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材料
1.漢劉熙《釋名•;釋兵》:「弓,穹也,張之穹隆然也。其末曰簫,言簫梢也;又
謂之弭,以骨為之滑弭弭也。中央曰撫,撫也,人所撫持也。簫撫之閑曰淵,淵,宛也
,言宛曲也。」
1963年,山西峙峪遺址發現二萬八千年前舊石器時代的燧石鏃頭。用很薄的長形石
片製成,尖銳周正,已具備鏃頭的形式。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於是范蠡復進善射者陳音。音,楚人也,……曰
:『臣聞弩生於弓,弓生於彈,彈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彈者奈何?』音曰:
『古者人民樸質,飢食鳥獸,渴飲霧露,死則裹以白茅,投於中野。孝子不忍見父母為
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絕鳥獸之害。故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之謂也。於是神
農、黃帝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黃帝之後,楚有弧父。弧父者,
生於楚之荊山,生不見父母,為兒之時,慣用弓矢,所射無脫。以其道傳於羿,羿傳逢
蒙,逢蒙傳於楚琴氏。琴氏以為弓矢不足以威天下。當是之時,諸侯相伐,兵刃交錯,
弓矢之威不能制。琴氏乃橫弓著臂,機設樞,加之以力,然後諸侯可服。琴氏傳之楚三
侯,所謂句、鄂、章,人號麋侯、翼侯、魏侯也。自楚之三侯,傳至靈王,自稱之楚
累世,蓋以桃弓棘矢而備鄰國也。自靈王之,射道分流,百家能人用,莫得其正。臣前
人受之於楚,五世於臣矣。臣雖不明其道,惟王試之。……夫射之道,身若戴板,頭若
淚卵,左蹉右足橫。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兒。舉弩望敵,翕心咽煙。與氣俱發,得其
和平。神定思去,去止分離。右手發機,左手不知。一身異教,豈況雄雌。忑正射持弩
之道也。』」
《易•;繫辭下》:「古者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世本》:「探作弓,夷、牟作矢。」
《左傳》曰:「楚靈王次於乾溪,右尹子革夕,王與之語曰:『昔我先王熊繹,僻
在荊山,唯桃弧棘矢,以供御王事。』」
《初學記•;武部•;弓》:《韓詩外傳》云:「齊景公使人為弓,弓人之妻曰:『此
弓者,泰山南烏號之柘,燕牛之角,荊麋之弭,河魚之膠。四物者,天下之精材也。』
」
《周禮•;夏官司馬》:「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辨其名物。……王弓
、弧弓,以射甲革椹質者;夾弓、庾弓,以授射侯鳥獸者;唐弓、大弓,以授學射者。
……凡弩,夾、庾利攻守,唐、大利車戰野戰;凡矢,枉矢、矢利火射,用諸守城車戰
;殺矢、堠矢,用諸近射田獵。」
周時有王弓、弧弓、夾弓、瘦弓、唐弓、大弓等六種。它們的形制各有特色,用法
各自不同,王弓、弧弓用於守城和車戰,夾弓、瘦弓用於田野狩獵和弋射飛鳥,唐弓、
大弓用於習射。弓的大小也依使用者的身長和體力,區分為上弓(六尺六寸)、中弓(
六尺三)、下弓(六尺)。
漢代有虎賁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強弓。弓身多半鑲有銅飾或玉飾。
《史記•;周本紀》:「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
之,左右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
《孟子》:「逢蒙學射於羿。」《荀子》:「羿、逢門者,善服射。」《史記•;龜
策列傳》:「羿名善射,不如雄渠、逢門。」
《史記•;李將軍列傳》:武帝朝之飛將軍李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
,中石沒鏃,視之,石也。」
《漢書•;藝文志•;兵書略》:《逢門射法》二篇、《陰通成射法》十一篇、《李將
軍射法》三篇、《魏氏射法》六篇、《強弩將軍王圍射法》五卷、《望遠連弩射法具》
十五篇、《護軍射師王賀射書》五篇、《蒲苴子弋法》四篇。共計八種
《魏書•;李安世傳》:廣平人李波,宗族強盛,其妹雍容尤善騎射,百姓為之語曰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雙。」
弓
弓中國古代一種彈射武器。由有彈性的弓臂和有韌性的弓弦構成(圖1古弓各部名稱示意圖),拉弦張弓過程中積聚的力量在瞬間釋放時,可將扣在弓弦上的箭或
彈丸射向目標。
中國在原始社會人們已使用弓矢。山西省朔縣峙峪舊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一個用很薄的燧石片打制的形狀較規整的石鏃,證實中國使用弓矢的歷史距今至少已近3萬年。原始的弓比較粗糙,弓身只是用單根的木材或竹材彎曲而成,即「弦木為弧」的單體弓。河南省安陽市小屯商墓中和戰車一起隨葬的弓,弓身部分雖已朽失,但從保留下來的玉質弓弭和弓體灰痕,結合甲骨文、金文中有關弓的象形文字加以考察,可大體推知為商朝的弓,其□部已向射手一側顯著凹入(圖2甲骨文、金文的「弓」字),比原始單體弓在形制上有很大改進。當解弦弛弓時,弓身向反方向拘曲,這樣在張弦后可以具有較強的彈射力。此弓全長與一般人身高相近,當時所用的箭全長約在85厘米以上,是適合車戰使用的遠射兵器。湖南省長沙市楚墓出土過保存較好的戰國時代的弓,其中一件全長140厘米,最寬處4.5厘米,厚5厘米,兩側裝角質弭,弓身為竹質。中間一段用4層竹片疊成,其外粘有呈膠質薄片狀的動物筋,再纏絲塗漆。它的構造與《考工記》中制弓以干、角、筋、膠、絲、漆等「六材」之記述相合。這類弓在竹、木製的弓身上傅角被筋,彈性比用單一材料制弓身的單體弓大,通常稱為複合弓。戰國以後的弓,在形制上沒有多大變化,只是在材料上有所選擇。例如,一般在內側粘貼牛筋,外側粘貼牛角,粘合料用魚脬膠,如用竹制弓身,則兩端供裝弦用的□部多以硬木製作。
中國古代軍隊歷來非常重視使用弓箭。從周朝開始,就把「射」列為士的主要訓練內容之一。秦漢時期強調用強弓勁弩,當時弓的強度多用斤計算,《後漢書》記載蓋延、祭□等驍將所用強弓為300斤,合2.5石。由於馬背上不便張勁弩,所以弓、刀一直是騎兵的主要武器。直至唐宋,騎兵所用弓箭多採用速射法,使用強弓,開滿即射,即宋朝王倨撰的《射經•;馬射總法》中所謂「勢如追風,目如流電;滿開弓,緊放箭。」而明朝以後的射法理論則主張用「軟弓長箭」,認為如果持硬弓則剛剛引滿就鬚髮矢,不能久持,命中率反而降低。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也說「力勝其弓,必先持滿」,「莫患弓軟,服當自遠」。因而制弓技術的發展方向不再單純追求挽力強度的增加。《天工開物•;弧矢篇》謂「凡造弓視人力強弱為輕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其摺合值較漢朝的300斤尚略小。大量使用火器以後,弓箭在戰爭中的作用逐漸降低,至清朝後期弓箭才最終被淘汰。
箭
箭中國古代一種藉助於弓、弩發射的具有鋒刃的遠射兵器。又名矢。由箭鏃、箭桿、箭羽組成。箭鏃用於射擊目標,箭桿用於撐弦承力,箭羽使箭在飛行中保持穩定。中國現存最早的完整的箭,是在內蒙古居延甲渠侯官遺址出土的,系西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所制。此箭全長67厘米,裝三棱銅鏃,竹桿,有三條尾羽,鏃和羽均纏絲塗漆用以與箭桿相固聯(圖1居延出土的西漢箭)。
遠在3萬年以前,在中國境內的人類就開始使用弓箭了。由於遠古的箭桿難以保存至今,所以出土實物中往往僅留下箭鏃。新石器時代的石、骨、蚌鏃,有棒形、葉形、三角形等多種,有些已有鏃莖和逆刺。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遺址中最先出土了商朝早期的青銅鏃。商周時期,青銅鏃的主要式樣是有脊雙翼式。春秋戰國時,三棱式鏃盛行(圖2有脊雙翼式鏃(左)和三棱式鏃(右)),戰國時此類鏃多裝鐵鋌,以節省銅材。漢以後銅鏃開始向鐵鏃過渡,這個過程經歷了約200年。河北省滿城縣出土的西漢前期的三翼式或四棱式鐵鏃,仍系模鑄成型,鋒利程度不及銅鏃;而四川省新繁縣牧馬山出土的東漢鐵鏃呈扁平的銳角三角形,既適合鍛造,又有較強的殺傷力。這種形制遂為後代長期使用的點鋼鏃所承襲。除以箭鏃直接殺傷的箭外,還有在箭鏃上敷毒藥的毒箭和在箭桿上縛有縱火物(油脂或火藥)的火箭(見中國古代火箭),在戰爭中廣泛應用。
箭桿多用竹制,也有木製的。先秦時期,在南方的雲夢澤和肅慎族聚居的東北地區,均產制矢之□。直至明、清,華南制箭還用竹桿,華北用萑柳,東北、西北多用樺木杆。
箭的飛行速度和準確性與尾羽的關係密切。箭羽太多,飛行速度慢;太少,穩定性差。為了使之有恰當的比例,在《考工記》中載有將箭桿投入水中,根據其浮沉部分的長短,以求出裝尾羽之比例的方法。箭羽以□翎為最上,角鷹羽次之,鴟梟羽又次之。裝雁鵝羽的箭遇風易斜竄,質量就更差了。在宋朝,當優質羽供應不足時,曾發明風羽箭。據《宋史•;兵志》記載,慶曆四年(1044),宋廷「賜□延路總管風羽子弩箭三十萬」,可見風羽箭也是一種實戰兵器。這種箭將箭尾安羽處剔空兩邊,利用向內凹進的空槽產生渦流阻力使箭保持飛行穩定,其設計思想是相當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