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李自成
李自成(1606~1645),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原名鴻基。萬曆三十四年八月廿一(1606年9月22日)生於陝西延安府米脂縣李繼遷寨。
李自成童年為地主牧羊。天啟六年(1626),充銀川驛卒,苦習騎射。明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
崇禎三年(1630),李自成被裁輟業,於米脂號召饑民起義,率眾投農民軍首領不沾泥,繼投高迎祥,號八隊闖將。
六年,在農民軍首領王自用病卒后,收其遺部2萬餘人。后與農民軍首領張獻忠等合兵,在河南林縣(今林州)擊敗明總兵鄧玘,殺其部將楊遇春,隨後轉戰山西,陝西各地。
七年,連克陝西澄城,甘肅乾州(今乾縣)等地,後於高陵,富平間為明總兵左光先擊敗。
八年,與各路農民軍首領聚會河南滎陽(一說無此會),共商分兵定向之策。遂轉戰江北,河南,又入陝西,在寧州(今甘肅寧縣)擊殺明副總兵艾萬年等。旋在真寧(今正寧西南)再敗明軍,迫總兵曹文詔自殺。
九年,在高迎祥被俘殺后,被推為闖王。領眾「以走致敵」,採取聲東擊西,避實擊虛的戰法,連下階州(今甘肅武都),隴州(今陝西隴縣),寧羌(今寧強)。旋兵分三路入川,於昭化(今廣元西南),劍州(今劍閣),綿州(今綿陽)屢敗明軍,擊殺明總兵侯良柱。
十年冬,圍攻成都多日未克,后折師梓潼迎戰明總兵左光先,曹變蛟失利。遂分道返陝,移師潼關,遭明軍伏擊,將卒傷亡散失甚眾,率部將劉宗敏,田見秀等18騎隱伏於陝西商,洛山中。不久,親赴谷城(今屬湖北),獲取為明廷招撫的張獻忠資助。
十二年,與復起的張獻忠合兵破竹溪,移師截斷明軍糧道。后協助羅汝才於香油坪擊敗明總兵楊世恩部。
十三年,為明總兵左良玉敗於房縣,重入河南,破永寧(今洛寧),斬萬安王朱采。與當地農民軍首領一斗谷合兵,眾至數十萬,攻克宜陽。進至盧氏,得牛金星,寧獻策,用為謀士。納李岩均田免賦建策,深得民眾擁護,有歌謠「迎闖王,不納糧」(《明史•;李自成傳》)。
十四年春,移師圍洛陽,得守軍策應破城,執殺福王朱常洵。旋揮師圍開封,數攻不克,南走鄧州,與脫離張獻忠的羅汝才合兵,眾號百萬。后乘明軍四路向河南新蔡,項城調集,遣精兵於途中伏擊,致明軍陣亂敗逃,執殺明總督傅宗龍於項城。
十五年,與羅汝才以20萬眾再圍開封,激戰20餘日未克,回師攻破河南襄城,俘斬明總督汪喬年和降明的農民軍首領李萬慶(射塌天)。繼克陳州(今淮陽),與當地農民軍會師,返師三圍開封。先殲出城突襲的三營明軍,后遣部連破鄭州,滎陽,上蔡,掃清開封周圍明軍據點。明督師丁啟睿,總兵左良玉率師十餘萬挺進朱仙鎮(今河南開封西南)。李自成遂以部分兵力繼續圍城,自率主力佔領朱仙鎮有利地形,近戰獲勝,俘明軍數萬人。旋迴師開封,挖牆填葯爆破並掘黃河堤灌城(一說明軍掘堤灌農民軍)。為阻擊明督師孫傳庭部,率師西向,戰於郟縣,不利,遂向冢頭寨(在今南陽境)轉移。途中大量拋棄甲仗財物,誘明軍競相爭奪而亂陣,遂率部反擊得手,斬俘將校70餘人,步騎數千,獲柿園大捷。進圍汝寧(今汝南),環城發炮,百道架梯登城,執斬明督師楊文岳,分巡僉事王世琮等。揮師南走,繞道白馬灘,架門扉作浮橋以渡,迫左良玉棄水寨而遁,進佔襄陽(今屬湖北襄樊)。旋分兵連破夷陵(今宜昌),荊門諸州縣。
十六年正月,重返襄陽,以「三年不征,一民不殺」口號安民。改襄陽為襄京,建立大順政權,被擁為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稱羅汝才為代天撫民威德大將軍,命張國紳為上相,牛金星為左輔,劉宗敏為權將軍,李岩為制將軍。隨後,納謀士顧君恩建策,制定先取關中,再攻山西,后取北京的作戰方略。親率大軍北上河南,在汝州之戰中殲明軍4萬餘人,迫孫傳庭敗逃陝西。乘勢間道緣山追擊,盡殲鎮守潼關明軍,擊殺孫傳庭,佔領潼關,西安。旋分兵追殲明軍殘部,連下延安,漢中,榆林諸重鎮。
十七年正月,定國號大順,建元永昌,稱大順王,改西安為西京,定軍制,封功臣,開科取士。隨後率師強渡黃河,東進山西,連破汾州,太原。旋兵分兩路,遣部將劉芳亮率南路軍攻大名(今屬河北),真定(今正定),自與劉宗敏率主力為北路,於寧武關(在今山西寧武境)與明軍血戰數日,擊殺明總兵周遇吉。后相繼進佔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昌平(今屬北京)。三月十七兩路會師北京城下,於十九日破城,迫崇禎帝朱由檢自縊煤山(今景山),推翻了明朝的統治。改明五軍都督府為五軍部,變武將稱謂,定品位,完善軍制。為瓦解明軍殘餘勢力,多次遣使招降明總兵吳三桂,未果。四月十三,率兵約10萬(一說6萬)往攻。在山海關之戰中被吳三桂,清攝政王多爾袞聯兵擊敗,損兵數萬,退師北京,大順軍由盛轉衰。廿九日稱帝,翌日離京西撤,令劉宗敏為主帥組織兵力沿途反擊。時農民軍內部矛盾加劇,軍事上節節敗退,致使屯守山西,陝西計劃無法實現,遂引兵經陝西退至湖廣。
大順永昌二年(清順治二年,1645)五月於通山縣(今屬湖北)九宮山被地主武裝殺害,年40歲。一說出家為僧,卒於康熙年間。李自成統軍作戰十餘年,重視從嚴管理,訓練部隊;注意密切民眾關係;善於把握戰場主動權,常以靈活戰法出奇制勝,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寫下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