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

前言(2)

讀者可以從附於每章之後的參考資料或其他重要資料(除了正文所引用的文獻之外)中,獲得進一步閱讀的文獻或網路資源的相關信息。各章長度大致相等。本書可單獨用於(或加上一些教參)一學期或一學年的課程。作者根據四十多年的教學經驗@撰寫了本書。憶昔當年,作者有幸作為費正清和賴肖爾的助教涉足東亞研究,此書的完成也是對他們最好的懷念。費正清、賴肖爾兩位先生是東亞研究的拓荒者,他們合作撰寫了東亞研究的系列基本教材:《東亞:大傳統》(1958年)、《東亞:現代變遷》(1965年)和一卷本的《東亞:傳統和變遷》(最新版本是1989年。1961年賴肖爾被任命為駐日大使,有關現代日本部分的撰寫任務遂交給艾伯特·克雷格[AlbertCraig])。三位先生以哈佛大學為起點,建立了非常成功的東亞課程。

人們或許會問,現在已經有很多東亞史方面的教材,也有不少關於中國歷史和日本歷史的教科書,那為什麼還需要這本教材?這是因為沒有哪一本教材是完美無缺的,包括本書。但是,每本教材都應該適應不同教師和不同程度課程的需求。雖然已經有了不少教材,但是,東亞歷史研究領域的教材還遠遠不夠,特別是和歐洲史、美洲史或世界史相比(儘管東亞歷史的範圍大於西方歷史)。我們對於歷史中什麼才是重要的認識也在不斷變化。這為新的論述提供了新的個案,促使本書更加關注諸如婦女地位、普通百姓的生活、城市的作用、環境,以及朝鮮、越南的重要性等其他教材常常忽略的問題。

對包羅萬象的東亞歷史,現有的任何一本史書都比不上只作最簡單的介紹,然後以此激起人們進一步探索的興趣。限於篇幅,必須對東亞歷史的各個主要方面進行簡縮。在這個過程中,要分清主次,不能面面俱到。基於此,我大體上是按照各個地區或文化的規模、人口和發展程度來安排論述分量。此外,對於不少地區,我們缺乏足夠的資料,特別是早期歷史方面的資料。因此,比如大約1500年前的日本、大約1850年前的朝鮮和大約1800年前的越南,在本書中所佔的分量就遠不如中國,因為中國至今仍保存了從大約公元前2000年以來各個歷史朝代史實的文字記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亞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東亞史
上一章下一章

前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