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慘烈的戰鬥
一九四三年六月,正在列寧格勒與德軍對峙的匪軍聯合部隊不知吃錯了什麼葯,突然開始全力進攻列寧格勒。
先是華興航空的飛行員們駕駛著由美國援助的幾百架飛機不分晝夜的與列寧格勒德**隊進行了整整一個月的空戰。
然後是由猶太外籍軍團組成的炮兵部隊與德國炮兵又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炮戰。最後才是三三兩兩的坦克部隊時不時的參與到進攻德國人的行列中來。
只不過讓人十分奇怪的是,雙方每天的戰鬥好像進行的異常激烈,可是真正的傷亡確不多。
原來此時防守列寧格勒的德**隊竟然是古德里安帶領的第七裝甲集團軍。而古德里安正是德國少數幾個認為德國最終戰敗的幾位將軍之一。
再說古德里安與李鐵也有過不錯的交情,更是對李鐵的坦克集群運用戰術推崇倍至,他實在是擔心自己一不小心就中了李鐵的奸計。
再加上匪軍聯合大軍兵力遠遠超過他的第七裝甲集團軍,他還想為帝國多留下一些種子,所以他並不想在列寧格勒與李鐵的匪軍大打出手。
而李鐵的匪軍同樣抱著出工不出力的心思,於是在經過李鐵和古德里安私下溝通下,雙方最終達成了一個秘密的協議。
就是進攻列寧格勒的匪軍聯合部隊與德**隊要在世人的面前進行一場技術含量十分高超的戰術性切磋。
至於為什麼這個計劃會得到烏克蘭軍和白俄羅斯軍的大力配合,完全是因為烏克蘭軍和白俄羅斯軍也不想為俄國人賣命,他們還要留著有用之身去解放各自剛剛獨立的國家呢。
於是在雙方將士都不想大戰的情況下,列寧格勒城外哪怕在戰鬥進行到最白熱化的時候,雙方也沒有在地面上出動大規模的地面兵力。
雙方就好像是商量好的一樣,每天派出相應的空軍和炮兵在指定的地點進行相應的戰鬥。
今天你出一百架飛行練練定點轟炸,明天我出一百架戰機去你方陣地進行一下報復性投彈。
有時也會偶爾發生坦克集群的戰鬥,只不過所謂的坦克集群最多也就是幾十輛坦克進行了有節制的軍事訓練而己。
不過即使雙方都在裝模作樣,為了求得逼真的效果,雙方的部隊總會天天向各自的上級彙報一些經過誇大數目的傷亡報告。
而像這樣天天戰鬥,戰場的消耗也是極其龐大,於是並不知道內情的英美等國對於匪軍在列寧格勒與德國人進行殊死搏鬥的精神大加讚賞,更多的軍事援助源源不斷的運往匪軍部隊。
與列寧格勒風聲大雨點小的戰鬥不同,此時此刻莫斯科城外的戰鬥卻進行的異常艱苦。
同樣是空軍對決,同樣是炮兵對轟,同樣是坦克大戰,同樣是步兵衝鋒。莫斯科城外每天都是上百萬軍隊在忘死拼殺,德國人與俄國人的損失都極其的巨大。
在這一世,莫斯科戰役規模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戰役,此時的德國在莫斯科就準備了兩百多萬德軍,六千多輛坦克和裝甲車,一萬餘門火炮,還有兩千餘架飛機。
這還不算為了支持莫斯科戰役,希特勒更是在庫爾斯克和列寧格勒再次集結了上百萬的軍隊,幾千輛坦克和裝甲車,準備隨時支援莫斯科德軍。
而斯大林也是舉全國之力要與希特勒在莫斯科分個勝負,於是經過大半年的準備,在英美等國的大力支援下,在進攻莫斯科的戰役中,他準備了足足六百萬的俄軍,更有五千架飛機,一萬輛坦克和裝甲車,還有上萬門火炮。
所以莫斯科的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到了白熱化,每天都有上千架飛機在空中廝殺,每天都有上千輛坦克和裝甲車在戰鬥,每天都有上萬門火炮在互相傾瀉著彈藥。每天都有十幾萬人,甚至是幾十萬人在互相搏殺。
同樣是兩個月的時間,列寧格勒的戰鬥雖然在繼續,可是那裡每天的傷亡比例卻是以個位數在增長。
可是莫斯科附近的戰鬥就大大不一樣了,每天都有幾萬甚至十幾萬人的傷亡。兩個月的時間,雙方竟然有超過兩百餘萬的的戰士傷亡,僅僅是德國人就傷亡七十萬以上。
要知道德**隊都是經過多年訓練的精兵,而俄國人則不一樣,這些俄國士兵雖然有著一腔的熱血。可是俄國士兵普遍缺乏軍事訓練,所以每每與德國人的戰鬥,俄國人都要付出一倍甚至幾倍的傷亡才能換取勝利。
如此大的傷亡,不要說德國人受不了,就是俄國人也同樣受不了。所以在攻擊莫斯科的戰鬥進行到第三個月的時候,以朱可夫為首的幾位俄國元帥一起向斯大林建議,不能再這樣強攻下去了。再這樣下去,就算是打勝了,他們俄國的精兵也打光了。
可是斯大林已經鐵下心來要一舉打敗德國人,他寧可多犧牲也要把防守在莫斯科附近的德國人打敗。
在斯大林看來,此時的俄國得到了美國的大量軍事援助,俄國又動用了幾乎所有的戰略儲備,再加上周邊幾個城市的援兵還在不斷的趕來,在莫斯科的戰鬥俄國還是處在優勢地位的。
可是朱可夫等人堅持認為德國人用了大半年的時間在莫斯科城裡城外構建了無數的永固式工事。
如果這樣一個個強攻下去,就算是得到了莫斯科,整個俄**隊只怕也所剩無幾了。那個時候他們將成為整個斯拉夫民族的罪人。
可是此時的斯大林早已殺紅了眼,強烈的政治意願已經沖昏了他的頭腦,他嚴厲的拒絕了幾位元帥的建議,並且當場斥責了幾位元帥。幾位元帥在屢勸無效的情況下,只能暗然退下。
只不過在離開斯大林的官邸之後,幾位元帥終於忍不住的走到了一起,大家悄悄來到朱可夫元帥的府邸。
原來朱可夫將幾位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俄國元帥召集到一起,要商量一件轟動世界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