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需要乳汁,更需要溫暖(5)

生命需要乳汁,更需要溫暖(5)

如果持續發生第二種情況,孩子會防禦性迴避各種接觸和關係,會對分離和重聚表現得極為冷漠。為什麼說是防禦性的呢?因為「關係」帶給他的都是痛苦的經驗:母親不在身邊帶來孤獨和被拋棄感,沒有關注和反饋帶來的是疏離感和自卑。無論自己多麼的熱切和渴望,付出了什麼樣的努力,卻彷彿越爭取越失去,越追求越受傷!經驗告訴他:小心!對「關係」要保持距離,親密往往意味著危險和傷害,不如早早逃跑、放棄,或者更早防禦--根本不進入親密關係!這樣長大的孩子,在將來的關係中,會顯得玩世不恭或不近人情。他們或者孤身一人,與他人的關係不冷不熱、表現自私;或者與他人的關係若即若離,稍有不順就決然分手,找出一堆理由,尤其是別人的不(色色小說是和環境的限制,告訴自己是「慧劍斬情絲」。不僅對人,對動物他們也會冷漠無情。虐待動物的人,如果追溯他們小時候的依戀關係,一定能找到這方面的原因。

建立安全依戀的方法

0~3歲的孩子的父母或重要聯繫人(如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定要盡量保證與孩子常常在一起。無論是抱著他、放在背簍里,還是放在搖籃中,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孩子,對他笑,跟他說話(雖然他好像聽不懂),對他的眨眼、哼唧和哭叫做出回應。

如果孩子0~3歲時你沒有做到這一點,那麼現在你要多去觀察他的行為舉止是否異常地纏人或冷漠。如果是,從現在起補課也不遲。而且因為孩子大了,一些道理能聽懂了,反而更容易交流和解釋。只要你耐心、真誠、專註,給孩子時間,他會因你的轉變而轉變的。

如果你已經成人,或者已為人父母,你發現自己的依戀有問題,怎麼辦呢?回去和父母吵一架?或者「既已如此,聽天由命」?當然都不對。你要做的,是告訴自己,已經世異時移,人事皆非,那些莫名的恐懼、焦慮、絕望和憤怒是屬於過去的,甚至有很多是自己「創造」出來的。當初母親的不在、不關注與不反饋是有原因的。即使你不能原諒母親,但你至少要釋放自己,要信賴和珍惜眼前人--你的夥伴、配偶或者孩子。如果以你一己之力還是不能改變自己的依戀行為,那麼考慮藉助他人的幫助和支持。轉變不是不可能的。

根據心理學著名的依戀理論,兒童在0~3歲時與父母,尤其是與母親的關係,影響到其成人後一生的人際關係模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優秀父母都一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優秀父母都一樣
上一章下一章

生命需要乳汁,更需要溫暖(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