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第三十九章涼粉(二)
當劉家只是窩在密州的時候,他們是被遺忘的。雖然他們頻頻出動,不說一般的山賊匪兵,就是州府、契丹人他們也沒少動,可就算他們在半個山東都威名赫赫了,外面人對他們卻還不了解,或者說並不關注。後世人說到此事,是這麼評價的:劉家找到了一個最適合的時間,在最適合的地點發展出了自己的勢力。
對於這個評價有很多人並不是很贊同,很多人舉出例子,說某某地點更適合發展,某某地點更是有山有水有地利,若是劉家在那邊必然更怎麼怎麼樣。不過不管怎麼挑地點,對於時間,卻都沒有人挑剔的。這的確是最適合的時間了,這五年,後晉忙著和契丹掐,各路諸侯,要不是被朝廷調的疲於奔命,要不就是埋頭髮展自己,所以密州竟是在眾人的眼皮底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過當他最初露出自己爪牙的時候,也就是非常鬱悶的耶律德光糾結了一番,其他人仍然不是太在意——這個時代,佔山為王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真要在意,江南那麼一大片地才是更需要在意的呢。什麼,劉家佔了三個州了?哦哦,那是不少了,可都是什麼地方啊,荒無人煙,疏於管理,哪怕在前朝也是犯人才會流放的地方,在現在……滿打滿算能湊齊一萬人嗎?
固有的觀念,資訊的欠缺,令有些人就算注意到了劉家也沒有太在意。但是,當劉家席捲了整個山東,把兵力推進到了菏澤的時候,就再沒有人能忽視了。
此時的菏澤被叫做曹州,歸屬於河南道,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菏澤和開封是一路的!雖然它離開封還有些遠,雖然現在的路不是太好走,可只從感官上來說已經是非常近了,這一點,其他人也就罷了,劉知遠卻是最有感觸的。他手握重兵,歷經三朝,自己又開創了一個朝代,而且他這個天下雖然得的容易些,卻不像石敬瑭那樣又是拜乾爹又是割讓土地的,所以無論是底氣還是掌控力他都要比石敬瑭更強些,所以對劉家他是遠遠談不上害怕的,只是也不免要有幾分疑惑:「這密州劉家,諸位怎麼看?」
這一天他就召集了幾個心腹商議事情,說了一段后就把劉家提了起來。下面人面面相覷,劉家令眾人震驚的還有一點,那就是他們彷彿是突然冒出來的。其他節度勢力,不管勢大勢弱,總會有幾個盟友,弄不好還會有幾個仇敵。而這密州早先,卻彷彿沒與任何人交往過似的。
「怎麼,就沒人說說嗎?」劉知遠有些不滿,突然竄出來這麼一個勢力,早先不知道也就罷了,現在出來了還沒有消息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這密州劉家就這麼神秘?」
「陛下……」一人小心的開口,「其實這密州早先咱們也不是絲毫不知道,這幾年境內出現的雪鹽,好像就是他們家的出產。」
「雪鹽是這密州劉家的?」劉知遠皺了下眉,對於這雪鹽他也是知道的。一般百姓用的鹽都發黃髮粘,弄不好還要摻雜著沙土,即使這樣,一兩鹽也炒到了三百文!當然,私鹽要更低些,可最便宜的也要一百五十文了。至於大戶人家用的上等白鹽,往往就賣到了五百文!他也曾為此事發過愁,可一來其他事情更重要,二來此時能吃飽飯就不容易了,甜咸真不是什麼大問題。可是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雪鹽就出現了!這種鹽白的像雪,顆粒晶瑩剔透,味道更是純正無比,最重要的是,一兩竟只要五十文!
五十文啊!這價格簡直堪比貞觀年間了。
官鹽是貴,可就算拋除掉稅收和路途折損等部分,也要超出五十文了。再做個比喻,哪怕是在產鹽的當地,一兩鹽的成本也要在五十文左右,而且那鹽的質量還無法和雪鹽相比,若是真要熬製成那種程度,成本就還要增生。本來對於這種鹽官府是一定要打擊的,但這雪鹽的主使者也會做事,竟以三十文的低價賣給了朝廷,如此一來,朝廷不僅沒有損失,反而白賺了一筆。當然早先的製鹽工都深受其害,可又有幾個人會理會這些?
自然,這雪鹽也不是沒引起過窺覷,可這鹽的來路竟是那茫茫大海,一路追著,最多也就是到港口了,再遠,卻是沒這個條件了。
「怎麼說這雪鹽來自劉家了,不是說來自外邦嗎?」也有人想著從船工、活計等身上打聽消息,雖然那雪鹽的主使者看管嚴格,可也還真有成功的,不過得到的答案就是來自於海外。這海外在哪兒啊,那些人也說不出個什麼,就知道那地方四季如春,盛產瓜果,就是蚊蟲太過厲害,內地人去了往往要大病一場,弄不好就丟了性命。
當然也有人想過把那鹽船劫掠下來,只是若劫了那就是一鎚子買賣了……當然最關鍵的是,沒人打的過那些自稱是外邦人的鹽商!是的,打不過,不管是在陸地上還是在海上,那些鹽商竟是無比厲害。海上是不說了,內地本來水戰就不怎麼好,全國都找不出幾條船。可內地,那些人竟也非常厲害,小範圍的動兵根本就討不到什麼好處,至於說調集大部隊——那是想要造反嗎?要知道那些鹽商一路走的都是水路,從黃河入海,他們要在陸地上動兵,只有從黃河灘到開封城的這一段路!晉朝再怎麼惹人罵,也不會認人這麼欺凌的,何況石重貴登基后,因為對抗契丹,還是很得了一些民心的。
官府得利,百姓實惠,所以雖然這外邦鹽商神神秘秘的,但這雪鹽卻流傳了下來,其實就算官府想打壓也是不成的,在那些外邦人與官府商討之前,雪鹽已在各地流通了。而等到這外邦鹽商和各方面處好關係,其來歷也被很多人忽略了。不過當此事和劉家牽扯到一起就不一樣了,見手下人沒有馬上回答,劉知遠又追問了一句。
他那手下稍稍扭捏了一下,隨即道:「其實此事臣也沒什麼證據,只是那些人在與臣的接觸中露出過一些口風,當時臣還不是太明白,剛才陛下問起,這就聯繫到了一起。」
「那些人露了什麼口風?」
「陛下明鑒,那些外邦人雖然有一些的長相與中原人士不太一樣,可大多卻沒有太大的差別。他們自稱是海外遺孤,早年避禍出去的。」
劉知遠點點頭,這說法他也聽過,雖沒有全信卻也沒有不信,內地多混亂,有那麼一兩支避到外面去也不稀罕。
「臣曾和他們的首領見過面,問過此事,臣問他們是什麼時候避出去,那人先是不說,後來嘆了口氣,說,以亂世而言,當今絲毫不比過往差了,又說他們本來也是在這中原腹地生活的,雖不能說多麼安樂,卻也自得其在,誰知最後卻為朝廷不容,最後不得不舉家搬遷,幸的周圍百姓擁護,願意跟隨,這才能在外面立住跟腳。」
說到這裡,那人停了一下,偷偷的覷了劉知遠一眼,見他沒有什麼反應,繼續道:「臣查了劉家的經歷,發現他們在離開鄭州的時候,不僅鄭州有不少人跟隨,早先的管城更是幾乎傾城而出。當然,只是這些也不能證明這些人的身份,但後來臣還發現,這些外邦人雖然口口聲聲說來自海外,但對中原近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卻非常熟悉。所以臣猜想他們其實是近期離開中原的,而和這個經歷相符的,也就只有密州劉家了。」
劉知遠點點頭:「你有心了。」
那手下連連稱不敢,不過他們都知道,這手下雖然說了一大串,但更關鍵的恐怕是他和密州劉家已經有了一定的聯繫,他此時會把這事說出來,也算是過了明路。不過知道了這一點並不能令劉知遠心情更好,密州劉家本來就在河南道里發起了,這又有雪鹽之利,而且看對方的架勢,那是早早就有了布局,若是有什麼心思,卻是有些麻煩。
「阿威,你怎麼看?」他把目光轉向了郭威,後者想了想,道,「陛下真是問住我了,我對那劉成並沒有什麼印象,後來就算有一些往來,對他……也只是一般。所以我還真沒想過他能有今天的成就。陛下不如宣召一下,若他聽宣,那不如就暫時安撫;若不然,就以重兵逼之!」
他這話一出,旁邊幾人都皺了下眉,一人正想開口,劉知遠已經站起來了:「阿威說的對,若劉家不聽宣,朕就伐之!」
「可是陛下,杜重威那邊……恐有變化啊。」
「那又如何?若杜重威乖乖移鎮也就罷了,若他不從,朕也絕不會容忍的,這中原,不能再亂下去了!」
聽他主意已定,其他人也不好再說什麼。只是離開后,早先開口那人卻拉住了郭威:「郭將軍好像對那密州劉家很有意見?」
郭威一笑:「逢吉兄多想了,我與那劉家沒什麼往來,又哪裡說有什麼意見?只是這劉家謀划甚深,卻是需要慎重對待的,陛下初登大位,逢吉兄也不想這天下再亂了是吧。」
蘇逢吉笑了笑:「郭兄真是思慮周全啊,相比之下,卻是我疏忽了。也是,那密州劉家若有異志,一定要早早除掉。」
他說完,拱了拱手離開了,郭威在他身後眯起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