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
林如海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亦非拘泥不化之人,他根本不問衛若蘭如何得到了這部話本,他只想知道自己的女兒究竟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是否如紅樓夢曲和判詞所言,淚盡而亡,他只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儘快地安排好女兒。
衛若蘭倒沒隱瞞,直言道:「此事還請大人保密,如若不是偶然到了揚州地面,又聽說了林姑娘的孝順之舉動,思及林姑娘之悲慘一生,晚輩未必想得起把話本遞到大人跟前,畢竟這部話本裡頭說的故事太過匪夷所思了。這部話本忽然出現在晚輩的腦子裡,就是晚輩重病的那段時間,與這部話本出現的還有許多東西,究竟怎麼出現的,晚輩到現在都沒弄清楚,因晚輩自己也出現在話本的批註之中,結局甚是慘淡,晚輩才放在心裡。」
林如海不由得十分驚奇,到底是何人寫了這部話本?竟將他們的故事盡皆囊括其中?莫非是後人聞聽這段故事便記錄了下來?不及多想,林如海靜靜地聽衛若蘭繼續說未完之語。
「關於紅樓夢後面的那部分內容,實話跟大人說罷,晚輩昨日又默寫了約莫三回出來,今日已帶過來了,大人不妨看一看,倘若意欲看下面的後續還得等些時日。不過,晚輩卻可以跟大人說說後面發生的要緊事情。」衛若蘭一面把默寫的幾回內容遞給林如海,一面揀了幾件要緊的事情告知林如海,當然是關於黛玉的。
最後,他緩緩地道:「這部話本並無結局,據說後面三十回或者四十回失落了,僅剩八十回,後人續補的四十回不看也罷,許多結局和前頭說的相違背。但是,憑藉話本前八十回字裡行間一些批註,尤其是一個叫脂硯齋的批註可以知道,林姑娘的命運在前八十回內容中可以確定,金玉良緣成,木石前盟消。這些批註晚輩沒有寫在話本里,另外也有許多學者的分析猜測等等,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有人說林姑娘是淚盡而逝,有人說林姑娘是自縊身亡,有人說林姑娘是沉湖而死,也有人說林姑娘不願為妾,鬱鬱而終。」
這麼多的死法兒讓衛若蘭嘆為觀止,同時暗恨這位名叫曹雪芹的大師,寫完了紅樓夢這部巨作卻不留下全本,否則,自己完全可以知道自己的命運,到底是生是死。昨天晚上他整理記憶時,發現居然有人說史湘雲沒嫁給他,嫁給了水溶,真是好笑,要知道北靜王如今雖未弱冠,卻早已有了王妃,而且還是陳也俊的姐姐,賈母大壽時北靜王妃出現了的。
林如海一夜沒睡,眼裡滿是紅絲,聽了衛若蘭的這番話,紅絲隱隱透著猙獰,宛若鮮血。
「果真如判詞所言,小女是死路一條?果真如葬花詞所訴,風刀霜劍嚴相逼?」林如海扶著茶几起身,聲音顫抖,充滿了不敢置信,見衛若蘭毫不遲疑地點頭,他忍不住跌坐回椅中,「這麼說,榮國府當真辜負了我的託付,致使小女孤苦伶仃而逝。」
衛若蘭聞言,好奇地道:「話本中許多隱秘之事未曾詳述,尤其不曾提及林大人的託付和身後諸事的安排,包括林家的家業,不知林大人原本是如何打算的?」
那些所謂的紅學學者,有的分析林家家財萬貫,主要就是賈璉口中的二三百萬財和林如海的職位;有的就說二三百萬是錯寫,應該是二三萬;有的說林家一無所有,林黛玉是罪臣之女,帶著一個奶娘和一個丫頭投奔到榮國府避難;有的說林如海死於朝廷傾軋,有的說林如海憎恨賈敏無子故而疏忽女兒。種種學說,簡直是五花八門,哪一種說法都有自己的依據。
林如海是將死之人,還想從衛若蘭手裡得到後面的五十回紅樓夢,關於自己原先的安排自然毫無隱瞞,「因小女是在室之女,我既無子,林家又沒有五服內的親眷,我去后她只能得林家一半的家業,另一半理應盡歸國庫。於是我與岳母約定,臨終前上書傾林家半數財力替榮國府還上將近百萬的虧空,剩餘財物除了上繳朝廷分給旁支族人些許外,其他都是小女的嫁妝,托寄於他們府上,待小女出嫁后便交還與她。我命不久矣,小女卻只十歲年紀,我無力撫養她至成人出嫁,而她也沒有能力自立門戶,只得託付給岳母和二內兄,岳母很看重寶玉和小女的婚事,二內兄謙卑厚道,酷愛讀書,又有祖宗遺風,我常聽人說寶玉自小性情溫柔,待小女極好,兼是親上做親,心裡十分願意。」
聽了這麼一大番話,衛若蘭吃驚道:「林大人替榮國府還百萬銀子的虧空?可是話本中所有賈家的人對此隻字不提。」這麼說,紅樓夢中的林如海很有可能就這麼做了,元春的晉封也很有可能是因此而來,而非什麼關於秦可卿身世的告密。林如海這麼做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女兒,沒想到賈家並無絲毫感恩也未曾好生照料黛玉,實在是無情無義。
話本里自己曾和北靜王水溶、陳也俊、馮紫英等人一樣去祭奠秦可卿,似乎顯得秦可卿身份十分貴重。可是據他所知,秦可卿的身份並無奇異之處,自己去祭奠也是因自家和賈家情分好,秦可卿又是賈家長房長子長孫的媳婦,雖說秦家清貧,但秦業的的確確是個極清廉的四品官兒,職位猶在賈政之上,他的女兒完全配得上三品將軍之子。
林如海苦笑道:「我原本想著替榮國府解決後患,他們看在這份情義上定會善待小女,日後小女與寶玉成婚不必擔憂虧空之罪,小女也有不比別人遜色的十里紅妝,哪知他們並沒有遵守承諾,反而逼死了我的女兒。」
衛若蘭嘆息一聲,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古人誠不欺也。
林如海眼裡閃過絲絲縷縷的精光,冷冷地道:「總算老天開眼,如今看到公子送來的話本,我怎能這般安排?我定會安排得妥妥噹噹,絕對不會讓小女落到話本中的下場,哪怕她本是神仙歷劫,要以淚水償還甘露之惠。」
他不管女兒是絳珠仙子下凡,他只知道這是他唯一的血脈。
衛若蘭沒有追問,忙道:「林大人放心,晚輩定會將話本後面的內容默寫出來交給林大人,同時也有些關於晚輩自己的未來之事請教林大人。」
他們一個精明果斷,一個年輕莽撞,一老一小被這部突如其來的紅樓夢話本拉近了距離,林如海徵求過衛若蘭的意見后,索性在自己家中收拾出一所清清靜靜小小巧巧的院落來給他居住,卻不約束他每日出去擔風袖月,遊覽江南秀色。
衛若蘭素知林如海才華蓋世,每逢林如海清閑之時他便恭恭敬敬地請教讀書之道、為人之道、處世之道,亦曾因林如海看過紅樓夢話本將自己的心事和盤托出。
他不想娶史湘雲,不管是兩地分居還是自己英年早逝,他都不想落到這種境地,可是自古以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無法左右父母的想法,父母也不會把自己的話放在心裡,他總不能說定親以後史湘雲會經常住在榮國府,和賈寶玉毫無男女之別地胡鬧罷?況且,史家一門兩侯端的位高權重,在別人眼裡確實是一門好親。
林如海早在去信接黛玉歸家時就開始整理林家的家業了,除了字畫書籍田地外,其他大半年內已料理了六七成,得知黛玉的命運后,他藉由官職之便往京城連上了四道摺子。
一道是償還自己祖上隨其他官宦之家從國庫中借的七萬餘兩銀子;一道是將林家除林家幾代主母的嫁妝和世代累積的書籍字畫御賜之物外的所有財物捐贈於朝廷,用作粵海閩南兩處大軍抵禦倭寇之軍餉,請朝廷派人來接收押送,他耳目靈通,知曉當今正為這兩筆軍餉發愁;一道是坦言自己病勢沉重,時日無多,請朝廷派新的鹽課御史前來接任並料理衙門的公務;最後一道是懇求當今允許他將幾代主母的嫁妝悉數封存托寄於戶部,待獨女定親后取回,若愛女未嫁而亡,這筆財物則捐贈於朝廷賑災濟民之用,唯獨留下了替賈家償還虧空的摺子。
除了第一代老侯爺和夫人乃是寒門出身,林如海的曾祖母、祖母和母親、妻子皆是高門之女,進門時俱有十里紅妝,林家一脈單傳,前幾位主母的嫁妝和累積的梯己自然傳給了獨子,賈敏的嫁妝和梯己唯有黛玉能繼承,數目著實不少,做她的嫁妝綽綽有餘。
林如海考慮到留給黛玉財產等自己死後,現今遊盪在青樓楚館中的賈璉定然會和話本中一樣,悄無聲息地將之帶回榮國府,然後黛玉依然感慨自己一草一紙皆由府中供應,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在榮國府生活,所以林如海特地上了這幾道摺子。當然,他並沒有打算讓榮國府空手而歸,他給榮國府準備了一筆五萬兩的銀子,作為黛玉在榮國府的衣食之資。
因此,除了衙門裡的一些副官無法料理的公務外,林如海平時極是清閑,一邊以安排後事為由應付送黛玉南下的賈璉,一邊指點衛若蘭,一邊教導唯一的女兒,並請名醫給她調理進京后比家裡更加不好的身體。
黛玉昨晚就從寺廟裡祈福回來了,自她回家后,每日侍湯奉葯,孝順非常。
林如海覺得自己去后,黛玉再無依靠了,自己必須教她保護自己。他原想賈敏仙逝后,黛玉進京,賈母定會好生教導她關於閨閣女兒應學之事,哪知話本中對此並無絲毫描述,黛玉之理家才幹依舊是幼時賈敏的言傳身教,幸而她天生穎慧,才把自己房中管得井井有條,除了後來得的藕官一事外,並無任何亂七八糟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