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漁翁得利
?如顧謙所想的那樣,蕭知府得知汪縣丞身死的消息,第一個就懷疑到了他身上。
「汪俊死了?」聽了張師爺的彙報,蕭知府眉頭一挑,不悅道,「怎麼死的?」
「聽說是和柳三起了衝突,掉進了新掘開的窯井,摔死了。」
「摔死?」蕭知府冷冷一笑,道:「這個說法你信嗎?」
「學生自然不信,」張師爺踟躕道,「可是仵作是這樣回復的,更何況這件事中確實沒看出有顧知縣參與的痕迹。」
「顧慎之沒有嫌疑?」蕭知府擺明了不信,汪俊和柳三到北鄉是何目的顧謙不可能不知道,現在汪俊莫名其妙的死了,他顧謙怎麼可能脫得了干係。
「還沒有找到證據,」張師爺也很為難,回稟道,「咱們留在清江縣衙的釘子回報,柳三到北鄉是汪縣丞派去的,而汪縣丞去北鄉則是擺了顧知縣一道才得以成行,跟汪縣丞到北鄉的人手也是選了又選,絕對都是汪縣丞的嫡系,顧知縣要想插手進去,難度頗大。」
「即便有難度,也不代表他做不到。」
「可是汪縣丞出事當晚,上山的人中並沒有發現可疑的人物,更糟糕的是,即便有些痕迹,也被那一場大雨給沖毀了。」
「豈有此理!」蕭知府雙手緊握成拳,恨恨地往桌上砸了一記,恨聲道,「把府城的牛仵作派下去,盡量找到顧謙做鬼的痕迹,如果發現不了,那就……」
話沒說完,但是張師爺卻聽懂了,這是要給顧謙栽贓了,「東翁,我覺得這件事還要從長計議啊。」
「為什麼?」蕭知府眼睛眯了眯,臉上閃過一抹不悅之色。
「雖然顧慎之有作案的嫌疑,但是您不要忘了,還有一戶人家也有作案的可能。」
「你是說?」蕭知府神色一頓,眼睛不自覺往清江的方向掃了一眼,「薛家?」
「對,據探子回報,薛家最近的動靜可不小,」張師爺見蕭知府的神色有所緩和,輕輕地吁了口氣,壓低嗓音說道,「自從您有意爭取那鹽轉運使的位置,薛家那邊就小動作頻頻,不僅京里的薛侍郎在嚴公子面前給您上眼藥,就是薛家主管庶務的四老爺也不時到府城來打探消息。」
「他還沒死心?」蕭知府的面色陰沉下來,雖然他和薛侍郎同是嚴首輔的門人,但是薛侍郎在京里,天然就比他佔據著優勢,要不是每年都給嚴公子送上厚厚的年禮,恐怕早就被薛侍郎擠到邊角旮旯去了。之所以對清江的銀窯這麼上心,也是因為這是他斂財的主要來源,沒想到炸銀窯的內幕未查出,薛家又在背後捅了他一刀。
想到這裡,蕭知府多少已經看清了真正的幕後主使,只是他還沒抓到薛家的把柄,雙方也遠不到撕破臉的程度。而如果他所料不差的話,薛家應該是打著讓他將顧謙徹底打壓的念頭,以期在他和顧謙的爭鬥中,趁機漁利,敗壞他的官聲。
「哼,他們以為拋出一個顧慎之來,就能阻攔住我的腳步?」蕭知府冷冷一笑,道,「薛四想要藉機生事,我卻偏不如他的意。」
「東翁高見!」張師爺及時的送上一頂高帽,繼續分析道,「自顧慎之到清江之後,薛家多次閉門不見,可這次剛一收糧,他們就乖乖的交齊了糧食,據咱們的釘子回報,這次薛家交上的糧食,足足比前例厚了兩成。」
「他不是想要借我的手打壓顧慎之么?為何還要給顧慎之送上厚禮?」
「學生愚見,恐怕薛家是做了兩手準備,一旦東翁出手打壓顧慎之為他羅織罪名,薛家就會趁機往京城告狀,參您個因私報複查案不明之罪,而他們送給顧慎之的糧米,可就成了與顧慎之拉關係的投名狀,到時候京里一調查,顧慎之還不得把您給賣了?」
「到那時候,不僅鹽轉運使的官職謀不成,恐怕知府的位子也就坐不穩了。」蕭知府想到薛家和顧謙聯手的可能,背上登時滲出一層冷汗,「差點就著了他們的道了!」想到這裡,他的面色凝重起來,感激地看著張師爺道,「還是雲中思慮妥帖,這事是我疏忽了。」
「東翁日理萬機,哪能事事想得周全呢。」張師爺並不敢居功,微低著頭,仍舊是一副謙遜模樣。
「依先生之見,咱們下一步該如何處理?」
「學生認為,還是應該拉攏一下顧知縣。」
「拉攏?」蕭知府有些不樂意,他板著臉說道,「顧慎之是徐閣老的門生,他和本官天生就是對頭。」
「可是不拉攏他,他就要為薛家所用啊。」張師爺提醒道。
蕭知府一滯,旋即擺了擺手,道:「我知道了,容我想一想。」
府城暫時還沒消息傳過來,顧謙鬆了口氣,急忙趁著這難得的平靜,把今年收繳的糧谷打包上繳。
「大人,今年可要過個好年了。」看著大院里滿是糧谷的大車,段文瑞的冷臉上也難得露出了一絲笑容。
顧謙也挺高興,看到滿院子的大車,小聲的對段文瑞道,「聽說薛家今年多繳了兩成糧食,你是怎麼處置的?」
「糧谷我沒留,直接送進了府城的大通糧行。」段文瑞也知道這個事不能在清江處理,他俯身對顧謙說道,「這事不宜張揚,所以卑職把張永叫了過去,讓他全權處理此事。」論買糧賣糧抹賬,可沒有人比張永更內行更妥帖的了。
「好,賣糧的錢我留四成,你和張永、馬主簿、汪俊各分一成,剩下的給差役們分了,論功行賞,見者有份。」
「大人,按慣例,您最少也得拿五成。」段文瑞也打聽過這些行規,一年中多出的錢糧,大老爺至少要拿五成到六成,有貪得無厭者,甚至要拿到八成或更多,像顧謙這麼慷慨的,可真不多見。
「本官第一年上任,總要給底下人吃些甜頭才行。」顧謙站在原地,輕聲說道,「差役們就不用說了,汪縣丞那裡,你和我親自去送。」
「為什麼?」段文瑞不解。
「花錢買平安,在把他的家屬送走之前,不要讓他們生事。」
「卑職明白。」
同是下鄉收糧,別人都滿載而歸,只有汪家迎來了汪縣丞的遺體。
汪錢氏受不住刺激,一下子就暈倒了,可是人死如燈滅,無論她怎麼哭鬧,當家的都不可能再回來了。
衙門裡的人都得了顧謙的好處,哪個還會為這幾個孤兒寡母說話,更別說蕭知府派來的仵作也認同了汪縣丞意外身死的結果,汪錢氏哪怕鬧翻了天,影響力也沒出得了縣衙的大門。
「嫂夫人,您可要節哀啊!」與汪縣丞走得近的馬主簿再一次登了門,他看著滿院的白布,心中升起了一絲兔死狐悲的悲涼,汪縣丞一死,他在清江可就沒有同黨了。
「老馬,你老實告訴我,我家老爺到底是怎麼死的?!」汪錢氏接受不了汪縣丞意外身死的結論,她紅著雙眼,猙獰地望著馬主簿道。
「府縣兩級的仵作都認定汪兄是意外身亡,您就不要再追究了。」馬主簿抹了把臉,哀嘆道。
「仵作?哼,誰不知道仵作就是縣太爺的走狗,他說的話能信嗎?」汪錢氏已經被突如其來的打擊沖昏了頭腦,她一把揪住了馬主簿的袖口,口不擇言道。
「嫂夫人,慎言啊!」馬主簿一把抽回了自己的袖子,避嫌的往後退了一步。
「我家老爺含冤身死,我還有什麼不能說的!」汪錢氏見馬主簿也是一副袖手旁觀的姿態,悲從心來,一屁股坐在地上嘶聲大嚎,「老爺啊,你死得好慘啊,留下我們孤兒寡母被人欺負啊!老天爺啊,你就開開眼吧!」
汪錢氏的哭聲穿過院牆,傳到了大院里,汪縣丞剛抬回來時,大家還對汪家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可是再多的同情心也禁不住汪錢氏整天指桑罵槐的嚎哭咒罵,她不僅罵顧謙,還把全縣衙的人都裹挾了進去,數落了個痛快。
「娘,別哭了。」汪縣丞家的大姑娘倒是個有主意的,她從汪縣丞的靈堂前站了起來,一把扶住了拍地大哭的汪錢氏,「爹爹已經去了,咱們的日子還要過下去,更何況弟弟還小,您不能不為將來打算啊!」
「你爹都沒了,咱們還過什麼啊!」
「就因為爹爹沒了,咱們更應該過得好,不然不是讓爹爹走得不安心嗎?」汪大姑娘抹了抹眼淚,和丫鬟合力將汪錢氏扶了起來,「明日就是爹爹的頭七,您可不能倒下了。」
「你這個不孝女,你爹含冤身死,你怎麼一點都不想著為你爹報仇?」
汪大姑娘頓了一下,她木著臉將汪錢氏扶到了一邊坐下,又對一臉尷尬的馬主簿說道,「母親悲傷過度,言辭上難免激烈了些,還望馬大叔不要見怪。」
「侄女兒客氣了。」
「這些日子馬大叔為我們家做的,侄女兒都看在眼裡,日後如有機會,汪家必當報答。」
「我和汪兄同在清江縣衙做事,不過是盡了同年的情分,可當不得報答二字。」
「那我父親的死因……」汪大姑娘話還沒說完,就見馬主簿搖頭擺手,退避三舍道,「汪兄的死因上官那裡已經有定論了,大侄女兒就別為難我了。」
汪大姑娘眼中一冷,旋即說道,「既然大叔這樣說,那侄女兒就不問了,侄女兒有事要同母親商議……」
「你們說你們說,我先走了。」沒有幫上汪家的忙,馬主簿本就有些心虛,聽到汪大姑娘的逐客令,哪裡還有臉面待下去,急忙賠著笑退了出去。
「這個見風使舵的老王八蛋!」汪錢氏哪裡看不出馬主簿只是在說場面話,關鍵時刻一點都靠不住,她看著一臉木然的汪大姑娘,又開始大哭起來。
「娘,別哭了。」汪大姑娘回過神,嘆聲道,「這些人捧高踩低,都是靠不住的,即便爹爹有冤情,咱們現在也是申冤無門,待爹爹頭七過後,就扶棺回鄉吧。」
「不能就這麼算了!你爹可是冤死的!」
「娘,你還沒看清形勢嗎?」汪大姑娘無奈道,「爹爹的靠山蕭大人已經認同了爹爹意外身死的結果,這就等於他已經放棄了爹爹,而顧大人又剛剛給咱們家送了一筆封口費,你覺得咱們再鬧下去能有什麼好結果?」
「可是你爹他不能白死啊!」汪錢氏完全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
「咱們只能忍,」汪大姑娘雙手緊攥成拳,悲戚的面容上現出一抹堅毅,「爹爹的死因咱們可以偷偷的查證,但是為了弟弟的未來,現在只能將這口氣先咽下去。」
「他們還要害你弟弟不成?」
「現在敵強我弱,有什麼不可能的,您別忘了弟弟的入考資格還捏在顧慎之手裡,現在和他作對,弟弟的前程就全完了。」想要給父親報仇,沒有門路沒有實力是絕對不可能的,哪怕汪大姑娘恨不得將害死父親的人碎屍萬段,她也不能不回歸現實。
「娘不甘心啊!」汪錢氏又嚎啕大哭起來。
汪大姑娘的眼淚刷刷地落了下來,她一手扶著母親,一手攬著幼弟,心說這是最後一次痛痛快快地哭了,因為以後她將把這份仇恨深深地埋入心底,等待著為父親復仇的那一天。
汪縣丞的喪事過後,清江縣衙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托蕭知府和薛家鬥法的福,顧謙不僅沒在這次收秋糧的事務中受到刁難,反而左右逢源,很是得了些好處。
汪縣丞已去,清江縣衙的蘿蔔們挨個往前挪了個坑,馬主簿變成了馬縣丞,段典史變成了段主簿,而空缺出來的典史位置,則被顧謙毫不客氣地按上了張永。
一時間,清江縣衙人人得償所願,氛圍也前所未有的和諧起來。
「老爺,我聽說蕭知府已在省城逗留了些時日,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麼事。」這一日,顧泰微皺著眉頭,進來回稟道。
「還是為鹽轉運使的位置吧,」顧謙笑了笑,從書桌上拿起一封信,笑道,「這是明德兄寄來的信,信上說薛侍郎又給嚴公子送了兩匹瘦馬,把嚴公子哄得幾天沒出房門。」
「這麼說蕭玉卿在嚴公子那裡失寵了?」顧泰忍俊不禁道。
「不好說,不過蕭知府有了大麻煩倒是真的。」
「難怪他最近賴在省城不肯回來了,看來鹽轉運使的職位不好謀啊!」
「他走了對咱們來說倒是好事,至少蕭知府的眼裡就不會只盯著清江不放了。」顧謙吁了口氣,笑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咱們還是遠著些吧。」
「老爺說的是。」
兩個人正說著閑話,卻聽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顧謙轉頭看去,卻見顧小九滿頭大汗地跑進了籤押房。
「什麼事這麼慌慌張張的?」顧謙不悅道。
「老爺,大事不好了,東鄉薛家被一群倭寇給打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