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劍的結構
這些都是通網上收索過來的,很大一部分是指現在真正的鑄劍工藝,而本書很大一部分都是屬於想象與虛構的,所以這些僅供參考。
1.劍柄
指手握部分。古稱劍莖、劍把。包括劍首、劍把和劍格(又稱護手)。
(1)劍首:指劍柄的頂部裝飾,故又叫劍頭。其作用主要是平衡重心以利手感,二則裝飾用。
古代劍首上一般無孔,而柄靠近首部有孔,可穿繩或者系劍穗。現代劍的穿繩孔一般在劍首末端,又稱劍墩。劍首造型多樣,常見的有單純扁圓柱形、突起成冠狀,或其上鏤有花紋裝飾。根據劍名、劍意,特殊造型有龍紋劍首、蝙蝠劍首、如意劍首、雲紋劍首,牡丹劍首、太極八卦劍首等等。其材質以金屬或玉石裝飾為主。據《晉書。輿服志》記載:漢制,皇帝百官皆佩劍。貴者劍首用玉頭,其次用蚌、金銀、玳瑁為雕飾。晉張敞《東宮舊事》:「太子儀飾有玉頭劍。」《漢書。雋不疑傳》又載:「晉灼日古長劍首以玉作井鹿廬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蓮花初生。」
(2)劍把:指手握部分之主體。又稱劍柄、劍夾。有單、雙手之分。單手劍把長10至20厘米,雙手劍把長20厘米以上。劍莖指劍身後面穿入或者兩片膠合式固定劍莖。劍把的材質有木、玉石、象牙獸角等。木把上有雕刻圖案,有的包裹有鮫魚皮,還有的纏繞繩結,例如越王者旨於賜劍柄纏繞絲帶,以利握持且固定把柄。劍把的前部靠近護手處一般有虎口套圈,主要作用是套牢木把、防止開裂、頂緊護手。劍把中部有的綴以寶石、玉石或金銀等貴金屬為飾。有在劍把上鏤刻器主名號或其他銘文。
(3)劍格:俗稱護手,古稱鐔、格。指劍身與握柄之間作為護手的突出部分,防止兩劍相格后刺傷握持之手而設,另一個重要功能是防止刺物時手滑到劍刃上受傷。現代龍泉所產劍中少數劍借鑒了現代做法,劍格附近設有卡榫,以鎖住劍鞘,防止劍身滑出劍鞘。護手為整劍的視覺中心,也是鑄劍師匠心設計裝飾的重點,以表現劍名、劍意的文化內涵。故護手之造型最為豐富多彩,其裝飾之圖案,舉凡日月星辰、山川大海、祥獸吉物、花卉魚鳥均可採用。材質多與劍首同,以求配套,或加飾其他寶石珠玉,以顯華貴。
2.劍身
指劍有鋒刃之部位。其材質視不同品種和使用要求,分別採用中碳鋼、不鏽鋼、花紋鋼、合金鋼或鋁合金等。為增強劍身強度,有包鋼(鋼芯)或刃部嵌鋼。劍身修長,兩側出刃,中間為脊。為使劍身輕薄而堅韌,其剖面形狀常見的四邊菱形(菖蒲形)、八邊菱形、劍身中部凸起一個菱形脊等三種。劍身上還常鏤刻、鎏銅、錯金圖案或銘文。
劍身又分劍顎、劍脊、劍刃和劍鋒(尖)四個部位。
(1)劍顎:俗稱吞口,劍上較少見。指劍身與護手間的銅片,作為防止劍鞘滑落,格擋來劍或美觀之用,又稱肩。劍顎附近區位,多在此鏤刻劍名、劍主字型大小、工匠名,或造劍時間等銘文。唐詩人劉禹錫有「故人贈寶劍,鏤以瑤華文「之句。
(2)劍脊:指劍身中央突起部分,有增強劍身強度的作用。有單脊、雙脊或三脊(成血槽狀)。要求劍脊平直,兩面刃對稱,以保持劍的平衡。
(3)劍刃:古稱鍔,指劍身兩的鋒利部分。常在刃部夾鋼,以增加劍的銳利。
(4)劍鋒:指劍身末端、劍尖附近部分。其形狀一般有尖鋒和圓鋒二種。
3。劍鞘
又名劍匣、劍室,俗稱劍殼。駱賓王《詠懷古意上裴侍郎》:「劍匣胡霜影,弓開漢月輪。」劍鞘的裝飾歷來為人所重視,唐代盧照鄰有詩云:「翠羽裝劍鞘,黃金飾馬鞍」。其材質通常為木製,外塗以朱漆或黑漆,或裹以沙魚皮,現代常採取裹蛇皮的辦法求創新,讓人能夠未拔劍就先體會毛骨悚然。若採用檀木、紅木、黃花梨、雞翅木等珍貴木材,不需油漆,呈天然木紋本色,歷久更顯古色古香。現代劍多用普通花梨木,少數也有鐵、銅、不鏽鋼等金屬製作,上有刻花。。」
劍鞘上尚有鞘口、掛環、劍鏢等部件。與劍柄之劍首、護手統稱為劍的外裝或裝具。同一把劍的全套裝具,其材質、裝飾圖案和風格應協調一致,需依據劍意統一構思設計。一套設計匠心,製作精細,富有藝術性裝具,是表現劍的文化和藝術品位的重要手段。裝具材質一般採用銅、銀,或銅鍍金、鎏金;鐵錯銀、錯金等,現代產品為了增大產量常用易加工的合金。其加工和裝飾手法,根據不同要求和品位,選擇採用平雕、淺雕、線刻、凸花、刻花、蠟模澆鑄和合金壓鑄等工藝。也有的僅為素裝劍鞘和劍把,優質白木或朴木製成,別具特色。而漢代的玉具劍,當時佩帶方式不同於現今的懸挂佩帶法,而是為式佩帶法,全套裝具包括首、格、摽,均為玉製成,雕刻有精細圖紋,以鳥獸紋和幾何紋居多,珍稀華美,以標示器主者的身份地位。
(1)鞘口:有防止劍鞘入口崩裂之功用。
(2)護環:保護劍鞘,防其開裂變形。亦為劍之懸挂或佩帶系絲帶所用。有的在兩個掛環間還有提梁,也是裝飾的主要對象。
(3)劍標:保護鞘尾。漢制玉具劍為方形或梯形之劍標,今制多為微尖之橢圓形。
鑄劍的工序寶劍劍體,從原料到成品,須經過打坯、熱鍛、鏟、銼、鏤花、嵌銅、磨光、裝潢等多道工序。其中關鍵是鍛煉。
寶劍的冶鍊,從初期的青銅劍轉化為鐵劍演變到夾鋼劍,再發展到純鋼劍。夾鋼劍的鍛造過程大體如下:
一、錘打:將鐵塊在爐中燒熔,經滲碳工藝製成劍坯,反覆多次,其程度視所制劍質(硬劍、軟劍或武術劍)而定。
二、刨銼:用鋼刀削銼,使劍身厚度適中,劍脊與劍刃之間呈一定坡度,劍脊須居劍身正中,並成一直線。
三、磨光:將已銼之劍置於厝石上磨光。用金鋼沙布裹鐵尺均勻磨擦。先用粗沙布粗磨,後用細沙布細磨。磨光之工倍於錘打與刨銼。
四、鑲嵌:磨光后,在劍身上用鋼針鏤刻圖案、劍名、店號及定製者囑題之字,嵌上赤銅,經化工處理,使青光劍身上呈現金色,產生色彩對比,具有靈光寶氣感。工匠鏤刻圖案,不用描圖,只憑一支鋼針在寬僅寸余的劍身兩面運針自如,鏤刻黃龍金鳳,栩栩如生,奔騰欲飛;七星如北斗行天,光耀奪目,極具藝術構思。
五、淬火:運用傳統淬火之法,「強鍛」后,使用特殊淬火劑作「柔化」處理,使劍身剛柔並寓,能屈能伸。屬高精工藝,非一般匠工所能得心應手。龍泉寶劍網竭誠為您服務!
六、鋼磨:將已具彈性之劍,再用鋼塊磨礪;或用鋼尺緊扎劍身,置於厝石上磨。龍泉北鄉有座山,特產厝石,俗名「亮石」。劍經「亮石」磨后,不用鍍鎳,劍身青光照人。
劍質的優劣,除鍛煉技術外,還與淬礪的水質、淬火劑、氣候等都有很大關係。
中國的劍崇拜文化
儘管劍的實用價值和顯赫軍事地位,只存在於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初期,但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影響力卻從未削弱,尚劍之風發展為以「劍」代「武」,後來與俠文化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劍文化。
早期鑄造劍比鑄造其他兵器難度大,特別是鑄造需經特殊工藝的寶劍更加耗時耗力,因此只有有權勢的人才能獲得寶劍,劍於是成為帝王君主權利威嚴的象徵。
在十八般傳統冷兵器中,劍被稱作「百刃之君」、「百兵之帥」。在武行中劍多作為防身性兵器,由於攜帶美觀,所以名士貴族多佩劍,久而久之劍被大眾視作有智慧、有內涵、有身份的兵器。
在大多數武俠小說中,名門正派的大俠總是使用寶劍,以此區別於使用暗器、毒藥的旁門左道;負劍行俠則意味著光明正大地快意恩仇。也只有劍的風雅氣度和舞劍的表演性,最能給武俠作家提供空間去營造他們的詩意江湖。
劍修長光潔的形態頗具優雅氣質,自古還受到文人的特殊青睞,不僅以劍抒懷作詩詠嘆,更佩帶操練。
李白終生以劍匣相伴,十五歲在峨嵋學劍,自稱「我家青干劍,操割有餘聞」,「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杜甫從二十歲開始挾劍浪跡天涯,表達自己「拔劍欲與龍虎鬥」的氣概。
經過道教的神化與文人墨客的寫意化,劍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兵器,而被賦予了正義、正氣的道德倫理色彩。到了人人佩劍、家家懸劍的唐代,劍俠小說的出現讓劍文化與俠文化融合一體,負劍行俠的形象從此深入人心。
由於唐朝劍舞的發展把注重實戰的劍術變成了帶有雜耍成分的表演,所以當時小說對劍術的描寫也神乎其神:《傳奇》中《聶隱娘》一篇刻劃三位劍俠的斗劍場景:他們能飄到空中、鑽入活人腹中相鬥,甚至瞬間飛行千里。這種奇幻描寫在此後的武俠小說中綿延不絕,由此塑造出了無數風流劍客劍
劍文化
劍文化
劍,古之聖品。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遂入玄傳奇。實則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歷朝王公帝候,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劍與藝,自古常縱橫沙場,稱霸武林,立身立國,行仁仗義,故流傳至今,仍為世人喜愛,亦以其光榮歷史,深植人心,斯可歷傳不衰。中國刀劍工藝最高水準,在史料上有詳細記錄的,應該是東漢時代出現的「百鍊鋼」。百鍊,則是反覆加熱、摺疊鍛打一百次,使得雜質盡出,最後鍛造出最精純的鋼。可惜這樣的技術太費工,動輒耗費數年,才得神兵三五把。到了唐末「安史之亂」,社會大亂,十室九空,百鍊鋼的技術就逐漸失傳了。到了北宋,當時的大科學家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一書中說到他造訪磁州鍛坊,觀看煉鐵,才認識所謂「真鋼」。他還記述了當時的一把寶劍:有人將十支大釘釘入柱中,揮此寶劍一削,釘子全部截斷,劍鋒卻纖毫無損;用力彎曲,劍身如勾,放開來鏗然有聲,又如箭弦一般平直。
到了明朝,更是每下愈況。戚繼光在《練兵實紀·雜集》中指出,當時的工匠不肯好好磨刀,結果「砍入不深、刀芒一禿,即為頑鐵矣。」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非常重視文治武功的一位。他尤其喜愛刀劍,從乾隆十三年到二十二年,不惜人力物力,製作了一批款式精美的刀劍。由於「今上」的重視,當時冶鍊刀劍的技術又大幅提升。有花紋鋼就是百鍊鋼?根據中國自唐朝後就少有刀劍著作、墓葬出土來推測:百鍊鋼的技術,唐以後可能就失傳了。清朝扣鳴刀上花紋鋼的技術,很可能是從日本、東南亞、中東、印度學習的。世界上最好的花紋鋼不在中國,我們古代刀劍的鑄造技術,沒有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