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現狀
林雨笑著揭開了身上的毯子,招了招手,讓太財坐在自己的身邊。
她一手挑了青鹽倒到了旁邊的白瓷杯里,然後又從旁邊的小火爐上,拿起煨著的熱水壺,衝到了杯里,遞給太財。
「喝些淡鹽水。」
太財吹了吹,不是很熱,直接就喝了下去。
「還沒有你哥哥的消息?」林雨問道。
「還沒有,估計是和娘親離開了禹州。凡事有外家親戚的地方,我們都去找過了,這次連最遠的脊山縣我們也都去了,還是沒有找到。」太財幾口將水喝完,又給了林雨。
林雨道:「也是難為他。之前聽說你母親病了的時候,我就瞧著他神色不是很好。你父親又不顧他強烈反對,自然也是留不住他。他親眼看著欒氏和你母親之間的事情,所以不肯承認欒氏也是在情理之中。你哥哥也是個有情義的,只不過沒想到就這麼離開了。」
「大姑——」
林雨看太財欲言又止,笑著揉了揉他的腦袋。這小子,跟了她差不多五年,也不知道是不是習武的緣故,長的比別的孩子更為高壯一些,雖然只有九歲,卻比人家十一二歲的孩子看著都大,如今也就比自己稍稍矮不到一個頭了。「有什麼事還是不能和大姑說的?」
「其實大哥之前一直有去看娘親,我每月也都給大哥拿些銀錢,讓他給做母親的生活費。母親當初被休棄回外公家,著實沒少受舅父、舅母的白眼。本來都是老死不相往來的,誰都沒想到她會突然這麼回去。從胡山回來之後,我才聽大哥說了這事兒。那時候爹張羅著成婚的事情,您的事兒也多,我就沒和您說清楚。然後就自作主張,按月把身上的銀錢拿給大哥。」自打回厲雲,他的錢都是林雨給的。他沒什麼地方花銷,就都給了太福。但到底是林雨花費的,他其實早該和林雨說清楚。何況林雨和他娘親之間,還有那麼多的隔閡。
「畢竟是生你的,你做了這些也都正常。不管給你還是給太福的零花錢,給你們的就是你們的,你們不出去胡花,反而能想到給自己母親,這說明你們孝順。」說著,林雨又板起臉來,「太財,不管長輩之間有什麼不愉快,其實我是不希望你們這些小輩參與進來的。如果能置身事外最好,若是不能,也要對得起自己的本心。」
「我知道了,大姑。」太財低著頭答道。
「同樣,欒氏就快臨產,她生出來的,畢竟是你的弟弟妹妹。不求你多愛護他們,起碼你也要想想你父親,他愛你們和愛他也一定是一樣的。」
「我明白,我不會讓父親為難。」
「如此最好。」林雨拍了拍他的肩膀。
「師父還沒有消息嗎?」離家快一個月了,他還不知道胡山那邊的消息。
「說是之前呼和郡主送親途中遇襲的事情查了出來,連帶著巴特夫婦和宮中的瑜妃都倒台了。」
「那河側妃呢?」這是太財最關心,其實也是林雨最關心的問題。
「河側妃自打兩年前因為戰事驚了胎、產下死胎開始,就不得王爺的關懷,這次又因為這件事使娘家盡數折了去,人就愈發不成樣子。信中說,如今也不過是吊著一口氣罷了。」林雨感慨道。河碧瑤,何必要?!她不過是一顆棋子,等到沒用的時候,不會有任何一個人能給她溫暖,又何況是本就被她算計得噁心的景皓?當初他被河側妃算計,皆因身邊有一個會口技的天音。後來,抓到天音之後,景皓難得的暴戾,不僅將他五馬分屍,還挫骨揚灰,一些心頭之恨。
風起,太財陪著林雨進了屋子。
轉眼春來,林雨已經回城裡好些日子了。欒氏又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樂得大全合不攏嘴。
如今二奎和李家人都在胡山,那次的戰亂他們得到了景皓的庇佑,幾乎沒怎麼受罪。現在仍舊和兵工坊有著合作,所以日子過得頗為不錯。只是畢竟身處兩國,又是「偷渡」過去的,所以恐怕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再回天哲了。而林家他們這一支,太福還走了,太財將來決定從戎,家裡能再有個兒子,才算是真的後繼有人了。
太財看著這個滿月後愈髮漂亮的肥嘟嘟的小傢伙,本來還很矛盾的心也被他萌化了。其實太財當年還小,對生母孫氏的記憶多停留在打罵階段,溫情的實在有限。所以比之太福,他顯然更容易接受欒鳳一家的存在。
欒氏如今也養的滋潤了許多,面龐白皙之後,也能看出不錯的風姿。和林雨說話,不復當年的謙卑,卻也沒有真的敢當小姑子支使,所以說起話來,氣氛還算是不錯。
「含玉姑娘的婚事如今在厲雲城裡可是轟動的很,如今南城裡,就屬咱們這兒最熱鬧。」欒鳳和林雨拉著家常,他們旁邊就是顧天成家。顧家人這幾年在林雨這邊做事也賺了不少錢,自家原本的房子也都重新蓋了,這會兒已然是一個寬敞的四間大房子了。這幾天顧家人張羅這顧天成和含玉的婚事,院子里熱熱鬧鬧的,即便是關著門窗,在大全家也能聽得一清二楚。
「是啊,兩個人在一起都是緣分。顧家人勤懇,當初那麼拮据,也能賺得如今的家業,真是不容易。」
「更難得是顧家人對含玉姑娘上心,而含玉姑娘又不嫌貧愛富。」
「所以說,條件什麼的都還好說,關鍵是兩個人有沒有那份心。」林雨也笑了出來,「當初她和我說這事兒的時候,我就覺得顧家人靠譜。都是實誠人家,將來含玉嫁過去,也能拿她為重。含玉沒個親人,顧大娘就找我商量的。說是等他們兩個有了孩子,她就不做工了,專心在家帶孩子。」
「自己看著也放心。尤其是戚先生家那位如今孩子也小,正是看顧不過來的時候,送到他們那裡託管,畢竟不如自己家照顧精細一些。」呂薇和戚千里在大宅里管著託兒所。都是些千里行和品味居工人的孩子在那裡。千里行或者品味居給負擔一部分託管費,自己家裡只拿很少的一部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