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評論(1)
媒體評論
從保安到大學生的這種跳躍式身份轉換,折射了當代青年通過不懈努力實現自身價值的上進精神,也讓更多人感受到了奮鬥的力量。北大保安不斷有人考上大學,與北大校園文化的感染力有著深刻聯繫。在包括北大在內的許多大學校園裡,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往往更為充分,這也給處於社會底層的人們提供了上進的希望。北大教師給保安員贈送書籍,甚至給他們提供舊電腦,北大工會開辦的平民學校給保安留名額,這些基於樸素人性的平凡行為,恰恰給保安員投射了「知識面前人人平等」的光亮。它對人們內心深處的自信與平等價值的喚醒,甚至比大學學歷更為寶貴。
對多數青年而言,上大學是成才和進步的*最佳路徑,但由於環境和個人因素的諸多制約,不少人的大學夢往往止步於虛幻的夢想階段,他們對於擁有知識、成就自我的熱望,也就此沉澱在瑣屑的勞作里。高等教育資源的稀缺,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群體的流動,也可能讓部分人喪失努力和奮鬥的勇氣,但北大保安上大學的事例卻展示了另一種成才的可能性,即在一個人人向學、平等包容的知識氛圍中,通過自學考試等受教育渠道,更多的人能夠獲得更好的機會,更多的人可以改變命運、成就夢想。大學文化對個體境遇的這種「照亮」,最好不過地反映出大學價值的內涵。
如果整個社會都能像北大那樣鼓勵人們深造,如果每個小環境都允許人們通過奮鬥改變處境,如果不同群體之間的平等交流更為通暢,就能喚醒更多人的進取渴望,一種活躍的、充滿希望的力量就會在時代回蕩。這一點,應該是北大保安上大學帶來的最大啟示。
-北京青年報蔡方華
三次訪談,慷慨的甘相偉,每一次都願意讓我從他的生活中分得快樂。
未名湖畔,一張安靜的書桌,一段美好的閱讀時光,一個夢想落地的地方。
現實中,草根和精英的界限很清晰,向上流動的空間很擁擠,成功的標準也頗為單一。在社會的標籤下,甘相偉無疑是個小人物。但他從心底想要讀書、想要學習,所做的一切都有著明確的意義。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他的堅持讓人感動。
有那麼多人的鼓勵,他是幸運的,儘管無車無房,卻有一份為之快樂的工作和一個為之堅持的夢想。很多人都做不到,限於條件,限於自身。從他身上,我們看到小人物需要社會給予上升空間,也需要在被目的充斥的生活中,種上純粹的夢想。
時間在堅持面前,會為夢想讓路。我們有一個10年後的約定,他堅信,我能夠看到他在自己熱愛的現當代文學領域寫出有價值的文章。
-人民日報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