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兩難的抉擇
有道是時光如箭,歲月如梭,轉眼朱元璋在皇覺寺已經出家了一年有餘,陳弈城和朱元璋的關係簡直可以用鐵杆來形容,雖然名為師兄弟,但實際比親兄弟關係還要好。
而且倆小禿驢因為有後山眾多生靈的滋補,那身子骨迅速的壯實了起來,一個個面色紅潤,鋥亮的腦門油汪汪。加上兩人整日在山上亂竄,翻山爬樹鑽洞無所不為,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和山裡無數的野生動物較勁,小身子骨早就壯實了起來。
再就是因為整天在山野間上躥下跳摸爬滾打,身上那股子野性早就掩蓋不住的釋放了出來,從精氣神來看兩人已經成長為真正的不良少年。連送朱元璋來皇覺寺的父母也覺得是佛祖保佑,當初體弱多病的兒子竟然一年不到來了個大變樣,最重要的是,朱元璋這孩子渾身充滿了自信和勇氣,和當初怯懦膽小孩子簡直判若兩人。
如今朱元璋的情況陳弈城功不可沒,不管是從生活還是思想上,陳弈城都不斷的在影響幼年朱元璋,並不是說陳弈城天生就是個天才,隨便和某人相處一段日子,這個人就能成為偉大的領袖,關鍵還是陳弈城作為現代人的那種心態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朱元璋的童年。
陳弈城並沒有特別的去給朱元璋灌輸什麼跨時代的理論,因為陳弈城知道的東西即使跟朱元璋講了,在沒有證據去驗證之前,全都是扯淡一樣,陳弈城要做的並不是改變這個時代,而是融入這個時代,畢竟一個人的能力有限,要不是陳弈城碰到朱元璋,他頂多就是個寺廟裡的小和尚,能不被餓死就已經不錯了,即使有遠大理想和抱負,也得有機會去做才行對吧?
當朱元璋的父母再次登門的時候,陳弈城就已經知道,離別的日子還是來到了。歷史上在朱元璋十歲的時候,為了躲避沉重的賦役,朱元璋的父親就會帶著朱元璋一家遠遷,並經歷他悲慘的童年,直到幾年後才會回到皇覺寺中,陳弈城想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但是憑他小小年紀的一己之言,怎麼可能說服朱元璋的父母?誰又會相信陳弈城的話?
況且陳弈城也明白,就是因為經歷了那些重重的波折和歷練,才能讓朱元璋真正的成長為一個強者,雖然過程十分的殘酷,但是若陳弈城改變了這段歷史,朱元璋還會成為大明的開國皇帝嗎?
陳弈城不怕歷史改變,他只怕朱元璋經過這一改變,會不會當不成皇帝,說不定在元末的戰亂中死翹翹,那他還有希望了嗎?
那種隨波逐流遵從歷史,和改變歷史的矛盾始終縈繞在陳弈城的腦海中,有的時候理性和人性的對立總是讓人徘徊在抉擇的邊緣,而且這個機會轉瞬即逝。
陳弈城不是個冷酷的人,朱元璋在他心中只是一個天真的孩子,也許用這種方法形容朱元璋有點過份,但是實際上朱元璋的確是個小屁孩,作為成年人的陳弈城從朱元璋進入皇覺寺開始,就一直以保護者和教育者的身份與朱元璋相處,就算是石頭相處久了也會產生感情,況且是人?
如今的幼年朱元璋就好像陳弈城的子侄輩,他還怎麼狠得下心讓朱元璋去經歷那痛失親人的折磨?
誰說一代帝王必須經過殘酷的人生才能得到成長?這簡直是他媽荒謬!老子能把一個懦弱的孩童教育成如今英姿勃發充滿自信的少年,就能把這個人推上大明開國皇帝的寶座!
感情戰勝了理性的陳弈城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他不是對自己有信心,而是對朱元璋有信心,長期的相處下來,陳弈城已經發現朱元璋是個可造之材,如果一個苗子不好,即使受到再多呵護也不過是廢柴,這個道理千年不變。
朱元璋夠聰明伶俐,也很上進好學,在陳弈城的影響下,這個貧農出身的孩子每天都在不停的變化,即使在這小小的皇覺寺中也能不斷的開闊眼界。
試問一個現代人即使不是老師,光憑思想能不能影響一個人走上帝王之路?陳弈城不敢亂吹自己能夠做到,但世事無絕對,難道痛苦的童年折磨就能讓人變成帝王了?不也一樣是沒根據的推測嗎?
朱元璋雖然是個成功的例子,但是又有多少人和朱元璋一樣,甚至經過比朱元璋還要過分痛苦挫折后,卻無法當上皇帝呢?為什麼別人就當不了皇帝而朱元璋卻行呢?
陳弈城這麼說只是想證明,一百個人經歷同樣的悲慘童年,也許有的人長大會變成罪犯和壞蛋,但也有的人能發憤圖強成為王者,只要有好的引導和際遇,不需要經歷這樣的挫折一樣能成才!
經過長期的相處,陳弈城覺得朱元璋就像一塊璞玉,一塊良材,一張優質畫板,只要陳弈城肯用心的在上面雕琢描繪,難道不比讓他經歷各種折磨痛苦更好?
苦難雖然可以磨練人的意志,也鑄就了朱元璋堅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變得殘忍、猜忌和多疑。建國前的朱元璋是忍忍果敢的代名詞,但是建國后呢?整個明朝似乎都陷入了鮮血和屠殺之中,無數的功臣被無情的屠戮,難道這和朱元璋幼年的生活一點關係沒有?
陳弈城不過是個普通的現代人,他不敢稱自己的教育方法是王道。但如果任憑朱元璋隨著歷史去走老路,那就絕對只能是邪道,也許邪道能夠紅極一時,甚至依靠邪道奪取天下,但也只能奪城而不能守城。
就好比一個正直的人得到了一件寶物,那自然是十分珍惜愛護。但如果換成一個心術不正的人呢?那就只能成天想著怎麼才能利用這件寶物去賺錢,也許是待價而沽,也許是搞個展覽什麼的天天想著榨取其中的利益。很淺顯的道理,但這就是王道和邪道的區別。
雖然國家和寶物完全是兩碼事,但從其中隱含的意義不難看出,歷史上的朱元璋雖然想建立一個完美的帝國,但是卻充滿了私心和佔有慾,他不允許那些揮灑血汗賣命追隨的開國功臣和自己分享那甜美的果實,即使這顆果實被他放的爛掉也在所不惜。
就像野史中記載的一段,朱元璋的太子請求朱元璋不要枉殺功臣以免動搖國本,朱元璋聽了后將一段荊棘扔在地上,讓太子去給自己拾回來,但太子卻懼於荊棘上的刺不敢去拿,朱元璋說了一句話:「你怕刺不敢揀,我把這些刺去掉,再交給你,難道不好嗎?現在我殺的都是對國家有危險的人,除去他們,你才能坐穩江山。」
多麼的自私狹隘?那種缺乏容人之量的心胸和建國前無數人追隨的明主幾乎是判若兩人,無數歷史評論都指出朱元璋是個「只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的人。
在陳弈城眼中,這種極端的性格就是朱元璋童年的遭遇所衍生出來的不良品格。學好難,學壞易,好的品質可以培養出來,壞的品質不需要培養也能影響人的成長。
這樣的事實擺在眼前,難道陳弈城還會忍心讓一塊良材美玉先經歷痛失親人再經歷流浪挫折嗎?即使心地再善良的人也會變得偏激狹隘自私自利吧?
人情冷暖這種東西大家知道就好,一旦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就會對親人朋友和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失去信任,最終朋友變成利用對象,親人變成陌路打醬油的。
朱元璋的前半生是輝煌充滿人情味的,但後半生直至死亡,他都是孤獨寂寞的,越是寂寞他就越狠,越狠就越被人疏遠,大明皇朝沒像秦朝那樣經歷二世就衰亡,還得多虧有個燕王朱棣發動了靖難,否則憑朱元璋選的皇太孫朱允炆,真不知道能把大明皇朝維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