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第67章 不與為伍
其實,別人都可以躲,可楊溥和馬愉面對李應庚,卻是沒辦法躲的。內閣大臣的名望姑且不說,但論關係,他們也避無可避。李應庚中進士那一年,主考官可不就是楊溥么?狀元郎可不就是馬愉么?
馬愉和李應庚乃是同年,而楊溥正是兩人的座師。這種關係在那個時代,可比現代「三大鐵」的關係還要牢靠。雖然同年和同窗的意思基本一樣,但時代不一樣,人心不一樣吶。
當年李應庚這邊喜中進士,那邊就傳來喜得貴子的好消息,只是母親病重的壞消息也一併傳了過來,最後還是在楊溥的照顧下,讓李應庚在吏部辦了相關手續,回家侍奉母親。
只是沒想到,這一回去就是好幾年。後來也是運道使然,宣德皇帝多次下旨推選有德的賢才,在楊溥的努力下,李應庚才得以返回朝廷,逐漸得到重用。
侍講學士,下一步就可以入閣了呢。正統五年馬愉進入內閣的時候,不也是侍講學士么?
曾經的馬侍講,對於劉侍講被殺事件,也是無法接受呢。正想著怎麼搞一下王振,就有人跳出來衝鋒陷陣了。作為內閣大臣,馬愉覺得人心可用,其勢可借,說不得要在朝堂上狠狠地搞一番。
再者,當初三楊安排馬愉、曹鼐等人入閣,可不就是為了抵抗王振的么?這些年幾個人因為經驗不足,嗯,膽魄也有些不足,讓王振漸漸做大,可以說是辜負了三楊當初的一片殷殷期望。現在有這麼好的一個機會,馬愉當然要振作一下,改善改善自己的形象。
至於內閣首輔楊溥,當然要支持門生的行動了。想當初,劉侍講上書不也是因為他在暗中使勁么?只是楊首輔真心沒有想到,王振居然敢對皇帝的老師痛下殺手。
自己身為內閣首輔,若是再不反擊,只怕就要被王振騎到頭上去了,這一輩子以及身後千秋萬世的清名,必定是要毀了去的。
當皇帝駕臨朝堂,還沒開頭,就感到了朝堂上的壓抑。他仔細地瞧瞧這個,再瞧瞧那個,一個個都是肅穆莊嚴,甚至……甚至是一片哀容?
由不得皇帝不發毛,他也知道劉球的死確實搞得過了,自己尊敬的王先生似乎有些「恃寵而驕」,可不管怎麼說,從小到大真正在身邊關心自己照顧自己的,可不就是他一向尊敬的王先生么?就算做得過了點,可追究其原因,可還不是你劉球先過分了么?
朕每天起早貪黑地,從不缺席早朝,每份奏章必然要過目一番,處理完政事還要去聽你劉老師講課。朕如此勤奮,怎麼就不好好學習了?怎麼就成了周厲王了?你們莫名其妙,朕還莫名其妙呢;你們覺得冤枉,朕還覺得更冤枉呢!
大臣們都不說話,他們似乎都在等待什麼?莫非都在等朕先開口?可往常不是這樣的啊?有事上奏,無事退朝,這八個字可不只是喊一喊就算了的。你們要真沒事,朕還要回去批閱奏章呢……哦,先睡個回籠覺也行。
這時候,守衛宮城的人終於前來稟報了。
本來,宮門處有什麼異常情況,他們必須要及時前來稟報的。可當時御駕已經啟程前往朝堂,王振也在隊伍里跟著;前來報信的人膽子小,哪裡敢攔駕?畢竟不是謀反叛亂的非常之事,胡亂攔駕是要挨處分的,萬一被人當作刺客就地擊殺,那更是倒霉透頂呢。
報信的人回來一說,得,還是按規矩來吧,便派人前往朝堂等候稟報。
就這樣一個小小的差池,讓皇帝和王振一時措施不及。你殺了一個老師,還能再殺第二個老師?尊師重道還要不要了?再說,就算是殺劉球,那也是王振私自拿得主意,皇帝豈能做出這等事來?
既然殺第一個的時候都不敢明目張胆,這第二個他敢么?朝堂之上,百官注目,王振不敢,皇帝也不敢。
那就傳上殿來,聽聽李愛卿有什麼冤枉事吧。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既然擺上了台,程序總是要走的。就像現代警察辦案一樣,就算審案的警察認識你,可還是得問:姓名?住址?性別……
不一會兒,傳旨的太監就回來了,可臉上卻是帶著尷尬的表情,他提著膽子回奏道:「李侍講說……」
嗯?他說什麼?不管說什麼,都傳旨召喚你了,你得先來大殿,山呼萬歲之後,再當面陳情吧?就算要喊冤,你也不能讓傳旨太監幫你訴說冤屈不是?
那太監硬著頭皮說道:「李侍講說,謝皇上天恩。他不願上殿,不願……不願……他……他原話是……是說不願……不願與奸佞為伍!」
由不得這太監不吞吞吐吐,李應庚說的奸佞是誰,大家簡直不要太清楚。這太監在王振手底下當差,自然知道這幾年王大公公脾氣見長,根本聽不得這等話。幸虧這話是李應庚說的,而且還是皇帝下旨要問的,否則,他連私下傳播的膽子都沒有,一丁點都沒有。
他沒有膽子,可那些反對王振的大臣們,膽子卻是足夠的。少不得大殿之下,忽然一片噗嗤噗嗤的笑聲。雖然大家痛恨,雖然大家憤怒,可驟然聽得李侍講來這麼一出,自然是再也忍不住內心對王振的鄙視和嘲笑了。
笑也不過是嘲笑罷了,並非是感到有意思或者多麼可笑。
王振鐵青著臉,狠狠瞪了那傳旨太監一眼。麻痹的,不說你能死啊?你就說李應庚抗旨不尊不就得了?扯那麼多滾犢子的話幹什麼?有本公公保著你,你還擔心自己會出事不成?
上位者往往就是這樣的心態,無視下屬的感受。你王公公有漠視群臣,忽悠皇帝的本事,可俺們沒有不是?欺負欺負大臣也就罷了,可再借俺十個膽子,俺也不敢欺騙皇上不是?
大臣還沒來得及說話,王振先跳出來了,忍著怒氣,奏道:「皇上,李應庚抗旨不尊,可著錦衣衛拿問。」
聽著這殺氣騰騰的話,有人縮頭了,也有人憤而挺身了。事情發展到現在,彼此已經是你死我活了,再送小兵上去探路沒啥意思了,正兒八經是主帥一馬當先,大將們蜂擁而上,死戰一番,看誰先兵敗撤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