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朋友(1)
最好的朋友
「為了醫學的發展,動物實驗不得不做,但一定要反動物受的痛苦降到最低!」
「若要在醫學院站得住腳,你得儘快拿到醫學博士頭銜。」頂頭上司高賦醫生忠告我。
英制的醫科課程一共五年,畢業后就是「內外全科醫學士」。實習一年後,就拿到基本行醫的資格。若要成為專科醫生,可參加為期約六年的在職培訓,通過皇家學院的專業試,獲得「院士」頭銜,就成為專科醫生。
當年我在廣華醫院完成了外科培訓(當年培訓的要求較寬鬆,只要三年就可以參加院士考試)后,便加入剛成立的中文大學醫學院的外科系當講師,被分派到消化外科組,主管是從蘇格蘭來的高賦醫生。
高賦醫生告訴我,要晉陞為高級講師,沒有博士頭銜免談。他自己也因此磋跎了數年,直到他自動停職半年,咬緊牙關把博士論文寫好后才能如願以償。
「皇家學院外科院士」的在職培訓,重點在臨床,考試的科目分基本的解剖、生理及病理,以至外科理論、手術及治療。「博士」學位卻只談科研。
原來在醫學院要成為「博士」有兩條路可走。「哲學博士」偏重於基礎科研,一般要求三年全職的實驗室工作,「醫學博士」則可選擇臨床的課題。
「給你一年時間把醫學博士的論文弄出來,波比可以分擔你的臨床工作。」
當年新界東區只有韋爾斯親王醫院,外科病人極多,新成立的內鏡室也有做不完的工作。波比是從蘇格蘭來的客座講師,年資和我差不多,他來港一年,希望多吸收一點臨床經驗。
(色色小說論文課題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新」,發現前人未發現的新知識是科研的真諦。
當年我們在內鏡室正在研究怎樣用內窺鏡治療消化道出血,我便選了這個題目做我的博士課題。
我打算把課題分成兩部分,基礎部分探討內窺鏡療法對消化道的影響。臨床部分記錄用這種新療法應用在病人身上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