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黑珍珠,硅化物晶體層
我再摸索感應一下,看看是否還有新的信息儲存點,是否還有更多關於我的「監控錄像」,從震驚中平復過來的吳雲斌,懷著急切的心情,把尋找答案的希望,寄托在了新的信息儲存點上。
但這一次卻是事與願違,他耗費了好長一段時間來摸索,比前幾次摸索加起來的總時間都要長,可是,布料上卻沒有產生任何被感應的反應,不知道是這布料上真就只有這五個信息儲存點,還是因為另有原因讓自己感應不到其他的信息儲存點,總之,現在是沒法再從這布料上獲取信息了。
算了,不管這布料上還存不存在新的信息,既然目前我無法再繼續對它進行讀取,那我暫且把它收好,以後再從長計議吧!吳雲斌嘆了口氣:現在,是讀取百花蒼雲留下的可讀信息的時候了,不說其中可能有能夠破解我目前困境的信息,單隻有召喚之花世界的信息,只讓我通盤了解一下這召喚之花世界的特徵,也是好的!
從布料獲取新信息無果后,吳雲斌果斷決定暫且放棄。他將這半截衣袍布料收入懷中,又從懷中掏出整理好的史詩殘頁,從其中挑出了這一次所獲取的部分,同樣用手對應著進行感應,最後,他確定了其中有三片,是百花蒼雲留下的可讀取的信息。
他迫不及待的開始讀取了其中的第一片——
「經過了幾個月的遨遊與航具的跳躍穿梭,我終於又尋到了一顆有意思的行星。
這顆行星從遠處看,有點像一顆光滑亮麗的黑珍珠,雖然其光亮的黑色之上,還覆著一層淡淡的灰白色的東西,但卻遮不住其黑亮的底色,那樣子,就像是樹上的果子經歷了地球上的寒冬之夜,表面被打上了一層薄薄的霜霧。
當然了,其實,正是看到這層『薄薄的霜霧』,我才覺得這顆星球更有意思。因為很明顯,這『薄薄的霜霧』,就是這顆星球的大氣層——有大氣層,對於碳基生命而言,就代表著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我在進入星球軌道向著星球表面降落的時候,就利用四季輪盤,首先對這大氣層中的成分進行了探測!
根據探測的結果,我發現,這裡的大氣基本上都由氧氣與氮氣組成,且兩者在大氣中的含量比例也與地球類似,不同的只是這裡缺少了二氧化碳。
接著,我又對這顆星球的球心引力、體積大小、氣候溫度進行了檢測,發現它的體積也與地球差不多,球心引力更是與地球的地心引力相差無幾,溫度也處在適合地球人類生存的之間。
我幾乎有些懷疑,這是一顆以地球為藍本複製出來的星球了,如果不是因為我壓根沒探測到水,以及星球表面只有黑色光滑面的話。
接下來,我進一步對構成星球的元素進行了測定。測定的結果顯示,這顆星球所擁有的元素種類,也如地球般豐富,其中,又以硅、硒、氧、氮、硫四種元素含量居多,不過,奇怪的是,這裡竟完全不含地球上常見的氫、碳、磷、氦四種元素!
這就有些值得玩味了
!要知道,這顆星球從引力、體積、氣溫、大氣成分到元素種類,都是與地球極為接近的,按理,這該是一個適宜產生碳基生命的好環境,但偏偏,它所缺少的四種元素,恰好是碳基生命六大基本元素中的——缺少氫元素,導致氧氣再充足也形成不了水與氫氧根離子;缺少碳元素,導致形成不了二氧化碳,更導致無法形成碳基長鏈,而沒有碳基長鏈,就無法形成蛋白質之類的有機大分子,就失去了產生碳基生命的基礎——元素種類如此豐富,綜合環境又是如此適宜產生碳基生命的一個地方,卻偏偏缺少了產生碳基生命所必須的關鍵元素,這怎麼看都不像是天然形成的,倒有點像是智慧生命所建造的一個試驗場——一個曾經被用來培孕碳基生命,事後卻又被抽去碳基關鍵元素的廢棄試驗場!
當然,這裡是不是一個被廢棄的碳基生命試驗場,能不能夠培孕碳基生命,對我而言並不是最值得關注的。我的重點,是要尋找更多不同形態的生命形式,用以研究靈魂成分與不同生命形態的兼容情況,給我改造靈魂成分兼容『百花種子』提供參考!
不過,從這顆星球類似地球的環境來看,這裡想要產生其它形態的生命,還真的非常渺茫——以其它元素為基鏈構成有機大分子,可能需要與地球完全不同的環境,比如需要十萬攝氏度以上的高溫、上萬倍的地球大氣壓強等等,才能讓某些元素產生出結合穩定的雙鍵,從而構出穩定的大分子長鏈,所以環境接近地球,反而不利於它產生非碳基的生命形態——當然了,並非一定要以某種元素為基鏈組成出有機大分子,才能產生出生命形態,要知道,單單是我摸索構劃出的『百花之體』設想,就已經超越了用元素連結出基鏈、用基鏈構出有機大分子、用有機大分子構出細胞、用細胞構出生命體的範圍了,因為『百花之體』的設想,是讓靈魂成分直接與量子級的『百花種子』兼容,從而讓生命能以量子級的特徵呈現——說不定,這裡可能就有非元素構成的生命形態呢?畢竟宇宙之大,我們人類所了解的還太過狹隘,我不能去否定那些我還未知的東西!
我還是按照慣例,從這顆星球本身的地理結構,到它在星系中的運轉情況,都做一翻測定了解后,再來評估它是否還存在更為有趣或者更為有價值的東西!
我從星球的外層結構開始進行測定,我發現,這整個星球的外層,都被覆蓋上了一層黑色的硅化物晶體。站在這顆星球上用肉眼去看,這層黑色的硅化物晶體,就是腳下這片無邊無際的黑色冰原或者滑冰場;但從四季輪盤的測定來看,這層硅化物晶體只有900米的厚度,相對於整個星球來說,只是一層黑色的晶體薄膜!
有意思的是,從物理特徵來看,這層硅化物晶體『薄膜』,與地球上常見的硅化物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地球上的硅化物,如二氧化硅等,都是密度比較高的物質,而這裡的硅化物則完全是蓬鬆的,裡面充斥著無數微小密集的氣孔,就如發酵變硬的麵包,又如硬質化后的海綿,而且,比之海綿和麵包中氣孔的雜亂無序,這硅化物晶體層內的細密小孔,都是按大小一致的菱錐體有序排列的,並有不知名的黑色物質在其中流動——看起來,這層硅化物晶體之所以呈黑色,不是因為晶體本身呈黑色,而是這晶體層內的細密小孔中,存在的這些流動的黑色物質!不知道這些流動的黑色物質究竟是什麼?晶體內的這種物理結構又是如何形成的?」
……
嗤嗤!
第一段可讀信息到此結束。
吳雲斌回過神,他通過這段信息,已經可以感覺到,冰原上複製了整個地球面貌的『潑墨圖』,應該與這種晶體充滿細密氣孔的物理結構、以及那流動的黑色物質有關!
於是,他迫不及待的對第二段信息進行了讀取,看看其中是否還有更細節化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