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後記
出版後記*
這些年,流行懷舊。
在個體層面上,中年左右的七后八后,藉助網路,恣情的拾掇那些在物質貧乏的童年時代帶來甜蜜與美好的零零碎碎,在節奏越來越快的城市中想象著慢板生活;在歷史時代的層面上,蜂擁四起的有關民國的出版物、影視節目、言論,構建出了一股正氣凜然的「民國范兒」。
我們且把這兩個層面結合在一起,看一看,那些舉手投足就是「民國范兒」的人物,擁有著一個怎樣的童年?
張倩儀女士花費了五六年的時間搜集整理材料,為我們細筆勾畫了接受中國傳統教育的最後一代人物的童年點滴。除卻魯迅先生《朝花夕拾》《社戲》《故鄉》這些為我們所熟悉的「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之外,我們有幸通過張女士的辛苦努力,得窺當時那些散見於各種自傳材料中的童年往事。
溫故是為了知新,就如陳萬雄先生在序言中所說,兒童生活絕不是「小兒科」,小的關乎一個人的一生,大的關乎一個國家民族的童年成長和教育形態,而中國在遭遇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情況下,時代漩渦的渦眼正是那些大人物的童年生活。在大歷史脈絡下,他們的童年譜寫的「小」歷史,也許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注,那裡隱藏著塑形現代中國的基因密碼,埋藏著許多我們尚未開採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