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第124章
四爺的寵婢終章
胤禛從前一直以為他作為一個並非由皇后所出的非嫡非長的皇子阿哥,若想要在康熙已經冊立太子的情況下,取而代之成為下一任大清帝王,必定要經過一番精心籌謀與算計方才能夠做到。然而,這些年發生的事情卻使得胤禛終於恍然大悟,明白了前世他誤認為自己早就已經明白的道理:不爭即是爭。
自從當日在御書房中胤禛向康熙再次表明了心跡,寧願捨棄權勢甚至自己一展所長與抱負的機會,也不能放棄自己的福晉,康熙便已經徹底打消了拆散胤禛與傅錦萱二人的念頭,也沒有再做主往胤禛身邊塞過女人。
由於康熙著實氣惱胤禛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因此的確冷了胤禛兩年,奪了胤禛一切握有實權的差事,只讓他在王府之中靜思己過。可是,康熙萬萬沒有想到胤禛竟然連在王府之中思過都不消停,不僅搗鼓出了提高糧食產量的肥料,還折騰出了更為先進的火.槍.大.炮。
縱然康熙再不待見胤禛,也知道這兩樣都是難得的好東西。尤其是第一樣,簡直被康熙奉若至寶。康熙一直有一個心愿,即要做一位德高望重的明君天子,無論天公是否做美,都能讓天下百姓皆可吃飽穿暖。而胤禛獻上的製作肥料的方法,無疑使得康熙看到了希望。
康熙當即便令胤礽與胤禩負責此事,著手在全國各地推行此種肥料。此後,糧食產量果然大幅提高,朝廷獲得百姓讚譽無數。
至於第二樣東西,康熙雖然也很喜愛,但是起初卻並未覺得這樣東西對大清國而言會有怎樣重要的作用,開始之時並未太過重視。然而,胤俄不知怎麼便被他一向敬重的八哥給勸動了,拉著十四弟胤禎主動向康熙請命,要利用新式的火.槍和大炮為大清擴建一個更為強大的火器營。
康熙當時雖然並不覺得這個火器營會有多大用處,但看見自己的幾個兒子終於有了幾分他希望看到的兄友弟恭、齊心合力的局面,也便讓他們放手去做,由著他們折騰去了。一直到沙俄天皇派出史臣來訪,史臣在親眼目睹大清火器營的強大威力以後,不僅露出了驚駭的表情,態度也變得恭敬了許多。
康熙心生警剔,先後派出密探前往沙俄、英國查訪一番,終於明白了沙俄史臣如此驚詫的原因所在,也終於了解到胤禛交給他的是怎樣的利器,這些先進的武器不僅可以使大清的軍隊更加強盛,也可以阻斷其他國家對大清的野心。
至此,康熙不得不承認他的這個四阿哥儘管沉湎於兒女情長,但的的確確聰慧過人,腦袋瓜子里也不知是怎麼長的,裡面竟然會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看似天馬行空,卻偏偏能夠一一實現。
尤其令康熙驚異的是胤禛似乎每一個專業領域的知識均有涉獵,並且十分精通。醫道、武器、農耕,他都能夠提出讓康熙震驚的見解,並且取得驚人的成績。
然而最令康熙感到滿意的是胤禛儘管做出了許多值得稱頌的政績,卻從不居功自傲,反而將功勞拱手讓給其他兄弟。
正所謂日久見人心。時間一長,其他皇子阿哥們也逐漸明白了胤禛的為人,加之對他的才能與人品心生欽佩,倒是對他這位兄弟心服口服。如此轉變,實在令胤禛自己都有些意外。
康熙儘管在太子胤礽身上花費了許多心血,卻也不得不承認胤禛的才華與見識在諸位皇子之中堪稱翹楚,就連胤礽也是無法與之相比的。
康熙雖然心中一直屬意讓太子胤礽繼承帝位,然而,在胤禛屢次三番展現出驚人的才華以後,康熙也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這位眼界與才學都非比尋常的四阿哥了。
康熙一直想要成為一位史冊流芳的有道明君,自然想要為大清甄選一位英明睿智的皇帝,在他百年之後可以牢牢的守住大清的江山社稷,能夠讓大清江山綿延萬代、歲歲不休。
康熙既然動了心思,便故意重新給了胤禛差事,令其重回朝堂,並且專門將各種棘手的麻煩的差事塞給胤禛去做,卻沒想到胤禛皆能出色的完成,除了有些時候手法稍顯凌厲狠辣一些,倒也令人挑不出其他錯處。
康熙冷眼旁觀,觀察了五六年,不得不承認胤禛的確是一位比太子胤礽更加出眾的儲君。
康熙原本還擔心自己動了更換儲君的念頭必定會傷了胤礽與胤禛之間的手足之情,然而卻沒想到胤礽竟然主動向康熙諫言改立胤禛為皇太子。
康熙心中驚異,問胤礽:「太子之位就此拱手相讓,心中可有不甘?」
胤礽卻是坦然笑道:「若兒臣說失去太子之位,心中毫無辦分不甘,想來皇阿瑪也是不會相信的。然而,兒臣心裡十分清楚,四弟的確是比兒臣更加適合儲君之位的皇子。縱然兒臣的天資與才學比不過四弟,兒臣亦不想被人認為兒臣的胸襟與氣度也比不過四弟。」
康熙思索半晌,又問胤礽道:「你畢竟曾為太子多年,又是朕名正言順的嫡子。地位顯然與其他皇子阿哥並不相同。胤禛能夠毫無芥蒂的將老八、老十、甚至是十四當成兄弟,卻不見得能夠毫無芥蒂的接受你這個兄長。你當真不怕胤禛登基以後忌諱你的身份,容不得你活在世上,對你下手么?」
胤礽卻搖頭淺笑道:「只看四弟對福晉疼寵有加的樣子,也可知曉四弟不是一位狠心絕情之人。」
胤礽想起胤禛與傅錦萱平日里相處的情景,再回憶著那個不止出現一次卻處處透著詭異的夢境,若有所思的對康熙道:「依兒臣看四弟對他那位福晉的確是用情至深,想來一顆心早就已經遺落在福晉身上再也收不回來了。有道是前世因、今世果。他們二人此生之所以會鍾情於彼此,也有可能是宿世因緣吧。既然如此,皇阿瑪何不成全了他們?左右四弟也不缺兒子,四福晉所出的幾位小阿哥皆聰慧過人、資質出眾。日後……四弟與福晉感情和美,亦是一段佳話。」
康熙驚訝的望著自己從小撫養長大的太子,恍然發現不知從何時起,胤礽的個性逐漸變得平和豁達起來,與他如出一轍的鳳眸之中再也不見往日的暴虐與狂躁。昔日那個風度翩翩、高貴優雅的二阿哥又回來了。
改立中宮太子,並非一件小事,倘若處理不好,必會引起朝中動蕩不安。因此,在康熙與胤礽的商議下,自從康熙四十六年起,胤礽便以身體不適為由在毓慶宮裡靜養,兩年後,胤礽在大朝會上以身體不適、需要靜養為由,主動向康熙請辭太子之位。
康熙含淚准了胤礽請辭太子之位的摺子,當即便冊封胤礽為和親王,卻仍留胤礽在毓慶宮中靜養,並未令其攜同家眷搬出皇宮。與此同時,康熙亦下令文武百官推選太子人選。
至此,歷史雖然拐了一個大彎,然而結果卻又彷彿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但與前世不同的是此次推選太子,朝堂之中的文武官員有一大半皆收到了康熙的明示或暗示,因此推選的太子人選皆為才德出眾、政績斐然的雍親王胤禛。而康熙對於這個結果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樂見其成。
胤禛對於局勢的發展雖然心中有數,然而卻也為自己留好了退路。倒不是胤禛不願意相信自己的皇阿瑪,實在是因為前世康熙在九龍奪嫡的過程中將一眾兒子們折騰得太過凄慘,無休無止的試探、猜忌、打壓最終將天家所剩無幾的父子之情磨得消失殆盡,只余無盡的怨懟與仇恨。
直到胤禛順順利利的在康熙的支持以及眾位兄弟的輔佐下當了幾年太子以後,胤禛才徹底相信康熙的確是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夠扛起大清的江山社稷,繼承大統的。
康熙越看胤禛這位太子越滿意,對於兄弟幾人齊心合力的局面也深感欣慰。正當康熙考慮是否需要提前將皇位傳給胤禛的時候,卻被胤禛大力支持胤瑭發展商貿經濟而氣得不輕,父子二人時隔多年再次在御書房吵得不可開交,尤其還有胤瑭與胤俄二人在一旁煽風點火,終於將康熙氣得再次掀翻了御案。
最後,在胤礽的建議下,康熙與胤禛各讓一步,康熙只准了胤瑭發展對外商貿,胤瑭亦立下軍令狀,立志做出一番成績給康熙看看。
當晚,胤禛回到由康熙御賜給他的圓明園改建的太子府中,說起今日御書房中發生的事,還忍不住對傅錦萱調笑道:「皇阿瑪今日著實被我和老九氣得不輕。看來,你又要多做幾年太子妃了。不過,我們哥幾個看著皇阿瑪聖怒之下依然可以輕輕鬆鬆的掀翻御案,訓斥我們的時候可謂中氣十足,可見老爺子的身子骨兒還算硬朗,總歸也是一件可喜之事……」
傅錦萱依舊明眸皓齒、肌膚瑩白如玉,上蒼似乎格外厚待她,無情的光陰並未在她那張美麗的臉龐上留下多少歲月的痕迹。一襲紫色月桂雲紋旗裝更加顯出她婀娜多姿的身姿,若非梳了婦人髮髻,乍一看上去恍若二八少女。
傅錦萱淺笑著為胤禛遞上新泡好的洞庭碧螺春,莞爾道:「皇阿瑪身體康健不正是你一直以來的心愿么?你費了那麼多心思為皇阿瑪調養身子,皇阿瑪自然會健康長壽的。想來從古至今也少有像你這般不急著登基稱帝的太子殿下了。正所謂夫唱婦隨。我這位太子妃自然也是不急著做皇后的。」
胤禛微愣,想起前世的父子相疑、兄弟離心,再看如今父慈子孝、兄弟和睦的局面,不禁唏噓不已。
胤禛憐愛的將傅錦萱擁入懷中,吻了吻她的額頭,輕嘆道:「我曾經以為能夠登基為帝,執掌天下大權,便是上天賜予我的最好的禮物,沒想到上天其實為我留下了更加珍貴的禮物。能夠與錦萱相遇相知,相守相伴,胤禛幸甚。」
※※※※※※※※※※※※※※※※※※※※
正文完結,另有番外
喜歡四爺的寵婢請大家收藏:()四爺的寵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