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全球帝國殖民模式
就在朱由校搖擺不定的時候,他翻出了《資治通鑒》看了起來,很多東西看過之後,讓朱由校猛然驚醒。
朱由校發現,自己正在陷入一個政治正確和自然正確的選擇之中。
民族團結是一種政治正確,而民族衝突,則是一種自然正確。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縱觀人類歷史,實際上就是一場民族衝突的歷史,就像是是《動物世界》一樣。
「生產力與經濟發展不僅使得工人與資本家長期鬥爭之後地位提升,同樣適用於各人種之間的關係。」朱由校突然領悟了,發現地球上各個種族之間的關係,也是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而走向相應的文明。
生產力越落後的時代,種族之間的衝突就越殘酷,往往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屠殺行為,地球上的人種,無非就是分為棕色人種、黑色人種、白色人種,以及原種人,或者叫所謂的黃種人。
其中在地球歷史上長期活躍在頂級的,就是棕色人種、白色人種、原種人,黑人則因為太過落後,一直沒有登上歷史舞台。
棕色人種最為殘暴,匈奴、蒙古、日本、野豬皮這些都是屬於棕色人種的範疇,在生產力比較低級的歷史階段,他們憑藉著殘暴這一優勢,數次擊敗華夏的原種人,以及歐洲的白種人。
隨著生產力的提高,棕色人種被歷史所淘汰,退出歷史舞台,淪為打醬油的存在。這時候沒那麼殘暴,但道德水平同樣沒那麼高的白種人登上歷史舞台,對世界展開殖民。而這一階段,最高級的原種人又被最低級的棕色人種壓制到了歷史低谷。
而當生產力進一步的提高,華夏的原種人的優勢就發揮了出來,最擅長生產的華夏原種人開始重新登上歷史舞台,並且逐漸取得優勢,進而推動世界各民族,以更為文明、和平的方式相處。
朱由校回顧了一下重生前的歷史發展軌跡,突然領悟到生產力在這其中所發揮的重大因素。
這和工人爭取權益、民主是一個道理,都是生產力和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結果,而不是民主帶來了生產力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換而言之,世界的和平,也是生產力的進步和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成果,而不是先有了世界和平,才有了世界生產力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
華夏民族的道德水平,在世界各民族之中確實是唯一比較高尚的,然而在歷史上,華夏民族也因為這種高尚,一廂情願的求民族團結,付出過諸多慘痛的代價。
例如曹魏收留滿族,結果導致五胡亂華。梁武帝收留了滿族侯景,侯景把江南變成了千里白骨。漢朝收留了匈奴,匈奴首領劉淵滅亡了西晉。李世民收留了一堆蠻夷,招致安史之亂,李成梁父子養寇自重,最終導致滿清入關。
唯一看出民族本質問題的中國皇帝,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做過一次偉大的實驗,禁止蠻族族內通婚,把幾十種琳琅滿目的色目人,雜交出了一個新族群:漢穆。如果不是朱元璋類似於孟德爾雜交小豌豆一樣的偉大實驗,拖到清朝,色目人尾大不掉,漢族根本不是擅長欺詐和做附庸的色目人的對手,中華也就會變成東亞斯坦。
人類的歷史,和《動物世界》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隨著生產力的提高,掠奪的方式在不斷的提升,進而血腥的屠殺就少了。
最開始人類文明形態比較低的時候,當時還不需要奴隸,所以戰敗的一方往往就是被直接屠殺殆盡,然後掠奪戰敗方的領地,從而獲得更大的狩獵、採集範圍,例如北美洲的土著,還處於這種文明形態,這種文明形態下,掠奪的就是天然的自然資源。
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人口的增長,狩獵和採集已經無法支撐的時候,人們開始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這時候就需要勞動力進行生產,進而人類的種族衝突,就又發生了演變,從原先的屠殺戰敗方,變成了把戰敗方變成奴隸進行奴役,這時候掠奪的就是勞動力資源。
生產力的進一步提升,人類就發展到封建時代。封建時代則是通過稅收來建立統治,封建王朝的戰爭,戰敗的一方則被勝利的一方所統治,從而通過稅收進行掠奪。
接著就是工業時代,這一階段就是以武力打開其他國家的國門,然後將其他國家變成商品傾銷地和原材料產地,從而掠奪財富,進而又伴隨著各種武力鎮壓。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提升,殖民掠奪體系又變成金融掠奪體系。
金融掠奪隱蔽性更高、效率更好,這一時期的掠奪,除了一些戰爭之外就不見血了。即便是戰爭,通常也不會去刻意針對被掠奪方的平民,屠殺這一類行為開始不能見光了。
朱由校意識到自己最大的問題,就是把後世金融掠奪所形成的那一套觀念,帶到了這個時代,和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嚴重不符。只不過因為過去大明的形勢比較危急,他也顧不上那麼多,所以問題沒有爆發出來。
如今形勢轉好了,朱由校的這些觀念就冒出來了,讓他變得有些猶豫不決。直到真正選擇的時候,朱由校才開始正視到自己身上的問題。
如今的大明,顯然不需要朝貢制度,或者說是如今的世界,大明還十分危險。因為當今世界的生產力,還不是那麼高,即便是進行了工業革命,工業發展也還處於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
中國是一個生產力越高,競爭力越強的一個國家。但在這個生產力還不太高的時代,大明的優勢雖然也大,但如果不先下手為強,就可能縱容蠻夷崛起,最後養寇為患。
要想讓世界和平,那就要繼續發展生產力。
但是發展生產力,需要資源,需要人力物力!如果光靠內部的話,顯然是不夠的,因為這會給老百姓帶去不小的負擔。但若是殖民世界,大明就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儘管這個回報無法養活大明這麼多人口,但用來支撐科研的投入,那是綽綽有餘了。
總的來說,大明作為一個大國,確實無法通過掠奪世界來養活自己的國民,國民還是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勞動來實現富裕,但掠奪世界卻可以養活朝廷,還能養活大明的科研體系。
最重要的是,大明要壓縮蠻夷的生存空間,把異族從世界舞台上踢下去。
隨著大明的火器技術的不斷進步,棕色人種被踢出歷史舞台,淪為吃瓜群眾已經是板上釘釘了。各個棕色人種當中,就剩下一個日本這個混入大量華夏人種基因的棕色人種國家,但威脅也很小了。後世歷史日本人能夠崛起,那是因為有英國人扶持的原因,現在的大明壓根就不可能去扶持日本,因為對大明來說,日本沒有任何地緣作用。作為一個精神上存在嚴重缺陷的民族,崛起是壓根不可能的。
黑色人種也不可能崛起,沒那個智商和基礎,大明對於黑色人種,甚至不需要考慮太多。
剩下一個就是白色人種,還有可能會活躍在歷史舞台。
相當於大明未來的戰略,就是把白色人種從歷史舞台上踢下去,讓他們也變成不可能崛起的吃瓜群眾。
要想遏制西方人的崛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讓他們獲得發展的資源、空間,這意味著大明需要殖民,把能殖民的地方都殖民了,讓歐洲人沒地方殖民,甚至要把歐洲給殖民了。
而且大明的殖民體系,可以不要如同西方人那樣簡單粗暴嘛!
殖民體系的本質,無非就是傾銷商品、掠奪原材料、農產品等等資源,這個掠奪的程度也是可以控制的嘛!只要控制在一個合適的強度,可以讓那些殖民地的人口即可以活得下去,又過得不是很好。
西方人的殖民則是過於簡單粗暴了,完全不管別人死活的那種,自然是釀成各種反抗。
大明此時在中南半島、朝鮮半島,實際上就是形成了一種直接管理的殖民體系。看似是朝貢制,但本質上還是殖民體系。因為朝貢體系的厚往薄來並不存在,大明在中南半島和朝鮮半島一直在持續掠奪,只不過是以商品掠奪為主。即提高中南半島和朝鮮半島的生產力,讓他們能夠生產出更多的原材料、農產品出來和大明進行貿易,大明用非常容易製造的工業商品,就能把那些原材料和農產品換走。
大明對於朝鮮半島和中南半島的唯一厚往,就是出現災荒的時候,送點糧食過去賑濟一下,同時把那些災民運到大明的海外移民地去當工人,工期一到就把人送回去,絕對不允許這些工人留在大明的海外移民地。這種模式,確保朝鮮半島和中南半島不會餓死人。
大明要施行朝貢制度的話,起碼得等到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再說。
朱由校覺得還可以在朝鮮半島、中南半島拿來做實驗,進行深度管理。例如針對殖民地的地主、商人制定稅收政策,通過稅收手段對那些地主、商人進行持續掠奪。同時大明的國有農業公司,以及民營的農業公司,在朝鮮、中南半島進行持續的土地兼并。
同時國企壟斷朝鮮、中南半島的金融、交通、礦業、通信、電力等等領域,民企同樣也可以前往朝鮮、中南半島投資,就相當還是把朝鮮半島和中南半島當成大明的一個省份來進行管理,然後用護照限制那些土著自由進入大明。
本國的戶籍制度,實際上就是一種類似於護照的制度,不過大明此時對戶籍制度進行了改革,人口流動已經越來越自由了,只需要向官府報備一下,就能全國各地到處跑。而護照制度,則是給境外人員發放的。
相當於是把殖民地納入大明的管理、版圖,同時不允許殖民地土著自由進入大明本土,把那些殖民地的人當成二等、三等、四等公民來對待。也許某個殖民地的人民開化程度比較好,對華夏的文字、語言學習程度比較高,這時候就可以提高他們的待遇等級。
朱由校預想的這種模式,就是把殖民地的土著蠻夷都變成無產階級,為大明的國有農業公司和民營農業公司種地的同時,又把大量的人口從農業中解放出來,給大明當工人和勞工。
大明對殖民地的投資建設,就會產生很多就業崗位,就需要很多勞工。同時挖煤挖礦、伐木什麼的也需要工人,還可以把大明的一些低級的粗加工產業丟給這些殖民地發展,這就又有了大批就業崗位。
不過在轉移產業的時候,需要進行立法,禁止殖民地發展更高級的產業,避免國內的民營企業一股腦的把產業轉移出去,這很可能會導致產業空心化。當前工業革命才剛剛開始,產業顯然不多,即便是紡織業都不能轉移。
如果就業崗位不夠,那就是讓朝鮮半島、中南半島輸出勞工。
而對於印度這類的國家,暫時大明是沒辦法進行那麼精細化的管理的,因為文化方面還太生疏,語言溝通都是一個問題。大明對於印度這類的殖民地,可以暫時使用簡單的管理模式,然後循序漸進。
朱由校預想的這個殖民體系,就是把全球都納入大明的統治版圖,建立一個全球帝國,然後進行全局調控。屆時大明負責工業生產,堅決不胡亂轉移產業,大明作為唯一的生產中心,向世界各個殖民省份輸出商品。
同時大明對全球各個民族進行文化上的輸出、改造,貌似可以把那些專門培養狗腿子的儒家學派輸出到殖民地,讓殖民地的異族也參加當地的科舉,通過科舉就可以在那個殖民地省份做官。
當世界其他民族,不可能發展戰爭工業的情況下,甚至那些威脅大的國家,連輕工業都不會讓他們發展的情況下,那些異族不論如何反抗,也不可能擺脫大明的統治。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那些殖民地省份的低等公民的待遇,自然也會慢慢提升。當發展到商品追逐人類的時候,只要有可持續發展的可能,那些殖民地的人口,同樣也可以過上好日子。
這就是朱由校想出的一種,可以讓世界一路發展到大同社會的模式,在大明的統治之下,以及絕對武力的鎮壓之下,也可以減少很多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