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需要乳汁,更需要溫暖(1)

生命需要乳汁,更需要溫暖(1)

第三章

成為與孩子情感互動的夥伴

生命需要乳汁,更需要溫暖

少年夫妻老來伴、多年父子成兄弟等,說的都是長期的共同生活,雙方的互相了解是其他人無可比擬的。因此,彼此的關係達到了不可分割的狀態,彼此的互動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即便父母遠在天邊或已辭世多年,他們仍是孩子精神上的陪伴。只不過,這種陪伴的質量、關係的好壞,因人而異。

父母和孩子都是「建設家園」這一工作的合作夥伴。無論孩子的成就如何,無論孩子與父母是否同居一地,這種情感的交流與互動、關係的建設與演變,是夥伴間永不停止、無法切斷的聯繫。

兩隻玩具母猴的啟示

約翰·鮑爾比(JohnBowlby)的依戀理論認為,人具有尋求與某人的親密,並且當其在場時感覺安全的心理傾向。

案例

1958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動物心理學家哈洛(H·Harlow)做了一系列的幼猴實驗,旨在調查成長的需要是否只是由生存等所謂的基本驅力來滿足的。把剛出生的小猴子與母猴分離,並在室內放兩隻玩具母猴。一隻玩具母猴是由鐵絲網編成的,雖然觸感冰冷堅硬,但是能提供奶水;另一隻玩具母猴是由毛絨布和泡沫橡膠等柔軟溫暖的材質做的,但是沒有奶水。實驗證明,幼猴更願意與絨布母猴待在一起。與絨布猴子待在一起的幼猴表現得更安靜、更好奇、更安心。

這個實驗打破了「有奶便是娘」的結論,驗證了約翰·鮑比爾的依戀理論。從很小很小的時候起,我們活著就不只是為了吃飯,我們吃飯是為了活著、為了有安全感、為了快樂、為了得到愛。

依戀的發展

多年前我讀過一個美國馴馬師寫的一篇文章。這位馴馬師說再烈的野馬都會被他馴得俯首帖耳。他在文中寫道:「我會在草地上驅趕著一群馬嬉戲、玩耍。此時被馴的那匹野馬會站得遠遠的。我不去理它,裝作沒有看見它,繼續指揮著馬群遊戲。漸漸地,這匹野馬開始被吸引,它慢慢地靠近了一些,但仍然心存猶疑,我還是不理它。慢慢地,野馬越靠越近,它想加入到馬群中來。而我卻要阻止它靠近,把它驅趕出去。它顯得越來越煩躁,越來越焦慮,被趕走時顯得悲哀、惱怒和恐懼。這時我要把握好分寸,如果太快接納它進入馬群,它不會對我心存感激而尊重我的權威,順從我;如果一直拒絕,它又會放棄加入馬群的嘗試,徹底走開。」

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腦中出現的是一些現實生活中、古代以及文學作品中的那些孤獨的、離群索居的、隱身遁世的人。無論他們表現得多麼倔強、多麼驕傲、多麼孤芳自賞,他們內心的落寞與孤寂、悲傷與(色色小說渴望、矛盾與擾動……是我們都能感受到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優秀父母都一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優秀父母都一樣
上一章下一章

生命需要乳汁,更需要溫暖(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