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閱世之道

五、閱世之道

1、相對價值

說到價值,有人類才有價值,為什麼?因為價值來自於選擇和評價。人類有思考能力,有選擇的能力,可以使某樣東西因為人的選擇而呈現出價值。舉個例子,我教書教了幾十年,常常碰到年輕學生問我,老師,什麼是美?美,就是一種價值。我看到年輕的學生,會說年輕是美;碰到社會上一些中年朋友,我說健康是美;有些老人家也問我什麼是美?我回答自然就是美。所以你看在沒有選美比賽之前,年輕、健康、自然都是美,任何一個人活著都具有某種美感值得欣賞。但是選美比賽一來,麻煩了,美似乎有了標準。好像必須要合乎這樣的身高、體型、比例,才叫美。那麼,舉目四望,到處看到的人好像都不合乎標準,自己當然也離要求很遠了,那就不美嗎?當然不是。老子認為,美是一種相對的價值,人間任何價值判斷都是相對的;一方面,沒有美就沒有丑;另一方面,美之上還有更美,丑之下還有更丑。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

天下的人都知道怎麼樣算是美,這樣就有了丑;都知道怎麼樣算是善,這樣就有了不善。所以,有與無互相產生;難與易互相形成;長與短互相襯托;高與低互相依存;音與聲互相配合;前與后互相跟隨,因此之故,聖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世,以不言的方法來教導。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古代「惡」這個字,很多時候當「丑」來講。「美之為美」就是美的標準,不合標準的就不美;但是如果沒有這個標準,就沒有美不美的問題了。就像選美比賽,大家知道了那樣叫「美」,相對的「丑」也就出現了。善也是一樣。你給善定下了標準,那麼不善也就出現了。譬如有人每年給孤兒院捐一百萬,大家說他是善人,他在行善。這樣一來,我們不捐錢的或者沒有錢捐的就變成不善了。為什麼?因為你如果把善規定在某些事情上,那麼做不到的人自然就變成不善了。

換句話說,有美和善,就有丑和不善。如果把美和善定格了,規格化了,讓所有的人都以此為準,善和美就變成了一種外在價值,而人的價值是要以內在做基礎的。但是這樣說,也不是要完全忽視外在。譬如我認為我是個好人,我就是好人嗎?沒有外在的行為,怎麼判斷呢?行為有兩種,一種是做給別人看的,大家都在看,我故意做好事;一種是由內而發,自己願意做的,有沒有人看我根本不在乎,照樣做好事。后一種,才是真正的善的價值。美也一樣,美其實就是四個字:值得欣賞。我們說欣賞一個人,說明那個人有美的方面值得你去欣賞。一個人只要有好朋友欣賞,有愛人欣賞,你自然就是美的了,何必要拿外表去跟別人比較呢?外表比來比去,誰比得過年齡的挑戰呢?再怎麼美的俊男美女,到了一定年齡,都不要談「美」了。為什麼?歲月不饒人啊。也有人把美說成是「心中有愛」,這些話我並不反對,只不過不要太刻意的去給美和善下定義。因為美和善的價值不應該被外在化,變成某種名詞或某種條件。

接下來老子說了六個對比: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六者都在說價值的相對性。譬如我看到一朵花,本來沒有花的時候是「無」,現在有了花是「從無到有」,過了幾天,花凋謝了,有就變成無了。換句話,「有無相生」就是了解生命變化的狀態是相對的。我們今天所見的萬物,本來都是沒有的,現在「無變有」,將來「有變無」,萬物都在變化過程中。再譬如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認為數學題目很難,讀到三年級就覺得以前的題目易如反掌,所以難易也是相對的。又譬如我說這個人很高,但是碰到姚明,他就變成矮子了,碰到另外一個很矮的人,他又變高了。這叫什麼?相對價值。

在相對價值面前,聖人怎麼辦?他要以無為的態度來處世。道家的「無為」並非什麼事都不做,而是「無心而為」,不刻意做任何事,因為刻意去做,就有達成和達不成的情況,就有壓力。譬如現代人的壓力往往不是來自工作本身,而是對工作有過度的要求,需要達到什麼業績,什麼成果,反而失去了享受工作的樂趣。聖人怎麼教育百姓?以「不言」的方法來教導。當老師的人都知道,身教重於言教。如果自己做不到,拚命要求學生做,學生一看,老師還沒做到呢,我們為什麼要做,教育的效果就達不到了。聖人明白了這個道理,於是無所作為,緘默不語,讓一切自然發展。

總之,所有的價值觀和判斷,如美醜、高下、長短、難易、有無,都是相對的。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所見的一切,不但在感官上是相對的,在認識判斷上也是相對的。老子強調相對價值的目的是讓我們知道一切本來是一個整體,不要盲目進行價值判斷,堅持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其實好與不好都在一個整體里;換一個角度,好就變成不好,不好就變成好。總之,一切都來自「道」,最後又歸於「道」,任何東西都會由這一面變成那一面,因為它是相反相成的。

2、禍福相生

「禍福相生」是老子說的,日常生活里經常有這樣的例子。古代最生動的例子莫過於「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高原上住著一位老人,有一天他養的一匹馬不見了,跑出去沒有再回來。鄰居聽說,都跑來安慰他。老人說,你怎麼知道馬不見了不是一件好事?隔了幾天,真的是好事了,因為這匹馬回來了,還帶著一群野馬,老人發了財。鄰居跑來道賀,老人家說,我們家賺了一群野馬,你怎麼知道這不是壞事呢?鄰居聽了嚇一跳,心想有這種想法的真是跟別人不一樣。結果過了一段時間,老人家的兒子騎野馬摔斷了一條腿。鄰居又跑來安慰。老人會怎麼說,大家也猜到了。他說你怎麼知道我兒子摔斷腿不是一件好事?過了沒多久,發生戰爭,所有健康的青年都要去打仗,很多人受傷,有的還戰死了。老人的兒子因為瘸了腿,不用打仗,父子倆反倒可以過著平安的日子。在這個故事中,誰是那些鄰居?我們普通人就是。只看到表面,看別人發財就可喜可賀,羨慕的不得了;看別人倒楣,就覺著不幸,想去安慰他;但是這類想法有時候會落空。誰是那位老人?老子。只有老子有這樣的智慧,能夠看到事物的整體性,看到禍與福是相生相倚的。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老子·五十八章》)

為政者粗疏,人民就淳厚;為政者苛細,人民就狡詐。災禍啊,幸福緊靠在它旁邊;幸福啊,災禍潛藏在它底下。誰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禍福是沒有一定的。

前兩句講到為政者。為政者寬厚,粗枝大葉,老百姓就比較淳樸;相反,為政者如果斤斤計較,自以為聰明,老百姓就會躲躲藏藏,好像現在常說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治人物看起來樸拙反而是好事。為政最怕刻薄,一刻薄就會傷害人心,盡量管得寬鬆一點,不要要求太苛。但是老子在這裡所講的也並不是一種愚民政策,而是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對待關係,你對一個人好,他善良的一面自然就引發出來,反之也是一樣。

老子接著就說「禍福相生」的道理。一個人遇到災禍,如果經受住了考驗,那麼痛苦過後可能更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一珍惜,幸福感就來了。一個人表面上什麼都有,恐怕災禍就隱藏在底下。譬如美國曾經做過一項民意調查,發現有錢人家的小孩特別容易在中年之後感覺到人生乏味。因為他從小家裡要什麼有什麼,一切都是父母給的,樣樣都可以輕易到手,中年之後反而覺得人生沒什麼意思。窮人家的孩子從小打工,每一樣東西都要靠自己的努力賺來,反而會覺得這些東西跟我內在的生命有一種關聯,更值得去珍惜。所以,人生的福與禍是很難說清楚的。人年輕時受苦說不定是一種磨鍊,將來會有更好的發展;從小各方面都很順利,也許將來碰到考驗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韓非·解老》解釋福與禍的關係說:「人有禍則心畏懼,心畏懼則行端直,行端直則思慮熟,思慮熟則明事理。」人因為遇到災禍而心懷畏懼,畏懼自己做錯事、想錯事,畏懼自己的行為違背規範,畏懼自己忽略了別人所在意的事情,畏懼鬼神和上天,行為自然端莊和正直,行為端直則思慮自然比較成熟,也就是可以明白事理。反之,「人有福則富貴至,富貴至則衣食美,衣食美則驕心生,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有福氣則有富貴,富貴的人在「衣食美」之後,個個都驕由心生了。但是上流與下流的分野,怎麼能夠完全以金錢來衡量呢?事實上,很多人靠不法的手段賺錢,有錢之後搖身一變成為上流人,而這種人正是最下流的!所謂的上流,難道是指衣服有多少,或者衣服是哪種名牌嗎?這完全是把自己物化了,根本談不上人的精神層次。

老子說,「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富貴加上驕傲,自己就會招致禍患。其中因果由觀察經驗而得,世間少有例外。因此,人活在世界上,要經常保持警覺狀態,「敝而新成」,常常讓自己處在一個不圓滿的狀態中,就會自我要求,繼續成長發展。而且不管是遇到壞事還是好事,都要看長遠一點。順利的時候,要提醒自己居安思危;倒楣的時候,也千萬不要灰心喪氣。要知道,沒有一個人一輩子都順利,也沒有一個人一輩子都倒楣。西方有句諺語:「上帝不會給一個人他不能夠承受的苦難。」什麼意思?如果你今天受苦受難,你就要想到,上天給我的這個苦難不會是我無法承受的,我不光有能力承受,還應該從苦難中設法讓自己成長,開發潛能,向前發展。人生的路掌握在自己手上。

3、慎始慎終

慎始,開始要謹慎。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基礎打得好,以後的發展就容易。譬如我數學一直沒念好,是因為開始時基礎沒打好,後面念到幾何、三角,愈念愈辛苦。慎終,結束也要謹慎。詩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要走一百里路,走到九十里只能算一半,不能算百分之九十。為什麼?因為最後十里才是真正的考驗,就好像蓋房子,蓋到最後沒有把屋頂加上,一樣住不了。《易經》有一個「井卦」,里談到用瓶子從水井提水,拉上來的時候,碰到井口,瓶子碎了,水流光了,功敗垂成。

關於「慎始慎終」,《老子》里有一段話,講得很完整也很生動。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制之於未亂。

……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老子·六十四章》)

情況安定時容易把握;情況尚無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化解;事物微細時容易消散。要在事情尚未發生時就處理好,要在禍亂尚未出現時就控制住……人們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時反而失敗。面對事情結束時,能像開始時那麼謹慎,就不會失敗了。

前面幾句話都是在告訴你,人做任何事情一開始就要做好。《易經》坤卦初六說:「履霜,堅冰至」,腳下踩到霜,就要知道堅冰快來了。因為霜的陰氣開始凝結,循著規律發展下去,就會出現堅冰。這說明看待事物要有遠見,要能夠了解它細微的變化,見到葉落就知道秋天快到了。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沒有長遠的考慮,就會有迫在眉睫的憂慮,苦難來到時就會措手不及。譬如在年底就預先規劃好下一年。有長遠的考慮,才能知道什麼時候會很忙碌,什麼事情應該避開,又要如何調節。如果這些都可以掌握,那麼即使辛苦忙碌,也知道自己為什麼願意接受,因為事先經過思考和設計,已有心理準備。不過,最怕答應太多事情,忙得焦頭爛額,搞垮身體。人要知道自己的能耐有多少,不要超過那個範圍。

接下來,「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這句話實在太深刻了。為什麼事情快要成功時反而會失敗呢?因為得意忘形。「哀兵必勝」是何道理?謹慎小心,到最後一步都不敢大意的人,才可以維持優勢。所以老子說,能夠慎始慎終,才不會遭致失敗。我在德國呆過一段時間,發現德國人做事很老實,不會取巧。譬如街上的人行道,地磚一塊塊鋪得平平整整,每個地方都鋪得很好。不像台灣的很多人行道,開始那段鋪得很好,後面就崎嶇不平了,下完雨,踩下去濺一腳水。這說明做事的人缺乏一種訓練,太過忽略自己工作的神聖性,留下很多後遺症。我佩服一些基層的工人,他能把手邊每樣事情都做得紮實、徹底。比如修水管,非要把它修得完美,好像修自己家水管一樣。對於這樣的人,他要再多的工錢,你也樂意給。西方講企業管理,強調細節決定品質,每個細節做好之後,整體工作才能達到一種完美,這和老子「慎始慎終」的觀點一致。

孔子也一樣。有一次子路問他,如果老師統帥三軍,要帶哪個學生去啊?子路心裡一定以為老師會帶自己,因為他最勇敢。但是孔子說,你這樣的人比較莽撞,我不願意帶你去。他用「暴虎馮河,死而無悔」來描寫子路。子路空手就要打老虎,徒步就要過河,死了都不後悔,確實勇敢之極。但是作戰的目的是要成功,要勝利,不是說我是敢死隊,死了就完了。所以孔子說他要帶「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人,遇到事情非常戒惕謹慎,好好籌劃直到辦成為止;要麼不做事,要做就要完成,而且要有事先的準備籌劃。

事實上,大多數人只能做到「慎始」,做到「慎終」就不容易了。譬如有些政治人物晚節不保,從政幾十年還算清廉,但到了要退休時,就開始貪污。他們的結果可想而知,非但不能安享晚年,反而要在監獄里度過殘生,有時甚至連命都不保。對我們一般人來說,「慎始慎終」是一個做事堅持到底的過程。譬如開學的時候,小學生也好大學生也好,開學第一周、第二周很用功,但是到了期中考試之後,很多學生就鬆懈了。我當老師有經驗,學生蹺課大多是從學期中間開始的,這時候就分出高下了,看誰能堅持到最後,「強行者有志」,能堅持到底才能成功;就跟跑馬拉松賽一樣,不能跑到終點,前面跑再快也沒用。所以,做任何事情,結束的時候要和開始時一樣謹慎,這樣事情才能夠圓滿完成。我們應該這樣要求自己。

4、功成身退

「功成身退」是「天之道」的運行法則,沒有人可以逃開這個法則。但是自古以來,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卻寥寥無幾。「功臣身退」出自《老子》。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第九章》)

累積到了滿溢,不如及時停止。

錘鍊到了銳利,不能長久保持。

金玉堆在家中,沒有人能守住。

富貴加上驕傲,自己招致禍患。

成功了就退下,這才合乎天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持」指累積,不累積就不會盈滿。「已」是指停下來,自我約束。譬如錢累積到了滿溢,要怎麼用呢?反倒令人擔心,不如及時停止。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是一個社會經濟的循環,輪到你家時就留一點,日子過得舒服一點。但是過得舒服就好嗎?可能各種問題都來了,就像很多人都患了富貴病或缺乏安全感。了解這個道理之後,有錢就要給社會,給別人一種好形象。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和光同塵」的道理。年輕人有時候銳氣很盛,要學會收斂。譬如馬英九以前在大學教書的時候,因為學生太多了,加上有些人是來騷擾或追求他的,以致每個星期都要換教室,每次上課前都緊張兮兮的。他長得英俊瀟洒,正因為外表太亮眼了,在任何地方都引起別人的注意,就像一把劍,麻袋包不住,一定會戳破。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這就像《紅樓夢》里說的「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為什麼?莫之能守。家裡金玉滿堂,財寶堆了那麼多,說不定這一代守得很好,也許到第二代、第三代就敗掉了,或者因為意外的火災燒光了都有可能。所謂「富不過三代」,就是這個道理。但很多人只滿足於爭取一時的財富,毫不考慮長遠的千秋萬代,這就是問題。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從古至今,富貴的人最容易驕傲,也最應該避免驕傲。子貢有一次請教孔子:「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孔子認為這還不夠好,最好是「貧而樂道,富而好禮」。很多人說,窮了就沒有「道」,其實如果了解「道」的話,窮不窮真的不重要。我很幸運,有機會讀哲學,哲學叫做愛好智慧,這裡面也有「道」,所以我覺得人生的許多奢求沒必要放在心上。有空閑時讀讀書,從書中體會人生,可以知道很多事情,懂得很多道理,本身就有很多樂趣。

至於「功成身退」就太難了,自古以來能夠做到的只有少數人。像范蠡在越國打敗吳國之後,就帶著西施隱居了。李斯官至宰相,富貴加身卻不肯下來,繼續做到秦始皇死後,就一命難保。《史記·李斯列傳》載:「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此謂死前大悟。劉邦的時候也是一樣,有多少功臣上來之後,還願意功成身退?每個人都要封王,封到最後全部死光。還有明代開國的徐達、常遇春這些名將,替朱家打下大明江山,後來幾乎也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不能避免當工具的命運,就一定要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天之道」,是自然界的運作規則,天地萬物沒有人可以逃脫。「天之道」有什麼特點?首先,「天之道,不爭而善勝」,冬天來臨,氣候變冷;春天到來,百花齊放;不必爭,春夏秋冬四季就會依自然法則輪轉。因此,功成身退也是一種「不爭」的修養。其次,「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自然界的法則就像拉開弓弦一樣,根據射箭目標的高低,將持弓的位置調整到合宜。角度過高的就壓低,角度過低的就抬高;再看射的目標是遠是近,過滿就減少一些,不過滿就補足一些。所以,功成身退是為了保持整體的平衡與和諧。再次,「天之道,利而不害」,自然的法則是有利萬物而不加以損害,讓萬物不斷地運作、活動,成住壞空。「成住壞空」是佛教用語。「成」即完成、出現,「住」即維持一段時間,「壞」是指開始變壞,「空」是不見了。每樣東西都是從成到空,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壞空,季節有春夏秋冬,國家有興盛衰亡。明白這個原則,我們的處世態度就會謙虛、退讓,適可而止,然後功成身退,長保平安,這一切也就是要給別人留有餘地。

5、上善若水

儒家、道家對水都非常推崇。儒家強調道德,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性是向善的,除了努力行善避惡,沒有第二條路。老莊不會教人行善避惡,因為一談行善避惡就必須接受現成的規範,而這些規範往往是人定的。如「竊鉤者誅,竊國者侯」,「鉤」是古時候男人衣服上面的飾品,很貴重,代表身分地位。偷一個鉤就被誅殺,但是偷一個國家卻變成諸侯,不管用什麼手段當了領導人之後,就有很多人效忠。這樣的故事古今中外都有。這樣一來該如何判斷?所以與道德相比,道家更強調的是智慧,認為水就與智慧有關,與「道」有關。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第二十八章》)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停留在眾人所厭惡的地方,所以很接近「道」。居處善於卑下,心思善於深沉,施與善於相愛,言談善於檢證,為政善於治理,處事善於生效,行動善於待時。正因為不與萬物爭,所以不會引來責怪。

「上」即最高。在老子看來,如果要在世界上找一樣東西來描寫「道」,最適合的應該是水。孔子也稱讚水,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聰明人欣賞水,因為水活潑、流動,能隨著地形而變化,放在圓的杯子里就是圓的,放在方的杯子里就是方的。智者就像水,可以適應環境的挑戰,隨時調整自己的策略。老子用水描寫一種智慧,這種智慧表現在外好像是無為,事實上沒有什麼事做不到。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幾」是接近的意思,水接近「道」,卻並不等於「道」。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是西方第一位哲學家,他提出宇宙的本源就是水。理由是:凡有生命之物都需要濕氣,沒有水的話,植物無法生長;沒有植物的話,動物無法存活。但老子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沒有「道」的話,哪裡有東西可以存在,水也不會存在。譬如水總是居於卑下之地,而「道」對萬物無所不容,既沒有高低之分,也沒有好惡的問題。所以水接近「道」但不等於「道」,原因就在這裡。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是老子總結的水的「七善」,蘇轍對此的註解是:第一、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地也。水總是向下流,這個原則是不會改變的。第二,空虛寂寞,深不可測,善淵也。一個水潭,表面上風平浪靜,裡面卻深不可測。「心善淵」就是內心平靜,不表露自己的意向。第三,利澤萬物,施而不求報,善仁也。從下雨開始,水利澤萬物而不求回報,愛護諸多生命。第四,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信也。「信」即見證,水可以印證,它進入圓的地方會旋轉,進入方的地方會轉彎,塞住水源水流就停下來等。第五,洗滌群穢,平淮高下,善治也。水可以清洗一切髒東西,城市的灰塵和污濁的空氣,一場大雨過後就一切如新了。水平可分高下,山倒影在水面上就看得很清楚。第六,遇物賦形,而不留於一,善能也。古人沒有鏡子,就用水來代替,任何東西都會在水面上顯出形狀,牛來就照見牛頭,馬來就照見馬面,人來就照見人臉。水不會選擇,只是適應能力很強,怎麼變化都可以。第七,冬凝春冰,涸溢不失節,善時也。水在冬天凝固,春天結冰,什麼時節應該缺水就缺水,應該滿出來就滿出來,能夠配合節氣,把握時機。

蘇轍從七種角度說明了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境界。用水來對照人生很貼切,任何一動、一靜、一言、一行,都能合乎這七種善,就可以達到無往而不利的境界。最後,「有善而不免於人非者,以其爭也」,有優點而不能免於別人的非議,是因為與別人相爭。「水唯不爭,故兼七善而無尤」,這也就是「夫唯不爭,故無尤」的道理,表面上根本不與人爭,但最後整個大勢依然往你指的方向發展,也不會惹禍上身。關於水的這一特性,非常具有哲學意味。

6、天地不仁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天災人禍不斷,榮枯變易無常。如何看待這些現象?老子並沒有給出答案,也沒有對災難進行直接的描述,而是說了一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五章》)

天地沒有任何偏愛,把萬物當成芻狗,讓它們自行榮枯。聖人沒有任何偏愛,把百姓當成芻狗,讓他們自行興衰。

「仁」指偏愛,「不仁」就是完全沒有偏愛,一視同仁。「芻狗」根據莊子的說法,是指用草紮成的狗。古代人祭祀祖先,祭桌上要放一些芻狗,等於陪伴在祖先身邊;向祖先跪拜時,芻狗也在供桌上接受祭拜;而一旦活動結束,用草紮成的狗就被丟在地上,任人踐踏,甚至被撿回去當柴燒了。

老子是一個清醒的觀察者。他看到上有天,下有地,中間的萬物就好像老百姓一樣,有自己的榮枯興衰;到了一定季節,就生長繁榮;到了一定時候,就枯萎死亡;最後歸於幻滅。在從生到滅的過程中,天地是沒有任何偏愛的。一朵花春天開了,夏天謝了;或者秋天開了,冬天謝了。它不能說,不行,我四季都要開放。那別的花怎麼辦呢?自然界按照自己的規則運轉,不帶任何感情色彩。你在繁榮的季節,上了檯面,非常得意自在;一旦過了時節,就必須下台鞠躬,接受命運的安排。所以,人碰到許多自然災害,也盡量不要懷有太複雜的情感,不要老想著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或者老天對我不好,有時候自然界的問題是沒有人可以想得透的。

聖人效法天地,所以對於人的世界,也讓他們生生滅滅,自行興衰。古代帝國有興盛衰亡四個階段,上帝不需要特別照顧誰,趨勢該如何就如何,不會介入其中有所偏愛。因為一旦有了偏心,就必須挪東牆來補西牆,最後左支右絀,反而麻煩。這就是所謂的「天地不仁」與「聖人不仁」。

人活在「不仁」的天地之間,有沒有痛苦?當然有。如何看待這些痛苦,老子也說過一句話: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何有患?(《老子·十三章》)

我所以有大禍患,是因為我擁有這個身體,如果我沒有這個身體,我還有什麼禍患呢?

這句話不太容易理解,一個人活著怎麼可能沒有身體?身體怎麼會是大禍患的來源呢?「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人有身體,有身體的各種狀況也隨之而來,譬如產生無窮的慾望,要求各種物質享受以及世間的名利權位。然而這些東西的得與失,往往受制於外在條件,因而造成自己無窮的苦惱。所以老子說,人活得這麼辛苦,到處受人約束,必須委曲求全,認真努力工作,就是為了養活這個身體,如果沒有這個身體,何必做這些事呢?再譬如身體有生病的可能,生病就會覺得痛苦。更進一步說,有身體的話就會有面子,有形象,就開始與人爭名奪利。名譽和隱私都是從身體來的。沒有身體的話,什麼煩惱也都沒有了。

當然老子也並不是讓人放棄這個身體,好像我不要活了,我就沒有災難和苦惱了。有些人說,我自殺是因為我看透了。事實上,你自殺是因為你看錯了。你以為這樣可以化解人生的困境,殊不知不是化解,而是逃避和放棄,完全違反了生命的要求。老子的意思是,人不要太在意自己的身體,不要太在意我要吃什麼,喝什麼,得到什麼樣的功名利祿;你太在意,就必須放棄你的自主性,人格尊嚴就不要談了,光想著讓自己吃飽喝足,榮華富貴,但是這難道就是人生真正的意義嗎?道家認為,人活著是為了悟「道」,而不是滿足這些身體的慾望,不要讓身體成為累贅。老子的建議是,與其等待大禍降臨,不如調整自己對身體的觀念:對身體要貴、要愛,目的在於提醒與警惕自己不要陷於大患。如果真正愛惜身體,就要讓它避免陷入困境,這裡面就包含了一種很高的修養的期望。但老子也曾提到,過度重視保養反而會為身體帶來災難,因為違反了健康的規則。現在很多人得了富貴病,都跟這個有關。

道家的特色是從「道」的角度來看待宇宙人生。「道」是整體,以整體來看,人世間的各種遭遇,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個人患難,都不應該太執著。因為人生的痛苦就源於「我執」,認為我一定要勝過別人,我一定要達成某種目標,或者我一定不要碰到什麼困難。盡量順其自然的生活,不要太在意身體的享受,不要以自我為中心,盡量多關懷他人,民胞物與。這時候,你的心胸就會開闊,痛苦和煩惱自然減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國學的天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國學的天空
上一章下一章

五、閱世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