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精神打敗物質才算成功(1)

只有精神打敗物質才算成功(1)

只有精神打敗物質才算成功

在北大人的精神血脈里,一直有一種溫暖的東西被傳承了下來,它跟功利無關,跟金錢無關。

每個北大人讀書做學問都會自覺地承擔起這樣一種使命,那就是要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推動中國的進步。

周國平說,任何一種真實的活法必定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健康的生命本能,二是嚴肅的精神追求。生命本能受到壓制而萎靡不振,是因為活得不真實。精神上沒有嚴肅的追求,隨波逐流,也是活得不真實。這兩個方面又是互相依存的,生命本能若無精神的目標是盲目的,精神追求若無本能的發動是空洞的。

在北大,想要活得真實,就得有精神的目標,就得有嚴肅的精神追求,一旦選擇這種活法,你就是自由的、愉悅的,你的生命就是活潑的、跳躍的。

北大人向來重精神,我想北大*以及北大人能夠成功就在這一點上。

錢理群教授說過,在生存、溫飽基本解決,即達到衣食無虞以後,人在精神與物質上應有什麼追求就是一個大問題。

北大歷史上的很多學者、教授,他們顯然更注重精神對人的生命的意義,他們追求的是「簡單的物質生活與豐裕的精神生活」。

因此,就能如孔夫子所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他們不追求外在於自我生命的東西,那都是身外之物,是應該而且可以淡然看之的。

老校長蔡元培和胡適在這方面做得更是卓越,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弟子錢耕森教授曾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談他們的租房故事。他們曾長期居無定所,屢次搬家,雖身為名教授併兼要職,生活依然清苦,但他們不誤立身行道,無暇計較個人得失。

晚年蔡元培定居上海期間,先後租房竟然多達五次,幾乎是過一年多就得搬一次家,總是寄人籬下。

在這種情況下,蔡先生的好朋友和好學生蔣夢麟、胡適、王星拱、丁燮林、趙畸、羅家倫,於蔡先生七十歲前夕的1935年9月7日,特地集體聯名寫信給蔡先生:

「孑民先生:

我們都是平日最敬愛先生的人,知道明年一月十四日(誤,實際上是十一日),是先生七十歲的壽辰,我們都想準備一點賀禮,略表我們敬愛的微意。我們覺得我們要送一件禮物給一位師友,必須選他所最缺少的東西。我們知道先生為國家,為學術,勞瘁了一生,至今還沒有一所房屋,所以不但全家租人家的房子住,就是書籍,也還分散在北平、南京、上海、杭州各地,沒有一個歸壠庋藏的地方。因此我們商定這回獻給先生的壽禮,是先生此時最缺少的一所可以住家藏書的房屋-各地的響應,已超過了我們當初的期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站著上北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站著上北大
上一章下一章

只有精神打敗物質才算成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