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回 答帝問君心難料 薦孟德初聞八校
上回說到竇輔入宮面聖,在一番機巧的答辯下,總算使得靈帝對他的疑慮稍許減輕。對此,竇輔已經十分滿意,畢竟自己的出身在這裡,自己家族與靈帝之間的關係在那,靈帝心有芥蒂疑慮也是十分正常的。但是,竇輔自然不會任其自然發展。畢竟此時的竇輔,還需要靈帝的信任與支持。
可就在竇輔也以為自己取得了靈帝信任之時,靈帝卻突然開口詢問竇輔是否知曉新軍之事,同時讓竇輔舉薦良才。
聽了這話后,竇輔才知道靈帝對自己依舊有所保留,甚至是仍有疑慮。這話不好回答,說不知道吧,不妥!此事京師中稍有作為之人,都知曉。只是看知道多少而已。說知道吧,那麼消息來源是何處,說知道多少,恐怕也會讓靈帝察覺很多關係,也會令靈帝顧忌。另外,這舉薦良才一事,也明顯帶著陷阱。若之前說不知道此事,卻緊接著舉薦十分得當,會有欺君之嫌。若之前說知道,此刻舉薦之人不當,又會使靈帝懷疑自己動機。且舉薦良才,若舉薦自己手下,會令靈帝以為自己有私心且不安分。若舉薦旁人,這人選亦十分為難,一個不好,怕會讓靈帝誤會自己的陣營!
這實在是一個為難之事,作為後世之人,竇輔自然知道這新軍,便是著名的西園八校尉!此事的關鍵在於,竇輔必須想明白靈帝成立這新軍的用意,目地何在。畢竟雒陽城外及周邊有北軍五校,還有三河騎兵,此刻京師也沒有危險,何必另立新軍。且是靈帝用私房錢招募的新軍。要知道靈帝斂財有術,且吝嗇無比。這自然是因為早年的經歷,俗話說的窮怕了!可就在此時,靈帝卻願意用這私房錢招募新軍,動機就十分詭異。這募軍完全可以朝廷出資,為何要用靈帝的私房錢?!這一切的一切。在後世的書本上都是沒有答案的,或者說那些冠冕堂皇的答案,並做不得數。
這不是考試,打錯了最多重考。面對當事人靈帝,這卻是生死攸關的回答,打錯可是要掉腦袋的!那麼靈帝到底為何在此時成立這一新軍呢?竇輔在之前與曹操楊彪等人的交談中,略有所悟。
靈帝用私房錢募軍。這軍隊如同他的私軍一般。他是皇帝,普天下的軍隊都是他的。何必多此一舉呢?其實不然,這天下掌管兵馬的可是大將軍何進。因為一場黃巾之亂,完全打亂了靈帝之前的安排。經過桓帝是的五侯以及梁冀,靈帝對宦官與外戚都不敢過於相信,特別經過登基之初的黨錮之亂,對士人外戚更是心懷恐懼,不得已,重用十常侍對抗。可隨著陳番竇武李膺等相繼去世后,十常侍的權勢一發不可收拾。大有當年五侯之勢。靈帝這才想找人制約,可是經過竇武之事後,他對關中大族很不信任,擔心又出現如同鄧馬竇梁這樣權勢滔天的外戚。這才有了靈帝立何皇后之舉,而何皇后兄長何進也因此得勢,。這才有十常侍與何進相互制約,靈帝滿以為自己從此高枕無憂。可不想沒有幾年太平日子。黃巾作亂。何進借著這一機會,一飛衝天。而另一方面,因黨錮敗北的士人不甘心,而自己又無力獨自抗衡宦官,這才看中了何進,這個沒有家族勢力的外戚大將軍。兩者聯合,全面壓制了日益驕縱腐化的宦官集團。這使得平衡漸漸被打破,靈帝內心亦開始感到不安。當然,這些還不是最讓靈帝擔心的。最令靈帝擔憂的是何皇後有皇子劉辯,是嫡長子。而靈帝自己卻中意幼子劉協,這就使得矛盾一下激發了。若靈帝強立劉協,滿朝文武不會答應。掌管天下軍隊的何進也不會答應。一旦自己不在了,劉協是絕對坐不穩這皇位的。
兵權!就是兵權!靈帝有感於此,這才有了另立新軍的念頭。這是他為自己兒子劉協留下的保命符。所以這統軍之人,必定要忠心!這是關鍵!同時,這也是靈帝用以拉攏分化何進手下之人的砝碼。
想明白這些后,竇輔自然不會輕易表態,也不能表態。於是答道:「陛下欲立新軍之事,臣有耳聞。只是不知內中詳情!至於說賢才,陛下手下英才濟濟,又何須問臣下。當然,若陛下有用臣之處,臣定效犬馬之勞!」說到這裡,竇輔頓了一下,接著說道:「臣不知什麼賢才,但陛下欲練新軍,臣願獻上馬三百匹及精銳士卒兩百人,以供陛下驅策!這馬乃是臣數次征討胡人繳獲得來的,而這些士卒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兵,皆可為伍長什長!」說這些,竇輔也是深思熟慮的。畢竟靈帝開口,自己不能不有所表示,給多了不說自己心疼,靈帝也會擔憂自己勢力,這三百匹馬,不多不少。至於說精銳士卒,雖然肉體,但還是願意給的,自己不能也沒有良才舉薦,就給些基層老兵,即沒有搶權的猜忌,又討了靈帝歡心。
而靈帝在聽到竇輔說的這些后,果然龍顏大悅,說道:「愛卿忠君之心,朕心甚慰!只是,抽走如此多精銳士卒,愛卿安全可有保障?」
竇輔心中一稟,知道靈帝又在話語中設下機關。自己若回答若回答有保障,說明自己手下精銳士卒還很充足,那麼自己就有藏私之嫌,且讓靈帝憂心自己的實力。若說沒有保障,平白弱了自己的名頭,讓靈帝瞧不起,說不定靈帝還會將人退回。畢竟,竇輔將精銳士卒送給靈帝,還是有私心的。這個時代人皆以為一軍之首,才是關鍵。可是,作為後世來的人,自然知曉這什長與伍長的重要性。五人為伍,設一長!有了這些基層官兵,未來未必不能收服這支隊伍。
所以,竇輔自然不會讓靈帝將人退回來,忙說道:「陛下!這天下還有何事比陛下的安危更重要的呢?臣在外征戰,何時不危險,若怕這些,又何必為將!生死早已看開,反倒是陛下,乃是臣最在意的,這天下可以沒有臣,卻不能沒有陛下!這些士卒只是臣的一點心意,請陛下成全!」
靈帝見竇輔如此堅持,亦不再推辭,算是收下了竇輔的心意。二人的對話亦融洽許多。
竇輔繼續問道:「只是不知臣將兵馬交與何處?」
只聽靈帝說道:「愛卿有心了,稍後朕讓蹇碩隨愛卿走一趟!」說到這裡靈帝看了竇輔一眼,繼續道:「愛卿從討黃巾開始,多年來征戰各地,自是知曉不少戰將,還要愛卿為朕舉薦一些才是啊!」
竇輔暗嘆,兜了這麼大一圈,靈帝還是不肯放過自己,看樣子還是非要推薦給人啊。只是一時之間提誰合適呢?
想著想著突然靈光一閃。記得之前是曹操第一個告訴自己靈帝要招募新軍,也曾囑託自己能夠引薦。而歷史上似乎曹操原本就是西園八校尉之一,既然歷史中有他,那麼必然有他存在的原因。同時方才靈帝也主動提前曹操,似乎注意到他了。自己不如順勢就說曹操!
想到這裡,竇輔故作沉思狀,隨後說道:「陛下,臣所知戰將不多,又恐耽誤陛下大事。只是陛下既然信任臣,臣便推薦一人!這人陛下也是知道了!」
靈帝被竇輔這麼一說,也好奇問道:「哦?朕亦知曉?不知是何人?」
「曹操曹孟德!」竇輔直接將曹操說了出來。
「曹操?原來是他,愛卿亦覺得曹操可堪重任?」靈帝似乎對竇輔提出曹操並不意外。
見靈帝這幅表情,竇輔知道自己說對了,且應該有人在靈帝面前提過曹操了。於是,心中大定,說道:「陛下,臣覺得曹操能文能武,胸中頗有韜略,亦熟知兵法。且此人心懷忠義,不畏強權!」
靈帝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口中輕喃:曹操!
竇輔見靈帝如此,亦沒有再多言,只是靜靜的垂首等候。
不一會,靈帝正色道:「竇輔聽封:今竇輔平定叛亂,勇擒賊首。揚我大漢軍威於異域。有大功於社稷。然因其年輕,平叛過程中有擅專之嫌,歸京后亦未及時面君,雖事出有因,但亦不可不罰。今功過相抵,官爵不做加封!然其為國開疆拓土,義救公主,特晉封為槐里侯!擇日與公主成婚!」
竇輔聽前半部分時,已經心中有數了。但是不曾想後半部分的內容將竇輔驚呆了,連謝恩都忘記了。
漢靈帝見竇輔如此,方才滿意,笑道:「愛卿還不接詔?莫非又想抗詔?」
竇輔忙躬身行大禮:「謝陛下!臣定為陛下效死力,以報陛下!」
不是竇輔太激動,而是這個爵位對竇輔有著特殊的意義。當初祖父竇武便是槐里侯,後來出事後,自然全部收回。今日他等重新得回,自然激動萬分。
靈帝待竇輔平復心情后,語重心長的說道:「卿可知朕為何封汝槐里侯?」
靈帝究竟為何要封竇輔為槐里侯呢?這其中是否還有別的用意呢?竇輔又將面對怎樣的命運呢?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PS:謝謝老朋友們的關心鼓勵,一定努力!雖然成績一如既往的難看,但是會堅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