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門道——升級與優化(1)
1、門道——升級與優化
社會管理創新六論
未來五年內,中國的公共政策可能有若干新的發展,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執政治理策略模式的調整。試預測以下數個方面的轉化,以供討論:
——由實質性重視私營企業主,宣示性重視弱勢群體,轉向給予由專業人士構成的「新社會階層」以社會地位,並對其政治代表性給予更多重視,從而構建出與社會階層發育更接近的政治權力分配架構,但社會底層發言權相對較小的結構性問題仍然不會得到根本解決。
——由單一的黨政管理模式,轉向更加重視社會工作、加強政黨的公共服務能力建設。以黨的組織系統推動的新社會工作運動將很快浮上檯面,強調執政黨需要更多地介入社區服務和基層社會動員。
——由重視勞動價值的意識形態政策,轉向更為重視投資價值的公共政策,經濟調控工具庫中的資本作用工具將大為增加。由政府掌控的國家投資行為不僅僅表現在國內基本建設方面,而更將進一步滲入全球基礎建設投資與基礎資源開發。
——由較為韜光養晦的全球行動策略,轉向更為積極的全球競合策略,在更多更好的國際組織與區域合作中形成更具中國色彩的策略主張。其中利用各類國際組織與區域組織,正面面對各項議題的自信與能力大大加強。
——由強調以睦鄰友好為主的區域性外交戰略,轉向全球外交戰略,並在包括非洲、拉美和歐洲等地區展開更為積極的合作。「遠交近交」的策略替代「近交遠冷」的策略,使中國外交意義上的「第二大國」形象更為突出。
——由自上而下的控制式治理體系,轉向系統控制及民眾反映的平衡要求模式,給予民意以更多反映的渠道與機會。其中公眾評價、電子信息化、村以上級別的政權選舉試點都將是意料之內的發展。
發展底線監控力
中國一部分輸美的牙膏、食品、輪胎、水產品因質量安全而成為問題產品,不少國際媒體及經濟專家質疑中國產品的成本下降是以品質下降為代@價的,其結果是少數產品的品質與信用問題在這些媒體的渲染之下正在危及「中國製造」的形象與市場。這裡面固然有人為炒作的因素,但也不完全是空穴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