他的生母就被毒死了,這使他心靈產生巨大的創傷。弘治登基后,馬上宣布他不在人世的母親為皇太后,而且非常懷念她,派官員到廣西去找:我們祖上還有誰,一定要找到。後來跟皇上攀親的人多了,都說自己就是,出現很多冒名頂替的,但被揭露了。弘治還命令廣西和京師建造很多祠堂來紀念他的母親,以特別虔誠的心態照顧這些祠堂。
弘治的官窯非常少見,與他勤儉有關。弘治非常勤儉,很不喜歡奢華的生活。弘治瓷器中最有名的是黃釉瓷器。喜歡瓷器的人都知道,一說黃釉的巔峰之作,首推弘治黃釉。弘治青花最大的特點是畫面留白,畫得不那麼滿,空間留得比較多。按照專業術語說,就是成弘不分,成化、弘治的瓷器不怎麼區分,特徵很相似。除了有款上寫著"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弘治年制",這是可以分出來的,不寫就不分。實際上是可以分的,還是分得很清楚的。
正德皇帝
青花瓷到了正德時期,開始發生轉變,由清淡漸漸變得青翠起來。正德皇帝是中國明代皇帝里最富有風采的一個皇帝,故事太多了。正德14歲即位,30歲就死了。他是明代惟一不生孩子的皇帝,沒有兒子,所以明朝皇帝的少數民族血統到此為止。後面即位的嘉靖是他堂弟,就屬於另外一支了。
正德皇帝出生的時辰,按時、日、月、年這麼排列,是申酉戌亥,命理特別好,叫"貫如連珠",據說明朝皇帝里只有朱元璋有這麼好的命理,其他人都沒有這麼好,所以他特別高興。但正德不守規矩,喜歡女色,喜歡習武。他在北京西華門外營造了豹房,然後在遠離京城的宣化搞了個宣府,都是他尋歡作樂的場所。正德尚武,整天舞槍弄棒,封自己為"威武大將軍朱壽",不願叫皇帝,非說自己是將軍。朱壽,是他給自己起的名字,希望自己活得長,沒想到活得那麼短,30歲就死了。他還給自己封了個鎮國公,發軍餉。正德什麼事兒都干,就是不幹正事兒。
正德皇帝尚武,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他覺得明朝到他這會兒特別弱,跟北方就沒打贏過,打勝仗都是洪武、永樂時的事情。於是,他要爭口氣,御駕親征,在山西大同以南的地方與蒙古軍隊交戰。那次趕上天時地利人和,也趕上皇帝親自衝鋒陷陣,所有的人也都跟著拚命,那次確實打贏了,史稱"應州大捷"。整個16世紀,明朝就打贏過這麼一回。
伊斯蘭風格青花
正德上繼成弘,下接嘉萬,這個時期的變化是一個中心點。正德皇帝深受伊斯蘭文化影響,所以裝飾阿拉伯文字的青花瓷器在正德時期大量集中出現。伊斯蘭文化對明代的整體影響是明初上層社會的喜愛,上行下效。比如開國元勛常遇春、沐英,宦官鄭和等,這些高官都信奉回教。到了正德一朝,由於出口的需要,早期是東南亞地區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以及正德以後,青花大規模銷往葡萄牙、西班牙,這兩個國家在中世紀都受阿拉伯人的統治,所以對伊斯蘭教特別感興趣。
為什麼獨有正德一朝,阿拉伯文字是直接裝飾到瓷器上呢?明朝其他時期把文字直接寫到瓷器上並不多見,偶爾能見一兩件,為什麼到了這一朝特別多?基本上見到寫阿拉伯文字的瓷器,就是正德一朝的?歷史上還是提供了一些蛛絲馬跡,解釋它的成因。
正德十四年,皇帝寫了一首御制詩,評論各種宗教,詩中特別推崇伊斯蘭教。每個皇帝一即位,都要先處理前朝的爛事。嘉靖皇帝即位以後,詔書里有一條,就是說:"回回人於永,出入豹房,引誘蠱惑,情罪深重,錦衣衛拿送都察院,追問明白,議擬罪名,奏請處治。"就是說:有一個回族人,這個人叫於永,當時能夠在大內里隨意亂走。這個人對皇帝蠱惑,讓皇帝天天不幹正事。所以他覺得這也是對皇帝有所影響的人。
正德的愛情
正德皇帝對很多民間的婦女很感興趣。正德十四年,他去大同,在一個叫偏頭關的地方停留,晚上都是歌舞招待,載歌載舞。他一下就看上一個歌女,歌唱得好,舞跳得好。他就跟隨從說:"你給我打聽打聽她是誰,想辦法弄來。"隨從一會兒告訴他:"那是一個樂工的老婆。"正德不忌諱,說:"是別人的老婆也沒事兒,你把她給我弄來。"然後,他的親信就把這個歌女找來了,送到皇帝跟前。正德喜歡得不行。這個歌女叫什麼,哪兒的人,都不清楚。史書上就一個字:劉。她姓劉,宦官們都把她稱為"娘娘"。過去是把皇后稱為娘娘,可見她的地位之高。正德就帶著這個劉娘娘到處走,覺得她有意思。史書上沒有關於她的記載,我猜測她可能是少數民族,能歌善舞,百無禁忌,跟漢族婦女的三從四德截然不同,所以把皇上迷住了。
正德十六年,皇上帶著劉娘娘到了南京。到了以後,他下了一道中國歷史上最古怪的詔令:禁止養豬,禁止屠宰豬。要知道,豬肉是南方人的主要肉食,北方都是牛羊肉。國家的政令一下,禁止飼養,禁止屠宰,南方人吃肉的問題怎麼解決呢?有人就猜測:皇帝早不下詔,晚不下詔,怎麼帶著劉娘娘到這兒,就突然下了一個詔令呢?所以,估計劉娘娘是回族人。
野史上記載,正德有一個伊斯蘭寵妃,視若掌上明珠,但這個妃子是誰,不知道。查遍與他關係比較親密的人,他最喜歡的就是這個劉娘娘。
書上記載劉娘娘陪伴正德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只不過正德後來不爭氣,釣魚掉到水裡了,受了涼。過去我們小時候總說:嗝屁著涼大海棠。一著涼,皇上就走了。正德皇帝一生就對兩件事感興趣,一個打仗,一個女人。他所創造的很多寫有阿拉伯文字的藝術品,很可能就是千金買一笑。
2005年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有個正德青花阿拉伯文方瓶出現了,類似的東西歷史上從來沒有拍賣過,結果拍了169.6萬美元,摺合人民幣大約是1374萬元。這件正德青花小瓶是非常罕見的一種陳設瓷,它是方的。正德瓷器中有大量方形物,這種造型可能是皇帝個人的偏愛,影響到瓷器的燒造。皇帝的偏愛跟一般人不一樣,一般人的偏愛往往影響到自己,皇帝的偏愛會影響到全局,導致所有人都跟著去學。
明中期青花
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正處在明朝中葉,宮廷內部的所有問題都困擾著皇帝。三個人的經歷有所不同,性格也迥異,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短命。皇帝短命對朝廷的統治非常不利,剛上台還沒調整好就死了,每個人都統治十多年。明朝中葉,國家不夠強大,也沒有能力去打仗,不能像永樂皇帝六次御駕親征,直接跟北元抗爭。永樂皇帝每次出征都特別高興,一定要打贏了再回來,最後死在出征回來的路上。但到明朝中葉時,邊患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這一時期瓷器的變化,明顯地反映出從強勢到弱勢的變化。以後講到清朝康乾的時候,瓷器上也能看出國勢的變化。瓷器上有大的作為,一定是政治上先要有大的作為。當國家處於強勢之時,藝術品也一定處於強勢。但當政治處於弱勢時,藝術品也可以形成獨特的風格,不一定說弱勢就沒有藝術風格,依然可以形成。就像成化的這種很柔弱的青花,也是一種風格,這在藝術史上極為重要。
下一講講晚明時期的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