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日本人(4)

第七章:日本人(4)

作出移居的決定,哪怕是暫時性的,並不是一個隨機的個人決定。目的地並不是自己選好的。

在日本,正如在許多別的國家那樣,首批移民的特定目的地及經歷大大影響了後來人的移居模式。

這種現象甚至在戰後日本還存在。例如,來自戰後日本三步村赴加拿大的移民,有90%在該國的一個特定地區定居下來。

移居美國的沖繩人有90%以上去了夏威夷,只有8%的人到了美國本土。

早些時候,從同一地方來的沖繩人,一半以上去了菲律賓。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在移民的最初時期及在20世紀,日本向美國輸送移民最多的專區之一乃是廣島。

建立在家庭、朋友或當地熟人基礎之上的人際關係,是形成這種移民模式的部分原因。

另一部分原因是商業性勞務組織發覺,集中在一地招工運往海外更為划算。

日本向海外移民始於明治維新的頭一年,即1868年。是年有148名合同工從日本駛往夏威夷。

夏威夷和日本人之間的相互不滿,導致日本政府出面干涉,當即遣送一批人回國,並在其後許多年內規定不準其他日本人去夏威夷。

日本對海外的日僑十分關心,國家有能力和威望為其撐腰,這使日本有別於當時的中國。

中國當時太弱,自身也難免不被瓜分,根本談不上替海外華僑講話。總的來說,日本政府保護其海外僑民工作條件的有效性,+激情不容誇大。

然而,這種保護確實是存在的,是所在國政府不可不認真對待的。1885年日本嚴峻的經濟狀況,迫使日本政府重新考慮其對向夏威夷移民的禁令。

次年,夏威夷和日本之間達成了一個非正式的協定,允許日本繼續向夏威夷移民,給日趨發展的甘蔗種植園提供了急需的勞動力。

日本對這些暫時性移民的挑選實行控制。先前的日本移民是來自廣島和山口兩地的城市工人,根據此次協議而來的合同工多數來自山口的農業或漁業地區。

這樣就避免了工人和工作的錯位,這種錯位曾導致先前的夏威夷人和日本人之間的不睦。

在這個時候去夏威夷的日本人,幾乎都成了蔗田工人。他們絕大多數是青年男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美國種族簡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美國種族簡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日本人(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