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渡西進(1)

東渡西進(1)

三東渡西進

從順治十三年(1656年)起,為了不給鄭成功軍隊以生存與發展的土壤,清政府開始了長達28年的嚴厲海禁,直至1684年,在施琅平台後的第二年,這項政策才得以取消。海上的樊籬拆除了,舟船又可以自由出洋捕^H小說撈與貿易了,被遷徙的百姓又可以回歸世代生活的祖地了。但屋已毀地已荒,何況閩南的許多地方原本就土壤瘠薄,近半是無法耕種稻穀的沙地,而人口已經越來越膨脹,食不果腹仍然攪得人心惶惶。

既然台灣有田,田能夠一年三熟;又既然有人來招攬,招攬者來了一波又一波。

那就去吧,去台灣。

其實要去也未必都那麼順當。那座島嶼,在清朝廷的記憶里曾有過那麼銳利的疼痛,一個鄭氏集團曾令朝廷上下多麼寢食難安過,況且又隔著一道重洋,若是再生變數,該怎麼辦呢?所以,1684年雖然朝廷將持續28年的海禁解開,但以「台灣易成奸徒逋逃的淵藪」為由,又制定了3個方面的新條規:一、赴台必須先給原籍地照單,再經分巡台廈兵備道稽查;二、不能攜帶家眷一起赴台,之前已經在台灣站穩腳的,若是家眷還在大陸,也不能遷移跟隨;三、因為潮惠州人「為海盜淵藪,積習未脫」,所以禁止來台。

不能攜帶家眷赴台,致使那一時期台灣成一個陰陽失衡的島嶼,許多人少小離家,終生寄命島嶼,便也成了終生的光棍。大多人則只好在春耕秋收之後,趁著農閑季節回到老家娶妻生子,然後返身又渡海而去,聚少離多,心牽兩地。

據說泉州德化縣城關西門街的有戶人家,祖上有一個人叫王必捷,於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渡台,被淡水地區的一個施姓田莊主聘去管理賬目。田莊靠近高山族部落聚居地,一來二去結識了一個高山族部落酋長,兩人投緣,迅速親如兄弟。因為語言障礙,當酋長表示願以「巴賴林喇哪覓」相贈時,王必捷不明其意,胡亂點頭。幾日後,酋長就遣人以隆重的禮儀將自己妹妹送到王必捷駐地。原來「巴賴林喇哪覓」在高山族語中即是妹妹的意思,那天酋長已經將自己的妹妹許配給王必捷了。之後兩人育了一兒一女。1726年,王必捷舉家歸鄉,他的那位已經能說漢語聽漢話的高山族妻子也一同東渡,死後就葬在德化縣的山上。

一直到那時,台灣當地少數民族大都仍刀耕火種,漢人稱之為「番」,清王朝則根據其漢化的程度,區分為「生番」與「熟番」。生番大致包括泰雅、夏賽、布農、魯凱、排灣、卑南、阿美、雅美、曹族等九個族群,他們居高山密林間,彪悍兇猛,每逢家裡遇災難或有男孩出生,就出去殺個人,以示驅災或慶賀。而熟番則包括西拉雅、和安雅、巴布拉、巴則海、道卡斯等等,因為他們多居於平原地帶,所以又有「平埔人」的統稱。「平埔」意即平地,於是與來開發墾拓的漢人就有了往來,來往的最親密形式便是婚姻的出現。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過台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過台灣
上一章下一章

東渡西進(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