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次布匿戰爭中前期(1)

第四章 第二次布匿戰爭中前期(1)

第四章第二次布匿戰爭中前期(公元前215年~公元前211年)

……

羅馬人稱之為「漢尼拔戰爭」的第二次布匿戰爭就要進入第七年。由於已經不能指望義大利南部大部分城邦參戰,所以市民兵的兵役負擔大大增加。他們已經相當疲憊。公元前212年,選舉執政官的市民大會上,現場氣氛出現異常,有點類似現在的首相辭職。

格拉古沒有當選,是因為他是前一年的執政官。有可能當選的老費邊、馬爾凱魯斯以及負責馬其頓戰線的拉埃維努斯也都沒有當選。這一年選出的執政官是平民出身的弗爾維烏斯?弗拉庫斯和貴族出身的克勞狄?普爾克爾兩人。前者是第三次就任羅馬這一最高官職,後者是第一次當選。其中,弗爾維烏斯?弗拉庫斯雖然第三次當選,但是,距離上一次當選執政官已經時隔十年。

但是,儘管感覺像首相辭職,羅馬市民並沒有對內閣表現出不信任。李維在其著作《羅馬史》中,不僅羅列了每年當選的執政官的姓名,同時,也列舉了或在執政官之下,或獨立率領軍團指揮大軍的法務官的姓名。根據他的記載,普爾克爾在坎尼會戰以後,幾乎每年都上了戰場。公元前212年,羅馬決定編組二十五個軍團,從而成為自第二^H小說次布匿戰爭開始以來戰鬥力最多的一年。馬爾凱魯斯繼續擔任攻打錫拉庫薩的任務,拉埃維努斯繼續坐鎮指揮馬其頓戰線。同樣,格拉古的任務也沒變,繼續對漢尼拔軍隊採用分片負責的行動模式。

公元前212年的羅馬沒有改變一貫的戰略。只是換了幾個拋頭露面的人而已。但是,有時候,這樣的情況也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對羅馬來說,勉為其難地投入二十五個軍團是有原因的。因為這一年,羅馬的目標是收復加普亞。

所謂城邦國家,通常是先有一座城市,然後根據需要,逐步向周邊擴充領地。有實力的城市,周邊除了種植糧食的耕地,還會有許多與它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衛星城市。這些衛星城市,又分別有自己的領地。所以,要攻打城邦國家中的主要城市,往往不能只盯著一個點,而是要對付整個面。加普亞、塔蘭托和錫拉庫薩的情形左右著其周圍一帶民眾的態度。坐視這三大城市落入漢尼拔之手,是羅馬絕不能容忍的事情。

公元前212年,為了收復加普亞,羅馬派遣由兩位執政官和一名法務官率領的共六個軍團。為此,加普亞感到大難臨頭,緊急派出使者去塔蘭托向漢尼拔求救。然而,當漢尼拔和他的軍隊擺脫格拉古所率奴隸軍團的阻攔,進入坎帕尼亞地區的時候,加普亞已經被羅馬的六個軍團團圍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羅馬人的故事2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羅馬人的故事2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第二次布匿戰爭中前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