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享富貴 死盡哀榮

第二章 生享富貴 死盡哀榮

滿朝文武都亂了套了,大學士孫承宗大喊「都別亂,大漢將軍都別動,一切等陛下醒來再議,王公公,太醫怎麼還沒到?」

「已著人請去了」。

孫承宗沉吟半晌開口說道:「陛下突聞噩耗,一切都事急從權,大漢將軍都退出去,各位閣老留下,其他人殿外候旨」。

轉眼之間大殿之中只剩內閣諸位大學士,孫承宗對其他學士說到:「這天大的禍事來得突然,各位看看如何善後吧」。言罷沉默不語。

徐光啟看了看皇上,又看了看眾閣臣,開頭道:「看陛下的意思,怕是科道言官必為王爺陪葬了,為今之計等陛下醒來,轉移皇上的注意力吧」。說完嘆了口氣。「這好人怎麼不長命呢」。

老畢和老范面面相覷。大殿之中只剩王承恩的嗚咽聲。

「來了,來了」。太醫看了看皇上,把脈一陣。

孫承宗問道:「怎麼樣」?

「陛下,急火攻心,待我用針之後,用下幾服藥,當無大礙」。當下開了藥方讓王承恩按方抓藥。眾學士聽罷皆鬆了一口氣,如若陛下在有個閃失,這大明該如何是好。太醫用針之後,崇禎皇帝慢慢的醒來。

王承恩拿過葯來,「陛下,請用藥」。

崇禎面無表情問道:「王府的侍衛宣進來了嗎」?

「正在外候旨」。

「宣」。

眾大學士跪地「皇上當以龍體為重,畢竟毅王府後事還得陛下來定奪」。

崇禎皇帝聽罷,喝下了葯,突然開口:「那些佞臣都杖斃了嗎」?

孫閣老心裡咯噔一下,這事陛下還記著呢。其他閣臣都不答話,唉,我這首輔還得首當其衝啊。「陛下,科道言官風聞奏事乃太祖所定,縱然有些逾制,但罪不至死,還請陛下三思」。

眾學士皆跪倒在地,「臣等請陛下三思,當務之急乃是毅王的事」。

「諸位閣老老成謀國,所言甚是,我先料理駿德的事,在來好好炮製這些小人,都宣進來吧」。

不一會眾大臣進入大殿,都微微抬頭看看了皇上,尤其言官看到崇禎滿目猙獰,頓時心中大驚,看來今天這事不好辦了,沒想到事情這麼巧,偏偏陳賊死了。都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喘。

一會的功夫,一個披麻戴孝的武士進入殿來,進門跪下就拜,「啟稟皇上,小人乃毅王貼身侍衛,毅王於七天前,在遼東大連灣遇刺,王爺當場身亡,死前彌留之際將此玉佩交代送來京城,交給陛下」。說完嚎頭大哭,如喪考妣。

眾大臣聽聞皆感覺匪夷所思,堂堂大明的毅親王,戎馬一生,戰功赫赫的陳駿德,怎麼能被刺殺了呢,這不科學啊,到底是何方神聖能在重重保衛之下,刺殺得了他呢。

王承恩把這塊玉佩遞於崇禎,崇禎看著這塊玉佩,眼淚止不住的流,知道毅王爺是真的身亡了。這塊玉佩正是崇禎的貼身玉佩,睹物思人,那一年朕孤立無援,決心君王死社稷之際,駿德攜王師救社稷於危難,就是在這大殿當中,他走到朕的身前,摘下了朕的隨身玉佩,當時朕憤怒異常,大罵道:「你此等僭越之罪,朕要滅你九族」。

「呦,我拿了你一塊玉佩,這就受不了啦,我要問問你,朱由檢,當年遼東數十萬里河山沒了,你有沒有這麼憤怒嗎?遼東百姓受建奴蹂躪,日夜期盼陛下天軍救民於水火,可等到了什麼,我今日不來,你連京師都丟沒了,你又能誅誰九族,怕是你的九族俱會被誅,都到如此地步還如此剛愎自用,這些年你殺得大臣還少嗎?結果呢,你把忠於王室的大臣都殺了,把有本事大臣都殺了,今日這最後關頭,除了幾個閣臣,還會有誰來理你,你醒醒吧,這個時候還給我擺什麼皇帝的架子。我與建奴之仇不共戴天,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我想讓陛下今後都記得今日之事,切莫在干令親者痛,仇者快的事來。今日我便收了陛下的玉佩,我會帶著它征戰四方,殺盡天下該殺之人,待功成之日,必完璧歸趙,到那時大明必定是橫掃八荒,陛下名望如日中天。我那時必定是身死魂滅,也算是為今日之事為陛下賠罪了。想這塊頑石端的是好福氣,日後必是青史留名,留下一段佳話」。

崇禎皇帝看著玉佩,泣不成聲,「駿德啊駿德,當年的事歷歷在目,當年揮斥方遒,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那是何等的英姿。如今……唉,駿德有沒有留下什麼話來」?

「王爺只來得及說了一句,來匆匆,去匆匆;兩世為人伴春風。地至厚,天至公;三生石畔說來生。說完王爺就去了」。

文武官員皆跪倒在地,「請陛下節哀,當下還是要處理毅王爺的後事要緊」。

崇禎皇帝低著頭沉吟半晌,猛然抬起頭,咬牙切齒的問道:「何人刺殺的駿德」?

這句話也問出了眾位大臣的心聲,誰呀,這麼大的能耐,毅王爺都親兵護衛都是新式火器,別說是刺客,就是一參將帶著所屬軍士強攻,也未必能打敗毅王府三百護衛的。

「是建奴皇太極的妃子,博爾濟吉特氏。當時王爺在大連灣督造寶船,妖女趁著王爺不注意,用匕首刺進了王爺的心口」。

大臣一聽,唉,紅顏禍水啊,當初毅王跟此妖女的事鬧得天下盡知,沒想到英明神武的毅王爺,竟然也倒在了禍水之上了。

「內閣即刻擬旨,建奴不知悔改,罔顧天恩,恩將仇報,刺死毅王,乃罪大惡極,十惡不赦之大罪,責成有司,薊遼總督,遼東巡撫,即刻兵發黑龍江,剷除逆賊,兵鋒所向,皆寸草不生,不分男女,不顧老弱,皆立斬無赦」。崇禎皇帝一個字一個字的說了說來。

朝堂上的文臣,武將,勛貴都吸了一口涼氣。陛下這是要拿整個建奴給毅王陪葬啊。有些大臣認為有傷天和,要出來反對,皆被身旁的大臣拉著。笑話,這個時候出來反對,皇帝必然大怒,杖斃都是輕的,死後也得給毅王陪葬,跟建奴併骨這可不成啊。

「此後再有膽敢非議誹謗毅王者,誅九族。馬上派人去遼東,毅王的靈柩得回京,朕要看看他,朕累了,諸位愛卿,下朝之後都想想,毅王府的後事,也給駿德定一個謚號,明日早朝就都要定下來」。說罷,在王承恩的攙扶下,踉踉蹌蹌的走了出去。

大臣們這下炸了鍋了,安排毅親王後事這簡單啊,陳駿德的兒子降一級世其爵毅郡王就是了。可這藩王死了就死了,哪有什麼封號啊。於禮不合哇。

孫承宗大喝:「今日的情況諸位都看到了,陛下傷心欲絕,什麼也聽不進去,爾等有異議俱送到內閣,我與諸位閣老稍晚的時候會與陛下稟告,莫要唯恐不亂,此時誰要敢尋事,老夫定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群臣聽罷,頓時雅雀無聲,才想起來這孫閣老也是帶過兵,打過仗的儒將啊,俱異口同聲的說到:「請孫閣老放心」。

「此誠多事之秋也,咱們去值房商討一下吧」,言罷與眾閣老向值房走去。

崇禎皇帝神情恍惚的坐在皇極殿的御座上,回想起與毅王的點點滴滴,不禁潸然淚下。突然一陣喧鬧打斷了崇禎的思緒,登著血紅的眼睛問道:「大伴,何人在外喧嘩,拉出去,杖斃」。

王承恩聞言出去了,不一會有回來了,「陛下,是王貴妃責罵奴才呢,您看……」?

「杖斃,王家一眾家小即刻下獄」。崇禎惡狠狠地說道。不理會王貴妃的哭喊,崇禎皇帝看著手中的玉佩,一言不發。

值房內閣諸大學士,正在討論今日之事,「看來陛下是又要不顧祖制,唉,怎麼什麼事中有毅王,就要逾制呢」?范閣老滿臉的無奈。

「我看這事就依了陛下吧,反正也是最後一次了,之前毅王逾制還少了」。老畢低聲說道。

「可是文武官員都反對啊,看著一個一個的,這事還得咱們內閣周旋啊」。徐閣老搖搖頭道。

孫承宗剛要說話,王承恩走了進來,「王公公,陛下有什麼旨意」?

「陛下讓我給眾位閣老傳個話,明日早朝,毅王爺的謚號規格要高,著禮部明日要拿出個章程來,王爺進京來得時候,謚號必要定下」。王承恩對著孫閣老拱了拱手,「陛下展雷霆之怒,剛才王貴妃因大聲喧嘩,被陛下杖斃,一家老小皆下獄候旨,孫閣老,明日早朝可別出什麼大事啊,我也走了,閣老就多費心」言罷,走了出去。

「馬上給各部官員,自己的門生打聲招呼,明日這關看來是不好過了」。眾位閣老沉默不語,陛下最寵愛的貴妃,說殺就殺,看來此次不好應付。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次日天明,滿朝文武在門外等候,都是幾個人聚在一起談論毅王的事來,這陳駿德,活著的時候禍害人,臨了了,還折騰我們一把,王爺的謚號哪有的事啊,他是文臣還是武將啊,這怎麼天地間的好事都讓他一個人給趕上了呢,昨日也得到閣老的條子,今日早朝切莫鬧得太凶,昨日王貴妃都杖斃了。

諸位閣臣都眼睛微閉,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崇禎皇帝昨夜輾轉反側,早起在太監的服侍下來到了御殿之上,群臣朝拜之後,崇禎問道:「禮部,毅王爺的後事,得拿出來一個章程」。

時任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的徐光啟走了出來,躬身說道:「按祖制,藩王離世,在其屬地按親王禮下葬,世子授其爵位,受封毅郡王,藩王並無謚號,因毅王一生匡扶社稷,南征北戰,開疆擴土,恢復民生,實乃文武全才。由義而濟曰景。用義而成,耆意大慮曰景。耆,強也。布義行剛曰景。以剛行義,剛強直理曰武。剛無欲,強不倔,懷忠恕,正曲直,威強敵德曰武。與有德者敵,克定禍亂曰武。以兵征,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誇志多窮曰武。臣等商議毅王爺謚號為景武毅親王最顯尊貴,也最能體現毅王爺一生赫赫戰功,身前偉業」。

群臣一聽,好傢夥,也難為諸位閣老禮部官員了,這謚號也太高了,這也不符祖制,毅王以武入仕,謚號當以武字開頭,這徐閣老怎麼老糊塗了呢。

「世子不降爵位,以後毅王一系皆受封親王。不能在遼東下葬,他應配享太廟。駿德一生豐功偉績,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收復失地,開疆擴土,威名於海內,無他,朕何處之,這大明江山又是誰來當家?當年李賊殺入皇城,朕左右皆無,堪堪廢命。幸賴蒼天有眼,不忍百姓塗炭,賜朕降魔大帝,率天軍入京勤王,廓清寰宇,掃平奸賊,方有這大明中興,才有這萬邦來朝的盛世之景。故駿德得該立廟號,方能彰顯駿德對社稷之功,對大明之重」。

群臣聽了徹底傻了,咋地啊,您老啥意思,廟號?那他陳駿德不成皇帝了。這可不成,世子爵位不降,沒啥,朝廷多拿點俸祿唄。配享太廟,行啊,也不是沒有親王大臣得過如此殊榮。可您老這玩笑有點開大了,這不扯呢嗎。本來您朱家異姓不封王,您封了個毅王我們也不說啥了,當初說的那些人現在都在琉球砍甘蔗呢,反正都是您老朱家的產業,但你也不能得寸進尺啊,這要受封,可就真成了千古一談,史書當中必為濃重的一筆。剛才覺得景武有些過,但現在細想一下,還是徐閣老公忠體國,說什麼也不能讓陛下得逞,謚號就為景武了。

徐閣老面露難色,這話說的,咋還整出廟號來了呢,有心打斷皇上的話,但又看皇上滔滔不絕。一會堅決不能同意,今天我這把老骨頭豁出去了。

「朕思前想後,覺得受天興運英明至聖武烈純仁至德孝毅皇帝甚好,一十六個字,略少於正式廟號以示區別,唯有如此,方能彰顯駿德的豐功偉績,以後世人都要記得大明的孝毅皇帝,朕與駿德名為君臣,但朕從來沒把他看成外人,大明的江山賴有駿德,實乃江山之福,社稷之幸事。在那危急存亡之際,大明風雨飄搖之時,如神龍出海,翻雲覆雨,頃刻間,盪除邪魔,還朕大明神器,重塑九鼎,揚朕大明國威。實乃再造大明是也,故朕不能亦不敢讓駿德在天之靈不得安心。內閣即刻下旨,有大明一代,毅王府世襲罔替永享富貴,永鎮遼東,開府建衙,駿德之後人當為我大明肱骨,大明與其共治天下。」

「陛下,萬萬不可」群臣大驚失色。這下可就槽糕了,按陛下的意思,那以後遼東豈不是國中之國了,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誰能保證毅王後代都忠於大明呢。

「朕心意已決,勿再多言」崇禎皇帝沒有理會眾大臣,熱淚滿眶,思緒飛向遠方。腦海中那個人再一次的出現,就如他從未離開過一樣。我們的故事隨著他的思緒也就拉開序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大明之攜美闖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重生大明之攜美闖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生享富貴 死盡哀榮

%