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格分裂及其後果(3)

第六章 人格分裂及其後果(3)

他會覺得流淚一錢不值,「我沒什麼可哭的」,這樣他將會失去情感認識。同時,他覺得這樣做很不好,「我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他將會失去對壞事的直覺。如此這般,他被教育成只相信事實的反面。

另一個例子仍然是母親和孩子之間的故事,但類似的爭論也經常發生在成年人之間。

有一天,我和朋友正在一家咖啡館喝咖啡。一位女士,貝蒂,和她的女兒,蘇茜,一起走了進來。女兒7歲左右。

她們看著玻璃櫃檯下的各種冰淇淋。「你要哪種冰淇淋?」貝蒂問女兒道。

「我想要香草的。」蘇茜說。

「有巧克力的。」媽媽說。

「不,我要香草的。」

「我覺得巧克力的更好一點。」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怎麼會想要香草的。我知道你喜歡巧克力的東西。」媽媽說。

「我現在想吃香草的。」

「你怎麼這麼倔,真夠怪的。」她媽媽說。

隨著母女倆的對話不斷深入,母親的話越來越讓我聽著不舒服。她的話讓母女倆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對立。貝蒂只管自己的想法,並不想知道女兒對什麼感興趣,可貝蒂的所作所為,就好像她知道蘇茜喜歡什麼似的。

蘇茜的個性遭到否定,她被迫忽視自我需求。她被明確地告知,她內心的想法--她自己的選擇--是錯的,而別人說的--媽媽的臆斷--才是正確的。她還明白,真實的自我想法並不為自己的媽媽所接受。

貝蒂的動機是好的,她想給女兒買她喜歡吃的冰淇淋,但實際上她侵害了女兒的精神邊界。

孩子的邊界往往對一切教育開放

不管怎樣,蘇茜沒有接受她媽媽的獨斷專行,她似乎可以抵擋這個小小的攻擊。她沒有被說服,她並不認為媽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內在想法。但是許多女孩都會屈服於父母的權威。如果蘇茜的媽媽認為,她可以在女兒的愛好和選擇方面拿主意,她肯定有很多類似的行為。

儘管母親一再堅持,但蘇茜保持了自我,對個人愛好有清醒的認識,這是難能可貴的。蘇茜身邊很有可能有一個對她影響很深的人,他不斷地支持和幫助蘇茜保持自我。沒有持續的肯定,一個孩子很容易接受父母的判斷而放棄自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不要用愛控制我(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不要用愛控制我(Ⅰ)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章 人格分裂及其後果(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