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鮮為人知的那些事(4)
這場改革直接觸犯了封建腐朽勢力,限制了大官僚的特權,他們對此恨之入骨,隨著新政推行逐漸損害他們的利益,便集結在一起攻擊新政。改革派與保守派進行了激烈的鬥爭。把包拯從端州拉到監察御史位子上的,是保守派的王拱臣。在朝中大臣們的眼裡,包拯當屬於保守派。
「慶曆新政」以革新吏治為第一目標,其重要舉措之一,就是由新政的執行者范仲淹等向各地派出按察使,專門監督地方官吏。按察使一句話,就能決定地方官是上中央還是下監獄,正所謂大權在握、為所欲為。
包拯上奏章一篇雄文《請不用苛虐之人充監司》。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快,關於「按察使」是否加重了吏治的爭論達到白熱化。宋仁宗開始意識到,改革派官員也不是一潭清水,同樣有人渾水摸魚。在中央機關資歷甚淺的包拯居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扳倒改革派的作用,使保守派大臣們喜出望外。
但接下來包拯做的事情,讓保守派們瞠目結舌,1045年新春,范仲淹罷相離京,新政失敗,保守派彈冠相慶。誰料這當口上,包拯一篇《請依舊考試@奏蔭子弟》,洋洋洒洒,大談范仲淹用考試選拔士大夫子弟的政策應該維持下去。
保守派們想錯了。殊不知,在包拯的眼裡,沒有派系,只有公道人心;沒有黨爭,只有實事求是。沒有利益集團,只有社稷江山。
為官兩袖清風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包拯由天長縣調任肇慶知端州。包公在肇慶做官時的一些故事,至今仍廣為傳頌。如倡導開鑿水井、興建星岩書院、愛護百姓嚴懲貪官污吏、包公擲硯等。
聞名遐邇的「文房四寶」之一端硯就產自肇慶。端硯已有1350多年的悠久歷史,早在唐朝時候,端硯就聞名全國了。宋代時,端硯是朝廷欽定的貢品,當時的權貴、大臣、學士們都以家中存有幾方端硯為榮。因此,歷任知府為巴結權貴、討好上峰,都要向民間工匠和作坊無償索取比進貢數量多幾十倍的硯石,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