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英國第一位漢學家眼裡的天朝(2)
接見之後的日子,作為英王特使的馬戛爾尼以為他的外交使命才剛剛開始。當他正準備就若干重要事務和天朝官員商討時,天朝卻一再暗示:你的朝貢任務已經完成,現在該返回你們的國家了。
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儘管聰慧過人,但想必不一定會對東西方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對話有很深刻的理解。多年以後,當他長大成人,才會明白這場後來被史學家們稱為「聾子之間的對話」的失敗外交會對地球東西端的兩個大國產生多麼久遠的影響。
在天朝,擅自學習漢語是死罪
我們今天常說清朝閉關鎖國,並把晚近中國的落後歸之於這種漫長的固步自封。但事實上,清朝將近三百年間,真正閉關鎖國的時間只有區區二十一年,還不到這個王朝歷史的十分之一。並且,這種閉關鎖國從現實意義上講,也是一種正確選擇:明朝滅亡后,唯有台灣鄭氏憑藉風急浪高的海峽繼續奉朱明正朔,不斷派兵騷擾沿海。為此,1662年,康熙下令禁絕所有口岸的對外貿易,並將沿海居民內撤30-50里。1683年,隨著台灣問題的解決,清政府取消了海禁。兩年後,又在廣州、漳州、寧波和雲台山四地開設海關,這就是所謂的四口通商。
清朝二十一年的閉關鎖國,卻給後人留下了長期與世隔絕的壞印象。究其因,不在於海禁政策施行的時間長短,而在於清朝君臣固有的觀念里揮之不去的天朝情結。簡單地講,清朝——無論君王還是臣民,都以天朝上國自居。他們自認為物產豐富的天朝無所不有,根本用不著和夷人做生意通有無。仁慈的皇帝之所以允許通商,不過是對夷人的恭順賜予的「恩惠」。也就是說,當天朝覺得夷人不夠恭順,可以隨時取消這種「恩惠」。就像馬戛爾尼使團中的一個成員在他的遊記里寫過的那+激情小說樣:「中國人從小時候吃奶起就逐步養成了對外國人和商人的偏見。」在四口通商維持了七十多年後,正是惱怒於夷人的不夠恭順,清朝才從實質上斷絕了寧波、廈門和上海的貿易,僅僅開放廣州,實行一口通商。
這件事得從一個叫洪任輝的英國人說起。洪任輝這個名字,聽起來像中國人,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英國人。此人精通漢語,是英國第一個漢語翻譯,多年來一直在廣州為東印度公司服務。當時,西方與清朝的主要貿易地是廣州,而廣州地方官員幾乎無一例外地利用職權之便,向洋商大肆敲詐勒索。東印度公司不勝其擾,同時也為了擴大與清朝的貿易,指派洪任輝和喀喇生帶兩支商船北上定海。隨後,英國方面把更多的商船發往寧波等地。如此一來,到達廣州的英國商船便急劇減少,廣州官員的灰色銀兩與海關稅收均呈直線下降。為此,兩廣總督向乾隆提請將寧波的關稅翻一番,打算以這種方式來迫使洋商「自願」留在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