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料
東漢時期的行政區劃設置
西漢末年,政治日益**,經濟衰落,政治、經濟、軍事大權過於分散,最後導致公元9年王莽篡朝,改國號為「新」,建立王莽掌權的「新」王朝。王莽篡政后,大量網羅漢宗室功臣後裔、封建官僚,改郡封國,亂設行政區劃,改變原來的區劃名稱,地名大亂,形成中國歷史上行政區劃極大的混亂時期。直至公元23年(地皇四年),各地起義軍奮起,王莽被殺,新朝垮台,新莽政權被推翻,由綠林為首的地主階級代表、西漢遠支皇族劉玄取而代之,年號更始,新朝滅亡。后因政權內部角逐激烈。劉玄於更始三年投降赤眉軍后被殺。實際上東漢王朝是從公元25年即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元年開始的。
因「新」朝時間為時較短,僅存在15年,加之行政區劃改動較大,又在管理體制上不成定局,故對其不作詳細介紹。
公元25年,漢宗室代表劉秀權勢較大,挫敗各地割據勢力,建立東漢朝(公元25~220年)。定都濉(去目加各)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始稱東漢。
東漢的疆域基本上同西漢時疆域,只是把西漢時各部州的轄區範圍變小,東漢在公元140年仍保持十二州刺史部(中央派出的監察機構,其職能基本同西漢)和司隸校尉部,計有十三個中央派出監察區。另在甘肅以西仍設西域都護府,作為西域當地的最高權力機構。東漢的一級行政區劃為郡、國(王國)、屬國都尉;二級區劃為縣、邑、道、公國,侯國。
東漢接受西漢衰亡的教訓,加強郡縣的權利,削弱封國的範圍和力量,採取「封列侯,奉朝請」措施,不讓封國掌實權,只食租稅,封域減小,兵馬數量壓縮到最低限度。東漢的封國,—等為王(相當郡),二等為公國,三等為列侯(列侯食縣為侯國、小侯食鄉、亭,關內侯無土,寄食於縣),相當於縣級。
東漢中央官制
大體同於西漢,在朝廷中設太傅為上公,但不常置。以太尉(光武初稱大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亦即「三司」,而太尉職權較西漢廣泛,列名於「三公」之首。「三公」之下所屬分別設有長史、掾屬、令史、御屬等,而太尉之屬官尤多,有多達二十四人,令吏及御屬二十三人;令史又分合下令史、記室令史、門令史等。建安末,曹操為丞相,郗慮為御史大夫,罷去「三公」之官,只設置丞相、御史大夫。東漢也有「九卿」,大體如西漢,其不同者:(1)光祿勛(西投初為郎中令)設五官中郎將。(2)少府設尚書令,(獻帝時分置左右僕射),設尚書六人,光武帝劉秀擴大組織,分為六曹。六曹尚書與尚書令、仆,合稱為「八座」,大事「八座」連名上奏。尚書(台)設左右丞各一人,侍郎(即尚書郎)三十六人(每曹六人);令史二十一人(每曹三人)。可見尚書(台)之機構已漸龐大,事權漸重,「三公」徒有虛位,形成了「政歸台閣」局面。尚書(台)的設置,是開創性的,為後世各朝代中央政府的雛型,也表明皇權更為加重,這是東漢朝的特點。
東漢基本沿行西漢,分封王、侯與州、郡、縣雙軌並設之制。皇子封王,其封地為國,每國設傅一人,相一人,相職掌如太守。列侯所食縣者為侯國。功大者食縣,小者食鄉、亭。鄉侯、亭侯之封為東漢所特設,用以安置貴族、勛戚、功臣,擴大了統治集團,增長豪門世族的權勢,但王侯之權力卻已遠遠弱於西漢。東漢以司隸校尉管京都附郭一州,稱為司隸,設校尉。司隸校尉之官「掌察舉百官以下,及京師近尉犯法者」。光武帝時「並領一州」包括七個郡。其地位在「九卿」上,設十二從事史,司隸職權遠較西漢為廣泛,其轄包括兩漢之西(京兆)、東(河南)二京。司隸之外,置十二州,每州設刺史一人(靈帝、獻帝時,有的州改設牧),權力增大,州之下為郡,郡之下為縣。在邊地少數民族聚居之地設道。事實上已形成州、郡、縣三級制。東漢前期,加大尚書(台)之權,削弱「三公」及地方郡國之權,以增強皇權。至末年為鎮壓人民起義,則改變了一貫政策,給各州之豪門大族以重權,遂形成了割據局面。
軍事官制
東漢仍設將軍、大將軍、騾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之品秩如三公。將軍下又有前、后、左、右將軍,位比上卿。將軍之下設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及掾屬、令史、御屬等。大將軍管轄五部,每部有校尉一人,軍司馬一人。部下有曲,曲有軍侯一人,曲下有屯,設屯長。東漢設北軍五營: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長水校尉、射聲校尉,以北軍中侯監五營。其警衛宮殿的屬於光祿勛,如西叔南軍。靈帝中平五年因農民起義聲勢潔大,增設西園八校尉以防守京都洛陽。東漢對於少數民族地區,設有軍事性專官多種,既臣服於朝廷,又維護當地治安。
東漢官制的特點:(1)中央權力更為集中,集權於皇帝直接掌握之尚書(台)。(2)地方行政體制形成事實上的三級制(州、郡、縣),強化對地方的控制。東漢末年,州牧擁兵割據,導致分裂局面的出現。(3)重視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設立各種專官,其主旨雖在控制人民,但對開發邊區,促進中原與周邊經濟、文化的交流,也有一定的作用。
東漢建立后,在行政區劃工作上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恢復西漢時的郡縣名,清除王莽新朝時亂改的地名,重新規劃全國的郡縣,撤併了西漢時的縣、道、邑、侯國400多個,王莽時增置的郡縣基本上全部撤銷,郡國數量相應減少。二是在州的建制上做了較大的變動,劉秀全部廢除王莽所建的十二州牧,改交陟(去步加止,趾)為交州,恢復西漢的部州,並固定其州治駐所。升大州級的權力。至東漢末期,體制基本上實行州、郡、縣三級。
東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其疆域區劃為司隸校尉部,十二州刺史部和西域長史府,各王國、屬國按郡制;邑、道、侯國、公國等按縣制。具體區劃如下:
司隸校尉部
京兆尹治長安(今陝西長安三橋)。
領10縣:長安、長陵、陽唆、霸陵、杜陵、新豐、藍田、鄭縣、上雒、商縣。
右扶風治槐里(今陝西興平)。
領15縣:槐里、茂陵、平陵、鄠縣、武功、美陽、郿縣、雍縣、杜陽、陳倉、渝麇、汧縣、漆縣、栒邑、安陵。
左馮翎治高陵(今陝西高陵)。
領13縣:高陵、池陽、萬年、重泉、臨晉、頜陽、夏陽、頻陽、粟邑、衙縣、沒(去三點水加示部旁)栩、雲陽。
河東郡治安邑(今山西夏縣禹王)。
領19縣:安邑、聞喜、猗氏、大陽、河北、蒲坂、汾陰、皮氏、絳邑、臨汾、襄陵、楊縣、平陽、永安、北屈、蒲子、端氏、蠖(去蟲加三點水)澤、東垣。
弘農郡治弘農(今河南靈寶北黃河南岸)。
領9縣:弘農、陝縣、湖縣、華陰、盧氏、黽池、新安、宜陽、陸渾。
河南尹治雒陽(今河南洛陽東北)。
領21縣:雒陽、平縣、平陰、谷城、河南、新城、梁縣、偃師、緱氏、鞏縣、成皋、滎陽、卷縣、原武、陽武、中牟、開封、苑陵、新鄭、密縣、京縣。
河內郡治懷縣(今河南武陟西南大虹橋南)。
領18縣:懷縣、武德、平皋、州縣、溫縣、河陽、野王、波縣、軹縣、沁水、山陽、修武、獲嘉、汲縣、共縣、朝歌、盪陰、林慮。
豫州刺史部
潁川郡治陽翟(今河南禹州)。
領17縣:陽翟、陽城、輪氏、郟縣、父城、潁陽、襄城、昆陽、舞陽、定陵、郾縣、臨潁、潁陰、許縣、新汲、鄢陵、長社。
汝南郡治平輿(今河南汝南射橋)。
領37縣:平輿、上蔡、灈陽、吳房、西平、定潁、召陵、洇(去因加隱)強、西華、征羌、汝陽、南頓、陽安、郎陵、北宜春、安城、慎陽、安陽、新息、弋陽、期思、原鹿、富波、褒信、新蔡、鮦陽、固始、項縣、宜祿、新陽、宋國、思善、城父、山桑、細陽、汝陰、慎縣。
陳國治陳縣(今河南淮陽)。
領9縣:陳縣、新平、寧平、武平、苦縣、柘縣、陽夏、扶樂、長平。
梁國治睢陽(今河南商丘縣城)。
領8縣,睢陽、蒙縣、寧陵、鄢縣、谷熟、虞縣、下邑、碭縣。
沛國治相縣(今安徽濉溪張集)。
領21縣:相縣、肖縣、杼秋、豐縣、沛縣、臨睢,太丘、建平、鄼縣、譙縣、鄲縣、鑕(去質加至)縣、竹邑、蘄縣、符離、谷陽、洨縣、虹縣、向縣、龍亢、公丘。
魯國治魯縣(今山東曲阜)。
領6縣:魯縣、汶陽、卞縣、騶縣、蕃縣、薛縣。
兗州刺史部
陳留郡治陳留(今河南開封縣陳留)。
領17縣:陳留、雍丘、尉氏、扶溝、圉縣、襄邑、己吾、考城、外黃、濟陰、東昏、小黃、浚儀、封丘、平丘、長垣、酸棗。
東郡治濮陽(今河南濮陽慶祖北)。
領15縣:濮陽、白馬、燕縣、頓丘、衛國、東武陽、陽平、東阿、范縣、谷城、臨邑、樂平、發平、聊城、博平。
濟陰郡治定陶(今山東定陶城西北)。
領11縣;定陶、冤句、乘氏、句陽、成陽、鄄城、廩丘、離狐、成武、單父、己氏。
山陽郡治昌邑(今山東巨野昌邑)。
領10縣:昌邑、巨野、金鄉、東緡、防東、方與、高平、湖陸、南平陽、瑕丘。
任城國治任城(今山東微山魯橋)。
領3縣:任城、亢父、樊縣。
東平國治無鹽(今山東東平宿城)。
領5縣:無鹽、壽張、須昌、富城、章縣、東於陸、寧陽。
濟北國治盧縣(今山東長清馬上附近)。
領5縣:盧縣、茌平、蛇丘、剛縣、成縣。
泰山郡治奉高(今山東泰安范鎮)。
領12縣:奉高、博縣、梁甫、巨平、茌縣、嬴縣、牟縣、萊蕪、蓋縣、南武陽、費國、南城。
青州刺史部
平原郡治平原(今山東平原飲馬店附近)。
領10縣:平原、高唐、祝阿、漯陰、安德、鬲國、西平昌、般縣、樂陵、厭次。
濟南國治東平陵(今山東章丘棗園西北)。
領1。縣;東平陵、土鼓、歷城、台縣,著縣、菅縣、東朝、鄒平、梁鄒、於陵。
樂安國治臨濟(今山東高青高城鎮)。
領9縣:臨濟、高苑、千乘、樂安、博昌、利縣、寥城、壽光、益縣。
齊國治臨菑(今山東淄博臨淄區齊都)。
領6縣:臨菑、西安、昌國、般陽、廣縣、臨朐。
北海國治劇縣(今山東昌樂堯溝鎮)。
領18縣:劇縣、東安平、平壽、營陵、朱虛、安丘、昌安、平安、高密、夷安、淳于、都昌、下密、膠東、即墨、壯武、挺縣、觀陽。
東萊郡治黃縣(今山東龍口黃城集)。
領12縣:黃縣、嵫(去山加巾)國、曲城、掖國、當利、盧鄉、牟平、東牟、昌陽、長廣、不其、黔陬。
徐州刺史部
琅邪國治開陽(今山東臨沂北戴城子)。
領13縣,莒縣、東安、東莞、姑幕、諸縣、東武、琅邪、溝曲、陽都、臨沂、開陽、即丘、繒國。
東海郡治郯縣(今山東郯城城北)。
領13縣:郯縣、襄賁、蘭陵、丞縣、陰平、戚縣、昌慮、合鄉、祝其、利城、贛榆、朐縣、厚丘。
彭城國治彭城(今江蘇徐州)。
領8縣:彭城、留縣、廣戚、傅陽、武原、呂縣、梧縣、甾丘。
下邳國治下邳(今江蘇邳縣古邳)。
領16縣:下邳、良成、司吾、下相、取慮、僮國、夏丘、徐縣、睢陵、盱眙、高山、淮陵、東城、曲陽、淮浦、淮陰。
廣陵郡治廣陵(今江蘇揚州城北)。
領12縣:廣陵、江都、輿國、堂邑、海陵、高郵、平安、東陽、淩縣、射陽、誨西、鹽瀆。
冀州刺史部
魏郡治鄴縣(今河北臨漳鄴鎮)。
領15縣:鄴縣、內黃、黎陽、繁陽、陰安、魏縣、元城、館陶、清淵、平思、斥丘、曲梁、梁期、武安、涉國。
清河國治甘陵(今山東臨清東北)。
領7縣:甘陵、貝丘、靈縣、郁(去有加俞)縣、繹幕、廣川、東武城。
安平國治信都(今河北冀縣)。
領13縣:信都、扶柳、堂陽、南宮、陘縣、武邑、觀津、下博、武遂、饒陽、安平、南深澤、阜城。
巨鹿郡治庄(去土加嬰)陶(今河北寧晉東陳附近)。
領15縣:庄(去土加嬰)陶、楊氏、鄖(去員加梟)縣、下曲陽、南轡(去口去車加言)、任縣、平鄉、南和、巨鹿、廣干、曲周、廣宗、廣年、斥章、列人。
趙國治邯鄲(今河北邯鄲)。
領5縣:邯鄲、易陽、襄國、中丘、柏人。
常山國治元氏(今河北元氏殷村)。
領12縣:元氏、欒城、平棘、高邑、房子、上艾、真定、九門、蒲吾、井陘、靈壽、南行唐。
中山國治盧奴(今河北定州)。
領13縣:盧奴、安熹、漢昌、蠡吾、安國、毋極、新市、上曲陽、望都、唐縣、蒲陰、北平、廣昌。
河間國治樂成(今河北泊頭千戶屯附近)。
領11縣;樂成、弓高、成平、中水、武垣、束州、東平舒、高陽、鄚縣、文安、易縣。
渤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常庄)。
領8縣:南皮、東光、重合、高城、陽信、修縣、浮陽、章武。
荊州刺史部
南陽郡治苑縣(今河南南陽)。
領36縣:苑縣、西鄂、博望、堵陽、雉縣、葉縣、犨縣、魯陽、酈國、析縣、丹水、南鄉、順陽、武當、冠軍、鄼縣、陰縣、筑陽、山都、鄧縣、蔡陽、章陵、襄鄉、湖陽、朝陽、新野、安眾、穰縣、涅陽、棘陽、育陽、舞陰、比陽、平氏、復陽、隨縣。
江夏郡治西陵(今湖北新洲城河西岸)。
領14縣:西陵、邾縣、鄂縣、蘄春、下雉、沙羨,安陸、南新市、雲杜、竟陵、西陽、軟(去欠加大)國、郡(去君加黽)縣、平春。
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
領17縣:江陵、華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當陽、鄀國、編縣、宜城、卻(去去加己)國、中盧、襄陽、臨沮、秭歸、巫縣、佷山。
長沙郡治臨湘(今湖南長沙)。
領12縣:臨湘、湘南、益陽,羅縣、下雋、連道、昭陵、醴陵、安城、茶陵、攸縣、容陵。
武陵郡治臨沅(今湖南常德)。
領12縣:臨沅、沅南、漢壽、作唐、孱陵、零陽、充縣、酉陽、遷陵、沅陵、辰陽、鐔成。
零陵郡治泉陵(今湖南永州)。
領13縣:泉陵、營浦、營道、泠道、重安、湘鄉、昭陽、燕陽、夫夷、都梁、洮陽、零陵、始安。
桂陽郡治郴縣(今湖南郴州)。
領11縣:郴縣、漢寧、便縣、耒陽、陰山、臨武、南平、桂陽、曲江、湞陽、含洭。
揚州刺史部
九江郡治陰陵(今安徽鳳陽周圩西南)。
領14縣:陰陵、西曲陽,壽春,當徐、下蔡、平阿、義成、鍾離、成德、合肥、浚遒、全椒、阜陵、歷陽。
廬山郡治舒縣(今安徽廬江桂元西)。
領14縣:舒縣、臨湖、襄安、居巢、皖縣、尋陽、龍舒、六安、安豐、潛(去日加鬲)縣、雩婁、陽泉、寥縣。
丹陽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州)。
領16縣:宛陵、蕪湖、春谷、溧陽、丹陽、石城、秣陵、湖熟、江乘、句容、故鄣、於潛、涇縣、陵陽、黟縣、歙縣。
吳郡治吳縣(今江蘇蘇州)。
領13縣:吳縣、婁縣、無錫、毗陵、曲阿、丹徒、陽羨、烏程、由拳、海鹽、餘杭、錢唐、富春。
會稽郡治山陰(今浙江紹興)。
領14縣:山陰、余暨、上虞、餘姚、句章、鄮縣、鄞縣、諸暨、剡縣、烏傷、大末、章安、永寧、東冶。
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南昌)。
領21縣:南昌、余汗、鄱陽、鄖(去員加梟)陽、海昏、歷陵、柴桑、彭澤、艾縣、建昌、建城、新淦、宜春、平都、石陽、廬陵、臨汝、南城、雩都、贛縣、南野。
今台灣島當時稱為夷洲。
揚州刺史部
漢中郡治南鄭(今陝西漢中)。
領9縣:南鄭、沔陽、褒中、成固、安陽、西城、錫縣、上庸、房陵。
巴郡治江州(今四川重慶)。
領14縣:江州、墊江、安漢、宕渠、宣漢、漢昌、充國、閬中、涪陵、枳縣、平都、臨江、朐忍、魚復。
廣漢郡治雒縣(今四川廣漢)。
領11縣:雒縣、新都、什邡、綿竹、涪縣、梓潼、葭萌、臼水、郪縣、廣漢、德陽。
廣漢屬國治今甘肅文縣。
領3道:陰平道、甸氏道、剛氏道。
蜀郡治成都(今四川成都)。
領8縣3道:成都、廣都、江原、臨邛、郫縣、繁縣、廣柔、蠶陵;綿廄(去既加虎)道、汶江道、湔氐道。
蜀郡屬國治漢嘉(今四川蘆山東北)。
領4縣:漢嘉、徒縣、嚴道、旄牛。
鍵為郡治武陽(今四川彭山城江東)。
領9縣:武陽、南安、牛脾(去月加革)、資中、漢安、江陽、符節、南廣、僰道。
鍵為屬國治朱提(今雲南昭通)。
領3縣:朱提、漢陽、堂狼。
牂牁郡治且蘭(今貴州貴定縣東)。
領16縣:且蘭、毋斂、鄨縣、平夷、夜郎、淡稿、談指、漏卧、漏江、同並、毋單、甸町、宛溫、鐔封、進乘、西隨。
益州郡治滇池(今雲南橙江晉城)。
領16縣:滇池、俞元、勝休、建伶、連然、谷昌,昆澤、同勞、同瀨、味縣、牧靡、秦臧、挵棟、毋畷(去田加木)、律高、賁古。
永昌郡治不韋(今雲南保山板橋)。
領8縣:不韋、博南、巂唐、比蘇、柴榆、邪龍、雲南、哀牢。在其西部有濮部部族居住、南部由閩濮部、鳩僚部等部族居住,西南由傈越部部族居住等。
涼州刺史部
武都郡治下辨(今甘肅徽縣江洛鎮西)。
領7縣:下辨、河池、故道、沮縣、上祿、武都道、羌道。
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
領11縣:狄道、安故、大夏、枹罕、白石、河關、首陽、鄣縣、襄武、臨洮(駐南部都尉)、氐道。
漢陽郡治冀縣(今日肅甘谷)。
領12縣:冀縣、西縣、望垣、上郭、隴縣、略陽、顯親、獂道、成紀、阿陽、平襄、勇士。
安定郡治臨涇(今甘肅鎮原東南)。
領7縣:臨涇、陰盤、鶉觚、烏氏、高平、朝那、彭陽。
北地郡治富平(今寧夏吳忠西南)。
領6縣:富平、廉縣、靈州、參轡(去口、車加言)、泥陽、弋居。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肅武威)。
領13縣:姑臧、休屠、顯美、宣威、武威、揟次,鸞鳥、蒼松、張掖、朴劓、媼圍、顫(去頁加鳥)陰、祖厲。
金城郡治允吾(今甘肅水清縣平溝)。
領10縣:允吾、枝陽、金城、允街、榆中、浩亹、令居、破羌、安夷、臨羌。
張掖郡治觸(去蟲加樂)得(今甘肅張掖臨澤縣)。
領8縣:觸(去蟲加樂)得、昭武、屋蘭、刪丹、氐池、日勒、番和、驪肝(去月加革)、
另有張掖、居延屬國,治居延(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
酒泉郡治祿福(今甘肅酒泉)。
領9縣:祿福、安彌、會水、樂涫、表氏、玉門、延壽、干齊、沙頭。
敦煌郡治敦煌(今甘肅敦煌城河西)。
領6縣:敦煌、龍勒、效谷、廣至、冥安、淵泉。
并州刺史部
上黨部治長子(令山西長子)。
領13縣:長子、泫氏、高都、陽阿、際(去示加奇)氏、潞縣、壺關、屯留、谷遠、銅鞮、襄垣、涅縣、沾縣。
太原郡治晉陽(今山西大原晉源)。
領15縣:晉陽、榆次、陽邑、祁縣、中都、鄔縣、界休、平陶、大陵、茲氏、狼孟、盂縣、陽曲、慮廄(去既加虎)、京陵。
西河郡治離石(今山西離石)。
領9縣:離石、中陽、平周、藺縣、圜陽、圜陰、平定、廣衍、美稷。
上郡治膚施(今陝西榆林魚河鎮)。
領9縣:膚施、龜茲、白土、楨林、奢延、高奴、定陽、雕陰、漆垣。
雁門郡治陰館(今山西朔州汴子疃附近)。
領14縣:陰館、馬邑、埒縣、樓煩、廣武、原平、鹵城、汪陶、繁畤、劇陽、崞縣、武州、平城、強陽。
雲中郡治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古城鄉)。
領11縣:雲中、沙陵、沙南、箕陵、成樂、武進、原陽、定襄、咸陽、武泉、北輿。
定襄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
領5縣:善無、中陵、武成、駱縣、桐過。
五原郡治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哈業附近)。
領9縣:九原、河陰、臨沃、五原、宜梁、成宜、西安陽、武都、曼柏。
朔方郡治臨戎(今內蒙古磴口縣壩楞)。
領6縣:臨戎、沃野、廣牧、朔方、大城、三封。
幽州刺史部
代郡治高柳(今山西陽高)。
領11縣:高柳、馬城、道人、北平邑、班氏、獮(去爾加示)氏、平舒、東安陽、桑乾、當城、代縣。
上谷郡治沮陽(今河北懷來小南辛堡附近)。
領8縣,沮陽、居肅、涿鹿,潘縣、碓(去石加句)瞀、下洛、廣寧、寧縣。
涿郡治涿縣(今河北涿州)。
領7縣:涿縣、良鄉、方城、范陽、遒國、故安、北新城。
廣陽郡治薊縣(今北京西南城區)。
領5縣:薊縣、廣陽、昌平、軍都、安次。
漁陽郡治漁陽(今北京密雲十里堡附近)。
領9縣;漁陽、獷平、廄(去既加虎)奚、安樂、狐奴、平谷、潞縣、雍奴、泉州。
右北平郡治土垠(今河北唐山北新區)。
領4縣:土垠、徐無、無終、俊靡。
遼西郡治陽樂(遼寧北票南巴圖營子附近)。
領5縣:陽樂、臨渝、肥如、海陽、令支。
遼東郡治襄平(遼寧遼陽)。
領11縣:襄平、遼隊、新昌、安市、汶縣、平郭、沓氏、西安平、番汗、望平、無慮。
另領遼東屬國,治昌黎(今遼寧義縣)。
領5縣:昌黎、扶黎、賓徒、徒河、房縣、險瀆。
玄菟郡治高句麗(今遼寧瀋陽東陵附近)。
領5縣:高句麗、候城、西蓋馬、遼陽、高顯。
樂浪郡治朝鮮(今朝鮮平壤南市區)。
領18縣:朝鮮、占蟬、遂城、讓(去上加冉)邯、渾彌、增地、驪望、鏤方、樂都、灞(去霸加貝)水、屯有、含資、提奚、帶方、海冥、昭明、列口、長岑。
交州刺史部
南海郡治番禺(今廣東廣州)。
領7縣:番禺、增城、博羅、龍川、揭陽、四會、中宿。
蒼梧郡治廣信(今廣西梧州)。
領9縣:廣信、端溪、高要、猛陵、封陽、臨賀、馮乘、謝沐、荔浦。
合浦郡治合浦(今廣西浦北石埇西南)。
領4縣:合浦、高涼、臨允、徐聞。
郁林郡治布山(今廣西桂平城西南)。
領10縣:布山、中溜、桂林、潭中、定周、領方、安廣、增食、臨塵、廣郁。
交趾郡治龍編(今越南河內北寧)。
領12縣:龍編、北帶、曲陽、稽徐、安定、朱戟(去早加烏)、望海、西於、封溪、婁(去女加尼)泠、苟漏、嬴隊(去人加婁)。
九真郡治胥浦(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城西北)
領5縣:胥浦、居風、無功、無編、咸歡。
日南郡治西卷(今越南賓士省廣治市)。
領4縣:西卷、盧容、朱吾、比景。
東漢時稱今海南島為朱崖洲。
西域都護府
東漢時西域都護府為少數民族居住區。都護府為郡級單位,下領縣及相當縣級少數民族居住區,在東漢和帝永元六年至安帝永初元年(公元94~107年)時的行政區劃如下:
西域都護府,治它乾城(今新疆沙雅縣境內)。
領縣和縣級單位有:
延城、尉黎、危須、交河城、務塗谷、歡泥、且末、精絕、寧彌、西城、子合、莎車、疏勒、溫宿、赤谷城、貴山城、戊部侯城、戊己校尉城、宜禾都尉城等。
東漢時,在中國北部,即內蒙古北部、蒙古國及俄羅斯貝加爾湖東西,由鮮卑、大幕、匈奴、堅昆、呼揭等少數民族居住。
在今遼寧東北部、吉林、黑龍江和俄羅斯地區由夫余、挹婁、沃沮、高句麗等少數民族居住。
今青海、四川西部和西藏廣大地區由唐旄、發羌、燒羌、白馬羌、蝥(去蟲加尼)牛羌、大牂等羌民族居住。馬羌,麓牛羌、大烊等羌民族居住。
今新疆西北部由烏孫族居住。
三國大事件2006-07-1303:33:46
大中小
184年2月黃巾起義。
10月張角病死。
187年曹操任東郡太守。
189年9月董卓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九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
12月曹操號召各鎮諸侯共起討伐董卓。
190年1月各路諸侯起兵反董卓。
董卓令李儒毒死弘農王(少帝)卒年15歲
2月董卓焚洛陽,遷都長安,洛陽古都殘破
公孫度自立為遼東侯
191年孫堅破董卓,斬華雄。
袁紹奪州牧韓馥的冀州,自領州牧。
192年4月王允設連環計,呂布殺死董卓。
6月李傕、郭汜圍長安,殺王允,敗呂布。
曹操擊敗青州黃巾軍,收編為「青州兵」,實力得以壯大。
孫堅攻擊劉表,戰死。
193年曹操東征徐州,大敗陶謙。
194年呂布攻擊曹操。
陶謙病亡,劉備領徐州牧。
195年10月曹操領兗州牧。
孫策攻打江東大敗劉繇。
李傕、郭汜爭奪獻帝。
196年7月獻帝在楊奉等人護送下,回長安。
呂布占徐州,劉備投曹操。
曹操始興屯田,將獻帝劫持到許。
197年袁術在壽春稱帝。
曹操討伐張綉,失敗。
袁紹佔領冀、幽、青、並四州。
198年9月呂布攻打劉備,破小沛。
12月曹操擒殺呂布。
周瑜同小喬成親。
199年11月張綉投降曹操。
董承與王子服等密謀除曹操。
孫策襲取廬江,敗劉勛。
劉備討伐袁術,袁術病死。
200年曹操誅殺董承一夥。
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
陳琳撰寫討曹檄文,官渡之戰開始。
10月曹操偷襲烏巢。
201年曹操敗袁紹於倉亭。
劉備投奔劉表。
202年5月袁紹病死。
203年孫權討伐黃祖。
204年曹操平定冀州。
遼東公孫度死,子公孫康繼位。
205年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8月曹操大破烏桓,消滅袁氏殘餘勢力,統一了北方。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
曹操從南匈奴贖回蔡文姬。
208年6月曹操封為漢丞相。
7月曹操南征劉表。
8月劉表病死。曹操殺孔融。
9月劉琮投降曹操。
11月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打敗。
209年10月劉備與孫權之妹成親。
210年曹操建成銅雀台。
周瑜亡。
211年曹操攻破馬超。
劉備入川。
212年10月曹操南下進攻濡須口。
劉備駐紮霞萌關。
孫權移治秣陵,改名建業。
213年5月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
214年5月孫權攻破宛城。
7月孫權進攻合肥,被張遼擊敗。
10月獻帝、伏后與國丈伏完密謀除曹操,事泄,曹操誅殺眾人。
劉璋投降劉備,劉備自領益州牧。
215年7月曹操征張魯。
11月張魯降曹操。
逍遙津之戰。曹操在濡須打敗孫權。
216年曹操稱魏王。
217年2月曹操進攻濡須口,孫權敗。
218年曹彰大破烏桓軍,鮮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7月劉備進位漢中王。
關羽水淹七軍。
10月關羽失荊州,被孫權殺害。
220年1月曹操病亡。
10月曹丕稱帝,建魏國。
221年4月劉備稱帝。
劉備伐吳。張飛遇害。
222年孫權稱吳王。
彝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大敗劉備。
223年4月劉備死於白帝城,劉禪繼帝位。
8月曹丕五路伐蜀。
蜀吳重修和好。
雍闓叛亂。
225年諸葛亮南征。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平定蜀國南方。
226年曹丕病亡,曹睿繼位。
12月曹睿封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
孫權圍攻江夏,兵敗。
227年諸葛亮上書北伐。
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姜維降蜀。
馬謖失街亭。
周魴詐降誘曹魏攻吳,陸遜大敗曹休。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孫權稱帝。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吳派衛溫、諸葛直航海到夷洲。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諸葛亮六齣祁山。
8月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
吳大舉攻魏合肥。
235年1月曹睿封司馬懿為太傅。
馬鈞製造司南車和水轉百戲。
237年遼東公孫淵自立為燕王。
238年司馬懿平遼東,殺公孫淵。
日本邪馬台女王卑彌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
239年1月曹睿亡,曹芳繼位。
240年蜀將張嶷平定蠻族之亂。
三國大事件2006-07-1303:33:46
大中小
184年2月黃巾起義。
10月張角病死。
187年曹操任東郡太守。
189年9月董卓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九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
12月曹操號召各鎮諸侯共起討伐董卓。
190年1月各路諸侯起兵反董卓。
董卓令李儒毒死弘農王(少帝)卒年15歲
2月董卓焚洛陽,遷都長安,洛陽古都殘破
公孫度自立為遼東侯
191年孫堅破董卓,斬華雄。
袁紹奪州牧韓馥的冀州,自領州牧。
192年4月王允設連環計,呂布殺死董卓。
6月李傕、郭汜圍長安,殺王允,敗呂布。
曹操擊敗青州黃巾軍,收編為「青州兵」,實力得以壯大。
孫堅攻擊劉表,戰死。
193年曹操東征徐州,大敗陶謙。
194年呂布攻擊曹操。
陶謙病亡,劉備領徐州牧。
195年10月曹操領兗州牧。
孫策攻打江東大敗劉繇。
李傕、郭汜爭奪獻帝。
196年7月獻帝在楊奉等人護送下,回長安。
呂布占徐州,劉備投曹操。
曹操始興屯田,將獻帝劫持到許。
197年袁術在壽春稱帝。
曹操討伐張綉,失敗。
袁紹佔領冀、幽、青、並四州。
198年9月呂布攻打劉備,破小沛。
12月曹操擒殺呂布。
周瑜同小喬成親。
199年11月張綉投降曹操。
董承與王子服等密謀除曹操。
孫策襲取廬江,敗劉勛。
劉備討伐袁術,袁術病死。
200年曹操誅殺董承一夥。
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
陳琳撰寫討曹檄文,官渡之戰開始。
10月曹操偷襲烏巢。
201年曹操敗袁紹於倉亭。
劉備投奔劉表。
202年5月袁紹病死。
203年孫權討伐黃祖。
204年曹操平定冀州。
遼東公孫度死,子公孫康繼位。
205年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8月曹操大破烏桓,消滅袁氏殘餘勢力,統一了北方。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
曹操從南匈奴贖回蔡文姬。
208年6月曹操封為漢丞相。
7月曹操南征劉表。
8月劉表病死。曹操殺孔融。
9月劉琮投降曹操。
11月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打敗。
209年10月劉備與孫權之妹成親。
210年曹操建成銅雀台。
周瑜亡。
211年曹操攻破馬超。
劉備入川。
212年10月曹操南下進攻濡須口。
劉備駐紮霞萌關。
孫權移治秣陵,改名建業。
213年5月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
214年5月孫權攻破宛城。
7月孫權進攻合肥,被張遼擊敗。
10月獻帝、伏后與國丈伏完密謀除曹操,事泄,曹操誅殺眾人。
劉璋投降劉備,劉備自領益州牧。
215年7月曹操征張魯。
11月張魯降曹操。
逍遙津之戰。曹操在濡須打敗孫權。
216年曹操稱魏王。
217年2月曹操進攻濡須口,孫權敗。
218年曹彰大破烏桓軍,鮮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7月劉備進位漢中王。
關羽水淹七軍。
10月關羽失荊州,被孫權殺害。
220年1月曹操病亡。
10月曹丕稱帝,建魏國。
221年4月劉備稱帝。
劉備伐吳。張飛遇害。
222年孫權稱吳王。
彝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大敗劉備。
223年4月劉備死於白帝城,劉禪繼帝位。
8月曹丕五路伐蜀。
蜀吳重修和好。
雍闓叛亂。
225年諸葛亮南征。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平定蜀國南方。
226年曹丕病亡,曹睿繼位。
12月曹睿封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
孫權圍攻江夏,兵敗。
227年諸葛亮上書北伐。
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姜維降蜀。
馬謖失街亭。
周魴詐降誘曹魏攻吳,陸遜大敗曹休。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孫權稱帝。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吳派衛溫、諸葛直航海到夷洲。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諸葛亮六齣祁山。
8月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
吳大舉攻魏合肥。
235年1月曹睿封司馬懿為太傅。
馬鈞製造司南車和水轉百戲。
237年遼東公孫淵自立為燕王。
238年司馬懿平遼東,殺公孫淵。
日本邪馬台女王卑彌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
239年1月曹睿亡,曹芳繼位。
240年蜀將張嶷平定蠻族之亂。
241年魏國在淮河興修水利。
242年孫權派軍攻打海南島。
244年曹爽派兵攻打蜀漢不利,傷亡慘重。
245年吳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爭權,陸遜因受牽連,憂憤而死。
246年毌丘儉兩度攻破高句麗。
247年蜀姜維出隴右攻魏,接應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司馬懿封為丞相。
249年1月司馬懿殺曹爽一夥。
夏侯霸降蜀。姜維伐魏。
250年孫權廢太子孫和為庶人,賜魯王孫霸死,立孫亮為太子。
姜維攻魏西平失敗。
251年魏國太尉王凌陰謀叛變,被司馬懿平定。
7月司馬懿亡。
252年司馬懿長子司馬師為大將軍。
孫權亡,孫亮繼位。
司馬昭攻吳,失敗。
253年諸葛恪進攻魏國,無功而返。
姜維攻魏狄道失敗。
吳孫峻誅殺諸葛恪。
254年9月司馬師廢曹芳。
10月曹髦繼位。
吳孫英謀殺孫峻未果。
255年鎮東將軍毌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討伐司馬師。
司馬師亡。司馬昭為大將軍。
姜維攻魏狄道,先勝后敗。
256年4月司馬昭討伐諸葛誕。
姜維伐魏被鄧艾擊敗。
吳孫峻死,弟孫琳專吳政。孫綝殺死滕胤等人。
257年魏諸葛誕與孫吳聯合起兵反魏。
姜維出駱谷攻魏失敗。
258年魏軍攻破壽春,斬諸葛誕。
孫綝廢吳帝孫亮為會稽王,立琅琊王孫休為帝。
孫休與丁奉設計殺死孫綝。
260年5月賈充、成濟殺死曹髦。
6月曹奐繼位。
262年10月姜維攻魏,被鄧艾擊敗,退屯沓中。
263年司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鍾會和姜維密謀失敗被殺。
司馬昭稱晉王。
孫休亡,孫皓繼位。
265年司馬昭亡,其子司馬炎繼任晉王。
12月司馬炎廢曹奐為陳留王,自稱晉武帝,建立西晉,魏亡。
271年吳孫皓出兵攻晉,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司馬炎派楊肇、羊祜等率軍支持戰略要地西陵。
陸抗大敗楊肇,殺步闡。
277年晉文鴦擊破鮮卑族。
278年羊祜死、杜預駐紮襄陽。
279年西晉出動六路兵馬攻打吳國。
280年西晉消滅吳國,吳帝孫皓投降,吳亡。
——————————————————————————————————————
三國官職2006-07-1303:30:45
大中小
[三公]官名。周代三公有兩說:一說為司馬、司徒、司空,一說為太師、太傅、太保。
西漢時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稱三公。東漢時以
太尉、司徒、司空合稱三公。又稱「三司」,為中央政府的最高長高。唐、宋仍沿此稱
,無實際職務。
[九卿]古代官制。秦漢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祿勛)、衛尉、太僕、廷
尉、典客(大鴻臚)、宗正,治粟內史(大司農)、少府為九卿,實為中央各行政機關
的總稱。魏晉以後,設尚書分主各部行政,職任漸輕。
[驃騎]將軍名號之一。漢武帝始用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秩祿與大將軍同。東漢初以
景丹為驃騎大將軍,位在三公下;明帝以東平王蒼為驃騎將軍,以王故,位在三公上。
魏、晉及南北朝沿置。隋朝衽府兵制,初定軍府名稱為驃騎府,以驃騎將軍為長官,車
騎將軍為副。或設與驃騎府平行之車騎府。煬帝時改驃騎府為鷹揚府,長官為鷹揚郎將
副為鷹擊郎將。唐初復改稱驃騎府、車騎府,如隋初之制;旋又改為折衝府,設折衝
都尉與左右果毅都尉。
[車騎]將軍名號。漢元帝元年,始以薄昭為車騎將軍,其後灌嬰、周亞夫、金日
等並為之,但不常置。東漢多以任外戚,靈帝時屢以車騎授宦官及贈亡人。漢代將軍比
公者四:第一大將軍,次驃騎將軍,次車騎將軍,次衛將軍,掌征伐背叛。在漢代多為
中朝權臣。魏晉及南北朝亦置此官,至唐始廢。
[四征將軍]官名。漢魏間置征東將軍、征西將軍、征南將軍、征北將軍各一人,合
稱四征將軍。魏黃初(220-226)中,位次三公後魏加大,次衛將軍。唐無。
[四鎮將軍]官名。東漢末年置鎮東將軍,至曹魏時,置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
將軍,員各一人,稱為四鎮。劉宋時,四鎮與中軍為雜號。北魏時權增大,位僅次尚書令。唐無。
[州牧]官名。傳說上古之時,全國劃分為九州,其長曰「牧」。漢武帝時分全國為
十三州,置刺史各一人,糾察郡國,秩六百石。漢成帝時改稱州牧,位次九卿,秩二千
石。漢哀帝時復舊。東漢因之。漢靈帝中平五年(188),採納太常劉焉的建議,改刺史
為州牧,作為總掌一州軍政大權的最高地方行政官。魏晉以後,最高統治者鑒於州牧之
權太重,難於控制,廢不復置。隋唐之時,惟京畿地方長官稱州牧,宋因之。清代俗稱
知州為州牧,但其權位已不能與漢代州牧相比。
[刺史]官名。西漢武帝時,分全國為十三部(州),每部置刺史一人,以六條察問
郡縣,為監察官性質。成帝時改稱州牧。哀帝初,復稱刺史,不久又稱州牧。東漢時期
,稱為刺史。東漢末年靈帝時,為鎮壓農民起義,再改刺史為州牧,掌握一州的軍政大
權,成為地方的最高軍政長官,州成了郡之上一級行政單位。自三國至南北朝,刺史一般以都督兼任,並加將軍之號,權力很大,仍為地方最高軍政長官。庶姓(非帝族)為
刺史而不加將軍號的,稱為「單車刺史」。
[前後左右將軍]官名。周末置。秦因之。西漢不常置,或有前後,或有左右,皆掌
兵及四夷。東漢省。魏以後復置。晉又置左軍、右軍、前軍、后軍,謂之「四軍」。南
齊亦號左右前後四軍。北齊左右將軍領千牛備身。唐無。
[軍師]官名。東漢,隗器軍中嘗置軍師,三國魏以荀攸為軍師,凡軍國選舉及刑獄
法制皆使決之。吳以朱然為右軍師,蜀以諸葛亮為軍師將軍,晉避景帝司馬師諱改為軍
司。南朝梁曾以羊侃為大軍司,后不復設。又按《通典·:職官典》以為軍師即監軍之職
。
[護軍]官名。秦置護軍都尉,漢因之,屬大司馬,比司直,哀帝初改為司寇,尋復
名護軍。東漢省。班固為大將軍中護軍,隸將軍幕府,非漢朝列職。曹操為丞相,以韓
浩為護軍,領禁兵,亦非漢官。魏晉時,設護軍將軍及中護軍,掌武職銓選,並領營兵
南朝宋制護軍將軍掌外軍,其資淺者為中護軍;齊、梁、陳皆因之。隋於各衛置護軍
,以副將軍,后改為虎賁郎將。唐采舊名,置上護軍、護軍,為勛官。後期在神策軍設
護軍中尉及中護軍,為禁軍統率,以宦官充任。自宋迄明,亦皆以上護軍、護軍為勛官
。清代京旗有護軍營,置護軍統領之。
[牙門將]官名。魏文帝黃初年間(220-226)置,冠服與將軍同。蜀漢亦有此官,
趙雲曾為之。晉惠帝置四部牙門,以汝南王祜為之。
[關內侯]爵名。秦漢二十等爵之第十九級,位次徹侯,無封邑,寄食於關中,故名
。南北朝時沿置,僅為爵位的一種品級。
[關中侯]爵名。漢末曹操始置,以賞軍功。魏因之,爵十七級,位次名號侯,不食邑,為虛封。晉亦置之,后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