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轉法輪(8)

初轉法輪(8)

公元1835年,康寧漢到此進行考古工作時,曾打開達美克塔上半部的小室,不過卻沒有發現任何舍利遺物。公元1999年左右,印度政府終於發現了鹿野苑的重要性,進而展開修復、維護的工作。他們遵循古法,仿造舊有的雕刻風格,將剝落、腐銹的石牆表面作了較為完善的處理,希望能彌補昔日的錯舉,重新還給它尊貴的原貌。

●法王塔(DharmarajikaStupa)

精舍西南有石堵波,無憂王建也。基雖傾陷,尚余百尺。

玄奘《大唐西域記》

阿育王統一印度后,為了推動人民廣為信奉佛教,於是便將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八份佛陀舍利收集起來,重新分配為數千份,並且在全國各重要佛史聖地及交通要道上建造數千座佛塔,把這些重新分配后的佛舍利安奉於其中,供來往人民紀念禮拜。而這座巨大的法王塔,即為現存極少數的阿育王佛塔之一。

在19世紀時,考古人員在達美克塔西方大約50米處,發現了一座磚造的圓形高@台遺迹,根據附近的跡象顯示,這應該是一座覆缽式(將飯碗倒扣呈現之半球狀)的古塔基座,從其底座直徑長達約13.5米看來,這應是一座十分壯觀的大塔,並且曾經歷後代王朝多次的擴充修建,包括增加塔身的高度,修建環繞塔身的石欄、四座大塔門與供人繞塔經行的步道。

由它所受到的種種禮遇看來,這裡必定是一處極為重要的塔寺,因此學者們認為這應該就是標示著世尊初轉法輪之地的法王塔。然而,儘管它過去再如何的風光,現在也只剩下一座圓形平台供人憑弔了。在一份可信的數據中,記錄著它的消失:1754年時,一位貝拿勒斯(Baranas,今瓦拉那西)的國王下令拆除法王塔遺迹,因為他需要它的磚石作為建材。有人認為這些磚石的命運和達美克塔一樣都成了商場的建築材料,只是它比達美克塔更為悲慘它被移除得非常徹底,地面以上完全不見了,只留下空蕩蕩的基座垂死於原地。

值得安慰的是,因著這個悲劇,卻帶出另一個驚喜。在拆移過程中,工人們意外地於塔心深處挖出了一隻石匣子,石匣旁躺著大量的浮雕石板,而石匣子內則發現了一隻綠色的大理石舍利罐,裡面裝有舍利遺骨、珍珠、寶石及金銀耳環等。更深入挖掘之後,人們又發現了兩座巨大的雕像,其中一尊是紅砂岩菩薩像,應屬貴霜王朝時期的作品;另一尊為笈多王朝時期的佛陀初轉法輪像,神情平和寧靜,造型流暢優雅,是目前鹿野苑博物館中最著名的雕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印度朝聖之旅·恆河十二聖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印度朝聖之旅·恆河十二聖地
上一章下一章

初轉法輪(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