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力
兩人並沒有直接去尋找麒麟秘境,與其這樣靠著一點線索,漫無目的的找下去,還不如等實力足夠之後,直接派兵佔領了。
阿柘和雍正直接從玄武秘境到青龍秘境,這樣出來之後,回皇宮的路程要近很多。
不過,還是將早朝的時間錯了過去。
因為雍正並沒有提前通知,蘇培盛等人又不敢假傳聖旨,所以現在宮門那裡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即使有誠親王、廉親王和璟親王壓著,並沒有出什麼大事情。
但是吵鬧卻是在所難免。
雍正出現的時候,三位親王明顯的都鬆了口氣。
早朝上面並沒有什麼新鮮事情。
不過,散朝之後,簡親王,裕親王等宗室的老親王。
加上雍正的三位兄弟,和一些朝中老臣卻都被留了下來。
主要還是為了科舉的事情,回來之前阿柘和雍正兩人心中早有默契,科舉的時候修鍊資質這一方面是一定要考察的,這就像原來一定要看人是否破相一樣,如果破相是不被允許做官的。
為了以後省一些事情,所以現在就必須要求官員的修鍊資質必須好一些才行。
但是,正像阿柘所說,有些人可能資質夠好,但卻不一定會做官。
如果生在貧賤之家的話,連讀書識字的資格都沒有的人,還可以將他們丟過去從軍,衝鋒陷陣、開疆擴土更適合他們。
但是自古文武相輕,尤其是這些讀過書,又沒有經歷過世事的人,有的只是書生意氣。
想讓他們去從軍立業,可能不但不會心生感激,相反還會生出怨望之意。
所以,雍正想將這些人交給阿柘。
甚至打算慢慢的將玄武秘境開放,一來是能利用時間差,讓這些人加快修鍊速度,二來也是為了讓他們見見血,了解一下世界的殘酷,漸漸的那些無所謂的脾氣自然就磨得沒了。
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真的為他所用。
所以,今年的童生想考秀才,第一條便是必須是從石碑那裡得到功法的人才有資格。
此條件一出,很多人都認為理所當然,但是也有很多人卻只能搖頭嘆氣。
第二條更是明確提出,秀才考舉人的文考錄取名額增加兩倍,但是最終的實錄名額不變,
終選除了各地文考前三名直接取得舉人功名外,其他人的名次將按照修為境界高低排序,排名高者才能得到舉人的名額。
會試同府試一樣,只是錄取的更少了些而已。
如此一來,但凡作為考生,自然會將提高修為當成第一等大事,再不像原來那樣一門心思苦讀了。
雖然少不了抱怨,但是因此得利的人也不少,賈珠就是一個例子。
本來他是一門心思讀書的,別說修鍊了,連出門走動的時間都少。
再加上底子本來就弱,所以身體極差,即使石碑出來之後也去領了功法,但是修鍊要佔用大量的讀書時間。
現在榮國府兩房已經分家,二房無權無勢的,他心裡自來要強,如何能夠不急,一番權衡之下,當然是讀書為要。
本來好好的能夠讓他延長壽命的機會,就這樣差點被他白白的給浪費掉了。
現在如此條件一開,想不修鍊都不行了,想想之前一點都沒重視的功法,氣急之下,一口血就被嘔了出來。
惹得王夫人和珠大奶奶又驚又怒,求了老太太,太醫一天幾次的請。
即使如此,本來想著此次恩科要上場的,最後也只能在家裡養著兼且將功法撿了起來。
此後,雖然因為他在功法修鍊上的天賦有限,一生也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但是卻也讓他躲過了英年早逝的命運,勉強也算得上因禍得福吧。
時間總是過的很快,轉眼間便到了雍正十年。
大清朝現在早已經面目全非。
官場上的事情,經過幾次科舉,早已經被雍正和廉親王理得很順。
村莊里半自動的農用器具已經基本普及,種地再也不是什麼苦差事了,更何況修鍊了功法之後,這麼一點勞動對於現在人的體質來說早已經是小意思。
由於監管得利,天災人禍的減少,隨著靈氣的增多,糧食的產量也大幅度提升,雖然,修鍊之人的食量也在增加,但是還是讓絕大多數人都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
商業上,因為有了九阿哥這位熱衷於賺錢經商的王爺,商人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甚至於雍正三年的時候,雍正帝便已經破除了商戶三代內不得科舉的規定。
這一舉動,讓大清境內商人的人數一下子便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整個大清的商業氛圍也發生了大震蕩,以璟親王為首的一批官員,不得已緊急成立了一個大清商部,隸屬戶部,專門管理商業相關事情,賈璉現在便在這個部門混的如魚得水。
所有商業相關的法律法規也都在逐步完善。
沒用阿柘提點,以璟親王為首的一些商業嗅覺敏銳的奇才,就已經組成了大清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銀行。
大清皇家銀號!
這些年,因為天賜石碑的事情早已經被宣揚的人盡皆知,奇妙之處卻沒有任何人可以破解。
所以,理藩院每天都要接待來自周邊鄰國,甚至中亞還有歐洲各個國家的大量訪客。
這些人,本來同中土信仰、文化相一致的還好安排一些。
但是,有許多人卻完全無法接受大清理藩院的安排,例如一些來自清真地區的人,吃食住宿上都要格外注意。
弄得接待的官員都很想大喊一聲:「你這也不行,那也接受不了,為毛還要來這裡啊?!」
但來者是客,泱泱大國怎麼能連這點禮儀都沒有?
人一多,事情一多,很多事情負責接待的官員做不了主,只能往上面報。
但是最後都匯總到了雍正這裡,他的脾氣本來就不大好,這麼瑣碎的事情處理起來很鬱悶。
想讓阿柘幫忙,這傢伙卻比誰都狡猾懶惰,更是不可能。
幸好還有一個長袖善舞的八阿哥廉親王,朝廷的事情那時候已經理順的差不多了。
雍正直接將理藩院的大權也交給了他。
這一舉動差點讓好脾氣的八爺罵娘。
真沒這麼坑弟弟的哥哥啊!
他剛剛還答應了自家福晉,忙完這一陣子就帶著她出去走走呢,怎麼一下子又來了這麼多?很想在皇帝那張淡定的臉上來一拳。
但是,識時務者為俊傑,人家既是老大,武力值又高,他想不屈服都不行。
現在想想,真是羨慕十二,真有先見之明。
他們這些個兄弟幾年來哪個不是忙的像頭老黃牛?只有那位優哉游哉的每天只管修鍊。
境界跟不上了,直接溜出去遊山玩水,美其名曰體悟天心~~~屁的天心,這種破爛借口,連廉親王這種老好人都無語。
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幾位阿哥現在算是都明確的感覺到了。
但是現在能力暴露了,被雍正這位專門坑弟坑兄的皇帝看在了眼裡。
他們想打退堂鼓也晚了。
不情不願的將理藩院接了過去。
事實只是再一次的證明了,雍正的眼光真不錯,康熙生的兒子真是太有素質了。
廉親王到任之後,不但是將那些挑挑揀揀的傢伙都壓服了下去。
更是讓大清跟這些國家的友好度都上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甚至,有很多被國王、酋長派來的心腹特使,竟然都被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咳咳,錯~~應該是翩翩風采所迷惑。
決定放棄以前的信仰,甚至國家,決定留在大清,做一個真正的大清人後,好能夠修習石碑上的長生之道。
幾年之後,甚至其中的一些人,竟然自願成為了大清的使者,回去說服自己的國王、酋長,希望他們能夠親自來一趟大清。
讓他們感受一下什麼才是真正的天恩,什麼才是天眷之國。
這些人的做法,為大清後期的軍事行動掃清了很多的障礙。
甚至,有一些國王連自己的王位甚至都可以主動捨棄,只為了一個在石碑前面得到功法的機會。
現在的大清已經算是有史以來最為繁盛的一個朝代了。
又有直親王,理親王,恆親王,醇親王,敦郡王,怡郡王,昭郡王每人手中的一萬精銳大軍。
和後來加入的簡親王雅爾江阿,裕親王保泰,端親王弘暉,愉郡王胤禑,恪郡王胤祿,果郡王胤禮每人手中的八千人馬。
一共是近十二萬的脫胎期巔峰,裡面一個小隊長都要求是進入煉骨期的人物,走到哪裡都是橫掃啊!
如果不是這些領軍的人身份顯赫,而且修為除了弘暉因為年紀尚小外,其他至少都已經步入了先天初期。
否則,想要壓服住這些人還真是難!
這些還只是各位王爺手裡的私軍,如果再加上雍正嫡系的各支隊伍,整個大清軍中,煉骨期一上至少超過三十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