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國殤 凝聚民族之魂(一)
第二百零四章國殤凝聚民族之魂
擦乾淚水,重頭再來。人們從大災中看到了越來越多堅毅的臉龐。
震后10天,依然有生命奇迹般地從廢墟下向我們走來……
震后20天,四川重災區一定規模以上企業多半恢復生產,在北川,16個鄉鎮受災群眾全部回到原住地搶收搶種,成熟農作物應收盡收…在安縣,從安置點回鄉的農民扛著鋤頭,放水耕田,在都江堰,農民們忙著上山修樹剪枝,搶摘獼猴桃……
5月19日,全國哀悼日第一天,北川中學高三學生在高亢的國歌聲中複課。
袁文婷、何翠清、譚千秋、馬健……一聲聲地叫他們的名字,師生們早已哭得淚流滿面了。
因為,逝去的這些師生,已經再也聽不到這平平常常的呼喚,再也叫不見這朗朗的讀書聲了,但他們身上傳遞出的無私與善良、悲憫與執著的民族精神,會在這些莘莘學子們身上遺傳併發揚光大,他們在生與死的邊緣讓生命閃耀出的璀璨光華,會照亮這些活著的學子們的一生,他們的品質會指引著學子們的人生方向,他們的精神激勵學子們奮勇前行。
青山有幸,他們在災難面前凸顯出的人性中的大愛,會堅實圓滿地完善孩子們的人格力量,他們的英勇壯舉、他們的名字,會像烙印一樣,鐫刻在孩子們將來奮鬥的這片熱土上……
19日(地震中逝去人們的『頭七』日子)下午2時28分,四面八方的數萬人流湧向廣場,沒有人組織,沒有警察,沒有警報聲,廣場上一片肅靜,大家紛紛低頭默哀。幾秒內,數千人集體跪倒、鞠躬、流淚……默哀結束了,大家眼含淚水不願離去,近萬人聚集在升旗台前,手裡揮舞著紅旗,重複著前天默哀后的一幕。「中國加油!」「四川加油!」「四川雄起!」……
3時10分許,最感人的一幕又出現了,圍繞在旗杆前的市民陸續跪下了,後面的市民跟著一排排跪了下去,數千人的隊伍在幾秒鐘內又全跪倒在地,鞠躬,流淚……
這次默哀活動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廣場上除了馬路邊有幾名後來趕到的警察在站立著執勤外,並無其他人維持秩序,整個過程中,秩序良好,無人擁擠。
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所有的人都同時向逝者的亡靈默哀,所有的人都同時向生命的尊嚴低頭,那一聲聲警報,是嗚咽,是抽泣,更是呼喚,呼喚我們重新體認人的尊嚴,重新體認生命的價值。
在美國紐約的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駐地,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錶王光亞的陪同下,對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
全國各地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全國人民靜立默哀。胡jingtao、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jinping、賀國強、周永康等領導同志在中南海懷仁堂前,肅立默哀3分鐘,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有關負責同志同時哀悼……
香港、澳門、台灣的輪船、火車和非運營狀態中的公交車輛同時鳴笛,向四川地震遇難者致哀,行政長官曾蔭權、何厚華以及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分別率全體公務員默哀。
中國駐外使領館、駐國際組織代表處、中資機構等舉行悼念活動,參加活動全體人員默哀3分鐘,沉痛悼念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者。
在5月19日至21日全國哀悼日期間,北京奧運會聖火將暫停傳遞,北京天安門廣場在正常的升旗儀式后降半旗,以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者的深切哀悼。公共娛樂暫停,全國省級衛視、電視台的台標變白,一切為救災讓路,一切為救人讓路,這其實是對生命的禮遇,這種對生命的禮遇,在國家哀悼日達到了最高峰。回望五千年中國文明史,第一次普通百姓可享國哀,新中國近60年,第一次國旗為自然災害中罹難同胞而降。「國之興也,視民如傷」。一個以人為本的政府,履行最莊嚴的承諾,一個把人的生命擺到最高位置的社會,刻下邁向現代文明的標記。
當國旗緩緩垂下,人的尊嚴冉冉升起,一個國家的品格抬升到新的高度。我們已經走出恐懼,已經看到希望,救人高於一切,救災高於一切,已經成為整個國家的最強音,以舉國之力拯救一切可以拯救的生命,已經成為全民族的共識。
汶川大地震,作為受災國的新中國第一次向國際救援隊敞開大門。愛,沒有了疆界,生命,超越了種族。廢墟之上一幕幕感人場景,展示了跨越國界的人性和親情,是人類命運相連、同舟共濟的見證,也是中國人民戰勝自然災害的精神支撐。中國感謝世界,中國人民將銘記這危難時刻的溫暖援助,銘記國際社會的深情話語:「整個世界都是你們堅強的後盾」,並把它化作自強不息的動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
自有人類始,來自天空和地底下的災難襲擊,便一直是人類難以擺脫的噩夢。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是哲學家帕斯卡爾所說的蘆葦,不經意間生命就會被災難這隻巨大的黑手輕輕抹去,正因為在生理構造上如此的脆弱,人類才傾力創造和固執地守望文明,這是一種讓人類超越於逆來順受的動物狀態的「第二本能」,它要穿透肉體不可能穿透的黑暗。
在這次讓泱泱華夏痛徹心肺的震災中,文明成為我們脆弱的血肉之軀的拐杖,震災發生一、二小時之內,溫家寶總理就親赴災區,國家動用一切必要的力量,不惜一切代價搶救廢墟中的生命,這是國家對公民生命的責任,人類成立國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免於個體的孤弱。
當溫家寶總理哽咽著安慰被救出來的孩子,說:「你別哭。政府會管你們的。管你們生活,管你們學習,你們一定會像在自己家裡一樣」,看著溫總理那悲戚的容顏,很多人無法抑制自己的感動,我們之所以在災難之中抱成團,正在於文明所塑造的共同體的力量。
當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全國人民的目光都投向了災區,逝去的生命越來越多,突破9000,突破12000,再突破14000,到14日14時達到14866人……那些抽象的數字元號,像一條鞭子抽在每個人的心上,越來越痛。
一方有難,八方支持,當災情發生時,所有的中國人都為之振撼,舉國上下,心繫著災區民眾,紛紛慷慨解囊獻出自己的愛心,盡自已的一點綿薄之力為那些劫後餘生的人們提供一點應有的幫助,各地企事業單位、海外華僑、學校等各界人士紛紛捐款捐物,伸出援助之手,為災區送去綿薄之力,紅十字會獻血站也來了很多慕名的獻血人員,他們早已排隊等候,用自己的體內血液去解救那些需要鮮血的人們,網上媒體也發出為災區祈福、捐款活動,一顆蠟燭,一份愛心,為災區的人民祈禱。
為了調動儘可能多的力量拯救生命,政府敞開了救災的大門,民間力量爭相進入,國際援助爭相進入,媒體爭相進入。一個開放的、透明的、全民參與的現代救援體制正在拔地而起。但它並沒有給政府添亂,反而跟政府力量配合,形成了最大限度的合力。這個嶄新的救災體制,或將是未來中國公民社會的模本。
畫面中一個個迷彩服、一頂頂紅頂帽、一位位白衣天使活動在受災現場,他們用自己的全力去解救那些埋在廢墟的人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生命的希望,現場還有很多可愛的人們,在關愛那些最困難的人群。
先進的生命探測儀探測倒塌的房屋,發現有人的跡象,立即進行營救,或用工具或用手去搬,很多營救官兵雙手已鮮血斑斑,但他們仍不放棄,戰鬥在現場第一線,解救出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那裡有希望那裡就有救援,遠在千里之外的各地政府也在緊急籌備救援物資,開闢專運車線,一輛輛航空、火車承載著人們的愛心,送往災區,一箱箱速食麵、棉被、食品等也陸續送到災區困難人群手裡……
中華民族在這一刻體現出了巨大的凝聚力,「以最快的速度搶救每一個生命」,成為一個不可違抗的絕對命令,災難對生命的摧殘,裸露出了人類「存在」的本真狀態,這時候,那些穿在「存在」上的外衣,比如種族、國家、政見……都必須脫去,不僅僅是災區人民承擔著不幸,也不僅僅是中國人民承擔著不幸,整個人類都在承受這樣的不幸,差別僅僅在於人類的普遍不幸,不幸地在那些不幸的人們身上體現了出來。
正是這樣,世界對汶川大地震沒有無動於衷,而是以捐款、慰問、願意參與救援等方式,來表達生命至高無上的文明準則,文明的程度對應著人類的自我拯救能力的強弱,在這次震災中,那個叫鄧清清的貧困女學生,尤其讓我們看到文明的美麗和力量,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被壓在廢墟之下是一個難以承受的重負,那是一種身在地獄的感覺,然而,在絕境之中,她仍用文明的成果來對抗災難對生命的威脅,從文明的成果中汲取力量來超越恐懼,這種對文明的固守,足以讓天地為之動容,人類的心靈為之震撼,文明的美麗,正如她的美麗一樣,在災難的廢墟之中格外醒目。在那一瞬,她在廢墟下面讀書的畫面已經永遠定格在人類的災難史中,代表著人類不屈的高貴靈魂。
文明的力量體現在一個國家的以人為本、政府及民間組織機構的高效、所有人特別是執公權力者的責任心、所有人的同情心、抗擊災難的意志、公民的素質等一系列因素之中,它們的組合構成一個無法被打垮的體系。它是一個防禦體系,可以讓人類儘力避免自我傷害和來自自然界的傷害,它同時又是一個自我拯救的體系,當不可抗的災難發生時,它可以讓人類最大限度地擺脫死亡的威脅,個人的肉體在災難面前無能為力,然而,一個擁有精神力量和物質力量的全中國共同體,必能抗衡過任何災難,擁用全世界愛好和平的正義之師,必然能打敗任何來犯之敵,從而保衛地球,保衛中國,保衛四川。
本書首發於看書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