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章 川中之士

八十章 川中之士

八十川中之士

李允一聽,懊悔不迭,心想:早知奉仙是個妖尼,偏要用她的什麼「神葯」,這下壞了菜了吧!忙問神醫:「可有什麼方法補救?」

孫孝祖道:「陛下誤會了,此葯只是避孕,並不會對人體產生永久性的傷害,只要停葯三月,待藥力過盡,就可使婦女受孕了。陛下亦不可因為自己用藥不當,就以為這葯一無是處,此葯亦可謂神奇,配方精微奧妙,巧奪天工,不但不傷人,而且活絡血脈,強壯陽根。唯有一條,葯雖好葯,但用之無度,就算是人蔘,也可以殺人啊!區區愚誠,唯陛下明鑒。」

李允慚愧,道:「神醫之良藥苦口,而利於病,神醫之忠言逆耳,而利於行,朕知過了。」令賞之白銀五千兩,孫孝祖辭讓不受。李允越發敬之。

再過了一天,李允已經可以下床活動,諸妃請面對問安。孫孝祖先前以「脫陽」忌見陰人為由,不許諸妃探視,這時見李允元氣恢復,終於點頭放行。一時間美人如花滿春殿,蘭麝香飄天子庭——忌見陰人,看來不無道理。女人當此大事,免不了嘰嘰喳喳,從她們口中,李允才知自己這一劫確是大凶——孫神醫還沒來,李允就已經沒氣了!當時太醫也摸不著脈了,已認定不治了(要是當天當上皇帝,當晚就駕崩,李允就將創造一個極不光彩的紀錄)幸而韋清芳不認命,不死心,行巫蠱之法(就是跳大神)——當時南方立女王為部落首領的,基本上都是沿革女巫主政治事的習俗,女王實際上就是女巫——韋清芳按天上星宿布列油燈,,率諸妃「喚魂」,每喊一聲李允的名字,都能見到李允眼皮一顫,但生命的跡象卻越來越微弱,終於人不再有反應了,最後連韋清芳也放棄了,抱著李允大哭,諸妃沒了主心骨,也都大哭失聲,一時宮中皆言:聖上駕崩!

天幸李允命不該絕,這時神醫孫孝祖趕到,大施醫國之手,連下銀針七十二,一點葯沒用,李允馬上有了呼吸心跳!兩天之中神醫衣不解帶,針石湯藥並用,硬生生把李允從生死玄關上拉了回來。李允一聽,想起那個如真似幻的夢境,不覺毛骨悚然:太可怕了,老子要是這麼一蹬腿,眾臣必然從宗室中另選一王繼位,不管是誰,也不會有老子的學識氣魄,能守成就不錯了,統一四海,建立一個強大的永恆之中國,那是門也沒有!更可怕的是,如果此君也象老子這麼好色,那我這些美人……想都不敢想了,立即下旨,封神醫孫孝祖為大醫正,主管國家醫療衛生事業。

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事,也沒有絕對的壞事,李允吃這一場天大虛驚,不覺色心大減,而專心起國家大事,抱病就開始工作:文武官員各升一級,賞賜有差,這是團結統治核心;重新開科取仕,科舉是天下貧士進入統治階層的唯一門路,也是統治階級擴大統治基礎行之有效的手段,李允新學舊學並重,取仕各佔一半。同時廣納四方賢才。

李允登基的同一日,在洛陽,朱全忠扶植的傀儡李柷(即李祚——古時皇帝登基,必然把名字改成生僻字,這是為了讓臣下便於避諱,要知道皇帝的名字是不能寫也不能說的,否則就是大不敬。象李允也改了名字,李允自創了一個字,上「龍」下「斌」,意為飛龍在天,駕馭文武,念做「浩」。如果李允不改名字,那時人就不能說「允許」,只能說「許可」,。——我們當然不用管,仍稱他李允為便。)亦御殿受朝,改元光化,是謂昭宣帝,尊母何後為皇太后,奉居積善宮,號為積善太后。

這樣,就出現了一國兩君的咄咄怪事,

李允登基,廣開賢路,招納四方之士,文臣得到徐溫、嚴可求、駱知祥、羅隱、沈文昌、梁震等人,其中徐溫、嚴可求,見識高遠,心思縝密,長於治國,李允用為大元帥府左右司馬。

徐溫這人性情穩重堅毅,生活簡樸,善於抓住政務大綱,能治軍安民。但是他不識字,說他是文官實在是勉強。李允不唯學歷,只重才幹,不拘一格擢拔人才,放在太平盛世的今天,可以說,不可能發生不識字的人擔負省部級高官的事情。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那些有才能而沒文化的人難道都應該穿越到亂世去嗎?!

另外嚴可求也是天下奇才,通曉兵書,膽略過人。他求見杜讓能,坐談平定天下的策略,一邊捫蚤自若,一邊高談闊論,連杜讓能也為之心折,稱他「當世之王猛王景略」,把他推薦給李允。李允每次和他坐談,輒終日不倦。逢嚴可求晉見,必正衣冠而出迎,呼之「先生」而不名。

另外駱知祥善於理財,財政賦稅的事情舉重若輕,李允用為計官。其餘人等,或是遠見卓識,或是文章錦繡,俱一時之才俊。

武將新得李簡、劉楚、許玄應、秦彥暉、黃凡等人,也都是勇武過人。一時英賢畢集,人才薈萃,金陵成了四海之士心中的聖地,往附者日以百計。

李允待賢以禮,遇賢甚厚。頭一次聽到羅隱的「盡道豐年瑞,豐年瑞如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就嘆為「真仁者之言」。後來聽到羅隱的《贈妓雲英》:「鍾陵醉別十餘春,又見雲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寫的是羅隱當初以寒士赴舉,路過鍾陵,當地樂營中有一個頗有才思的歌妓雲英,愛羅隱之才,深與相交,兩情歡洽。十二年後羅隱多次落第,聞李允稱帝,遂投效長安,偶過鍾陵,又與雲英不期而遇,見她仍身在樂籍,未脫風塵,不勝感慨。更不料雲英一見面卻驚詫道:「怎麼羅秀才還是布衣?!」羅隱就寫了這首詩贈她。李允得聞,即刻贈羅隱千金,令迎娶雲英,算是獎她識才,一時傳為佳話。

梁震川中名士,有天下譽。李允一聽梁震是川人,立刻招見他,咨以兩川大勢。梁震回答道:「三蜀形勢,臣如掌中觀紋,然而聖上垂詢蜀中軍政民情,不過是想對王建用兵罷了。如果此時聖上對王建用兵,臣恐怕聖上不僅不能得到兩川之地,而且新平定的疆土也要分崩離析了!」

李允大驚,連忙虛心請教。

梁震侃侃而談:「王建其人生活簡樸,擅長用兵,川中庫稟充實,兵力雄厚,誠不可力勝,只能以德勝之。請讓臣下為聖上分析敵我之勢:

王建起於毫末,雖然生活簡樸,卻性好財貨,對川中百姓壓榨索取,沒有窮盡,民間財富全都收入官倉,一縣存糧有多至萬石者,而天府之土的百姓連溫飽都得不到!——民心不附,可勝一也。

王建起於毫末,雖然擅長用兵,但是因為出身貧賤(王建是偷牛賊出身,這在當時盡人皆知),軍中功臣猛將多是軍人世家,個個出身比他高,王建不能放心,常怕他們奪了他的位子,或殺或逐,存者心寒。——軍心不附,可勝二也。

然而聖上想以兵臨之,則萬萬不可。朝廷虎賁之士不過十四個軍,四十餘萬,東有朱全忠掣肘,可用於川中方向的不過三十萬,而王建有兵四十萬,兩川有民百萬戶,如果招募勇壯,還能再得到七八十萬,如果得不到川中民心,想攻取兩川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臣說只能以德勝,不可以力勝。

不僅是兩川啊,爭奪天下,首先要爭奪的是民心!現在朝廷新立,天下百姓仰首企盼聖上的德政福音,這時聖上不能革除積弊,以附民望,而強欲興兵爭討四方,一旦失天下望,江南能不能保住都還難說,說什麼平定川中呢!」

梁震縱談天下大勢,頭頭是道。李允聽了非常悅服,不覺屁股離開了龍椅,虛心道:「請先生不吝賜教。」

梁震故意危言聳聽,就是想引起李允的興趣,達成自己治國安民的政治報負,見李允關心,不覺大喜,道:「陛下應當建立起一整套制度性框架,來保證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國家的長治久安,而不能僅靠自己一人的聰明才智,靠才智治國,就象靠匹夫之勇打仗一樣,早晚必敗。只有靠制度治國,要法治,而不要人治,才是正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萬世大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萬世大唐
上一章下一章

八十章 川中之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