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
於情於理,桓天成為易國國君的典禮,桓真這個弟弟,未來臣子都應該參加,算算時間,前代易國國君葬禮結束,中庭的旨意到來,加上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正式的儀式起碼還要讓桓真在國都等候一個多月的時間。不論是桓真,還是桓天,都不希望這一個多月有的時間有變數出現。
桓天不可能不知道,桓真在國都的時間,已經有不少臣子想要私下勾連桓真,以陰謀的角度去猜想,桓天已經想了各種可能,總之,把桓真留在國都是沒好事的,還是趕緊讓桓真走吧。桓真一樣不耐煩那些私下聯絡他的臣子,想要回到清靜的封地去。有前代易國國君的遺命在,桓真和桓天都有心,桓真順利不用參加典禮,走人。
為了展現自己對桓真的寬容和愛護,又給桓真的封地上添了一筆,桓真來時不過十人的隊伍,在桓天的照顧下,派遣了一隻精銳護送回去,還有兩車的婢女,一大推的賞賜。
對這些東西,桓真都沒有推遲,這些婢女當中,想來也有攤子,護送他的精銳軍士們,送他回到封地之後,也會離開。至於這隻隊伍還肩負殺了他的人物,桓真不覺得桓天會那麼蠢,他回到封地的時間,桓天都還沒完全坐上自己的位置,就如此決殺親弟,那個愛惜羽毛的男子,是不會那麼做的。
如桓真所想的,桓天確實沒有想過在桓真回去的路上,把桓真給殺了,派遣軍隊護送,一來是為了表現自己對桓真的愛護,二來也是放著有心人給他潑髒水,致力於成為明君的桓天,絕對不想這種事情發生。等他成為國君,再取得幾場勝,他的位置就算是桓真也無可撼動。
桓真順利的離開了國都,來的時候風塵僕僕,騎馬狂奔,走的時候,坐著舒適的馬車,一路慢悠悠的晃回封地。當初離開國都的時候,年紀還小,被母妃一路護著,從未仔細打量過易國的風光,這次來的時候,也顧不得欣賞了,這一次慢慢的回去,桓真總算是有機會欣賞。
在回程的過程當中,桓真也留心看了一下易國的軍隊,這一路護送他的,果然是精銳,因為常年戰爭的緣故,這隻精銳是見過血的,一聲彪悍,對比一下自己訓練出來的隊伍,桓真承認這隻隊伍的優秀,卻還是覺得自己的隊伍更好,因為他的士兵們有魂。桓真並不反對參軍的戰士們,都想著立功,有著功利的想法,他知道這是人之本性,但是一隻軍隊不能全部都是為了這個,他所訓練的軍隊,比易國其他的軍隊,也或許是整個天下其他的軍隊不同的是,他的軍隊多了守護的觀念。
桓真在訓練他們的時候,不忘告訴他的士兵們,他們的戰鬥,他們的犧牲,是為了他們背後的家人,而不是像其他人的訓話,告訴他們,戰鬥是為了前程,為了榮耀。單單是為了功利的軍隊,是野獸,為了榮耀的軍隊,是凶獸,但是有了守護觀念的軍隊,才能有魂,觸動它的魂時,它會比野獸更瘋狂,比凶獸更兇悍。軍隊由人組成,人因為守護的東西而變得更強。這是桓真的理念,和其他戰國名將們完全不同的理念,也只有經歷了異界三生的桓真,才會有不局限與戰國的目光和理念。
一行車馬,慢悠悠的晃回了屬於桓真的封地,這一塊,是桓真這次到國都之後,新接手的,回到封地之後,也不用顧慮國都,和那位兄長的想法,行程更慢了,遇到風光好的地方,桓真總是會停下來,不是欣賞,就是拿著筆墨的塗畫。
他這一路的表現,也被人記下,回稟到國都那位兄長的手上,所做的風雅之事,越發讓桓天覺得桓真不足為懼,有心給一些臣子看到,對桓真也漸漸的不抱希望了。在天恩日之後,易國需要的是可以帶領他們征戰擅長,維護他們利益的君王,而不是桓真如同中庭貴族一樣,愛風花雪月,沒有半點勇武的君王。
桓真訓練軍隊的事情,不是沒人知道,看他如此的表現,更多的人覺得,那會是一支不堪一擊的弱小軍隊,當這支軍隊正式登上戰爭舞台的時候,才讓人驚覺,桓真潛心訓練隊伍,強的多麼可怕。這直將會縱橫天下無往不利的軍隊,它登上歷史舞台,面對的敵人,是另外一支攻無不克的,卻牢牢的擋住了那攻無不克的步伐,從而和它的主人一起,驚天下。
作者再次扯遠了,我們說現在,悠閑的在封地里晃的桓真,這一日,已近秋日,烈陽已消,陽光溫暖熏人,沿路風光迤邐,秋葉漸黃、漸紅,色彩濃烈,不比斑斕的春花綻放遜色,一汪江水奔流,如此風景,欣賞一下再走。
有了細緻的婢女們,把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噹噹,桓真不用操心任何事情,只需要下令,然後欣賞風光就行了。
走的累得,在江邊擺上矮凳,拿著魚竿,釣起了魚,今日的午飯,就地取材,就用這些純天然的魚做好了。桓真很有耐心,他身後站著的高壯男子,一邊留心桓真的安全,一邊目光卻往做飯那邊溜去,鼻子聳聳,嗅著飯菜的香味,肚子發出陣陣鳴叫。
好吧,好好一副風雅標緻公子江邊秋釣圖,就被這個高壯男子給毀了,同樣也毀了公子的雅興。聳鼻子的聲音,已經夠讓人崩潰了,加上這肚子鳴叫的聲音,還能有雅興。
「利樊,你去那邊看看,不用守在我身邊了。」桓真無奈的對身後的高大男子說道。
「不行,我要守在主子身邊。」利樊立刻搖搖頭,非常堅定的說道,雖然那邊的食物很誘人,可是守在主子身邊更重要,他記得爹和娘說的,是主子給他們帶來了好日子,沒有了主子,好日子就沒得過,讓他一定要保護好主子。
高壯男子利樊,生於易國村落的農家,家有父母和幾個兄弟姐妹,在桓真變革之前,依靠著家中的土地種植收入過活,也就沒有多少結餘了,這種情況是在沒有利樊之前。利樊從小就長得比其他小孩高大壯碩,力氣也大,同樣也意味著吃得多,自從有了利樊之後,這一家子人就更沒有結餘,吃飽飯都成了問題。
如果是其他生活困難的人家,恐怕會把利樊這敗家的孩子給丟了,這家子人卻沒有,哪怕再辛苦,那也是自家的孩子,怎麼捨得丟了。家中大大小小,都勻出自己的那一份伙食,多給利樊吃著。利樊在這樣的家庭當中,長大,也養成了憨直感恩的性格。等著大了些,仗著自己的力氣,到山裡給家裡打了些野味,才讓這個家勉力維繼了下去。一家子人從以前的兩三分飽,總算回到了利樊出生之前的五分飽情況。
一家子過得辛辛苦苦,卻又非常溫馨。利樊這一股力氣和打獵的本事,讓一家子看到了利樊從軍的可能,只要進了軍隊,利樊的力氣和本事,就有機會立功,一家子也會過上好日子。對這個戰亂的世界而言,平民百姓出頭的途徑,也只有從軍立功,文人謀臣的道路,不是他們這些不識字,也沒機會識字的人家可以走的。
可惜的是,要從軍要十六歲才行。利樊的年紀還不夠,還得等等。這一等,就等到了桓真上台,他這一上台,就給這戶人家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一家子人所在的村子,正好就在桓真的城主府附近,鋪設聚靈陣的時候,也含了他們家的低。桓真命人交道他們種地,迎來一個豐收的年頭,還減少了糧稅,又有聚靈陣的作用在,收穫是一茬一茬的。對他們這些農民來說,這樣的收穫是驚喜的。
第一次收穫之後,一家子人總算嘗到了吃撐的感覺,哪怕沒有多少肉,光是米飯,也讓他們吃得幸福。吃完之後,一個個都在感嘆,原來這就是吃飽了的感覺。特別是消耗量最多,怎麼也吃不飽的利樊,深深的記住了這種感覺。
後來,他們的城主桓真,又給他們帶來了溫暖的冬天,還派遣而來隊伍給他們清掃要壓垮屋頂的厚雪,多麼好的城主啊。一個個感恩戴德的民眾,自然是希望桓真活得長長久久,他們更長長久久的過上這種好日子。
家中父母的不斷感恩,又有利樊自己的親生體驗,保護城主,為城主盡忠的觀念就這樣一點點根深蒂固,無可動搖。十六歲的時候,利樊進入了軍隊,他天生力氣,竟然不比獲得力大無窮天恩的天恩者遜色,在軍隊很快就引人注意,也同樣被桓真注意到。
這是一塊璞玉,性格憨直的利樊,得到了桓真的賞識,就將人帶在了身邊教導一番,造就了未來不是天恩者甚似天恩者的絕代猛將,也造成了他現在作繭自縛,總被利樊煞風景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