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從資本的本性說起(4)
到1978年,這種世界觀伴隨美國和歐洲牢牢把握著世界經濟的領航地位,而被進一步確認。像中國一樣,印度經濟也遭受了一場災難性的崩潰,其所佔世界GDP份額跌至底谷,僅有3.4%。然而,經過更仔細的一番審視后我們發現,當歐洲在世界經濟中穩定地保持著27.9%的份額的時候,美國卻放棄7個百分點以支持日本的振興,而日本正是通過技術革新以及對工人的嚴格訓練,充分推進了其工業化浪潮的到來。對美國來說,消費時代剛剛開始,日本的革新正好滿足了這種要求。即便這個時候,西方仍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角,而中國和印度依舊在沉睡。
新興國家的「經濟擴張」
坐落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廣東東莞,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東莞有將近700萬(1979年只有100萬人)的人口,到2007年已經有大約15,000家跨國公司在這裡落戶。此外,東莞還是最重要的個人電腦部件製造中心之一。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製造商和出口商,而東莞(高峰期有4,000家企業)是廣東省最重要的玩具生產基地,其玩具產量佔中國全部玩具產量的70%。2002年,中國差不多有價值30億美金的商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大部分銷往美國——其中東莞的出口量名列第三(排在上海和深圳之後)。
在過去的50年裡,沒有哪個國家比中國的經濟轉型更深刻和更富代表性了。中國從一個幾個世紀以來閉關自守*、沉湎於自己的昔日輝煌的國家,逐漸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經濟力量之一。在撰寫本文之時,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擁有全球第四的GDP總量。
這種現象不只是發生在某一個城鎮,而是在中國各地,在世界所有新興國家,包括巴西、印度、俄羅斯、中東、南非、東歐部分國家,還有南美,都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上演著,並且這名單還在繼續壯大。他們的力量和影響力也隨之增強,這些新興力量在世界經濟舞台上被賦予了一個集體名詞——「其他國家」——以表徵他們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從而與西方國家相「抗衡」。假如只是一個國家,西方也許能夠「馴服并吞並」它,但是面對著「其他國家」的聯合力量,西方不得不儘力應對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挑戰者的強烈猛攻。這些國家的發展越發自信,實力不斷增強,並開始爭奪世界經濟競賽的前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