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兩顆頭顱
城內,太守府中,常洋帶著十幾個親衛打開後門殺了出去。
雖然面前是如潮水一樣的敵人,但也只能拼了一次,不可能坐以待斃。
只要多堅持一會,他的大軍就會到來,現在還不是放棄的時候。
可惜,他並沒能堅持到大軍過來,就已經在亂軍中被殺了。
區區十幾個人,實力最高的還只是三星,在數萬大軍的包圍下,根本沒有活路。
幾乎從後門剛衝出去,常洋身邊的十幾個親衛就全滅了。
三星實力的常洋也只是拉上三十多個墊背的,就被亂刀砍死。
這也是因為李威並沒有讓人手下留情,圍攻常洋的士兵在被殺了幾十個后,一個一個都變得眼紅。
再上的士兵武器揮向常洋的時候,都變得更加狠辣。
在常洋被殺之後,之前拿著常洋手令的小將領終於帶著大軍姍姍來遲。
因為並不知道常洋已經被殺的消息,這名小將帶著調集過來的大軍直接殺了起來。
常洋能讓他拿著手令去調集兵馬,顯然對他很看重,是常洋的左右手。
人數上的差距,讓李威難以抵擋遼東郡這些士兵的攻擊。
而作為常洋左右手的張瑞也是一名能力不錯的將領。
在他的指揮下,李威的大軍只能龜縮在一起。
而且遼東郡這邊的士兵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那些把守城池的,在城牆上站崗的士兵。在聽到城內的消息后,也是不斷敢過來。
這可是救駕之功,把守城牆上的遼東將領都不想錯過。
別人去了。你沒去,要是事後常洋責問,不是沒處說理。
這些把守城牆城門的士兵更加不知道常洋被殺的消息。
一個個腦中想的都是要去城內替自家太守解圍。
殊不知在他們離開城牆的時候,凌雲已經悄悄帶著大軍出現在城門下方。
雖然城門還留有一些士兵看守,但這些士兵又怎麼能擋得住凌雲的大軍。
凌雲親率十萬大軍,輕鬆殺進城內。
而城中圍繞著太守府大戰的梁軍都沒有察覺到凌雲的到來。
李威站在大軍中,用槍挑著常洋的頭顱。高聲喊道:「常洋已死,你們速速放下武器,反抗者格殺勿論。」
不過李威的聲音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常洋的心腹張瑞也聽到了李威的聲音。也看到了那個掛在槍頭上的人頭。
人頭披頭散髮,大半個臉都被遮住,又是黑夜。張瑞也不知道那人頭到底是不是常洋的。
但這現在對他來說並不重要,或許常洋已死。或許還沒死。躲在太守府內。
而不管常洋有沒有死,他現在將李威殺死,對他來說都沒有壞處。
常洋如果死了,他又殺了李威,正好替常洋報仇。
最後兩個太守都死了,他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擁有遼東。
如果常洋沒死,那他就更應該要殺了李威,將躲在太守府內的常洋救出來。
凌雲的大軍進入城內的時候。張瑞已經將李威的兵馬殺得差不多了。
此時李威被迫退進太守府內,但即使依仗太守府的高牆。也擋不住張瑞。
何況太守府的幾扇大門之前都已經被他給撞毀了。
李威雖然在張瑞調集兵馬來臨前殺了常洋。
如果沒有張瑞,李威確實可以憑藉幾句話,讓這些遼東軍放下武器。
但是張瑞在這些士兵的心中,也是很有威信的。
張瑞不說投降的話,這些士兵又是佔盡了上風,怎麼可能會主動扔掉武器。
李威被困在太守府內,常洋的被斬下阿里的頭顱也已經到了張瑞手中。
張瑞雙手捧著常洋的腦袋,站在太守府門前。
在他身邊,不斷有士兵衝進太守府內。
很快,就有人將李威的腦袋提了出來。
就在這時,凌雲帶著大軍出現在張瑞身後。
凌雲沒有馬上攻擊,他在等張瑞的選擇。
對於凌雲的出現,鄭瑞並不意外。
在前一刻,在李威退進太守府內的時候,他也已經得到城門失守的消息。
那個時候,他就已經意識到,就算他殺了李威,這個遼東郡城也不會屬於他。
但他還是要殺李威,只是為了替死去的常洋報仇。
作為常洋的心腹左右手,張瑞對常洋的忠心毋庸置疑。
他要在凌雲到來之前,殺了李威,替常洋報仇。
而在殺了李威之後,張瑞也是做好了選擇。
他還年輕,他還不想死,雖然對常洋忠心,但常洋已死,他又不是愚忠之人,不可能選擇自殺。
現在不想死,就只能投降凌雲,這一點張瑞很明白。
這也是他為什麼要在凌雲到來之前殺了李威。
如果在凌雲到來之前,他沒有殺掉李威的話,要是李威同樣選擇投降凌雲。
張瑞不知道凌雲會在他和李威之間選擇誰。
如果凌雲選擇接受李威的投降,李威不會要求凌雲殺了他。
如果凌雲要同時接受他和李威的投降。
張瑞也不同意,他是一定要替常洋報仇的,如果凌雲要保李威的性命,那他張瑞就只能和凌雲戰鬥到底。
能在凌雲到來之前,先一步將李威斬殺,對張瑞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這樣他既替常洋報了仇,也可以不和凌雲交惡。
張瑞將李威的人頭交給身邊的士兵,捧著常洋的腦袋,來到凌雲身邊,道:「我等願意歸降。」
繼續反抗並沒有什麼意義,常洋和李威都死多了,就算他張瑞在這裡也有一定的人心。
如果沒有敵人的話,張瑞花點時間確實能控制住郡城。將遼東郡掌控在手。
但是現在不行,就眼下,如果他不投降的話,迎來的就是滅亡。
隨著張瑞的聲音落下,張瑞身邊的士兵也是放下武器。
之前面對李威的時候,他們打著替常洋報仇的口號,還能有士氣和李威一戰。
但現在李威已死,自己主公的頭顱就在眼前,這些士兵士氣已經降低到最低點。
就算張瑞不投降,眼前這些士兵中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在繼續戰鬥。
繼續戰鬥,他們是為誰戰鬥?
這些士兵之所以戰鬥,大多人為的就是那些糧餉。
現在常洋死了,沒有人給他們糧餉,而且他們還替常洋報了仇。
這些士兵都自認做得夠好了,就算去了酒泉之下,也完全能夠堂堂正正的站在常洋麵前。
既然如此,還有多少人願意繼續戰鬥,繼續拚命,隨時都有可能死去。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