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流言
群芳看她一臉懵懂無知的樣子,不由輕嘆一聲。
「太後派人過來打聽你了,這事兒你心裡要有數。」
群芳是花圃宮女的頭兒,太后想打聽知薇在這裡的情況,不可能瞞得過她。她沒有同太後作對的打算,卻也擔心知薇會陷入險境。萬一太后覺得知薇勾引皇帝要斬草除根,還得早做打算才是。
她早就看明白了,皇帝對知薇有情,若太后想出手知薇就得去求皇帝。與其到時候再去,不如現在打鐵趁熱,恢復自己的位份算了。
本就是當主子,何必跟她們奴才搶飯碗。
知薇聽說這個有點意外。太后找她,這是把她當狐狸精了。看來情況不妙,皇帝嘴上說得好聽,說會處理這個事情。可那畢竟是他老娘,他還能為了個宮女忤逆親娘不成。
一時間,屋裡有點愁雲慘霧。
群芳就把話挑開了說:「我覺得你現如今倒不如去求求皇上,留在宮裡當個娘娘什麼的也沒什麼不好。皇上既肯寵你,若你再得個一子半女,這輩子便算有著落了。出宮看著好,其實也沒什麼,像我便打算一輩子留在這裡,再不去外頭徒增煩惱。女人,在哪裡都是跟著夫家過,與其這樣,倒不如跟著皇帝。那畢竟是天底下第一號的男人。」
她的話有點道理,如果知薇是古代女人的話,應該會被說動。可她是個現代人,她追求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有些女人只要皇帝一個青眼便可,覺得那是獲得了無上的榮耀。
可對她來說,關有皇帝的喜歡還不夠。她要的是男人喜歡她並只喜歡她一個人。這一點皇帝就做不到。所以他們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不是晉個位份就能搞定的。
與其和一堆女人爭搶丈夫,等到了年老色衰時再失去寵愛,倒不如一開始就沒有。守著家人也是一種活法,這世上的女人本就苦,她不願再把自己放到最苦的那個位置。
不過群芳姐給了她很大的一個訊息,那就是太后盯上她了。若太后真要找她麻煩,搞不好到最後真得去求皇帝。
無論如何,得先保住性命再說。
但太后並沒有追究那天的意思,她派人去花圃打聽知薇的情況有她的想法。宮裡人人都猜測她是看不上沈知薇,嫌她狐魅惑主。但其實並非如此。
沈知薇當年進宮是奉了她的懿旨,算起來她是她的靠山。只不過頭幾年皇帝不喜歡她,她這個當娘的也不能強摁牛頭喝水。
皇帝把她貶為奴的時候太后還有點不高興,覺得落了自己的臉面。現在看皇帝有鬆動的跡象,太后其實挺高興。她的意思是,皇帝既喜歡不如便收了算了,整天放在花圃也不像個事兒,堂堂君王難道還要翻牆去看個女人不成。
放在東西六宮,想看了就召喚一聲,不是挺好的事兒嘛。
在這一點上,太后不了解皇帝的想法。太后和沈家的淵源頗深,可以說沒有沈萬成在後頭支持她,她一個小小答應出身的宮妃,是不可能有後來的尊榮的。甚至皇帝登基,沈家也是出了力的。
那時候麗貴妃多囂張,整個後宮誰敢和她說個不字,連朝堂之上也都是她的黨羽。那些人見她風頭無兩,一個兩個上趕著拍馬屁,全都昧著良心說話。麗貴妃那兒子傻成那樣,竟還有人在太子死後上摺子稱讚二皇子天資聰穎有治國之才。聽得太后真是想吐。
幸好先帝還不算糊塗,知道老子打下的江山不能敗在自己手裡,權衡再三還是沒讓傻兒子登基。這裡面固然有二皇子自己的因素,但她的兒子如今能坐在帝位上,期間經歷的艱難非常人所能想像。
所以太后對沈家是感恩的,對沈知薇也是同情的。想著她在花圃這麼待著總不成事兒,便琢磨著要不要把她要到壽康宮來。
至少有她的照拂,當個宮女也不會吃太多苦。
太后正這麼想著,突然又出了另一樁事情,將她的計劃全盤打亂。起因還是和蔣太妃家的侄女珍珠的婚事有關。蔣太妃自打那日見了傅玉和后,當真是一千一萬個滿意。她將珍珠的娘也就是自己娘家最小的弟媳婦叫進宮來,同她把話這麼一說,立即就把那蔣三少奶奶說得眉開眼笑。
傅玉和是什麼人物,京城這些個豪門貴婦哪有不知道的。信國公世子唯一的嫡子,將來鐵定要繼承爵位。又是當今聖上親點的探花郎,如今在太醫院供職,和皇帝一同長大,交情不是一般的深。
能和這樣的人家攀上親家,那是打著燈籠也找不著。
於是蔣三少奶奶滿心歡喜,同自己的大姑姐商量著:「不若讓兩個孩子見上一面如何?雖說這傅大公子千好萬好,可珍珠也是我的心頭肉。不瞞娘娘說,我生她時年紀有點大,看她比前頭兩個兒子更重。她也爭氣,從沒叫我操過心。如今她要嫁人,總想叫她自個兒看上一眼,若看中了,她往後嫁過去我便也放心了。」
蔣太妃便笑道:「你放心,那傅韞我是親眼見過的,保准珍珠見了歡喜。那樣的品貌是個姑娘家都喜歡。」
兩人一合計,便決定讓這兩個孩子在宮裡見面。
蔣太妃和太后關係好,叫個侄女進宮來不算什麼。太后也樂得做這個媒,甚至有點盼著看這兩個小輩見面的模樣。她是不年輕了,但看著年輕人總覺得喜歡,特別是兩人若看對了眼顯出點羞澀模樣來,就更有意思了。
事情說辦就辦。那一邊蔣太妃把珍珠叫進宮來,領著她去給太后請安。另一邊太后借口頭疼,把傅玉和招來了壽康宮,藉機讓兩人見了一面。
傅玉和多聰明的人,自打上次蔣太妃借故見他,他心裡便有數了。這次一見太后那裡有個清秀少女,便知這是太后要給自己指的未來妻子。
那少女沒什麼不好,坐在那裡一副含羞帶臊的模樣,說話談吐都很規矩,沒有任何失禮的地方。看起來就和一般的大家閨秀沒什麼不同。
可傅玉和沒看上她,非親非故一點接觸都沒有,他怎麼可能看得上人家。而且他不喜歡蔣太妃做的這些個事兒,利用太后給自己的親侄女謀福利,細說之下有點不像話。
而且聯姻這種事情,關乎兩個家族。傅家並沒有和蔣家結合的意思,若真有也不必太妃提出來,以信國公的招牌,他想娶哪家女子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這個蔣太妃大約是在宮裡待久了,有點不懂外頭的人情世故,連帶著太后也給攛掇得一廂情願,竟打起他的主意來了。
傅玉和是個頂頂有主意的人,他的婚事他自己有考量,反正娶誰也不會娶那蔣家小姐。但他不能當面拂太后的意,只能假裝聽不懂她的弦外之音,等從壽康宮出來后,直接去了乾清宮求見皇帝,把這事兒給他一一說了。
他說得很直接:「臣如今不想娶妻,即使娶也要挑自己中意的。還求皇上幫個忙,替臣回絕了太后的美意。」
皇帝也聽說了這個事情,最近這段時間蔣太妃折騰得挺厲害。他對太妃是心存感激,但傅玉和的婚事也不能兒戲,總不能太妃看中誰便要給她誰吧。
更何況,傅蔣兩家絕不能聯姻,這一點皇帝自己心裡也有成算。故他一聽這話便點頭應下,回頭找了個機會去給太后請安,順便把這個事兒說了。
太后聽他反對有些意外:「皇帝這是想讓傅韞打一輩子光棍?他這年紀也不小了,他比你尚且大一些,你如今兒女雙全,他卻連個知冷知熱的人都沒有,你當真不替他惋惜?」
「玉和的婚事自有他父母做主,母親不必介懷。聽聞信國公世子夫人是個眼界高的,蔣家小姐未必入得了她的眼。若一早便入了,何須等到現在要由您來出面。」
太后覺得有道理,可是……
「那蔣家珍珠你是沒見著,玲瓏剔透一姑娘,配傅玉和也不算辱沒了他。更何況蔣家乃世家大族,雖無爵位在身,但族中人才輩出,文官武將都有不少。這不內閣里蔣閣老聽聞也是股肱之臣啊。」
皇帝微微一笑,覺得太后說到了點子上:「母親說得是,蔣家如今氣勢正旺,信國公也是烈火烹油。若他們兩家結了親家,母親以為如何?勢必錦上添花愈加如日中天。到時候只怕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要唯他們馬首是瞻了。」
太后心裡咯噔一下,立馬明白過來。是啊,她之前怎麼就沒往那方面想,傅蔣兩家皆是朝中重臣,豈能讓他們聯起手來。為君之道最忌諱臣子功高震主。傅玉和身份特殊,他的妻子猶為關鍵。若讓他挑了公侯重臣之女為妻,將來只怕養虎為患。
太后雖跟蔣太妃交好,但涉及到自己兒子的皇位問題她也絕不含糊。於是她當下一拍手,這樁婚事便這麼抹了過去。
-------------------------------------------------------------------------------
蔣家和傅家的婚事還沒開始,就這麼吹了。
太后也沒跟蔣太妃明說,但一反剛開始的熱情積極,每每對方提起此事總是打馬虎眼兒。蔣太妃多聰明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沒法子只能又把蔣三少奶奶叫進宮來,把這事兒給她說了。
要說這蔣三少奶奶也不是個普通人,有那麼點本事。太后親口應下的婚事突然吹了,總得找找原因啊。於是便著人出去打聽,宮裡宮外都通了路子。
打聽下來的結果令她意外,據說是傅玉和親自去求的皇帝,讓他把這門婚事攪黃了。
蔣三少奶奶一聽這結果,立馬就不高興了。這傅家當真欺人太甚,不把蔣家放在眼裡。他們請了太後來做媒,對方竟搬動了皇上。
那個傅玉和當真這麼瞧不上她家珍珠嗎?
蔣三少奶奶看著如花般的女兒,滿以為稱心如意的婚事吹了,心裡那窩火勁兒就別提了。好在外面還沒放出風聲,否則讓對方回絕了,往後她的珍珠還怎麼嫁。
但到底是對傅玉和有氣,平日里和一眾官家夫人應酬的時候難免便帶上了幾句。結果這一帶倒讓她聽來個稀奇的事兒。
也不知是哪家碎嘴的夫人傳出來的消息,說當年傅家老二和沈家獨女沈知薇說親的時候,原本並不是那樣的。沈家夫人當時更中意傅家大公子傅玉和,但世子夫人以兩人年紀相差太大為由給拒了。於是這婚事才落到了小兒子頭上。
雖然後面婚沒結成,沈知薇進宮去了,但她和傅玉和那點子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卻有人記得。事情過去多年,知情人也記不太清當時的情況,說的時候難免添油加醋,就這麼全都聽進了蔣三少奶奶的耳朵里。
這下子她可算找著原由了,原來不是看不上她家珍珠,是一早就有看上的人了。那個沈知薇聽說在宮裡混得極其不如意,當了三年貴人後反被貶為奴。原本蔣三少奶奶聽了這個消息還忍不住譏笑她兩下,這下子卻是笑不出來了。
宮裡的規矩她也懂,宮女到了一定年紀是能出宮的。傅玉和這麼些年不說親,難道是在等心上人?當年喜歡的姑娘差點讓弟弟搶了,後來又讓皇帝搶了,現在眼看著就要出宮了,難不成他還要跟沈知薇再續前緣?
這人尤其是女人就愛胡思亂想,本來當年沈知薇她娘到底是不是想把她嫁給傅玉和都沒鬧清楚,結果到了蔣三少奶奶這裡故事已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成了傅玉和沈知薇私定終身,如今還鬧著要重修舊好了。
這下子蔣三少奶奶猶如發現了新大陸,立馬進宮和蔣太妃說了這個事兒。蔣太妃在宮中浸淫多年,別的本事沒有,斗人的本事一級棒。一聽弟媳婦這麼說心裡也有了譜兒。被拂了的面子總算找到機會討要回來了。
知薇還在那裡睡大頭覺呢,完全沒想到兩個老太太一時興起給別人做媒,最後這禍水竟能引到她身上。
蔣太妃哪能輕易放過她,自然要借刀殺人。宮女說起來還是皇帝的女人,一天不出宮就一天不能私交外男。這個沈知薇若真跟傅玉和在宮裡不清不楚,回頭看皇帝怎麼收拾她。
最好連那不識相的傅玉和一道收拾了,這才更痛快呢。
於是她借著和太后閑話家常的時候,「不小心」把這個事兒透露給了對方。太後起先沒當回事兒,不過一笑置之。但慢慢的也品出些味道來了。
她和蔣太妃不同,宮裡的事情大多都知道。像知薇半夜去敲傅玉和的門,求他看病治人的事兒。還有上一回傅玉和將她打扮成小太監過定南門來找皇帝的事情,太后都知道。
結合這些事情來看,蔣太妃說的事兒也不是空穴來風。那傅玉和整日里清清冷冷的模樣,除了皇帝和她,誰的面子都不賣,怎麼偏偏賣沈知薇面子。
這裡面必定有鬼。
於是太后又去試探皇帝,說既然蔣家的婚事不成,那便給他介紹別家的姑娘,總要將他的終身大事解決才是。
皇帝卻再次攔著她:「您還是別操這個心了。玉和同朕說了,他要自個兒挑。朕猜著他或許心中已有中意之人,只是不好意思說出來罷了。」
這下子太后心裡的懷疑便愈加堅定了。心裡有人了,那還能有錯嘛,肯定是沈知薇。要不憑他的家世怎麼不去求娶,便是宮裡的公主他看上了,也沒有不許給他的道理。
這個傅玉和,竟是看上了皇帝的女人。
太后立馬變得很不高興,總覺得像是自己兒子的東西讓別人惦記上了。說到底太后也是小女人,興緻沖沖做媒,到最後卻一場空,當真有些咽不下這口氣。加上懷疑知薇對皇帝不忠,看她便多有不順眼,再不像初時那樣憐惜愛護。
當年她和沈萬成的關係不清不楚,為的全是兒子的帝位。如今他死了多年,太后也不是多長情的人,說忘就忘了。雖前頭感恩他的相助,但什麼恩情都比不上她對兒子的親情。
皇帝看上了沈知薇,傅玉和卻巴巴地等著她出宮,這世上豈有這麼好的事情。太后斷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即便毀了沈知薇,也絕不能讓她出宮去和他人好,回頭再給皇帝戴頂綠帽子。
於是太后想把知薇弄進壽康宮的想法便愈盛了。從前是為了關照她,現在卻是想找她的錯處治她的罪了。
於是繞了那麼一大圈,知薇因為不相干的人和事,生生得罪了太后,也成了她的眼中釘肉中刺。若她知道這其間這麼多複雜的故事,一定會感嘆一聲:八卦流言害死人哪。
太后想要個宮女進自己宮是個很容易的事兒,不過一句話的事情。不過她不管六宮諸事多年,這種事情也不會親自下旨,不過是將意思透露給良妃,讓她去安排罷了。
結果這麼一轉手,反倒救了知薇一命。
太后要沈知薇進壽康宮的理由,自然不會同良妃說。良妃只是個接受命令的,太后怎麼說她就要怎麼做。可她也有自己的私心,一聽太后這個意思立馬就想岔了。
她琢磨著太後跟皇帝肯定穿一條褲子,最後皇帝對沈知薇親眼相加,太后便想助兒子一臂之力。沈知薇畢竟不久前才被貶,如今若突然復她的位份未免不妥。所以太后就想走迂迴路線,先將人弄進自己宮裡,過段時候再以她老人家的名義把人賜給皇帝。一來二去沈知薇重回後宮便有了堂而皇之的理由。
一想到這個良妃覺得心頭簡直像被人插了把刀似的,別提有多不痛快了。於是太后吩咐下來的差事她頭一回沒有立馬就辦,借口有了皇子身子不適,做什麼事情都慢半拍。
太后呢是吃齋念佛的人,正趕上這一陣菩薩生日,她便忙著孝敬神佛去了,一時也沒過問知薇的事情。反正人在宮裡,還怕跑掉不成。
一來二去,事情便有了轉機。
宮裡的人事本就複雜,奴才之間關係盤根錯節,那混亂程度若真的拿出來理一理,連皇帝都會被驚著。
良妃那延禧宮分兩派,一派是她的人,一派是侍候公主的。但兩人之間的宮女多有交集,也有關係好的。
沈知薇要進壽康宮的事情從良妃的某個低等宮女嘴裡不小心露了出去,聽進了安陽公主身邊的芙蓉耳朵里,轉眼就又進了公主的腦子裡。
這下子她可高興了。她原本就想把知薇要到太後宮里,好讓她過得舒坦些,這下子倒稱心如意了。只是芙蓉消息來得不準確,還當是皇帝的旨意,就這麼說給公主聽了。
公主呢也以為是父皇的意思,當下便高興地去養心殿找他,說是要謝謝他。往後她想見知薇便方便多了,壽康宮裡走一遭就是。
皇帝心思深沉,心愛的女兒給他帶來了這個消息,他也沒否認,厚著臉皮認了下來。等安陽一走便讓人下去打聽,太後為何突然要調知薇去她宮裡。
馬德福派出去的人很快便傳來消息,據說是太后瞧知薇花種得不錯,想調她過來替她收拾她那小花圃。
這根本是無稽之談。沈知薇壓根兒不會養花,她在花圃里整日澆水洒掃,最多捧著花來東西六宮瞎晃蕩,順便「勾/引」「勾/引」自己。
再說太后那花圃還缺了料理的人,計嬤嬤侍候花草是一把好手,她手底下那些宮女也是精挑細選的。太后不過是找個借口把沈知薇要過去罷了。
但此舉意欲何為,皇帝頗費了把思量。從前太后也曾在他面前提過知薇,勸他莫對人太過冷淡,他都從不接嘴。看起來太后還是挺喜歡知薇的,但再怎麼喜歡也沒聽她提過要把人接身邊去。
結實最近流傳的傅沈兩家當年結交的內/幕,皇帝覺得自己找到了理由。
太后是他親娘,做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他好。只是這一回他卻不能順著她的意兒,非得把心愛的女人圈身邊兒才安心。
太后未必會殺知薇,但若進了壽康宮,知薇的日子肯定不如現在。那一刻皇帝有那麼點埋怨蔣太妃,好端端的搞這麼多事情出來,倒是害了無辜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