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風情那麼簡單
不只是風情那麼簡單
——《尋找消失的民國雜誌》讀後
-柏林自由大學文學博士
呂靜樺
韓晗是我比較了解的一位文化學者,從他18歲的第一本長篇小說開始,在這紛雜的出版領域,他筆耕不輟,但卻劍走偏鋒,誓走精英路線,頗有當年梁實秋、邵洵美的遺風,無一本媚俗低俗庸俗,可謂是本本高雅、字字珠璣,這本《尋找消失的民國雜誌》亦不例外。
近年來,「上海風情」成為了一個符號,事關老上海的建築、音樂、文學乃是生活方式,皆因張愛玲、老唱片在全國推廣,但若問這些小資擁躉們,「上海風情」究竟是什麼?我估計,能夠回答上來的,百里恐怕無一。
《尋找消失的民國雜誌》便是一部事關「上海風情」的文化學術專著,邵洵美、周煦良、傅雷、陳西瀅、張愛玲…筆下的風流人物何止上萬?吉斯菲爾路、多倫路、哈同路、霞飛路、玻璃電台、香粉廣告,張張圖片誘人,韓晗從老雜誌里下了狠手,九種老刊物囊於一書中,堪稱當下無出其右的「精讀雜誌」之作。果然,新書甫一出版便驚海內,引起王德威、張隆溪兩位頂級學者的好評。
我相信,韓晗不是在跟風,不是在媚俗,這是他研究的路數,是他試圖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尋求破解文學困境的一次反思。誠如他所言,這本書乃是他博士論文的一個起點。這句話還倒真顯現出了他難得的氣魄——博士論文的起點竟然是這部專著,誰又敢置喙這本書有著媚俗之處?
所以說,韓晗這本沒有「跟風」的書竟然不小心地碰上了「風」,潮流幾十年輪一遭,有誰知道下一次潮流是什麼?韓晗苦心經營鑽研多年的學術,在這「上海風情」蔓延的當下,一下子成了文化熱點,這倒應了一句古話,功夫不負有心人,無心插柳柳成蔭。韓晗是否因此書成為這領域內的拔籌學者,或未可知焉。
最後說一句題外話,韓晗並非「不解風情」,他乃是大解風情之人,圈內人皆知,韓晗喜品紅酒,玩收藏,還在《外灘畫報》上寫過專欄,趙毅衡曾讚譽過韓晗是「五四風骨的文化人」。由此可知,韓晗與筆下那些風流人物乃是「穿越」般的心靈溝通,大抵也只有心的溝通,才會倒騰出這樣如行雲流水但卻不只是有關「風情」的文字,真道是讓人手不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