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黑亮亮的史前「熏鮭魚」
吃出濃郁海滋味的熏鄧氏魚
黑黑亮亮的史前「熏鮭魚」
「盾皮魚頭上的甲冑更為堅硬。為什麼本已身披鱗片的魚會穿上這麼笨重的甲衣?我們僅能如此臆測:當大自然為它們穿上盔甲重裝,必然是有敵人需要它們防禦,而且一直處在戰爭狀態。」
「……它們後部中央的骨板,顯然類似於枕骨,非常奇特地裝在一個有雕飾的巨大葉片里,就像哥特式城堡的一個較大的葉飾。而腹部末端,應是葉柄的所在,這個強而有力的骨質的突起,其式樣就像是一個長矛頭飾。」這段優美的文字出自一位化石獵人之手,他名叫米勒(HughMiller),身兼多職,既是化石獵人,又是石匠,還是詩人。正是他,為蘇格蘭北部奧卡汀盆地(OrcadianBasin)的老紅色砂岩層寫下了史詩般的紀錄。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各色各樣的人就在奧卡汀盆地採集化石。這裡的岩層屬於河@流相、風成相紅色砂岩,砂岩層保存了品相極佳的魚化石。只要用鑿子輕輕揭開岩石,一條黑黑亮亮由磷灰石填充而成的魚化石就出現在眼前,魚的軀幹甚至可以輕輕拿起!而且雙面都保存著鱗片,這不就是億年前的熏鮭魚嗎?這裡最上等的化石保存於碳酸鈣結核中,有經驗的化石獵人能一眼就看出哪些結核含有化石,甚至能辨認出大致的類別,然後一鎚子下去,結核應聲而開,又一條精美的熏鮭魚到手了。前菜1841年,米勒出版了《老紅色砂岩層》一書,抒情地描述了他住所附近地層中蘊藏著的豐富的化石。與他預料中的一樣,這本書一經面世就大受追捧,維多利亞時代的讀者都很欣賞這種非常生動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